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迈克尔 A. 力伯曼)
2018-01
版次: 2
ISBN: 9787121280221
定价: 12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64页
字数: 902千字
分类: 工程技术
49人买过
  • 本书反映了等离子体物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深入阐述了等离子体物理和化学的基本原理。书中应用基本理论来分析各种常见等离子体源的放电状态,包括计算等离子体参数及分析等离子体参数与控制参数的相关关系。本书还讨论了半导体材料的刻蚀,薄膜沉积,离子注入等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处理方面的应用,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全书共18章,内容包括等离子体的基础知识、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的粒子平衡和能量平衡、容性和感性放电、波加热的气体放电、直流放电、刻蚀、沉积与注入、尘埃等离子体,以及气体放电的动理论等。 Michael Lieberman教授分别于1962年和1966年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1966年起执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系,从事等离子体方面的教学和科研。1971年获得伯克利分校的杰出教学奖。Lieberman教授是APS,AAAS,IEEE,AVS和IOP会士,并曾于1999年获得IEEE plasma science and application奖,于2005年获得von Engel奖,于2006年获得APS的Will ALLIS奖。他是国际上公认的低温等离子体领域权威之一,与Alan Lichtenberg合著的本书也成为低温等离子体领域最广泛使用的教材和科研用书。Allan Lichtenberg教授于1952年从哈佛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57年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1961年从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7年起执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系。Lichtenberg教授是国际著名的高温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放电和非线性动力学领域的先驱,在相关领域发表了约150篇文章并撰写多本著作,其中包括Phase-Space Dynamics of Particles,该书已有俄文译本。

    Michael Lieberman教授分别于1962年和1966年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1966年起执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系,从事等离子体方面的教学和科研。1971年获得伯克利分校的杰出教学奖。Lieberman教授是APS,AAAS,IEEE,AVS和IOP会士,并曾于1999年获得IEEE plasma science and application奖,于2005年获得von Engel奖,于2006年获得APS的Will ALLIS奖。他是国际上公认的低温等离子体领域权威之一,与Alan Lichtenberg合著的本书也成为低温等离子体领域最广泛使用的教材和科研用书。Allan Lichtenberg教授于1952年从哈佛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57年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1961年从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7年起执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系。Lichtenberg教授是国际著名的高温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放电和非线性动力学领域的先驱,在相关领域发表了约150篇文章并撰写多本著作,其中包括Phase-Space Dynamics of Particles,该书已有俄文译本。 第1章概述

    1.1材料处理

    1.2等离子体和鞘层

    1.2.1等离子体

    1.2.2鞘层

    1.3放电

    1.3.1射频二极放电系统

    1.3.2高密度等离子体源

    1.4符号和单位

    第2章等离子体的基本方程和平衡态性质

    2.1引言

    2.2场方程、电流和电压

    2.2.1麦克斯韦方程组

    2.3守恒方程

    2.3.1玻尔兹曼方程

    2.3.2宏观量

    2.3.3粒子数守恒方程

    2.3.4动量守恒方程

    2.3.5能量守恒方程

    2.3.6小结

    2.4平衡态性质

    2.4.1玻尔兹曼关系式

    2.4.2德拜长度

    2.4.3准电中性

    2.5习题

    第3章原子碰撞

    3.1基本概念

    3.1.1弹性和非弹性碰撞

    3.1.2碰撞参数

    3.1.3微分散射截面

    3.2碰撞动力学

    3.2.1质心坐标系

    3.2.2能量转移

    3.2.3小角度散射

    3.3弹性散射

    3.3.1库仑碰撞

    3.3.2极化散射

    3.4非弹性碰撞

    3.4.1原子能级

    3.4.2电偶极辐射和亚稳态原子

    3.4.3电子碰撞电离截面

    3.4.4电子碰撞激发截面

    3.4.5离子-原子电荷转移

    3.4.6离子-原子碰撞电离

    3.5分布函数下的平均值和表面效应

    3.5.1麦克斯韦分布下的平均值

    3.5.2每产生一个电子-离子对所造成的能量损失

    3.5.3表面效应

    3.6习题

    第4章等离子体动力学

    4.1基本运动

    4.1.1在均匀稳定场中的运动

    4.1.2E×B漂移

    4.1.3能量守恒

    4.2非磁化等离子体动力学

    4.2.1等离子体振荡

    4.2.2介电常数和电导率

    4.2.3欧姆加热

    4.2.4电磁波

    4.2.5静电波

    4.3导向中心运动

    4.3.1平行力

    4.3.2磁矩的绝热不变性

    4.3.3沿磁力线运动产生的漂移(曲率漂移)

