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2014-10
版次: 1
ISBN: 9787511867827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365页
字数: 36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2人买过
  •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设“专题研讨”“评论”“论文”三个栏目。
    在“专题研讨”栏目中,我们选取了关注康德法哲学的三篇文章,分别关注康德的权利概念、人民主权观和法权学说等方面。其中,张龑先生的力作《论康德的人民主权观及其批判》,以康德为绝对王权辩护和为人民主权进言的矛盾关系为出发点,借助从当代商谈哲学和正确性概念,重新梳理和建构康德人民主权观及其代表制度,并在康德普遍先天联合的人民意志中发掘出主体间性和本体共和国、现象共和国之间的引导性关联,这种关联对我国完善民主代议政治具有启发意义。我们希望通过本板块,能促使法律学人更加关注康德哲学在西方法律思想史和西方法哲学中的重要地位。黄涛先生《论康德权利演绎的基本结构》一文,从康德哲学中分析了处于纯粹理性范畴的“权利”概念,通过分析三大批判、《永久和平论》《道德的形而上学》等著作,试图结合《判断力批判》中的自由观念,对康德哲学中基于目的论基础上的权利概念进行演绎,进而展开康德哲学中的权利概念分析和研究,试图弥补国内研究的不足。与之异曲同工,吴彦先生《批判与形而上学:康德法权学说的体系位置》一文,则试图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层面上关注康德的权利概念,并尝试回应法权学说与批判哲学、法权学说与道德形而上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求法权学说在康德哲学尤其是道德形而上学中的位置,并将此与批判、自由、启蒙观念相勾连,使对康德法权学说的体系位置有更深入的理解。
    “论文”栏目选取了基础法学、民商法、社会法等领域著作十篇。 卷首语(1)

    【专题研讨】
    论康德的人民主权观及其批判张龑()
    论康德权利演绎的基本结构黄涛()
    批判与形而上学:康德法权学说的体系位置吴彦()

    【论文】
    目的论的思考在宪法裁判中的功能
    ——从法学方法的角度重读纽约时报诉苏利文及其后续案杜强强()
    罗马法与帝国政治意志之关系述略赵明()
    约法与自然权利的共谋
    ——近代权利话语的“天路历程”王恒()
    重建美国建国研究的“内—外”视野刘晨光()
    作为商业贸易准则的诚实信用
    ——几个初步的理论假设余履雪()
    论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无效规范的存废
    ——基于体系的一项检讨黄忠()
    论我国侵权法上的缺陷产品营销参与者责任
    ——兼评最高人民法院《食品药品纠纷司法解释》相关规定王竹()
    中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实证研究及完善建议黄辉()
    社会立法的“新政”功能与全球“再新政”问题
    ——兼论中国社会法问题、发展模式与社会法体系陈步雷()
    比较法视野下的职业运动员法律性质研究
    ——基于体育法、劳动法与反垄断法的协同调整赵忠龙()

    【评论】
    被容忍的违法执法刘磊()
    监狱、惩罚与权力
    ——福柯《规训与惩罚》中的政治技术学陈媛()

    编后小记()
    《人大法律评论》稿约()
    《人大法律评论》注释体例()
  • 内容简介: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设“专题研讨”“评论”“论文”三个栏目。
    在“专题研讨”栏目中,我们选取了关注康德法哲学的三篇文章,分别关注康德的权利概念、人民主权观和法权学说等方面。其中,张龑先生的力作《论康德的人民主权观及其批判》,以康德为绝对王权辩护和为人民主权进言的矛盾关系为出发点,借助从当代商谈哲学和正确性概念,重新梳理和建构康德人民主权观及其代表制度,并在康德普遍先天联合的人民意志中发掘出主体间性和本体共和国、现象共和国之间的引导性关联,这种关联对我国完善民主代议政治具有启发意义。我们希望通过本板块,能促使法律学人更加关注康德哲学在西方法律思想史和西方法哲学中的重要地位。黄涛先生《论康德权利演绎的基本结构》一文,从康德哲学中分析了处于纯粹理性范畴的“权利”概念,通过分析三大批判、《永久和平论》《道德的形而上学》等著作,试图结合《判断力批判》中的自由观念,对康德哲学中基于目的论基础上的权利概念进行演绎,进而展开康德哲学中的权利概念分析和研究,试图弥补国内研究的不足。与之异曲同工,吴彦先生《批判与形而上学:康德法权学说的体系位置》一文,则试图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层面上关注康德的权利概念,并尝试回应法权学说与批判哲学、法权学说与道德形而上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求法权学说在康德哲学尤其是道德形而上学中的位置,并将此与批判、自由、启蒙观念相勾连,使对康德法权学说的体系位置有更深入的理解。
    “论文”栏目选取了基础法学、民商法、社会法等领域著作十篇。
  • 目录:
    卷首语(1)

