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的社会视角分析

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的社会视角分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2023-04
版次: 1
ISBN: 9787522516813
定价: 56.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4页
字数: 256.000千字
分类: 政治
3人买过
  • 台湾地区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探索两制台湾方案,确保台湾的繁荣稳定,需要深刻认识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及其变迁背后的深层原因。目前两岸及国外的学者对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转型的相关研究,成果已相当丰硕,但通过本文的梳理发现,现有解释并不充分,除了强调外力因素、政治因素外,基于社会视角的分析偏重于经济变量,对社会变量的研究不充分,对转型动力来源、维持机制的探讨不足。鉴此,本书在确立解释框架的基础上,阐释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转型的社会条件,在托克维尔、涂尔干、诺斯、帕特南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解释框架,结合台湾地区实际阐释了宪制性规定变迁转型所需要的社会条件,即:首先是工业化、城市化基础之上的多元化开启转型,促进社会的再组织化;接着是多元主体的不同诉求导入到理性化的途径里来,公共领域开始制度化发展,持续推进转型;最后是宗教、民情及社会资本的引领,促进公共精神的提升,维持巩固转型。可见,社会变迁深刻影响了政治法律制度的演进,应坚持从社会视角出发,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台湾方案。 陈咏江,四川巴中人,1984年生。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两岸关系、涉台法律、政党政治与社会转型等,参加多个国家重大专项及部委委托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及评论文章数百篇。 绪  论  1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

    二、研究文献述评  17

    三、结构安排与思路  37

    第一章  宪制性规定变迁的理论基础  43

    第一节  托克维尔关于民情的理论  44

    第二节  涂尔干的有机团结理论  48

    第三节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53

    第四节  帕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  59

    小  结  63

    第二章  台湾地区社会的再组织化  65

    第一节  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社会影响  65

    第二节  工商团体的组织化  84

    第三节  新兴工商团体的合法化  93

    第四节  社会的再组织化  101

    小  结  113

    第三章  台湾地区公共领域的形成  115

    第一节  公共性的形成  115

    第二节  体制的变迁  134

    第三节  参与机制的形成  144

    小  结  153

    第四章  台湾地区公共精神的再提升  155

    第一节  宗教的促进  156

    第二节  民情的稳定  166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良性发展  175

    小  结 185

    结语——回到社会看问题 189

    参考文献 191

    后  记 215
  • 内容简介:
    台湾地区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探索两制台湾方案,确保台湾的繁荣稳定,需要深刻认识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及其变迁背后的深层原因。目前两岸及国外的学者对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转型的相关研究,成果已相当丰硕,但通过本文的梳理发现,现有解释并不充分,除了强调外力因素、政治因素外,基于社会视角的分析偏重于经济变量,对社会变量的研究不充分,对转型动力来源、维持机制的探讨不足。鉴此,本书在确立解释框架的基础上,阐释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转型的社会条件,在托克维尔、涂尔干、诺斯、帕特南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解释框架,结合台湾地区实际阐释了宪制性规定变迁转型所需要的社会条件,即:首先是工业化、城市化基础之上的多元化开启转型,促进社会的再组织化;接着是多元主体的不同诉求导入到理性化的途径里来,公共领域开始制度化发展,持续推进转型;最后是宗教、民情及社会资本的引领,促进公共精神的提升,维持巩固转型。可见,社会变迁深刻影响了政治法律制度的演进,应坚持从社会视角出发,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台湾方案。
  • 作者简介:
    陈咏江,四川巴中人,1984年生。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两岸关系、涉台法律、政党政治与社会转型等,参加多个国家重大专项及部委委托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及评论文章数百篇。
  • 目录:
    绪  论  1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

    二、研究文献述评  17

    三、结构安排与思路  37

    第一章  宪制性规定变迁的理论基础  43

    第一节  托克维尔关于民情的理论  44

    第二节  涂尔干的有机团结理论  48

    第三节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53

    第四节  帕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  59

    小  结  63

    第二章  台湾地区社会的再组织化  65

    第一节  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社会影响  65

    第二节  工商团体的组织化  84

    第三节  新兴工商团体的合法化  93

    第四节  社会的再组织化  101

    小  结  113

    第三章  台湾地区公共领域的形成  115

    第一节  公共性的形成  115

    第二节  体制的变迁  134

    第三节  参与机制的形成  144

    小  结  153

    第四章  台湾地区公共精神的再提升  155

    第一节  宗教的促进  156

    第二节  民情的稳定  166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良性发展  175

    小  结 185

    结语——回到社会看问题 189

    参考文献 191

    后  记 215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的社会视角分析
台湾当代散文批评新探索研究
林美貌 著
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的社会视角分析
台湾事务法律文件选编(全2册)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法规局
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的社会视角分析
台湾旅本(平装版)
颜默
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的社会视角分析
台湾省地图挂图(1.1米*0.8米专业挂图无拼缝)
中国地图出版社 著
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的社会视角分析
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16开,中文简体版)
本书编写组
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的社会视角分析
台湾通史(译注本)(上下册)
连横 著,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 译注
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的社会视角分析
台湾思想库在两岸关系中的角色研究
刘文忠 著
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的社会视角分析
台湾抗日英烈--罗福星传
徐博东、黄志平 著
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的社会视角分析
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32开,中文简体版)
本书编写组
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的社会视角分析
台湾科举诗选
王鸿鹏
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的社会视角分析
台湾2019
全国台湾研究会 著
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的社会视角分析
台湾地区政治冲突研究
吴穹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