    4.3.4由回旋运动产生的漂移(梯度漂移)

    4.3.5极化漂移

    4.4磁化等离子体动力学

    4.4.1介电张量

    4.4.2波的色散关系

    4.5磁化等离子体中的波

    4.5.1基本电子波

    4.5.2包含离子运动的基本波

    4.5.3CMA图

    4.6波诊断

    4.6.1干涉仪

    4.6.2谐振腔微扰法

    4.6.3波传播法

    4.7习题

    第5章扩散和输运

    5.1基本关系式

    5.1.1扩散和迁移率

    5.1.2自由扩散

    5.1.3双极性扩散

    5.2扩散方程的解

    5.2.1边界条件

    5.2.2随时间变化的解

    5.2.3稳态平行板解

    5.2.4稳态圆柱形解

    5.3低气压解

    5.3.1变迁移率模型

    5.3.2朗缪尔解

    5.3.3经验归纳解

    5.4在磁场中的扩散过程

    5.4.1双极性扩散

    5.5磁多极约束

    5.5.1磁场结构分析

    5.5.2等离子体约束

    5.5.3泄漏宽度w

    5.6习题

    第6章直流鞘层

    6.1基本概念和方程

    6.1.1无碰撞鞘层

    6.2玻姆鞘层判据

    6.2.1对等离子体的要求

    6.2.2预鞘层

    6.2.3悬浮器壁的鞘层电位

    6.2.4碰撞鞘层

    6.2.5模拟结果

    6.3高电压鞘层

    6.3.1板形鞘层(Matrix Sheath)

