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安全研究报告(2021)

国家金融安全研究报告(2021)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22-11
版次: 1
ISBN: 9787522310848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62页
字数: 310.0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 本书主要讲述了全球新冠疫情对中国金融风险和金融安全的影响和传导机制。从国内疫情冲击的角度,首先重点探究了新冠疫情对我国各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其次分析了中国各类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导路径。从全球输入性风险的角度,首先分析了新冠疫情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的中长期影响以及对我国市场的风险输入;其次重点关注了疫情期间脆弱性较高的外汇市场,并提出我国外汇市场风险防控的切入点。研究成果的核心观点与政策建议如下:(1)新冠疫情冲击产生1~2天内会对我国股票市场产生风险溢出作用。金融行业会首先遭受冲击,随后风险进一步扩散至能源、材料等与停工停产等相关的行业。因此,政策部门应加强对市场情况的预判,加强对易受冲击行业的关注,并提前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2)新冠疫情冲击会引发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以及外汇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单个金融市场对外部冲击的反应先于金融市场之间的传染。因此,当冲击发生时,应及时对单个金融市场采取相应的政策,降低由于关联机制存在而导致的风险传染。(3)从防控输入性风险的角度看,疫情发生后,我国外汇市场由风险输出方转向风险输入方。欧元区、俄罗斯、印度和澳大利亚与中国的相互风险溢出效应较强,我国应重点关注这几个国家外汇市场风险,以防止其向中国输入风险。(4)我国股票市场风险防控应关注全球股票市场、全球原油市场和全球黄金市场的风险传染作用,我国债券市场风险防控应关注全球债券市场和全球外汇市场的风险传染作用。 李建军,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龙马学者”特聘教授。研究领域为货币金融、普惠金融、影子银行、金融科技与丝路金融等。现任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现代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秘书长、第二届全国金融青联委员。主讲《金融学》《金融理论与政策》《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学》等课程。主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互联网金融概论》(线上金课)《国别金融对抗虚拟仿真实验:金融统计分析实训平台》(虚拟仿真实验金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9项。曾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金融研究》《China Economic Review》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曾在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哥伦出亚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中英文专著和教材10余部。曾获得教育部、北京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学会、中国统计学会研究成果奖多项。 1.概论
      1.1  新冠肺炎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与政策应对
      1.2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微观主体行为
      1.3  新冠肺炎疫情与金融风险防范
    2.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经济下行状况、政策选择及应对
      2.1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经济的下行风险
      2.2  修复经济面对的约束
      2.3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冲击的宏观政策选择
      2.4  后疫情时期中国经济的应对和机遇
    3.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宏观经济效益与政策应对――基于CGE模型的分析
      3.1  引言
      3.2  文献综述
      3.3  CGE模型构建及参数设定
      3.4  社会核算矩阵(SAM)的编制及资料来源
      3.5  基于CGE模型的实证分析
      3.6  研究结论和启示
    4.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
      4.1  引言
      4.2  文献综述
      4.3  研究方法
      4.4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中国金融市场风险度量与防控研究
      4.5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股市风险溢出效应与政策应对
      4.6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外汇市场风险传染与中国金融风险防控
      4.7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金融市场风险溢出路径演变
      4.8  主要结论
      4.9  政策建议
    5.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信贷配给与小微经营者信心
      5.1  调研的基本情况及数据介绍
      5.2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前后小微经营者的生产、绩效与信心变化
      5.3  信贷配给对小微经营者信心的影响
      5.4  结论与政策建议
    6.信息不对称、新冠肺炎疫情与内部披露人保护制度――基于行为经济学的
      分析
      6.1  引言
      6.2  对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成因的行为经济学解释
      6.3  应急管理与疫情内部披露人
      6.4  内部披露人保护制度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一个基本模型
      6.5  信息质量的差异化影响
      6.6  国外内部披露人保护制度发展经验
      6.7  对中国内部披露人保护制度的启示
    7.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7.1  引言
      7.2  文献综述与假说
      7.3  数据、变量与统计分析
      7.4  模型设定与估计
      7.5  总结与讨论
    8.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及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8.1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与跨境资本流动
      8.2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与经济增长
      8.3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
      8.4  疫情应对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及实践效果
      8.5  总结及建议
    9.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风险与中国金融安全防范对策
      9.1  引言
      9.2  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的理论与经验分析
      9.3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的风险综合研判
      9.4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对中国金融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9.5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启示及防范对策