    【专题研讨】
    论康德的人民主权观及其批判张龑()
    论康德权利演绎的基本结构黄涛()
    批判与形而上学:康德法权学说的体系位置吴彦()

    【论文】
    目的论的思考在宪法裁判中的功能
    ——从法学方法的角度重读纽约时报诉苏利文及其后续案杜强强()
    罗马法与帝国政治意志之关系述略赵明()
    约法与自然权利的共谋
    ——近代权利话语的“天路历程”王恒()
    重建美国建国研究的“内—外”视野刘晨光()
    作为商业贸易准则的诚实信用
    ——几个初步的理论假设余履雪()
    论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无效规范的存废
    ——基于体系的一项检讨黄忠()
    论我国侵权法上的缺陷产品营销参与者责任
    ——兼评最高人民法院《食品药品纠纷司法解释》相关规定王竹()
    中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实证研究及完善建议黄辉()
    社会立法的“新政”功能与全球“再新政”问题
    ——兼论中国社会法问题、发展模式与社会法体系陈步雷()
    比较法视野下的职业运动员法律性质研究
    ——基于体育法、劳动法与反垄断法的协同调整赵忠龙()

    【评论】
    被容忍的违法执法刘磊()
    监狱、惩罚与权力
    ——福柯《规训与惩罚》中的政治技术学陈媛()

    编后小记()
    《人大法律评论》稿约()
    《人大法律评论》注释体例()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法律评论(2020年第2辑·总第32辑)
《人大法律评论》编辑委员会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制度研究
王丹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主导的中国财政绩效评价:体系与实践
卢扬帆 著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代表为人民(渭南人大代表风采微广播剧作品集)
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渭南广播电视台 编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指南
湖南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湖南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 编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法律评论(2021年第2辑·总第34辑)
《人大法律评论》编辑委员会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经管 罗宾斯 管理学(第15版)()新版
[美]斯蒂芬·罗宾斯 玛丽·库尔特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法律评论(2021年第1辑·总第33辑)
《人大法律评论》编辑委员会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学记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思考靳诺
靳诺 著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及其常委会重大事项决定权研究
吴晓旭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附中整本书阅读取胜之道:让阅读与作文双赢
于树泉、吴凌 著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组织与行使职权若干问题研究
刘松山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法律评论(2021年第2辑·总第34辑)
《人大法律评论》编辑委员会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法律评论(2021年第1辑·总第33辑)
《人大法律评论》编辑委员会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法律评论(2020年第2辑·总第32辑)
《人大法律评论》编辑委员会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法律评论(2017年卷第1辑 总第23辑)
《人大法律评论》编辑委员会组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法律评论(2016年卷 第3辑 总第22辑)
《人大法律评论》编辑委员会组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法律评论(2013年卷·第1辑·总第13辑)
《人大法律评论》编辑委员会 编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法律评论(2012年卷·第2辑·总第12辑)
《人大法律评论》编辑委员会 编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代表工作手册
《人大代表工作手册》编委会 编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国际学院讲座文集·语言文化卷:语言文学发展与跨文化交流
《人大国际学院讲座文集·语言文化卷:语言文学发展与跨文化交流》编写组 编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法律评论(2012年卷 第一辑)
《人大法律评论》编辑委员会组 编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法律评论(2011年卷·第2辑)
《人大法律评论》编辑委员会 编
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卷第1辑)
人大法律评论(2010年卷)(总第8辑)
《人大法律评论》编辑委员会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