    6.3.2满足蔡尔德定律的鞘层

    6.4鞘层形成的广义判据

    6.4.1电负性气体

    6.4.2具有多种正离子的等离子体

    6.5高电压碰撞鞘层

    6.6静电探针诊断

    6.6.1无碰撞鞘层中的平面探针

    6.6.2具有非麦克斯韦分布电子时的情况

    6.6.3无碰撞鞘层中的圆柱形探针

    6.6.4双探针和发射探针

    6.6.5碰撞和直流磁场效应

    6.6.6探针制作和探针电路

    6.6.7随时间变化电场中的探针

    6.7习题

    第7章化学反应和平衡

    7.1引言

    7.2能量和焓

    7.3熵和吉布斯自由能

    7.3.1吉布斯自由能

    7.4化学平衡

    7.4.1气压和温度的影响

    7.5异相平衡

    7.5.1不同相之间的平衡

    7.5.2在表面上的平衡

    7.6习题

    第8章分子碰撞

    8.1引言

    8.2分子结构

    8.2.1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

    8.2.2光学辐射

    8.2.3负离子

    8.3电子-分子碰撞反应

    8.3.1分解

    8.3.2分解电离

    8.3.3分解复合

    8.3.4氢分子的例子

    8.3.5分解电子吸附

    8.3.6极化分解

    8.3.7亚稳态负离子

    8.3.8电子碰撞解离

    8.3.9振动和转动激发

    8.3.10弹性散射

    8.4重粒子之间的碰撞

    8.4.1共振电荷转移和非共振电荷转移

    8.4.2正负离子复合

    8.4.3复合解离

    8.4.4激发转移

    8.4.5化学键重排

    8.4.6离子-中性粒子弹性散射

    8.4.7三体过程

    8.5反应速率和细致平衡

    8.5.1温度的影响

    8.5.2细致平衡原理

    8.5.3氧的一组数据

    8.6发射光谱法和光学借标测定

    8.6.1发射光谱法

    8.6.2光学借标测定

    8.6.3氧原子的光学借标测定

    8.7习题

    第9章化学动力学与表面过程

    9.1基元反应

    9.1.1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

    9.2气相动力学

    9.2.1一级连串反应

    9.2.2可逆反应

    9.2.3有光子发射的双分子化合反应

    9.2.4三体化合反应

    9.2.5三体正负离子复合反应

    9.2.6三体电子-离子复合反应

    9.3表面过程

    9.3.1正离子中和反应和二次电子发射

    9.3.2吸附和解吸附

    9.3.3裂解

    9.3.4溅射过程

    9.4表面动力学

    9.4.1中性粒子的扩散

    9.4.2扩散损失率

    9.4.3吸附和解吸附

    9.4.4分解吸附和复合解吸附

    9.4.5物理吸附

    9.4.6与表面的反应

    9.4.7在表面上的反应

    9.4.8表面动力学和损失概率

    9.5习题

    第10章放电过程中的粒子平衡和能量平衡

    10.1引言

    10.2电正性等离子体平衡态分析

    10.2.1基本性质

    10.2.2均匀密度的放电模型

    10.2.3非均匀放电模型

    10.2.4中性自由基的产生和损失

    10.3电负性等离子体平衡态分析

    10.3.1微分方程

    10.3.2负离子的玻尔兹曼平衡

    10.3.3守恒方程

    10.3.4简化方程的有效性

    10.4电负性等离子体的近似平衡分析

    10.4.1整体模型

    10.4.2低气压下的抛物线分布近似

    10.4.3高气压下的平顶模型

    10.5电负性等离子体放电实验和数值模拟

    10.5.1氧气放电

    10.5.2氯气放电

    10.6脉冲放电

    10.6.1电正性气体的脉冲放电

    10.6.2电负性气体的脉冲放电

    10.6.3中性基团动力学过程

    10.7习题

    第11章容性放电

    11.1均匀放电模型

    11.1.1主等离子体区导纳

    11.1.2鞘层导纳

    11.1.3粒子平衡与能量平衡

    11.1.4放电参数

    11.2非均匀放电模型

    11.2.1无碰撞鞘层动力学

    11.2.2蔡尔德定律

    11.2.3鞘层电容

    11.2.4欧姆加热

    11.2.5随机加热

    11.2.6自洽模型方程

    11.2.7标度关系

    11.2.8碰撞鞘层

    11.2.9低电压和中等电压鞘层情况

    11.2.10鞘层中的欧姆加热

    11.2.11自洽的无碰撞加热模型

    11.2.12双频和高频放电

    11.2.13电负性等离子体

    11.3实验与数值模拟

    11.3.1实验结果

    11.3.2PIC数值模拟

    11.3.3二次电子的作用

    11.3.4模型的意义

    11.4非对称放电

    11.4.1电容分压器模型

    11.4.2球壳模型

    11.5低频时的射频鞘层

    11.6电极处的离子轰击能量

    11.7磁增强的气体放电

    11.8匹配网络和功率测量

    11.8.1匹配网络

    11.8.2功率测量

    11.9习题

    第12章感性放电

    12.1高密度、低气压等离子体

    12.1.1感性等离子体源的结构

    12.1.2功率吸收与工作参数状态

    12.1.3放电工作状态与耦合

    12.1.4匹配网络

    12.2其他工作状态

    12.2.1低密度下的工作状态

    12.2.2容性耦合

    12.2.3滞回现象和不稳定性

    12.2.4功率转移效率

    12.2.5精确解

    12.3盘香形线圈等离子体源

    12.4螺旋共振器放电

    12.5习题

    第13章波加热的气体放电

    13.1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

    13.1.1特性和结构