  •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了全球新冠疫情对中国金融风险和金融安全的影响和传导机制。从国内疫情冲击的角度,首先重点探究了新冠疫情对我国各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其次分析了中国各类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导路径。从全球输入性风险的角度,首先分析了新冠疫情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的中长期影响以及对我国市场的风险输入;其次重点关注了疫情期间脆弱性较高的外汇市场,并提出我国外汇市场风险防控的切入点。研究成果的核心观点与政策建议如下:(1)新冠疫情冲击产生1~2天内会对我国股票市场产生风险溢出作用。金融行业会首先遭受冲击,随后风险进一步扩散至能源、材料等与停工停产等相关的行业。因此,政策部门应加强对市场情况的预判,加强对易受冲击行业的关注,并提前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2)新冠疫情冲击会引发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以及外汇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单个金融市场对外部冲击的反应先于金融市场之间的传染。因此,当冲击发生时,应及时对单个金融市场采取相应的政策,降低由于关联机制存在而导致的风险传染。(3)从防控输入性风险的角度看,疫情发生后,我国外汇市场由风险输出方转向风险输入方。欧元区、俄罗斯、印度和澳大利亚与中国的相互风险溢出效应较强,我国应重点关注这几个国家外汇市场风险,以防止其向中国输入风险。(4)我国股票市场风险防控应关注全球股票市场、全球原油市场和全球黄金市场的风险传染作用,我国债券市场风险防控应关注全球债券市场和全球外汇市场的风险传染作用。
  • 作者简介:
    李建军,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龙马学者”特聘教授。研究领域为货币金融、普惠金融、影子银行、金融科技与丝路金融等。现任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现代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秘书长、第二届全国金融青联委员。主讲《金融学》《金融理论与政策》《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学》等课程。主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互联网金融概论》(线上金课)《国别金融对抗虚拟仿真实验:金融统计分析实训平台》(虚拟仿真实验金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9项。曾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金融研究》《China Economic Review》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曾在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哥伦出亚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中英文专著和教材10余部。曾获得教育部、北京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学会、中国统计学会研究成果奖多项。
  • 目录:
    1.概论
      1.1  新冠肺炎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与政策应对
      1.2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微观主体行为
      1.3  新冠肺炎疫情与金融风险防范
    2.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经济下行状况、政策选择及应对
      2.1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经济的下行风险
      2.2  修复经济面对的约束
      2.3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冲击的宏观政策选择
      2.4  后疫情时期中国经济的应对和机遇
    3.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宏观经济效益与政策应对――基于CGE模型的分析
      3.1  引言
      3.2  文献综述
      3.3  CGE模型构建及参数设定
      3.4  社会核算矩阵(SAM)的编制及资料来源
      3.5  基于CGE模型的实证分析
      3.6  研究结论和启示
    4.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
      4.1  引言
      4.2  文献综述
      4.3  研究方法
      4.4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中国金融市场风险度量与防控研究
      4.5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股市风险溢出效应与政策应对
      4.6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外汇市场风险传染与中国金融风险防控
      4.7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金融市场风险溢出路径演变
      4.8  主要结论
      4.9  政策建议
    5.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信贷配给与小微经营者信心
      5.1  调研的基本情况及数据介绍
      5.2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前后小微经营者的生产、绩效与信心变化
      5.3  信贷配给对小微经营者信心的影响
      5.4  结论与政策建议
    6.信息不对称、新冠肺炎疫情与内部披露人保护制度――基于行为经济学的
      分析
      6.1  引言
      6.2  对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成因的行为经济学解释
      6.3  应急管理与疫情内部披露人
      6.4  内部披露人保护制度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一个基本模型
      6.5  信息质量的差异化影响
      6.6  国外内部披露人保护制度发展经验
      6.7  对中国内部披露人保护制度的启示
    7.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7.1  引言
      7.2  文献综述与假说
      7.3  数据、变量与统计分析
      7.4  模型设定与估计
      7.5  总结与讨论
    8.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及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8.1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与跨境资本流动
      8.2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与经济增长
      8.3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
      8.4  疫情应对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及实践效果
      8.5  总结及建议
    9.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风险与中国金融安全防范对策
      9.1  引言
      9.2  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的理论与经验分析
      9.3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的风险综合研判
      9.4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对中国金融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9.5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启示及防范对策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国家金融安全研究报告(2021)
国家治理视角下政府会计监管的动态机制与持续优化研究
武辉
国家金融安全研究报告(2021)
国家行动 (历时十六年移民百万,攻克了所谓的“世界级难题”。一个震撼世界的**壮举,一曲时代变迁、民族进步的雄浑壮歌。 **同名电视剧《国家行动》原著。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
何建明
国家金融安全研究报告(2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旅游研究项目文--山地景区民族村寨旅游促进共同富裕研究
明庆忠
国家金融安全研究报告(2021)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必刷2000题(电工类本科、专科)
阳老师
国家金融安全研究报告(2021)
国家安全机关行政执法程序规定 国家安全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法律出版社
国家金融安全研究报告(2021)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技术规范. 第一卷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
编写委员会
国家金融安全研究报告(2021)
国家文化公园管理体制与机制:国家文化公园理论与实践丛书 探索中国特色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邹统钎,等 著
国家金融安全研究报告(2021)
国家文化公园遗产可持续利用:国家文化公园理论与实践丛书 文旅融合 以文塑旅 以旅传文
冯凌,等 著
国家金融安全研究报告(2021)
国家在全球海洋治理规则塑造中的地位和作用
刘钊
国家金融安全研究报告(2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旅游研究项目文库--山地景区旅游者动机及康复性景观体验研究
明庆忠
国家金融安全研究报告(2021)
国家植物园的物候韵律 陈效逑
陈效逑 著
国家金融安全研究报告(2021)
国家深海安全知识百问(总体国家安全观普及丛书)
本书编写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