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神意史观研究/“通古察今”系列丛书

汉代神意史观研究/“通古察今”系列丛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12
版次: 1
ISBN: 9787215120105
定价: 4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37页
分类: 哲学心理学
5人买过
  •   汉代是一个神意史观颇为流行的时代。西汉经学家董仲舒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天人感应理论,其实质是“言天道而归于人道”,神道设教,对汉代天人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史学家司马迁重人事,肯定人为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宣扬天命王权思想。念不强,没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与其父刘向灾异论的旨趣不同。东汉初年思想家王充认为天道自然,君王兴于时命,灾异乃阴阳不调所致,对汉代流行的天人感应论作了批判。史学家班固宣扬“汉为尧后”说和天人感应论,史学思想具有神意化倾向。经学家何休既重人事,也讲灾异,其天人观表现出二重性特征。 前言

    第一章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一、天人感应论的思想渊源
    二、天人感应论的基本内涵
    三、天人感应论的精神实质

    第二章 司马迁人事与天命二重性天人观
    一、司马迁的重人事思想
    二、司马迁的天命王权思想

    第三章 刘向的灾异论及其与刘歆灾异论之异趣
    一、反对外戚势力:刘向灾异论的重要旨趣
    二、捍卫刘氏正统:刘向灾异论的根本旨趣
    三、刘向、刘歆灾异论之异趣

    第四章 王充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
    一、天无意志,天道自然
    二、君王兴于时命,圣而不神
    三、灾异为阴阳所致,而非天神谴告
    四、批判思想的局限性

    第五章 班固史学思想的神意化倾向
    一、对刘歆“汉为尧后”说的汲取与改造
    二、对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继承与发扬

    第六章 何休的人事与灾异之“二类”说
    一、“二类”说的理论渊源和时代因素
    二、“二类”说的思想内涵
    三、“二类”说内蕴的积极因素
    参考书目
  • 内容简介:
      汉代是一个神意史观颇为流行的时代。西汉经学家董仲舒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天人感应理论,其实质是“言天道而归于人道”,神道设教,对汉代天人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史学家司马迁重人事,肯定人为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宣扬天命王权思想。念不强,没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与其父刘向灾异论的旨趣不同。东汉初年思想家王充认为天道自然,君王兴于时命,灾异乃阴阳不调所致,对汉代流行的天人感应论作了批判。史学家班固宣扬“汉为尧后”说和天人感应论,史学思想具有神意化倾向。经学家何休既重人事,也讲灾异,其天人观表现出二重性特征。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一、天人感应论的思想渊源
    二、天人感应论的基本内涵
    三、天人感应论的精神实质

    第二章 司马迁人事与天命二重性天人观
    一、司马迁的重人事思想
    二、司马迁的天命王权思想

    第三章 刘向的灾异论及其与刘歆灾异论之异趣
    一、反对外戚势力:刘向灾异论的重要旨趣
    二、捍卫刘氏正统:刘向灾异论的根本旨趣
    三、刘向、刘歆灾异论之异趣

    第四章 王充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
    一、天无意志,天道自然
    二、君王兴于时命,圣而不神
    三、灾异为阴阳所致,而非天神谴告
    四、批判思想的局限性

    第五章 班固史学思想的神意化倾向
    一、对刘歆“汉为尧后”说的汲取与改造
    二、对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继承与发扬

    第六章 何休的人事与灾异之“二类”说
    一、“二类”说的理论渊源和时代因素
    二、“二类”说的思想内涵
    三、“二类”说内蕴的积极因素
    参考书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