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2015-10
版次: 1
ISBN: 9787511883414
定价: 6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809页
字数: 566千字
分类: 法律
23人买过
  •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与金融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而金融本身具有极高的风险性。财富的生产伴随着极强的风险。因此,发现、警示并预防风险,成为金融法的核心内容,也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本书主要研究了金融、法律和金融法律之间的关系,以风险为切入点,对于目前中国以及世界金融体系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影子银行体系及其法律规制、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改革、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产生及规制,并对于我国金融机构监管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法律建议。 管斌,1972年生,湖北通山人。经济法学博士(2007年),以“夫子”自诩。现为华中科技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曾游学德国Bayreuth大学一年,出版专著《混沌与秩序: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中国式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金融法的风险逻辑》(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两本,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三项,愿继续潜心读书四五年,安所遂生,悦纳自己。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立论意义 
    一、我国风险管理的金融法律现状 
    二、对我国风险管理的金融法律现状的评述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历史分析 
    二、比较分析 
    三、实证分析 
    四、跨学科复合分析 
    第三节 基本结论 
    第二章 风险、金融与金融法的互动框架:
    一个文献综述 
    第一节 风险与法律的互动 
    一、法律可规制风险 
    二、法律规制风险本身可能衍生风险 
    第二节 风险与金融的兼容 
    一、金融系统是一个复杂调适系统 
    二、金融可管理风险 
    三、金融管理风险过程伴生风险 
    第三节 风险、金融和金融法的共振 
    一、现代金融法具备风险管理功能 
    二、金融法的风险管理功能日趋凸显 
    第四节 结语 
    第三章 影子银行体系及其法律规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危机背景下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危机 
    一、案例1:211年温州高利贷危机 
    二、案例2:212年华鼎、创富、中担担保公司危机 
    三、案例3:212年华夏银行理财产品违约事件 
    第二节 影子银行体系概述 
    一、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与类型化 
    二、影子银行体系的产生与发展 
    三、影子银行体系的功能 
    四、影子银行体系与商业银行体系的比较 
    第三节 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与国际监管改革 
    一、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及其成因 
    二、影子银行体系的国际监管改革 
    第四节 影子银行体系的中国图谱 
    一、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典型表现形式 
    二、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本土化的路径依赖 
    三、中、美影子银行体系的比较研究 
    四、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特征 
    五、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危机的政策回应:地方金融改革试点 
    第五节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法律制度构建 
    一、健全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法律体系 
    二、构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三、加强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微观审慎监管 
    第六节 结语 
    第四章 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改革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28年美国雷曼兄弟破产案 
    第二节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与“大而不倒”问题 
    一、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二、“大而不倒”的由来:以美国为例 
    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大而不倒”问题 
    第三节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改革的国际经验 
    一、监管改革的报告和法规 
    二、监管改革的目标和措施 
    第四节 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 
    一、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现有监管框架综述 
    二、我国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若干建议 
    第五节 结语 
    第五章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产生及其规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27年英国北岩银行危机案 
    第二节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界定 
    第三节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产生 
    一、法律、金融与风险之间的互动 
    二、法律的内在缺陷 
    三、商业银行基于错误的法律理解或适用而实施的商业行为 
    四、监管机构的不当法律执行 
    第四节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规制 
    一、主体制度 
    二、行为制度 
    三、责任制度 
    第五节 结语 
    第六章 我国商业银行接管制度的立法评析与完善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995年中银信接管案 
    第二节 商业银行接管制度的法律含义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接管制度的立法评析 
    一、商业银行接管的法定条件 
    二、商业银行接管的法律目的 
    三、商业银行接管制度中的接管人 
    四、商业银行接管人的权力范围 
    五、商业银行接管的法定程序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接管制度的立法完善 
    一、完善商业银行接管制度的立法设置 
    二、明确商业银行接管的法定条件 
    三、确立接管人的资格及其权力范围 
    四、健全商业银行接管的辅助措施 
    第五节 结语 
    附录1 软法居上?——非传统立法的利与弊 
    附录2 全球金融危机和金融稳定理事会:硬化国际金融软法? 
