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1999-07
版次: 1
ISBN: 9787504333278
定价: 17.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1页
字数: 22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   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一种难以把握的外部精神力量对自己言行的制约,本书揭示的便是这种力量——舆论的内在要素,形成,形态,以及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互动。本书引介了1995年国际上32位权威研究者的舆论学成果,涉猎中外274部论著,努力建立起理论上较新、适合中国舆论特征的舆论学体系。本书的部分内容已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学博士课程;全书适合于作为新闻院系学生的选修课教材。
      当今舆论导向已成为大众媒介编辑部,各级党委宣传部的首要话题。本书的另一半内容,即以较强的舆论学学术架构面对这个话题,采用普及性的叙述方式,提供了系统的关于舆论导向的理性认识,并以各种引导方式进行了多学科的分析,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共计46条对策建议。对于广大宣传干部和新闻工作者,这本书会带来许多关于老话题的新认识。   陈力丹,男,1951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新闻学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职称评定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学位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博士生导师,系学位委员。1979年以来共发表各类新闻学研究成果400多万字,代表作《精神交往论》。 第一章认识舆论
    第一节初识舆论和舆论学:现实——历史——现实
    传统社会的舆论
    现代社会的舆论与舆论研究的历史轨迹
    舆论学对我国舆论导向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解析舆论:舆论的八要素
    舆论的主体——公众
    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
    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舆论的数量
    舆论的强烈程度
    舆论的持续性
    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
    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成份
    舆论的必要要素和非必要要素
    第三节什么不是舆论
    大众传播媒介或媒介的言论不等同于舆论
    舆论不等同于意识形态
    公众不等同于舆论
    避免随决的舆论认为
    个人的感觉不能等同于舆论
    第二章舆论的形成
    第一节研究舆论的形成:不同的学科视角
    理性主义的研究视角
    理代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综合性的研究视角
    第二节影响舆论形成的几个宏观因素
    公众总体
    舆论环境
    中国舆论场
    舆论波
    ……
  • 内容简介:
      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一种难以把握的外部精神力量对自己言行的制约,本书揭示的便是这种力量——舆论的内在要素,形成,形态,以及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互动。本书引介了1995年国际上32位权威研究者的舆论学成果,涉猎中外274部论著,努力建立起理论上较新、适合中国舆论特征的舆论学体系。本书的部分内容已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学博士课程;全书适合于作为新闻院系学生的选修课教材。
      当今舆论导向已成为大众媒介编辑部,各级党委宣传部的首要话题。本书的另一半内容,即以较强的舆论学学术架构面对这个话题,采用普及性的叙述方式,提供了系统的关于舆论导向的理性认识,并以各种引导方式进行了多学科的分析,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共计46条对策建议。对于广大宣传干部和新闻工作者,这本书会带来许多关于老话题的新认识。
  • 作者简介:
      陈力丹,男,1951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新闻学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职称评定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学位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博士生导师,系学位委员。1979年以来共发表各类新闻学研究成果400多万字,代表作《精神交往论》。
  • 目录:
    第一章认识舆论
    第一节初识舆论和舆论学:现实——历史——现实
    传统社会的舆论
    现代社会的舆论与舆论研究的历史轨迹
    舆论学对我国舆论导向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解析舆论:舆论的八要素
    舆论的主体——公众
    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
    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舆论的数量
    舆论的强烈程度
    舆论的持续性
    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
    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成份
    舆论的必要要素和非必要要素
    第三节什么不是舆论
    大众传播媒介或媒介的言论不等同于舆论
    舆论不等同于意识形态
    公众不等同于舆论
    避免随决的舆论认为
    个人的感觉不能等同于舆论
    第二章舆论的形成
    第一节研究舆论的形成:不同的学科视角
    理性主义的研究视角
    理代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综合性的研究视角
    第二节影响舆论形成的几个宏观因素
    公众总体
    舆论环境
    中国舆论场
    舆论波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