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规之治

党规之治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2015-07
版次: 1
ISBN: 9787511881717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537页
字数: 377千字
分类: 政治
172人买过
  • 本书共设10章,在内容上分为3个板块:
    第一板块主要讨论党规的角色定位与调整功能。第一章“党规的角色定位”,探讨党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党规制度的属性与特征,以及党规同国法为什么应当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第二章“党规的治理逻辑”,讨论党规的360°调整法、党规的影响力、党规约束力强弱与主体身份多少的正相关性、党规功能等问题。第三章“调整党务关系”,讨论党规在区分不同党务关系类型的基础上,如何科学设定党务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实现党务关系入规。
    第二板块试图剖析党规的制度构造。我理解,党规乃由外在形态(形)、内在理念(神)、实践支撑(行)、理论导引(知)、时间维度(时)、空间定位(空)6种要素聚合而成,是形神之“体”、知行之“源”、时空之“位”三者的有机统一。
    第三板块主要探讨党的主张与国法规定二者关系。在理论上与实践中要避免把“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同“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一方面,既不能因片面强调前者而否定后者,错误地认为党规和规范性文件可以突破国法规定,可以直接改变国家制度、国家政权机关法定职权职责、公民法定权利义务,可以动用国家强制力保证个人和组织直接按党的文件要求办事;另一方面,也不能因片面强调后者而否定前者,机械认为党的文件不可提出改革国家制度、改变法定职权职责、增减法定权利义务的意见和建议,不可运用组织力量针对党组织和党员提出必须贯彻落实党的改革决策部署的纪律要求。符合二者辩证统一性的适当做法是:首先,应当区分党的主张与国法规定、党的文件与国家法律、遵守宪法法律与提出法律立改废释的意见建议、党内贯彻与党外执行、国家强制力与党的纪律要求等若干范畴,不能将其混为一谈;然后,再依法依规把党的主张按程序转化为国法规定,并由国家政权机关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用法守法,实现党的主张同国法规定的紧密衔接、协调一致。 宋功德,1971年生,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法学博士、教授、北大软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务院职能转变评估专家组成员。主持完成1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出版《行政法哲学》、《软法亦法》等法学专著15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120余篇。曾获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著作类一等奖、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等奖项。 第一章党规的角色定位
    党规知多少
    党规定义辨析
    党规姓党
    党规体现党的统一意志
    党规的特征
    作为一种法治规范
    第二章党规的治理逻辑
    党规360°调整法
    党规的影响力
    关于党规功用的隐喻
    添一个身份则多一份规矩
    第三章调整党务关系
    党务关系的基本类型
    党务关系的主体
    以党务行为、人身权益、物及精神产品为客体
    党员的义务/权利、党组织的职责/职权
    党务关系入规
    第四章党规的外在形态
    概念
    条文
    行为规范
    文本
    制度体系
    第五章党规的内在理念
    党性
    人性假定与德性要求
    理性
    强体须健魄
    第六章党规的实践支撑
    党规出于实践
    党规高于实践
    党规接受实践检验
    党规规范实践
    第七章党规的理论导引
    政论
    学理
    理论研究的滞后
    党规学
    第八章党规的时间之维
    党规的历史方位
    规范的生命周期
    行为的时限
    第九章党规的空间定位
    界定党规调整的总空间
    党规空间网格化
    党规的效力空间
    定位跑偏与纠正
    第十章党的主张与国法规定
    党的主张未必就是党规
    党的主张可否同国法规定不一致
    党的文件可否成为党外活动依据
    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国法规定
  • 内容简介:
    本书共设10章,在内容上分为3个板块:
    第一板块主要讨论党规的角色定位与调整功能。第一章“党规的角色定位”,探讨党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党规制度的属性与特征,以及党规同国法为什么应当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第二章“党规的治理逻辑”,讨论党规的360°调整法、党规的影响力、党规约束力强弱与主体身份多少的正相关性、党规功能等问题。第三章“调整党务关系”,讨论党规在区分不同党务关系类型的基础上,如何科学设定党务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实现党务关系入规。
