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英] (Russell B.)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04-01
版次: 1
ISBN: 9787100040464
定价: 23.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124人买过
  •   《罗素自传(第3卷)》(第3卷)记叙了罗素在1944至1967年间的生活,其中介绍了他反对核武器试验、防止核战争、解决世界争端、参加和平抵抗活动等一系列事件,体现了他的和平主义主张。 20世纪哲学史上的几大“倒霉孩子”之——罗素传
    No.1 罗素
    师父太强,做徒弟的就压力大。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尤其是用在罗素身上。
    想当年,他在剑桥和牛津之间游走,一共遇到了四位名师。分别是牛津的布拉德雷、席勒,以及剑桥的怀特海、麦克塔加特。据我所知,除了布拉德雷以外,其他三位都非常喜欢罗素这个进步青年。20多岁的时候就写成鸿篇巨著《数学原理》,多么有希望、有前途的一位后起之秀!!天时、地利、人和,全让他占了。
    但是,但是……
    透过席勒、怀特海晚年的时候对罗素的评价,我只听到了这么一句话“这倒霉孩子!”
    20世纪初,达尔文的进化论观念已经盛行;信息论则是在洛奇等物理学家在通讯理论的深究上,初步有了萌芽。哲学作为人类知识统筹和问题进一步深究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少哲学家已经由此开始迈向心灵哲学这个话题了。那个时期,最活跃的哲学流派莫过于生命哲学。思维观念的转变,以及两次物理学革命相继爆发,这无疑给哲学搭建了一个重要的舞台。
    当然,舞台太高,不好上。哲学在那个时候,面对的主要难题是“整体”和“有机”,而且,更难的是,如何用奥卡姆剃刀去剃!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肯定是要归宿到一种形式的,问题就在于,归宿到什么样的形式?
    席勒,注重事实而非真理的“新人本主义”(或“新普罗塔哥拉”主义),旨在从具体的形而上学中去探求符合具体要求的公理。至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则是低了一个门槛。毕竟,他还不够资格去称为一个哲学大师。但是他至少基本坚持了那个时代的哲学成果。尽管晚年有些老糊涂。(这里,我暂且不提柏格森)
    总之,大概是这个样子:席勒真的是在拿那把剃刀去剃,剃的好坏先放一边;怀特海则是拿着这把剃刀,指着那些新的理论,说“喂,这个该剃,绝对该剃!”其实,他什么也没干。
    至于罗素先生,他确实拿起了这把剃刀。但是,他又确实拿剃刀当菜刀使用了。
    传说中的奥卡姆剃刀,作为构建公理的重要工具,剃的无非是准设(A Priori)。但我们亲爱的罗素先生把它用到哪儿了呢? 是语言和定义。换句话说,他是彻底地回归了形式主义。尽管他致力于分析哲学,但是起点有问题。以至于到后来连他自己都分不清真假了。
    在那个二百五倒霉孩子的影响下,同样的倒车线上又来了一个叫做维特根斯坦的人物。再加上已有那个弗雷格,这三个人在20世纪的逻辑学界可以称得上是“鼎鼎大名”抑或是“大名鼎鼎”。并且,拥有一大群自称是“追求绝对真理的无神论者”,不停地为他们三个摇旗呐喊。“席勒-西继威克”的早期非形式逻辑因此被彻底遗忘了,以至于现在弗洛里迪、蔡汀他们要去重建。
    有这么一段故事,话说,一天怀特海跟罗素拌嘴。怀特海说罗素还不成熟,而罗素则是说怀特海已经老糊涂了,怀特海夫人则是说,这孩子是怎么了?
