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论

实践活动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3
版次: 1
ISBN: 9787308155090
定价: 5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哲学心理学
38人买过
  •   王永昌著的《实践活动论》以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为基本灵魂,结合当代人类实践的新特点,在坚持自然世界先在性的前提下,从现实的人和现实世界的相关性角度,对人的实践本质和人类实践活动产生的根据,实践活动的主客体双向对象化的本质、内容和基本过程,实践活动的正态效应和负态效应,以及当代人类实践的“全球性问题”,作了颇有新意的深入探讨,揭示了人类同周围现实世界相关发展的基本规律。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实践活动的哲学专著,也是《实践观念论》的姊妹篇。作者的这两本著作及其相关论文,是意欲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在我国进一步确立和发展的积极尝试。
      王永昌,1987年10月至1990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获哲学博士学位。历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宣传部副部长;浙江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图书资料组调研员;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杭州市江干区委书记;杭州市委常委、江干区委书记;杭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2001年11月起,任绍兴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2年3月起,任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2004年5月起,任绍兴市委书记;2008年2月,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2013年1月31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选举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绪论  我的实践活动论论纲
      一、中西哲学史上的实践观
      二、马克思的实践理论
      三、实践活动的根据
      四、实践活动的本质
      五、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
      六、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内容和过程
      七、实践活动的基本尺度
      八、实践活动的负态效应
      九、当代人类“发展困境”的哲学实践论探讨
      十、坚持科学形态的实践观
    第一章  实践活动的本体论根据
      一、天然世界与人化世界
      二、客观与客观性
      三、意识世界中的主体与客体
      四、意识的实践特性
      五、人的实践创造本质
    第二章  新世界观的崛起:马克思的实践理论
      一、自然界的先在性: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唯物主义前提
      二、感性世界: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聚焦点
      三、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出发点
      四、实践活动: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支撑点
      五、关系哲学: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基本特性
      六、革命变革:马克思新世界观崛起的哲学意义
      七、理论架构:马克思的哲学实践观
    第三章  人:本质上是实践创造着的存在物
      一、客观世界的可塑性
      二、实践活动的发生学前提
      三、实践活动的哲学人类学根据
      四、实践活动的“需求动力论”根据
      五、人是现实创造着的存在物
    第四章  实践:主体和客体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
      一、传统实践本质观简析
      二、揭示实践本质的方法论原则
      三、实践的双向对象化本质
      四、实践双向对象化本质的证明
    第五章  实践对象化的基本内容和过程
      一、客体的主体化
      二、主体的客体化
      三、主客体双向对象化的基本过程
    第六章  马克思的实践对象化理论
      一、实践对象化的一般规定
      二、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唯物主义基础
      三、现实的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
      四、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五、对象化活动的基本特点
      六、对象化与异化
      七、对象化与共产主义社会
    第七章  实践对象化的基本尺度
      一、人的实践活动尺度
      二、利的尺度
      三、真的尺度
      四、善的尺度
      五、美的尺度
      六、利、真、善、美的统一尺度
    第八章  实践对象化中的负态效应及其根源
      一、人主要生活在“属人的世界”里
      二、人态化世界与异态化世界
      三、异态化世界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根源
      四、探讨人态化世界和异态化世界的哲学意义
    第九章  当代人类“发展困境”的哲学实践论探讨
      一、当代人类的“发展困境”
      二、当代人类“发展困境”的哲学实质
      三、当代人类“发展困境”的哲学实践论启示
    第十章  哲学认识论与哲学实践论
      一、当代中国实践的认识论启示
      二、在研究实践规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认识论
      三、实践认识论与当前认识论研究
    第十一章  建构“新实践论”的探讨和建议
      一、深入探讨“实践规律”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我国哲学界多年研究“实践”的情况
      三、我国哲学界在“实践”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对我国哲学界改进研究“实践”状况的建议
      五、研究“实践”和“实践活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一些问题
      六、建构“新实践论”的初步构想
    后记(一)
    后记(二)
    附  深切怀念我的老师夏甄陶先生
  • 内容简介:
