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与编码(第3版 研究生教学用书)

信息论与编码(第3版 研究生教学用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12
版次: 3
ISBN: 9787312023293
定价: 8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797页
字数: 122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89人买过
  •   《信息论与编码(第3版研究生教学用书)》系统论述香农信息论的基本理论,介绍编码的基本方法。全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信息的定义、信息论的基本思路;单符号离散信源与信道、信息熵、互信息、信道容量、数据处理定理、加权熵、效用信息熵;多符号离散信源与信道、极限熵、独立并列信道的信道容量;连续信源与信道、相对熵、高斯白噪声加性信道的信道容量;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霍夫曼编码方法;抗干扰信道编码定理、线性分组码、汉明码与扩展汉明码;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信息率-失真函数、数据压缩原理、信息价值、广义信息率-失真函数;信源-信道编码定理;网络信息理论等。
      《信息论与编码(第3版研究生教学用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信息理论、信息技术和信息科学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三版前言
    再版前言
    前言
    引言

    第一章单符号离散信源
    第一节信源的数学模型
    第二节信源符号的自信量
    第三节信源的信息熵
    第四节信息熵的代数性质
    第五节信息熵的解析性质
    第六节最大离散熵定理
    第七节均值受限的最大离散熵
    第八节熵函数的唯一性定理
    第九节加权熵及其数学特性
    第十节加权熵的唯一性定理
    第十一节效用信息熵
    习题

    第二章单符号离散信道
    第一节信道的数学模型
    第二节信道的交互信息量
    第三节条件交互信息量
    第四节平均交互信息量
    第五节平均交互信息量的非负性
    第六节平均交互信息量的极值性
    第七节平均交互信息量的不增性
    第八节平均交互信息量的上凸性
    第九节信道容量及其一般算法
    第十节信道容量的等量平衡定理
    第十一节几种无噪信道的信道容量
    第十二节几种对称信道的信道容量
    第十三节可逆矩阵信道的信道容量
    第十四节信道容量的迭代计算
    习题

    第三章多符号离散信源与信道
    第一节离散平稳信源的数学模型
    第二节离散平稳无记忆信源的信息熵
    第三节离散平稳有记忆信源的信息熵
    第四节离散平稳有记忆信源的极限熵
    第五节马尔柯夫(Markov)信源的极限熵
    第六节信源的剩余度与结构信息
    第七节扩展信道及其数学模型
    第八节无记忆扩展信道
    第九节扩展信道的平均交互信息量
    第十节无记忆扩展信道的信道容量
    第十一节独立并列信道的信道容量
    习题

    第四章单维连续信源与信道
    第一节连续信源的相对熵
    第二节连续信道和平均交互信息量
    第三节几种连续信源的相对熵
    第四节相对熵的数学特性
    第五节最大相对熵定理
    第六节熵功率与信息变差
    第七节相对熵的变换
    第八节平均交互信息量的不变性
    第九节连续信道的数据处理定理
    第十节连续信源的信息测量
    第十一节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
    第十二节高斯加性信道的信道容量
    习题

    第五章多维连续信源与信道
    第一节随机过程的离散化
    第二节多维连续信源的相对熵
    第三节最大多维相对熵定理
    第四节多维相对熵的变换
    第五节无记忆信道的平均交互信息量
    第六节高斯白噪声加性信道的容量
    第七节独立并列高斯加性信道容量的最大化
    习题

    第六章无失真信源编码
    第一节单义可译码
    第二节非延长码及其构成
    第三节单义可译定理
    第四节平均码长与码率
    第五节信源扩展与数据压缩
    第六节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第七节霍夫曼(Huffman)码
    习题

    第七章抗干扰信道编码
    第一节译码规则和错误概率
    第二节最小错误概率译码准则
    第三节简单重复编码
    第四节信道编码的一般概念
    第五节汉明(Hamming)距离与最小误码率
    第六节抗干扰信道编码定理
    习题

