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馆丛稿二编

金明馆丛稿二编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1-07
版次: 1
ISBN: 9787108009401
定价: 4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66页
  • 陈寅恪集十三种十四册,收入了现在所能找到的作者全部著述。其中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七种,八十年代曾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次出版以上海古籍版为底本(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二书原据三联书店一九五七年版重印),内容基本不变。惟寒柳堂集增补了“寒柳堂记梦未定稿(补)”一文。诗集(原名陈寅恪诗集附唐篔诗存)和读书札记一集(原名陈寅恪读书札记旧唐书新唐书之部)八九十年代分别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次出版均有增补。书信集、读书札记二集、读书札记三集、讲义及杂稿四种均为新辑。全书编辑体例如下:

    一、所收内容,已发表的均保持发表时的原貌。经作者修改过的论著,则采用最後的修改本。未刊稿主要依据作者手迹录出。

    二、本集所收已刊、未刊著述均予校订,凡体例不一或讹脱倒衍文字皆作改正。引文一般依现行点校本校核,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尚无点校本行世的史籍史料,大多依通行本校核。少量作者批语、论述系针对原版本而来,则引文原貌酌情予以保留。以上改动均不出校记。

    三、凡已刊论文、序跋、书信等均附初次发表之刊物及时间,未刊文槁尽量注明写作时间。

    四、根据作者生前愿望,全书采用繁体字发排。人名、地名、书名均不加符号注明。一般采用通行字,保留少数異体字。引文中凡为阅读之便而补入被略去的内容时,补入文字加〔〕,凡属作者说明性文字则加()。原稿不易辨识的文字以□示之。

    陈寅恪集的出版曾得到季羡林、周一良、李慎之先生的指点,并获得海内外学术文化界人士的热情相助。在此,谨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了此项工作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诚恳地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年十二月 陈寅恪(一八九○——一九六九),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先後就读於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一九二五年受聘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後任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主任及故宫博物院理事等,其後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後挈全家离北平南行,先後任教於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一九三九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通讯院士。一九四二年後为教育部聘任教授。一九四六年回清华大学任教。一九四八年南迁广州,任岭南大学教授,一九五二年後为中山大学教授。一九五五年後并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1论李栖筠自赵徒卫事
    2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辨证
    3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
    4书杜少陵哀王孙诗后
    5元白诗中俸料钱问题
    6顺宗实录与续玄怪录
    7魏志司马芝传跋
    8逍遥向郭义及支遁义探源
    9元代汉人译名考
    10几何原本满文译本
    ……
  • 内容简介:
    陈寅恪集十三种十四册,收入了现在所能找到的作者全部著述。其中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七种,八十年代曾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次出版以上海古籍版为底本(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二书原据三联书店一九五七年版重印),内容基本不变。惟寒柳堂集增补了“寒柳堂记梦未定稿(补)”一文。诗集(原名陈寅恪诗集附唐篔诗存)和读书札记一集(原名陈寅恪读书札记旧唐书新唐书之部)八九十年代分别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次出版均有增补。书信集、读书札记二集、读书札记三集、讲义及杂稿四种均为新辑。全书编辑体例如下:

    一、所收内容,已发表的均保持发表时的原貌。经作者修改过的论著,则采用最後的修改本。未刊稿主要依据作者手迹录出。

    二、本集所收已刊、未刊著述均予校订,凡体例不一或讹脱倒衍文字皆作改正。引文一般依现行点校本校核,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尚无点校本行世的史籍史料,大多依通行本校核。少量作者批语、论述系针对原版本而来,则引文原貌酌情予以保留。以上改动均不出校记。

    三、凡已刊论文、序跋、书信等均附初次发表之刊物及时间,未刊文槁尽量注明写作时间。

    四、根据作者生前愿望,全书采用繁体字发排。人名、地名、书名均不加符号注明。一般采用通行字,保留少数異体字。引文中凡为阅读之便而补入被略去的内容时,补入文字加〔〕,凡属作者说明性文字则加()。原稿不易辨识的文字以□示之。

    陈寅恪集的出版曾得到季羡林、周一良、李慎之先生的指点,并获得海内外学术文化界人士的热情相助。在此,谨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了此项工作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诚恳地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年十二月
  • 作者简介:
    陈寅恪(一八九○——一九六九),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先後就读於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一九二五年受聘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後任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主任及故宫博物院理事等,其後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後挈全家离北平南行,先後任教於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一九三九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通讯院士。一九四二年後为教育部聘任教授。一九四六年回清华大学任教。一九四八年南迁广州,任岭南大学教授,一九五二年後为中山大学教授。一九五五年後并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 目录:
    1论李栖筠自赵徒卫事
    2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辨证
    3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
    4书杜少陵哀王孙诗后
    5元白诗中俸料钱问题
    6顺宗实录与续玄怪录
    7魏志司马芝传跋
    8逍遥向郭义及支遁义探源
    9元代汉人译名考
    10几何原本满文译本
    ……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系列丛书 / 更多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