    分析:罗素的所谓“不成熟”,只不过是怀特海作为一名看客的的角度来说的,分析哲学又怎能做到全面呢? 而罗素说怀特海的“老糊涂”,则是无神论对有神论的态度而言的,因为在罗素看来,坚持有神论只不过是对问题的一种逃避。 至于怀特海夫人,显然是站在基督教的立场上去看待无神论者的。
    对怀特海,罗素还是有胆量去骂他的老师;而对于席勒,罗素则是打死他也没这个胆量。
    1937年席勒去世以前,罗素、摩尔沿着麦克塔加特的路,开创英国现代分析哲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幕后有一位得力的支持者和批判者,而这个人正是席勒。尽管他们之间的唇枪舌战经常碰出火花,但是在纯粹的学术里面,这远比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要来得实在。
    至少在1936年之前,席勒跟罗素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好的。
    本指望罗素有朝一日能走到正途上来,可是罗素的表现实在让人失望。罗素出了一本关于语言分析的书,席勒指出了很多毛病。但是,当时急于做宣传的罗素,突然收到了来自席勒的指责,并没有去审查自己的不足,而是自己生闷气,也没有给席勒什么回复。两个人的关系,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下滑的。
    到后来,席勒终于给罗素冠名为“罗素大帝”,而非以前的那种长辈对晚辈的尊称“罗素先生”。一方面是对罗素的讽刺,而另一方面则是罗素的声望,让席勒对未来学术方向的担忧。如今看来,这些担忧已经应验了。
    20世纪后五十年哲学的没落,罗素是一个重要的祸根。这个曾经被寄予很大期望的先进青年,确实让他的前辈们失望之极。不论是他的表现,还是后来产生的恶劣影响。
    20世纪哲学史上的几大“倒霉孩子”,罗素排名第一,当之无愧。 序
    第一章 回到英国
    第二章 在国内与海外
    第三章 特拉法尔加广场
    第四章 基金会
    后记
    索引
  • 内容简介:
      《罗素自传(第3卷)》(第3卷)记叙了罗素在1944至1967年间的生活,其中介绍了他反对核武器试验、防止核战争、解决世界争端、参加和平抵抗活动等一系列事件,体现了他的和平主义主张。
  • 作者简介:
    20世纪哲学史上的几大“倒霉孩子”之——罗素传
    No.1 罗素
    师父太强,做徒弟的就压力大。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尤其是用在罗素身上。
    想当年,他在剑桥和牛津之间游走,一共遇到了四位名师。分别是牛津的布拉德雷、席勒,以及剑桥的怀特海、麦克塔加特。据我所知,除了布拉德雷以外,其他三位都非常喜欢罗素这个进步青年。20多岁的时候就写成鸿篇巨著《数学原理》,多么有希望、有前途的一位后起之秀!!天时、地利、人和,全让他占了。
    但是,但是……
    透过席勒、怀特海晚年的时候对罗素的评价,我只听到了这么一句话“这倒霉孩子!”
    20世纪初,达尔文的进化论观念已经盛行;信息论则是在洛奇等物理学家在通讯理论的深究上,初步有了萌芽。哲学作为人类知识统筹和问题进一步深究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少哲学家已经由此开始迈向心灵哲学这个话题了。那个时期,最活跃的哲学流派莫过于生命哲学。思维观念的转变,以及两次物理学革命相继爆发,这无疑给哲学搭建了一个重要的舞台。
    当然,舞台太高,不好上。哲学在那个时候,面对的主要难题是“整体”和“有机”,而且,更难的是,如何用奥卡姆剃刀去剃!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肯定是要归宿到一种形式的,问题就在于,归宿到什么样的形式?
    席勒,注重事实而非真理的“新人本主义”(或“新普罗塔哥拉”主义),旨在从具体的形而上学中去探求符合具体要求的公理。至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则是低了一个门槛。毕竟,他还不够资格去称为一个哲学大师。但是他至少基本坚持了那个时代的哲学成果。尽管晚年有些老糊涂。(这里,我暂且不提柏格森)
    总之,大概是这个样子:席勒真的是在拿那把剃刀去剃,剃的好坏先放一边;怀特海则是拿着这把剃刀,指着那些新的理论,说“喂,这个该剃,绝对该剃!”其实,他什么也没干。
    至于罗素先生,他确实拿起了这把剃刀。但是,他又确实拿剃刀当菜刀使用了。
    传说中的奥卡姆剃刀,作为构建公理的重要工具,剃的无非是准设(A Priori)。但我们亲爱的罗素先生把它用到哪儿了呢? 是语言和定义。换句话说,他是彻底地回归了形式主义。尽管他致力于分析哲学,但是起点有问题。以至于到后来连他自己都分不清真假了。
    在那个二百五倒霉孩子的影响下,同样的倒车线上又来了一个叫做维特根斯坦的人物。再加上已有那个弗雷格,这三个人在20世纪的逻辑学界可以称得上是“鼎鼎大名”抑或是“大名鼎鼎”。并且,拥有一大群自称是“追求绝对真理的无神论者”,不停地为他们三个摇旗呐喊。“席勒-西继威克”的早期非形式逻辑因此被彻底遗忘了,以至于现在弗洛里迪、蔡汀他们要去重建。
    有这么一段故事,话说,一天怀特海跟罗素拌嘴。怀特海说罗素还不成熟,而罗素则是说怀特海已经老糊涂了,怀特海夫人则是说,这孩子是怎么了?