    第八章线性分组码
    第一节线性分组码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线性分组码的代数结构
    第三节线性分组码的构成
    第四节一致校验矩阵
    第五节错误图样与伴随式
    第六节标准阵列与译码表
    第七节检纠能力与一致校验矩阵的关系
    第八节完备码
    第九节汉明(Hamming)码与扩展汉明码
    习题

    第九章信息率-失真函数
    第一节平均交互信息量的下凸性
    第二节平均失真度
    第三节信息率-失真函数的定义
    第四节R(D)函数的定义域
    第五节R(D)函数的数学特性
    第六节二元离散信源的R(D)函数
    第七节等概离散信源的R(D)函数
    第八节离散信源R(D)函数的参量表述
    第九节二元离散信源R(D)函数的参量计算
    第十节高斯连续信源的R(D)函数
    第十一节连续信源R(D)函数的参量表述
    第十二节高斯连续信源R(D)函数的参量计算
    第十三节R(D)函数的迭代计算
    第十四节R(D)函数与信息价值
    第十五节广义信息率-失真函数
    习题

    第十章限失真信源编码
    第一节离散无记忆扩展信源的R(D)函数
    第二节数据压缩的一般概念
    第三节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习题

    第十一章信源-信道编码
    第一节信息传输速率的上界
    第二节信源-信道编码定理
    习题

    第十二章网络信息理论
    第一节双输入单输出信道的信道容量
    第二节离散二址接入信道的容量计算
    第三节高斯加性二址接人信道的容量计算
    第四节单输入双输出信道的信道容量
    第五节高斯链式接续信道的容量计算
    习题

    附录《供熵函数计算用的几种函数表》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信息论与编码(第3版研究生教学用书)》系统论述香农信息论的基本理论,介绍编码的基本方法。全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信息的定义、信息论的基本思路;单符号离散信源与信道、信息熵、互信息、信道容量、数据处理定理、加权熵、效用信息熵;多符号离散信源与信道、极限熵、独立并列信道的信道容量;连续信源与信道、相对熵、高斯白噪声加性信道的信道容量;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霍夫曼编码方法;抗干扰信道编码定理、线性分组码、汉明码与扩展汉明码;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信息率-失真函数、数据压缩原理、信息价值、广义信息率-失真函数;信源-信道编码定理;网络信息理论等。
      《信息论与编码(第3版研究生教学用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信息理论、信息技术和信息科学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目录:
    第三版前言
    再版前言
    前言
    引言

    第一章单符号离散信源
    第一节信源的数学模型
    第二节信源符号的自信量
    第三节信源的信息熵
    第四节信息熵的代数性质
    第五节信息熵的解析性质
    第六节最大离散熵定理
    第七节均值受限的最大离散熵
    第八节熵函数的唯一性定理
    第九节加权熵及其数学特性
    第十节加权熵的唯一性定理
    第十一节效用信息熵
    习题

    第二章单符号离散信道
    第一节信道的数学模型
    第二节信道的交互信息量
    第三节条件交互信息量
    第四节平均交互信息量
    第五节平均交互信息量的非负性
    第六节平均交互信息量的极值性
    第七节平均交互信息量的不增性
    第八节平均交互信息量的上凸性
    第九节信道容量及其一般算法
    第十节信道容量的等量平衡定理
    第十一节几种无噪信道的信道容量
    第十二节几种对称信道的信道容量
    第十三节可逆矩阵信道的信道容量
    第十四节信道容量的迭代计算
    习题

    第三章多符号离散信源与信道
    第一节离散平稳信源的数学模型
    第二节离散平稳无记忆信源的信息熵
    第三节离散平稳有记忆信源的信息熵
    第四节离散平稳有记忆信源的极限熵
    第五节马尔柯夫(Markov)信源的极限熵
    第六节信源的剩余度与结构信息
    第七节扩展信道及其数学模型
    第八节无记忆扩展信道
    第九节扩展信道的平均交互信息量
    第十节无记忆扩展信道的信道容量
    第十一节独立并列信道的信道容量
    习题

