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与中华文明(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文库)

黄河与中华文明(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文库)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23-06
版次: 1
ISBN: 9787100223836
定价: 69.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4页
字数: 200千字
分类: 地理
7人买过
  • 本书作者为历史地理领域的专家,多年来一直关注黄河的历史变迁、地理面貌、文化传承等,对黄河的周边地貌有详细的考察。本书分为八章,集中讨论了有关黄河的许多问题,如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黄河与中华民族有怎样的关系,黄河怎样孕育中华文明,黄河独特面貌形成的原因及治理的办法等。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针对黄河的系统历史地理研究专著,对古代历史、地理及纵向文化研究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地理,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等。 引言 河流与人类文明

    一、河流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二、人类与河流的互动 

    第一章 大河上下

    一、源在天上:黄河上游 

    二、中流砥柱:黄河中游 

    三、奔流向海:黄河下游 

    第二章 黄河——中国的母亲 

    一、无可争辩的地位:本土古人类的发祥地 

    二、农业文明的曙光,中华文明的起源 

    三、中国的来历 

    四、天下之中——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第三章 黄河儿女

    一、商周时期:华夏的扩展 

    二、秦汉的开拓与移民

    三、南迁的序幕

    四、永嘉南渡 

    五、向西北和东北的迁移 

    六、怛罗斯的战俘和安史之乱后的南迁浪潮 

    七、靖康之乱后的南迁和金、元时的外迁

    八、开发边疆

    九、各族人民的大熔炉

    十、黄河儿女的贡献

    第四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探寻河源

    一、导河积石

    二、重源伏流

    三、亲历河源

    四、探寻河源

    五、测定正源

    第五章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一、大庆关沧桑和洛水、汾水入河之谜

    二、变化莫测的下游河道

    三、分流湖沼何处觅

    第六章 俟河之清 人寿几何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黄河泥沙及其来源

    二、下游悬河:惊人的泥沙堆积

    三、中游来沙,暴雨助虐

    四、干支流的下切和侧蚀

    五、沟壑的发育和塬的缩小

    六、从统万城兴废看沙地的扩展

    七、平原飞沙何处来

    八、森林的消失

    九、八百年安流谁创造

    第七章 大禹的事业——历代治黄

    一、大禹治水

    二、战国筑堤,河道固定

    三、瓠子堵口

    四、贾让的“治河三策”

    五、王景治河

    六、高超合龙

    七、贾鲁河的来历

    八、潘季驯“束水攻沙”

    九、靳辅和陈潢的贡献

    十、近代水利学家的代表——李仪祉

    第八章 黄河万古流

    一、黄河能长期安流吗?

    二、悬河会落地吗?

    三、黄河能变清吗?

    四、黄河流域能保持繁荣吗?

    五、中华民族复兴,黄河文明永葆青春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
  •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为历史地理领域的专家,多年来一直关注黄河的历史变迁、地理面貌、文化传承等,对黄河的周边地貌有详细的考察。本书分为八章,集中讨论了有关黄河的许多问题,如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黄河与中华民族有怎样的关系,黄河怎样孕育中华文明,黄河独特面貌形成的原因及治理的办法等。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针对黄河的系统历史地理研究专著,对古代历史、地理及纵向文化研究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 作者简介:
    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地理,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等。
  • 目录:
    引言 河流与人类文明

    一、河流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二、人类与河流的互动 

    第一章 大河上下

    一、源在天上:黄河上游 

    二、中流砥柱:黄河中游 

    三、奔流向海:黄河下游 

    第二章 黄河——中国的母亲 

    一、无可争辩的地位:本土古人类的发祥地 

    二、农业文明的曙光,中华文明的起源 

    三、中国的来历 

    四、天下之中——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第三章 黄河儿女

    一、商周时期:华夏的扩展 

    二、秦汉的开拓与移民

    三、南迁的序幕

    四、永嘉南渡 

    五、向西北和东北的迁移 

    六、怛罗斯的战俘和安史之乱后的南迁浪潮 

    七、靖康之乱后的南迁和金、元时的外迁

    八、开发边疆

    九、各族人民的大熔炉

    十、黄河儿女的贡献

    第四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探寻河源

    一、导河积石

    二、重源伏流

    三、亲历河源

    四、探寻河源

    五、测定正源

    第五章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一、大庆关沧桑和洛水、汾水入河之谜

    二、变化莫测的下游河道

    三、分流湖沼何处觅

    第六章 俟河之清 人寿几何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黄河泥沙及其来源

    二、下游悬河:惊人的泥沙堆积

    三、中游来沙,暴雨助虐

    四、干支流的下切和侧蚀

    五、沟壑的发育和塬的缩小

    六、从统万城兴废看沙地的扩展

    七、平原飞沙何处来

    八、森林的消失

    九、八百年安流谁创造

    第七章 大禹的事业——历代治黄

    一、大禹治水

    二、战国筑堤,河道固定

    三、瓠子堵口

    四、贾让的“治河三策”

    五、王景治河

    六、高超合龙

    七、贾鲁河的来历

    八、潘季驯“束水攻沙”

    九、靳辅和陈潢的贡献

    十、近代水利学家的代表——李仪祉

    第八章 黄河万古流

    一、黄河能长期安流吗?

    二、悬河会落地吗?

    三、黄河能变清吗?

    四、黄河流域能保持繁荣吗?

    五、中华民族复兴,黄河文明永葆青春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