    第二板块试图剖析党规的制度构造。我理解,党规乃由外在形态(形)、内在理念(神)、实践支撑(行)、理论导引(知)、时间维度(时)、空间定位(空)6种要素聚合而成,是形神之“体”、知行之“源”、时空之“位”三者的有机统一。
    第三板块主要探讨党的主张与国法规定二者关系。在理论上与实践中要避免把“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同“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一方面,既不能因片面强调前者而否定后者,错误地认为党规和规范性文件可以突破国法规定,可以直接改变国家制度、国家政权机关法定职权职责、公民法定权利义务,可以动用国家强制力保证个人和组织直接按党的文件要求办事;另一方面,也不能因片面强调后者而否定前者,机械认为党的文件不可提出改革国家制度、改变法定职权职责、增减法定权利义务的意见和建议,不可运用组织力量针对党组织和党员提出必须贯彻落实党的改革决策部署的纪律要求。符合二者辩证统一性的适当做法是:首先,应当区分党的主张与国法规定、党的文件与国家法律、遵守宪法法律与提出法律立改废释的意见建议、党内贯彻与党外执行、国家强制力与党的纪律要求等若干范畴,不能将其混为一谈;然后,再依法依规把党的主张按程序转化为国法规定,并由国家政权机关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用法守法,实现党的主张同国法规定的紧密衔接、协调一致。
  • 作者简介:
    宋功德,1971年生,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法学博士、教授、北大软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务院职能转变评估专家组成员。主持完成1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出版《行政法哲学》、《软法亦法》等法学专著15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120余篇。曾获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著作类一等奖、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等奖项。
  • 目录:
    第一章党规的角色定位
    党规知多少
    党规定义辨析
    党规姓党
    党规体现党的统一意志
    党规的特征
    作为一种法治规范
    第二章党规的治理逻辑
    党规360°调整法
    党规的影响力
    关于党规功用的隐喻
    添一个身份则多一份规矩
    第三章调整党务关系
    党务关系的基本类型
    党务关系的主体
    以党务行为、人身权益、物及精神产品为客体
    党员的义务/权利、党组织的职责/职权
    党务关系入规
    第四章党规的外在形态
    概念
    条文
    行为规范
    文本
    制度体系
    第五章党规的内在理念
    党性
    人性假定与德性要求
    理性
    强体须健魄
    第六章党规的实践支撑
    党规出于实践
    党规高于实践
    党规接受实践检验
    党规规范实践
    第七章党规的理论导引
    政论
    学理
    理论研究的滞后
    党规学
    第八章党规的时间之维
    党规的历史方位
    规范的生命周期
    行为的时限
    第九章党规的空间定位
    界定党规调整的总空间
    党规空间网格化
    党规的效力空间
    定位跑偏与纠正
    第十章党的主张与国法规定
    党的主张未必就是党规
    党的主张可否同国法规定不一致
    党的文件可否成为党外活动依据
    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国法规定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党规之治
党规党纪ABC
本书编写组 编
党规之治
党规党纪
王勇 编
党规之治
党规之治:党内法规一般原理
宋功德 著
党规之治
党规学(党员干部版)
中国政法大学党规研究中心 编
党规之治
党规原理论
王立峰 著
党规之治
党规学
柯华庆
党规之治
党规党纪漫画读本
中共甘肃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编
党规之治
党规与社会主义法治·2020
中国政法大学党规研究中心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党规之治
党规之治:党内法规一般原理
宋功德 著
党规之治
党内法规学
宋功德 ;张文显
党规之治
建设法治政府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安排
宋功德 著
党规之治
聚焦行政处理:行政法上“熟悉的陌生人”
宋功德 著
党规之治
统一公法学原论:公法学总论的一种模式(上下)/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
宋功德 著;袁曙宏
党规之治
行政法的均衡之约
宋功德 著
党规之治
论经济行政法的制度结构:交易费用的视角
宋功德 著
党规之治
税务行政处罚
宋功德 编
党规之治
行政法哲学
宋功德 著
党规之治
法学的坦白
宋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