    13.1.2电子加热

    13.1.3波的共振吸收

    13.1.4模型和数值模拟

    13.1.5等离子体膨胀

    13.1.6测量

    13.2螺旋波放电

    13.2.1螺旋波模式

    13.2.2天线耦合

    13.2.3螺旋波吸收模式

    13.2.4中性气体贫化

    13.3表面波放电

    13.3.1平面型表面波

    13.3.2圆柱形表面波

    13.3.3功率平衡

    13.4习题

    第14章直流放电

    14.1辉光放电的定性描述

    14.1.1正柱区

    14.1.2阴极鞘层

    14.1.3负辉光区和法拉第暗区

    14.1.4阳极位降

    14.1.5其他的放电特征

    14.1.6溅射和其他放电构形

    14.2正柱区分析

    14.2.1电子温度Te的计算

    14.2.2E和n0的计算

    14.2.3动理学效应

    14.3阴极鞘层分析

    14.3.1真空击穿

    14.3.2阴极鞘层

    14.3.3负辉区和法拉第暗区

    14.4中空阴极管放电

    14.4.1简单放电模型

    14.4.2在中空阴极管放电中的金属气化产物

    14.5平面磁控放电

    14.5.1辉光放电溅射源的缺陷

    14.5.2磁控放电结构

    14.5.3放电模型

    14.6电离物理气相沉积

    14.7习题

    第15章刻蚀

    15.1刻蚀的工艺指标和工艺过程

    15.1.1等离子体刻蚀的工艺指标

    15.1.2刻蚀工艺过程

    15.2刻蚀反应动力学

    15.2.1表面动力学过程

    15.2.2放电动力学和负载效应

    15.2.3化学反应框架

    15.3用卤素原子刻蚀硅

    15.3.1氟原子产生的纯化学刻蚀

    15.3.2离子能量驱动的氟原子刻蚀

    15.3.3CF4放电

    15.3.4在原料气体中添加O2和H2

    15.3.5氯原子刻蚀

    15.4其他刻蚀系统

    15.4.1用F和CFx刻蚀二氧化硅

    15.4.2Si3N4的刻蚀

    15.4.3铝的刻蚀

    15.4.4铜的刻蚀

    15.4.5光刻胶的刻蚀

    15.5基片上的电荷积累

    15.5.1门氧化层的损坏

    15.5.2接地的基片

    15.5.3不均匀的等离子体

    15.5.4刻蚀中的瞬时损伤

    15.5.5电子阴影效应

    15.5.6射频偏压

    15.5.7刻蚀轮廓的畸变

    15.6习题

    第16章沉积与注入

    16.1引言

    16.2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16.2.1非晶硅的沉积

    16.2.2二氧化硅的沉积

    16.2.3氮化硅的沉积

    16.3溅射沉积

    16.3.1物理溅射沉积

    16.3.2反应溅射沉积

    16.4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PIII)

    16.4.1无碰撞鞘层模型

    16.4.2碰撞鞘层模型

    16.4.3PIII方法在材料工艺中的应用

    16.5习题

    第17章尘埃等离子体

    17.1物理现象的定性描述

    17.2颗粒充电和放电平衡

    17.2.1平衡电位和电荷

    17.2.2放电平衡

    17.3颗粒平衡

    17.4尘埃颗粒的形成和生长

    17.5物理现象及其诊断

    17.5.1强耦合等离子体

    17.5.2尘埃声波
  • 内容简介:
    本书反映了等离子体物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深入阐述了等离子体物理和化学的基本原理。书中应用基本理论来分析各种常见等离子体源的放电状态,包括计算等离子体参数及分析等离子体参数与控制参数的相关关系。本书还讨论了半导体材料的刻蚀,薄膜沉积,离子注入等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处理方面的应用,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全书共18章,内容包括等离子体的基础知识、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的粒子平衡和能量平衡、容性和感性放电、波加热的气体放电、直流放电、刻蚀、沉积与注入、尘埃等离子体,以及气体放电的动理论等。
  • 作者简介:
    Michael Lieberman教授分别于1962年和1966年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1966年起执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系,从事等离子体方面的教学和科研。1971年获得伯克利分校的杰出教学奖。Lieberman教授是APS,AAAS,IEEE,AVS和IOP会士,并曾于1999年获得IEEE plasma science and application奖,于2005年获得von Engel奖,于2006年获得APS的Will ALLIS奖。他是国际上公认的低温等离子体领域权威之一,与Alan Lichtenberg合著的本书也成为低温等离子体领域最广泛使用的教材和科研用书。Allan Lichtenberg教授于1952年从哈佛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57年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1961年从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7年起执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系。Lichtenberg教授是国际著名的高温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放电和非线性动力学领域的先驱,在相关领域发表了约150篇文章并撰写多本著作,其中包括Phase-Space Dynamics of Particles,该书已有俄文译本。