    附录3 软法与制裁:经济政策协作与《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改革 
  • 内容简介: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与金融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而金融本身具有极高的风险性。财富的生产伴随着极强的风险。因此,发现、警示并预防风险,成为金融法的核心内容,也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本书主要研究了金融、法律和金融法律之间的关系,以风险为切入点,对于目前中国以及世界金融体系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影子银行体系及其法律规制、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改革、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产生及规制,并对于我国金融机构监管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法律建议。
  • 作者简介:
    管斌,1972年生,湖北通山人。经济法学博士(2007年),以“夫子”自诩。现为华中科技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曾游学德国Bayreuth大学一年,出版专著《混沌与秩序: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中国式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金融法的风险逻辑》(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两本,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三项,愿继续潜心读书四五年,安所遂生,悦纳自己。
  •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立论意义 
    一、我国风险管理的金融法律现状 
    二、对我国风险管理的金融法律现状的评述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历史分析 
    二、比较分析 
    三、实证分析 
    四、跨学科复合分析 
    第三节 基本结论 
    第二章 风险、金融与金融法的互动框架:
    一个文献综述 
    第一节 风险与法律的互动 
    一、法律可规制风险 
    二、法律规制风险本身可能衍生风险 
    第二节 风险与金融的兼容 
    一、金融系统是一个复杂调适系统 
    二、金融可管理风险 
    三、金融管理风险过程伴生风险 
    第三节 风险、金融和金融法的共振 
    一、现代金融法具备风险管理功能 
    二、金融法的风险管理功能日趋凸显 
    第四节 结语 
    第三章 影子银行体系及其法律规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危机背景下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危机 
    一、案例1:211年温州高利贷危机 
    二、案例2:212年华鼎、创富、中担担保公司危机 
    三、案例3:212年华夏银行理财产品违约事件 
    第二节 影子银行体系概述 
    一、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与类型化 
    二、影子银行体系的产生与发展 
    三、影子银行体系的功能 
    四、影子银行体系与商业银行体系的比较 
    第三节 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与国际监管改革 
    一、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及其成因 
    二、影子银行体系的国际监管改革 
    第四节 影子银行体系的中国图谱 
    一、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典型表现形式 
    二、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本土化的路径依赖 
    三、中、美影子银行体系的比较研究 
    四、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特征 
    五、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危机的政策回应:地方金融改革试点 
    第五节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法律制度构建 
    一、健全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法律体系 
    二、构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三、加强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微观审慎监管 
    第六节 结语 
    第四章 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改革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28年美国雷曼兄弟破产案 
    第二节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与“大而不倒”问题 
    一、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二、“大而不倒”的由来:以美国为例 
    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大而不倒”问题 
    第三节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改革的国际经验 
    一、监管改革的报告和法规 
    二、监管改革的目标和措施 
    第四节 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 
    一、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现有监管框架综述 
    二、我国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若干建议 
    第五节 结语 
    第五章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产生及其规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27年英国北岩银行危机案 
    第二节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界定 
    第三节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产生 
    一、法律、金融与风险之间的互动 
    二、法律的内在缺陷 
    三、商业银行基于错误的法律理解或适用而实施的商业行为 
    四、监管机构的不当法律执行 
    第四节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规制 
    一、主体制度 
    二、行为制度 
    三、责任制度 
    第五节 结语 
    第六章 我国商业银行接管制度的立法评析与完善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995年中银信接管案 
    第二节 商业银行接管制度的法律含义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接管制度的立法评析 
    一、商业银行接管的法定条件 
    二、商业银行接管的法律目的 
    三、商业银行接管制度中的接管人 
    四、商业银行接管人的权力范围 
    五、商业银行接管的法定程序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接管制度的立法完善 
    一、完善商业银行接管制度的立法设置 
    二、明确商业银行接管的法定条件 
    三、确立接管人的资格及其权力范围 
    四、健全商业银行接管的辅助措施 
    第五节 结语 
    附录1 软法居上?——非传统立法的利与弊 
    附录2 全球金融危机和金融稳定理事会:硬化国际金融软法? 
    附录3 软法与制裁:经济政策协作与《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改革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金融营销实务: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金融营销实务
吴莹、刘雄英 主编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金融法学(第四版)()
岳彩申 盛学军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金融衍生品:灵药还是毒药?
(马耳他)西蒙·格里马(Simon,Grima),(希)埃莱夫塞里奥斯·I.塔拉西诺斯(Eleftherios,I.Thalassinos)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金融危机500年:金色的镣铐(纵观救市措施如何再造金融体系、重塑世界格局)
彭兴庭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金融通识课(升级自己的思维,看清世界的底牌。原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写给大家的金融通识课)
陈志武 著,博集天卷 出品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金融生态:金融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
[印]石天傑 著;郭栋 译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金融科技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美)希拉里·J.艾伦 著,赵大伟 等译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金融法治前沿(总第2辑)
刘贵祥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金融会计探索与实践 (上下册)
江苏省金融会计协会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金融资产保全处置实务精要
张元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金融风险管理
王天一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金融科技概论
徐索菲 刘志洋 解瑶姝 主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中国酒生产技术与酒文化
管斌 编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成德之道
管斌 著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成德之道
管斌 著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发酵实验技术与方案
管斌 主编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混沌与秩序: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中国式建构
管斌 著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和谐管理之道
管斌 著;刘长明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2015 字词句篇与达标训练:一年级上
管斌 编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2015 字词句篇与达标训练:二年级上
管斌 编
金融法的风险逻辑
家政谋略52招
管斌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