    第四章单维连续信源与信道
    第一节连续信源的相对熵
    第二节连续信道和平均交互信息量
    第三节几种连续信源的相对熵
    第四节相对熵的数学特性
    第五节最大相对熵定理
    第六节熵功率与信息变差
    第七节相对熵的变换
    第八节平均交互信息量的不变性
    第九节连续信道的数据处理定理
    第十节连续信源的信息测量
    第十一节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
    第十二节高斯加性信道的信道容量
    习题

    第五章多维连续信源与信道
    第一节随机过程的离散化
    第二节多维连续信源的相对熵
    第三节最大多维相对熵定理
    第四节多维相对熵的变换
    第五节无记忆信道的平均交互信息量
    第六节高斯白噪声加性信道的容量
    第七节独立并列高斯加性信道容量的最大化
    习题

    第六章无失真信源编码
    第一节单义可译码
    第二节非延长码及其构成
    第三节单义可译定理
    第四节平均码长与码率
    第五节信源扩展与数据压缩
    第六节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第七节霍夫曼(Huffman)码
    习题

    第七章抗干扰信道编码
    第一节译码规则和错误概率
    第二节最小错误概率译码准则
    第三节简单重复编码
    第四节信道编码的一般概念
    第五节汉明(Hamming)距离与最小误码率
    第六节抗干扰信道编码定理
    习题

    第八章线性分组码
    第一节线性分组码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线性分组码的代数结构
    第三节线性分组码的构成
    第四节一致校验矩阵
    第五节错误图样与伴随式
    第六节标准阵列与译码表
    第七节检纠能力与一致校验矩阵的关系
    第八节完备码
    第九节汉明(Hamming)码与扩展汉明码
    习题

    第九章信息率-失真函数
    第一节平均交互信息量的下凸性
    第二节平均失真度
    第三节信息率-失真函数的定义
    第四节R(D)函数的定义域
    第五节R(D)函数的数学特性
    第六节二元离散信源的R(D)函数
    第七节等概离散信源的R(D)函数
    第八节离散信源R(D)函数的参量表述
    第九节二元离散信源R(D)函数的参量计算
    第十节高斯连续信源的R(D)函数
    第十一节连续信源R(D)函数的参量表述
    第十二节高斯连续信源R(D)函数的参量计算
    第十三节R(D)函数的迭代计算
    第十四节R(D)函数与信息价值
    第十五节广义信息率-失真函数
    习题

    第十章限失真信源编码
    第一节离散无记忆扩展信源的R(D)函数
    第二节数据压缩的一般概念
    第三节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习题

    第十一章信源-信道编码
    第一节信息传输速率的上界
    第二节信源-信道编码定理
    习题

    第十二章网络信息理论
    第一节双输入单输出信道的信道容量
    第二节离散二址接入信道的容量计算
    第三节高斯加性二址接人信道的容量计算
    第四节单输入双输出信道的信道容量
    第五节高斯链式接续信道的容量计算
    习题

    附录《供熵函数计算用的几种函数表》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信息论与编码(第3版 研究生教学用书)
信息技术导论
刘念
信息论与编码(第3版 研究生教学用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魏雪峰 王济军
信息论与编码(第3版 研究生教学用书)
信息技术基础(Windows 10+WPS Office)(微课版)
苏丹、唐永华
信息论与编码(第3版 研究生教学用书)
信息技术(拓展篇)
王瑜琳 牟刚 刘学虎
信息论与编码(第3版 研究生教学用书)
信息技术基础
汤发俊 王清
信息论与编码(第3版 研究生教学用书)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章节习题与考点特训(第二版)
薛大龙
信息论与编码(第3版 研究生教学用书)
信息技术与幼儿外语教育整合模式及其应用研究
马之成
信息论与编码(第3版 研究生教学用书)
信息产品设计基础
孙凌云 尤伟涛 编著
信息论与编码(第3版 研究生教学用书)
信息系统开发综合实训——指导、实践及案例
王梅源
信息论与编码(第3版 研究生教学用书)
信息技术及应用英语教程
李玉华
信息论与编码(第3版 研究生教学用书)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下册)
刘洪海、彭艳平、罗静 编
信息论与编码(第3版 研究生教学用书)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英语翻译与教学实践
曾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