    Michael Lieberman教授分别于1962年和1966年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1966年起执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系,从事等离子体方面的教学和科研。1971年获得伯克利分校的杰出教学奖。Lieberman教授是APS,AAAS,IEEE,AVS和IOP会士,并曾于1999年获得IEEE plasma science and application奖,于2005年获得von Engel奖,于2006年获得APS的Will ALLIS奖。他是国际上公认的低温等离子体领域权威之一,与Alan Lichtenberg合著的本书也成为低温等离子体领域最广泛使用的教材和科研用书。Allan Lichtenberg教授于1952年从哈佛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57年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1961年从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7年起执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系。Lichtenberg教授是国际著名的高温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放电和非线性动力学领域的先驱,在相关领域发表了约150篇文章并撰写多本著作,其中包括Phase-Space Dynamics of Particles,该书已有俄文译本。
  • 目录:
    第1章概述

    1.1材料处理

    1.2等离子体和鞘层

    1.2.1等离子体

    1.2.2鞘层

    1.3放电

    1.3.1射频二极放电系统

    1.3.2高密度等离子体源

    1.4符号和单位

    第2章等离子体的基本方程和平衡态性质

    2.1引言

    2.2场方程、电流和电压

    2.2.1麦克斯韦方程组

    2.3守恒方程

    2.3.1玻尔兹曼方程

    2.3.2宏观量

    2.3.3粒子数守恒方程

    2.3.4动量守恒方程

    2.3.5能量守恒方程

    2.3.6小结

    2.4平衡态性质

    2.4.1玻尔兹曼关系式

    2.4.2德拜长度

    2.4.3准电中性

    2.5习题

    第3章原子碰撞

    3.1基本概念

    3.1.1弹性和非弹性碰撞

    3.1.2碰撞参数

    3.1.3微分散射截面

    3.2碰撞动力学

    3.2.1质心坐标系

    3.2.2能量转移

    3.2.3小角度散射

    3.3弹性散射

    3.3.1库仑碰撞

    3.3.2极化散射

    3.4非弹性碰撞

    3.4.1原子能级

    3.4.2电偶极辐射和亚稳态原子

    3.4.3电子碰撞电离截面

    3.4.4电子碰撞激发截面

    3.4.5离子-原子电荷转移

    3.4.6离子-原子碰撞电离

    3.5分布函数下的平均值和表面效应

    3.5.1麦克斯韦分布下的平均值

    3.5.2每产生一个电子-离子对所造成的能量损失

    3.5.3表面效应

    3.6习题

    第4章等离子体动力学

    4.1基本运动

    4.1.1在均匀稳定场中的运动

    4.1.2E×B漂移

    4.1.3能量守恒

    4.2非磁化等离子体动力学

    4.2.1等离子体振荡

    4.2.2介电常数和电导率

    4.2.3欧姆加热

    4.2.4电磁波

    4.2.5静电波

    4.3导向中心运动

    4.3.1平行力

    4.3.2磁矩的绝热不变性

    4.3.3沿磁力线运动产生的漂移(曲率漂移)

    4.3.4由回旋运动产生的漂移(梯度漂移)