      王永昌著的《实践活动论》以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为基本灵魂,结合当代人类实践的新特点,在坚持自然世界先在性的前提下,从现实的人和现实世界的相关性角度,对人的实践本质和人类实践活动产生的根据,实践活动的主客体双向对象化的本质、内容和基本过程,实践活动的正态效应和负态效应,以及当代人类实践的“全球性问题”,作了颇有新意的深入探讨,揭示了人类同周围现实世界相关发展的基本规律。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实践活动的哲学专著,也是《实践观念论》的姊妹篇。作者的这两本著作及其相关论文,是意欲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在我国进一步确立和发展的积极尝试。
  • 作者简介:
      王永昌,1987年10月至1990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获哲学博士学位。历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宣传部副部长;浙江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图书资料组调研员;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杭州市江干区委书记;杭州市委常委、江干区委书记;杭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2001年11月起,任绍兴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2年3月起,任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2004年5月起,任绍兴市委书记;2008年2月,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2013年1月31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选举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目录:
    绪论  我的实践活动论论纲
      一、中西哲学史上的实践观
      二、马克思的实践理论
      三、实践活动的根据
      四、实践活动的本质
      五、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
      六、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内容和过程
      七、实践活动的基本尺度
      八、实践活动的负态效应
      九、当代人类“发展困境”的哲学实践论探讨
      十、坚持科学形态的实践观
    第一章  实践活动的本体论根据
      一、天然世界与人化世界
      二、客观与客观性
      三、意识世界中的主体与客体
      四、意识的实践特性
      五、人的实践创造本质
    第二章  新世界观的崛起:马克思的实践理论
      一、自然界的先在性: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唯物主义前提
      二、感性世界: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聚焦点
      三、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出发点
      四、实践活动: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支撑点
      五、关系哲学: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基本特性
      六、革命变革:马克思新世界观崛起的哲学意义
      七、理论架构:马克思的哲学实践观
    第三章  人:本质上是实践创造着的存在物
      一、客观世界的可塑性
      二、实践活动的发生学前提
      三、实践活动的哲学人类学根据
      四、实践活动的“需求动力论”根据
      五、人是现实创造着的存在物
    第四章  实践:主体和客体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
      一、传统实践本质观简析
      二、揭示实践本质的方法论原则
      三、实践的双向对象化本质
      四、实践双向对象化本质的证明
    第五章  实践对象化的基本内容和过程
      一、客体的主体化
      二、主体的客体化
      三、主客体双向对象化的基本过程
    第六章  马克思的实践对象化理论
      一、实践对象化的一般规定
      二、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唯物主义基础
      三、现实的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
      四、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五、对象化活动的基本特点
      六、对象化与异化
      七、对象化与共产主义社会
    第七章  实践对象化的基本尺度
      一、人的实践活动尺度
      二、利的尺度
      三、真的尺度
      四、善的尺度
      五、美的尺度
      六、利、真、善、美的统一尺度
    第八章  实践对象化中的负态效应及其根源
      一、人主要生活在“属人的世界”里
      二、人态化世界与异态化世界
      三、异态化世界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根源
      四、探讨人态化世界和异态化世界的哲学意义
    第九章  当代人类“发展困境”的哲学实践论探讨
      一、当代人类的“发展困境”
      二、当代人类“发展困境”的哲学实质
      三、当代人类“发展困境”的哲学实践论启示
    第十章  哲学认识论与哲学实践论
      一、当代中国实践的认识论启示
      二、在研究实践规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认识论
      三、实践认识论与当前认识论研究
    第十一章  建构“新实践论”的探讨和建议
      一、深入探讨“实践规律”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我国哲学界多年研究“实践”的情况
      三、我国哲学界在“实践”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对我国哲学界改进研究“实践”状况的建议
      五、研究“实践”和“实践活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一些问题
      六、建构“新实践论”的初步构想
    后记(一)
    后记(二)
    附  深切怀念我的老师夏甄陶先生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实践活动论
梅庵记要
王永昌
实践活动论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新发展
王永昌 著
实践活动论
社会转型中的精神文化
王永昌 著
实践活动论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
王永昌 著;李守奎
实践活动论
读史资治(历史中的领导智慧典藏版)(精)
王永昌 编
实践活动论
浙商-(:如何应对大变局与黑天鹅)
王永昌
实践活动论
读史资治:历史中的领导智慧
王永昌 著
实践活动论
哲学世界漫步
王永昌 著
实践活动论
论人化世界
王永昌 著
实践活动论
潮起温州思考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王永昌 著
实践活动论
实践观念论
王永昌 著
实践活动论
初中创新想像作文(创新作文系列)
王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