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源析流:徐东日教授讲东亚文学关系

辩源析流:徐东日教授讲东亚文学关系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9
版次: 1
ISBN: 9787511723260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388页
字数: 300千字
分类: 文学
9人买过
  • 《辨源析流》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20卷丛书之一。该书是作者十多年来东亚比较文学研究的结晶。都曾以单篇论文的方式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其中最早的是撰写于1998年的《论川端式“主客合一”的美学观》,最晚的一篇是2014年完成的《朝鲜朝燕行使臣眼中的中国北方集市形象》。文集中论文的成份较为复杂,其中有关于“李德懋文学”的论文(10篇),关于“使行录”的论文(10篇),关于中韩日文学比较研究的论文(5篇),关于日本文学的论文(1篇)等,还有一篇是书评,两篇是论文译著。 徐东日(1963年10月),吉林延吉人。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延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朝鲜-韩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东疆学刊》(CSSCI来源期刊)主编,吉林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东亚比较文学、朝鲜—韩国文学研究。主持完成“2004年全国高等院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资助经费研究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先后出版《李德懋文学研究》、《朝鲜朝使臣眼中的中国形象》、《朝鲜实学派文学与中国之关联研究》(上、下)等十多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多次获得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前言王向远1

    自序1


    中国诗学影响论


    李德懋诗学观与王士祯诗学观之比较

    天真:李德懋的诗歌本质论

    探析李德懋“知人论世”的诗评观

    品藻:李德懋诗评品格的体现

    李德懋诗学观:言意论

    李德懋诗学观中的“通变论”


    东亚诗歌中的中国因素


    期待视野:朝鲜、日本接受中国诗歌文学的相异点

    新罗宾贡生的汉诗与唐代格律诗

    李德懋诗歌与中国文学关系探析

    论李德懋对诗歌辞采美的创造

    论李德懋对诗歌复合意象美的创造

    比较文学视域下的东亚形象


    朝鲜朝燕行使臣笔下清朝中国形象的嬗变及其内因

    朝鲜朝燕行使臣笔下的“紫禁城”形象

    朝鲜朝使臣眼中的清朝产业与器物

    朝鲜朝燕行使者眼中的关羽形象

    朝鲜朝燕行使臣眼中的中国北方集市形象

    朝鲜朝燕行使节眼中的乾隆皇帝形象

    朝鲜朝使臣眼中的满族人形象

    试论朝鲜朝燕行使臣眼中的满族人形象

    朝鲜朝燕行使臣眼中的中国汉族士人的形象

    《燕行录》中的千山、医巫闾山和首阳山形象

    朝鲜通信使眼中的日本器物形象


    其它


    《金鳌新话》与《剪灯新话》之比较

    论宫本研《阿Q外传》的结构特征

    中朝(韩)文学交流研究的重要论著:评《韦旭升文集》

    安藤昌益与朴趾源比较研究绪论(1)

    安藤昌益与朴趾源比较研究绪论(2)


    后记
  • 内容简介:
    《辨源析流》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20卷丛书之一。该书是作者十多年来东亚比较文学研究的结晶。都曾以单篇论文的方式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其中最早的是撰写于1998年的《论川端式“主客合一”的美学观》,最晚的一篇是2014年完成的《朝鲜朝燕行使臣眼中的中国北方集市形象》。文集中论文的成份较为复杂,其中有关于“李德懋文学”的论文(10篇),关于“使行录”的论文(10篇),关于中韩日文学比较研究的论文(5篇),关于日本文学的论文(1篇)等,还有一篇是书评,两篇是论文译著。
  • 作者简介:
    徐东日(1963年10月),吉林延吉人。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延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朝鲜-韩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东疆学刊》(CSSCI来源期刊)主编,吉林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东亚比较文学、朝鲜—韩国文学研究。主持完成“2004年全国高等院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资助经费研究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先后出版《李德懋文学研究》、《朝鲜朝使臣眼中的中国形象》、《朝鲜实学派文学与中国之关联研究》(上、下)等十多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多次获得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目录: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前言王向远1

    自序1


    中国诗学影响论


    李德懋诗学观与王士祯诗学观之比较

    天真:李德懋的诗歌本质论

    探析李德懋“知人论世”的诗评观

    品藻:李德懋诗评品格的体现

    李德懋诗学观:言意论

    李德懋诗学观中的“通变论”


    东亚诗歌中的中国因素


    期待视野:朝鲜、日本接受中国诗歌文学的相异点

    新罗宾贡生的汉诗与唐代格律诗

    李德懋诗歌与中国文学关系探析

    论李德懋对诗歌辞采美的创造

    论李德懋对诗歌复合意象美的创造

    比较文学视域下的东亚形象


    朝鲜朝燕行使臣笔下清朝中国形象的嬗变及其内因

    朝鲜朝燕行使臣笔下的“紫禁城”形象

    朝鲜朝使臣眼中的清朝产业与器物

    朝鲜朝燕行使者眼中的关羽形象

    朝鲜朝燕行使臣眼中的中国北方集市形象

    朝鲜朝燕行使节眼中的乾隆皇帝形象

    朝鲜朝使臣眼中的满族人形象

    试论朝鲜朝燕行使臣眼中的满族人形象

    朝鲜朝燕行使臣眼中的中国汉族士人的形象

    《燕行录》中的千山、医巫闾山和首阳山形象

    朝鲜通信使眼中的日本器物形象


    其它


    《金鳌新话》与《剪灯新话》之比较

    论宫本研《阿Q外传》的结构特征

    中朝(韩)文学交流研究的重要论著:评《韦旭升文集》

    安藤昌益与朴趾源比较研究绪论(1)

    安藤昌益与朴趾源比较研究绪论(2)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辩源析流:徐东日教授讲东亚文学关系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辩源析流:徐东日教授讲东亚文学关系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辩源析流:徐东日教授讲东亚文学关系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辩源析流:徐东日教授讲东亚文学关系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辩源析流:徐东日教授讲东亚文学关系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辩源析流:徐东日教授讲东亚文学关系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辩源析流:徐东日教授讲东亚文学关系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
辩源析流:徐东日教授讲东亚文学关系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辩源析流:徐东日教授讲东亚文学关系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辩源析流:徐东日教授讲东亚文学关系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辩源析流:徐东日教授讲东亚文学关系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辩源析流:徐东日教授讲东亚文学关系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