    4.3.5极化漂移

    4.4磁化等离子体动力学

    4.4.1介电张量

    4.4.2波的色散关系

    4.5磁化等离子体中的波

    4.5.1基本电子波

    4.5.2包含离子运动的基本波

    4.5.3CMA图

    4.6波诊断

    4.6.1干涉仪

    4.6.2谐振腔微扰法

    4.6.3波传播法

    4.7习题

    第5章扩散和输运

    5.1基本关系式

    5.1.1扩散和迁移率

    5.1.2自由扩散

    5.1.3双极性扩散

    5.2扩散方程的解

    5.2.1边界条件

    5.2.2随时间变化的解

    5.2.3稳态平行板解

    5.2.4稳态圆柱形解

    5.3低气压解

    5.3.1变迁移率模型

    5.3.2朗缪尔解

    5.3.3经验归纳解

    5.4在磁场中的扩散过程

    5.4.1双极性扩散

    5.5磁多极约束

    5.5.1磁场结构分析

    5.5.2等离子体约束

    5.5.3泄漏宽度w

    5.6习题

    第6章直流鞘层

    6.1基本概念和方程

    6.1.1无碰撞鞘层

    6.2玻姆鞘层判据

    6.2.1对等离子体的要求

    6.2.2预鞘层

    6.2.3悬浮器壁的鞘层电位

    6.2.4碰撞鞘层

    6.2.5模拟结果

    6.3高电压鞘层

    6.3.1板形鞘层(Matrix Sheath)

