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史学十论

近代中国史学十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3-01
版次: 1
ISBN: 9787309037142
定价: 1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8页
字数: 27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92人买过
  •   本书各文均与近代中国史学相关,但又与一般极“史学史与史学理论”领域的言说不甚同,大体遵循一种“史无定向”的取径,不固定从某一专史分科的特定方向看问题。前半部分或考察一本旧籍在近代学统里的沉浮,或关注学术的多旋律并进,或揭示学术典范的转移,或分析新旧史料观的错位、或探索历史记忆的损益;后半部分主要与青年史学从业者对话,讨论与“史学方法”相关的史料解读、史学表述、近代史研究走向、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冲击等面相。   罗志田,四川大学历史系七七级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历任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20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国家与学术:清季明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等,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 自序
    1引言:西学冲击下近代中国学术分科的演变
    2《山海经》与近代中国史学
    3音乐与史学:晚清学术的多旋律并进——评介彭明辉著《晚清的经世史学》
    4大纲与史:民国学术观念的典范转移
    5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
    6日记中的民初思想、学术与政治——20世纪20年代一位学人的观察
    7历史记忆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8陈寅恪史料解读与学术表述臆解
    9不改原有之字以开启“相异的意义体系”——旧文新解二则
    10见之于行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兼及史料、理论与表述
    附录一探索学术与思想之间的历史
    附录二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研究——《怀柔远人》译序
  • 内容简介:
      本书各文均与近代中国史学相关,但又与一般极“史学史与史学理论”领域的言说不甚同,大体遵循一种“史无定向”的取径,不固定从某一专史分科的特定方向看问题。前半部分或考察一本旧籍在近代学统里的沉浮,或关注学术的多旋律并进,或揭示学术典范的转移,或分析新旧史料观的错位、或探索历史记忆的损益;后半部分主要与青年史学从业者对话,讨论与“史学方法”相关的史料解读、史学表述、近代史研究走向、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冲击等面相。
  • 作者简介:
      罗志田,四川大学历史系七七级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历任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20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国家与学术:清季明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等,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
  • 目录:
    自序
    1引言:西学冲击下近代中国学术分科的演变
    2《山海经》与近代中国史学
    3音乐与史学:晚清学术的多旋律并进——评介彭明辉著《晚清的经世史学》
    4大纲与史:民国学术观念的典范转移
    5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
    6日记中的民初思想、学术与政治——20世纪20年代一位学人的观察
    7历史记忆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8陈寅恪史料解读与学术表述臆解
    9不改原有之字以开启“相异的意义体系”——旧文新解二则
    10见之于行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兼及史料、理论与表述
    附录一探索学术与思想之间的历史
    附录二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研究——《怀柔远人》译序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