    分析:罗素的所谓“不成熟”,只不过是怀特海作为一名看客的的角度来说的,分析哲学又怎能做到全面呢? 而罗素说怀特海的“老糊涂”,则是无神论对有神论的态度而言的,因为在罗素看来,坚持有神论只不过是对问题的一种逃避。 至于怀特海夫人,显然是站在基督教的立场上去看待无神论者的。
    对怀特海,罗素还是有胆量去骂他的老师;而对于席勒,罗素则是打死他也没这个胆量。
    1937年席勒去世以前,罗素、摩尔沿着麦克塔加特的路,开创英国现代分析哲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幕后有一位得力的支持者和批判者,而这个人正是席勒。尽管他们之间的唇枪舌战经常碰出火花,但是在纯粹的学术里面,这远比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要来得实在。
    至少在1936年之前,席勒跟罗素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好的。
    本指望罗素有朝一日能走到正途上来,可是罗素的表现实在让人失望。罗素出了一本关于语言分析的书,席勒指出了很多毛病。但是,当时急于做宣传的罗素,突然收到了来自席勒的指责,并没有去审查自己的不足,而是自己生闷气,也没有给席勒什么回复。两个人的关系,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下滑的。
    到后来,席勒终于给罗素冠名为“罗素大帝”,而非以前的那种长辈对晚辈的尊称“罗素先生”。一方面是对罗素的讽刺,而另一方面则是罗素的声望,让席勒对未来学术方向的担忧。如今看来,这些担忧已经应验了。
    20世纪后五十年哲学的没落,罗素是一个重要的祸根。这个曾经被寄予很大期望的先进青年,确实让他的前辈们失望之极。不论是他的表现,还是后来产生的恶劣影响。
    20世纪哲学史上的几大“倒霉孩子”,罗素排名第一,当之无愧。
  • 目录:

    第一章 回到英国
    第二章 在国内与海外
    第三章 特拉法尔加广场
    第四章 基金会
    后记
    索引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罗素思想小品
[英]伯特兰·罗素 著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罗素(悦·读人生)
S.杰克·奥德尔(S.、Jack、Odell 著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罗素:信息与知识的故事
吴菜焕 著;吴荣华 译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罗素论幸福(明明过得还可以,却始终感觉不到幸福?)(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
[英]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 著;左安浦 译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罗素的世界结构理论研究
李高荣 著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罗素哲学三书
[英]伯特兰·罗素 著;田王晋健、王喆、孙洋 译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罗素看中国:罗素与中国新文化运动
刘检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罗素论幸福
[英]罗素 著;傅雷 译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罗素的逻辑与哲学探究
张家龙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罗素论教育
[英]伯特兰·罗素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罗素哲学概论
[法]高宣扬 著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罗素与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东方历险记
劳拉.金 著;沈可燕南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汗青堂丛书137·君士坦丁堡:举世向往之城,1453—1924
[英]菲利普·曼塞尔 后浪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好望角丛书·辉煌与苦难:伊拉克6000年
[英]约翰·罗伯逊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小小蓝,我爱你 母婴大V小土大橙子倾情译介,《猜猜我有多爱你》企鹅爸爸版! 如大海般深沉辽阔,温暖呈现,充满智慧的父爱绘本。小天角
[英]乔·恩普森 著;小土大橙子 译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伦勃朗的眼睛:天才与他的时代
[英]西蒙·沙玛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休谟:人类理智研究-崇文学术译丛·西方哲学04
[英]休谟 著;周晓亮 译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休谟:道德原理研究-崇文学术译丛·西方哲学05
[英]休谟 著;周晓亮 译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把孩子变成鸟的女人
[英]大卫·阿尔蒙德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新视界文库-演化:从单细胞生物到现代人类
[英]理查德·索斯伍德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荷马
[英]芭芭拉·格拉左西(Barbara Graziosi)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大自然的四季歌 自然美育绘本 采用烫金工艺 附赠填色卡 3-12岁
[英]海伦·阿普恩斯瑞 著绘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自信演讲:掌握魅力演讲技巧,打造个人影响力(精装典藏版) 企鹅管理能力提升“口袋课”
[英] 尼克·戈尔德(Nick Gold)
罗素自传(第三卷):1944-1967
有趣的植物
[英]斯图尔特·麦克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