    6.3.2满足蔡尔德定律的鞘层

    6.4鞘层形成的广义判据

    6.4.1电负性气体

    6.4.2具有多种正离子的等离子体

    6.5高电压碰撞鞘层

    6.6静电探针诊断

    6.6.1无碰撞鞘层中的平面探针

    6.6.2具有非麦克斯韦分布电子时的情况

    6.6.3无碰撞鞘层中的圆柱形探针

    6.6.4双探针和发射探针

    6.6.5碰撞和直流磁场效应

    6.6.6探针制作和探针电路

    6.6.7随时间变化电场中的探针

    6.7习题

    第7章化学反应和平衡

    7.1引言

    7.2能量和焓

    7.3熵和吉布斯自由能

    7.3.1吉布斯自由能

    7.4化学平衡

    7.4.1气压和温度的影响

    7.5异相平衡

    7.5.1不同相之间的平衡

    7.5.2在表面上的平衡

    7.6习题

    第8章分子碰撞

    8.1引言

    8.2分子结构

    8.2.1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

    8.2.2光学辐射

    8.2.3负离子

    8.3电子-分子碰撞反应

    8.3.1分解

    8.3.2分解电离

    8.3.3分解复合

    8.3.4氢分子的例子

    8.3.5分解电子吸附

    8.3.6极化分解

    8.3.7亚稳态负离子

    8.3.8电子碰撞解离

    8.3.9振动和转动激发

    8.3.10弹性散射

    8.4重粒子之间的碰撞

    8.4.1共振电荷转移和非共振电荷转移

    8.4.2正负离子复合

    8.4.3复合解离

    8.4.4激发转移

    8.4.5化学键重排

    8.4.6离子-中性粒子弹性散射

    8.4.7三体过程

    8.5反应速率和细致平衡

    8.5.1温度的影响

    8.5.2细致平衡原理

    8.5.3氧的一组数据

    8.6发射光谱法和光学借标测定

    8.6.1发射光谱法

    8.6.2光学借标测定

    8.6.3氧原子的光学借标测定

    8.7习题

    第9章化学动力学与表面过程

    9.1基元反应

    9.1.1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

    9.2气相动力学

    9.2.1一级连串反应

    9.2.2可逆反应

    9.2.3有光子发射的双分子化合反应

    9.2.4三体化合反应

    9.2.5三体正负离子复合反应

    9.2.6三体电子-离子复合反应

    9.3表面过程

    9.3.1正离子中和反应和二次电子发射

    9.3.2吸附和解吸附

    9.3.3裂解

    9.3.4溅射过程

    9.4表面动力学

    9.4.1中性粒子的扩散

    9.4.2扩散损失率

    9.4.3吸附和解吸附

    9.4.4分解吸附和复合解吸附

    9.4.5物理吸附

    9.4.6与表面的反应

    9.4.7在表面上的反应

    9.4.8表面动力学和损失概率

    9.5习题

    第10章放电过程中的粒子平衡和能量平衡

    10.1引言

    10.2电正性等离子体平衡态分析

    10.2.1基本性质

    10.2.2均匀密度的放电模型

    10.2.3非均匀放电模型

    10.2.4中性自由基的产生和损失

    10.3电负性等离子体平衡态分析

    10.3.1微分方程

    10.3.2负离子的玻尔兹曼平衡

    10.3.3守恒方程

    10.3.4简化方程的有效性

    10.4电负性等离子体的近似平衡分析

    10.4.1整体模型

    10.4.2低气压下的抛物线分布近似

    10.4.3高气压下的平顶模型

    10.5电负性等离子体放电实验和数值模拟

    10.5.1氧气放电

    10.5.2氯气放电

    10.6脉冲放电

    10.6.1电正性气体的脉冲放电

    10.6.2电负性气体的脉冲放电

    10.6.3中性基团动力学过程

    10.7习题

    第11章容性放电

    11.1均匀放电模型

    11.1.1主等离子体区导纳

    11.1.2鞘层导纳

    11.1.3粒子平衡与能量平衡

    11.1.4放电参数

    11.2非均匀放电模型

    11.2.1无碰撞鞘层动力学

    11.2.2蔡尔德定律

    11.2.3鞘层电容

    11.2.4欧姆加热

    11.2.5随机加热

    11.2.6自洽模型方程

    11.2.7标度关系

    11.2.8碰撞鞘层

    11.2.9低电压和中等电压鞘层情况

    11.2.10鞘层中的欧姆加热

    11.2.11自洽的无碰撞加热模型

    11.2.12双频和高频放电

    11.2.13电负性等离子体

    11.3实验与数值模拟

    11.3.1实验结果

    11.3.2PIC数值模拟

    11.3.3二次电子的作用

    11.3.4模型的意义

    11.4非对称放电

    11.4.1电容分压器模型

    11.4.2球壳模型

    11.5低频时的射频鞘层

    11.6电极处的离子轰击能量

    11.7磁增强的气体放电

    11.8匹配网络和功率测量

    11.8.1匹配网络

    11.8.2功率测量

    11.9习题

    第12章感性放电

    12.1高密度、低气压等离子体

    12.1.1感性等离子体源的结构

    12.1.2功率吸收与工作参数状态

    12.1.3放电工作状态与耦合

    12.1.4匹配网络

    12.2其他工作状态

    12.2.1低密度下的工作状态

    12.2.2容性耦合

    12.2.3滞回现象和不稳定性

    12.2.4功率转移效率

    12.2.5精确解

    12.3盘香形线圈等离子体源

    12.4螺旋共振器放电

    12.5习题

    第13章波加热的气体放电

    13.1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

    13.1.1特性和结构

    13.1.2电子加热

    13.1.3波的共振吸收

    13.1.4模型和数值模拟

    13.1.5等离子体膨胀

    13.1.6测量

    13.2螺旋波放电

    13.2.1螺旋波模式

    13.2.2天线耦合

    13.2.3螺旋波吸收模式

    13.2.4中性气体贫化

    13.3表面波放电

    13.3.1平面型表面波

    13.3.2圆柱形表面波

    13.3.3功率平衡

    13.4习题

    第14章直流放电

    14.1辉光放电的定性描述

    14.1.1正柱区

    14.1.2阴极鞘层

    14.1.3负辉光区和法拉第暗区

    14.1.4阳极位降

    14.1.5其他的放电特征

    14.1.6溅射和其他放电构形

    14.2正柱区分析

    14.2.1电子温度Te的计算

    14.2.2E和n0的计算

    14.2.3动理学效应

    14.3阴极鞘层分析

    14.3.1真空击穿

    14.3.2阴极鞘层

    14.3.3负辉区和法拉第暗区

    14.4中空阴极管放电

    14.4.1简单放电模型

    14.4.2在中空阴极管放电中的金属气化产物

    14.5平面磁控放电

    14.5.1辉光放电溅射源的缺陷

    14.5.2磁控放电结构

    14.5.3放电模型

    14.6电离物理气相沉积

    14.7习题

    第15章刻蚀

    15.1刻蚀的工艺指标和工艺过程

    15.1.1等离子体刻蚀的工艺指标

    15.1.2刻蚀工艺过程

    15.2刻蚀反应动力学

    15.2.1表面动力学过程

    15.2.2放电动力学和负载效应

    15.2.3化学反应框架

    15.3用卤素原子刻蚀硅

    15.3.1氟原子产生的纯化学刻蚀

    15.3.2离子能量驱动的氟原子刻蚀

    15.3.3CF4放电

    15.3.4在原料气体中添加O2和H2

    15.3.5氯原子刻蚀

    15.4其他刻蚀系统

    15.4.1用F和CFx刻蚀二氧化硅

    15.4.2Si3N4的刻蚀

    15.4.3铝的刻蚀

    15.4.4铜的刻蚀

    15.4.5光刻胶的刻蚀

    15.5基片上的电荷积累

    15.5.1门氧化层的损坏

    15.5.2接地的基片

    15.5.3不均匀的等离子体

    15.5.4刻蚀中的瞬时损伤

    15.5.5电子阴影效应

    15.5.6射频偏压

    15.5.7刻蚀轮廓的畸变

    15.6习题

    第16章沉积与注入

    16.1引言

    16.2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16.2.1非晶硅的沉积

    16.2.2二氧化硅的沉积

    16.2.3氮化硅的沉积

    16.3溅射沉积

    16.3.1物理溅射沉积

    16.3.2反应溅射沉积

    16.4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PIII)

    16.4.1无碰撞鞘层模型

    16.4.2碰撞鞘层模型

    16.4.3PIII方法在材料工艺中的应用

    16.5习题

    第17章尘埃等离子体

    17.1物理现象的定性描述

    17.2颗粒充电和放电平衡

    17.2.1平衡电位和电荷

    17.2.2放电平衡

    17.3颗粒平衡

    17.4尘埃颗粒的形成和生长

    17.5物理现象及其诊断

    17.5.1强耦合等离子体

    17.5.2尘埃声波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等离子体和等离子体动力学导论——及等离子体物理在空间推进、磁聚变和空间物理中的应用
汤海滨;Thomas M York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等离子体刻蚀工艺及设备
赵晋荣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等离子体物理学导论(原书第三版)
李永东 译;[美]Francis F. Chenaft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等离子束表面强化技术
崔洪芝 著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等离子体物理及其空间应用导论:第1卷,基本原理和初步过程(英文)
[美]路易斯.孔德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等离子体蚀刻及其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应用(第2版)
张海洋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等离子体法制备碳点材料及其对铀的检测与吸附研究
王哲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等离子体天线
[美]西奥多·安德森 著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等离子体物理导论
刘万东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等离子体高能合成射流
夏智勋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等离子体技术基础
[马来西亚]乔·山·王(Chiow San Wong) 著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等离子喷涂技术手册
[美]Frank Shiner(弗兰克·夏纳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PIC新版8位增强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Microchip大学计划部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卢丹城的中魔(新史学译丛)
Michel de Certeau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男子汉的诗学(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
Michael Herzfeld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你好,长安(英文)
Michael、A.Stone 著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第二语言需求分析(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升级版)
Michael H. Long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萨满教、殖民主义与野人:关于恐惧与治疗的研究(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
Michael Taussig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10周年版
Michael A.Nielsen Isaac L.Chuang 著;孙晓明 尚云 李绿周 尹璋琦 魏朝晖 田国敬 译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女性与领导力
Michele A.Paludi 著;Florence L.Denmark、朱运致 译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智能型职业生涯
Michael B. Arthur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侧方入路微创脊柱外科学
Michael Y. Wang Andrew A. Sama Juan S. Uribe 主编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高性能Python第2版(影印版)
MichaGorelick 著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第二版)
微创脊柱畸形外科学
Michael Y. Wang 主编;晋大祥 郑召民 海涌 吕国华 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