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12
版次: 1
ISBN: 9787511710161
定价: 3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9页
字数: 26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宗教
28人买过
  • 这是一本专说中国禅、佛的书。《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精选了二十多位最有名望和代表性的名家大师,为我们谈佛说禅,答疑解惑。我们可以在梁启超的《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杜继文的《中国佛教哲学》等大师的文章中,了解“佛理”;在弘一法师(李叔同)的《晚清集》、朱自清的《禅家的语言》等大家的文章中,学习“禅语”;在徐志摩的《天目山中笔记》、周作人的《山中杂信》等文章中,见识名家的“参禅”;在范文澜的《禅宗——适合中国士大夫口味的佛教》、张中行的《禅悦和禅风》、季羡林的《作诗与参禅》等文章中,“识禅”、论禅;在朱湘的《想入非非》、丰子恺的《佛无录》、余秋雨的《庙宇》等文章中,参禅、“悟禅”。
    让我们一起,品读这些名师佳作,领略大师们的禅心佛语。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在内心深处,留一片清静之地。 写在前面的话
    佛理
    关于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是一个性格比较复杂,有不少矛盾的人物。但他之所以成功,佛教之所以成为一个世界宗教,一方面说明它满足了一部分人民的宗教需要,同时同他这个教主有一套手段,也是分不开的。
    观音崇拜之由来
    从文法上讲,观音应当解作以慈悲观察的主,可以见到一切,救度众生,他是世间的主,所以也称为世自在,他并无人性,其受人崇拜之始,约在纪元前一世纪与后一世纪之间。
    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
    佛所说轮回,并非如现在和尚们或妇人女子们所揣想,各人有一个灵魂,死后“灵魂出壳”跑到别个地方去变人变猪变狗,像炮弹子从炮膛打出去打到别处。这种话是外道的“神我说”,与佛说最不能相容。
    中国佛学的建立
    道家的“无为”、“无心”原来只有社会伦理的意义,进入了佛学就有形上学的意义了,这一点是很有趣的。
    中国佛教哲学
    人生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产生了人本身,并使他成为现有的模样?佛教的“五蕴”教义说,人生的本质是不自由,是苦;因为人受诸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制约,生灭无常,没有属于自身存在的独自性和永恒性。

    禅语
    禅家的语言
    否定是站在语言的高头,活用是站在语言的中间;层次不同,说不到矛盾。明白了这个道理,才知道如何活用语言。
    谈谈汉译佛教文献
    看到我国的古代、近代、现代的资料在国际上日益成为研究热门,而我们自己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我总觉得不愉快。当然我不是不想要外国人研究,而是觉得我们应当有资格、有权利也参加一份。
    晚清集
    粉骨碎身,唯心莫动。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像坐在堂中,终日无人亦如此,幡盖簇拥、香花供养亦如此,赞叹亦如此,毁谤亦如此。修行人常常心上无事,时时刻刻体究自己本命元展端的处。(盘山禅师)

    参禅
    断食日记
    静坐,习字,饮甘泉水。
    无梦,无挂,无虑,心清,意净,体轻。
    饮食,生理上之习惯而已!静坐时,耳根灵明,大地间无不是众生嗷嗷不息之声。
    山中杂信
    我们为自己养生计,或者不得不杀生,但是大慈悲性种子也不可不保存,所以无用的杀生与快意的杀生,都应该避免的。
    天目山中笔记
    “闻佛柔软音,深远甚微妙。”多奇异的力量!多奥妙的启示!包容一切冲突性的现象,扩大刹那间的视域,这单纯的音响,于我是一种智灵的洗净。

    识禅
    动者心动
    ……
    悟禅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专说中国禅、佛的书。《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精选了二十多位最有名望和代表性的名家大师,为我们谈佛说禅,答疑解惑。我们可以在梁启超的《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杜继文的《中国佛教哲学》等大师的文章中,了解“佛理”;在弘一法师(李叔同)的《晚清集》、朱自清的《禅家的语言》等大家的文章中,学习“禅语”;在徐志摩的《天目山中笔记》、周作人的《山中杂信》等文章中,见识名家的“参禅”;在范文澜的《禅宗——适合中国士大夫口味的佛教》、张中行的《禅悦和禅风》、季羡林的《作诗与参禅》等文章中,“识禅”、论禅;在朱湘的《想入非非》、丰子恺的《佛无录》、余秋雨的《庙宇》等文章中,参禅、“悟禅”。
    让我们一起,品读这些名师佳作,领略大师们的禅心佛语。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在内心深处,留一片清静之地。
  •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佛理
    关于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是一个性格比较复杂,有不少矛盾的人物。但他之所以成功,佛教之所以成为一个世界宗教,一方面说明它满足了一部分人民的宗教需要,同时同他这个教主有一套手段,也是分不开的。
    观音崇拜之由来
    从文法上讲,观音应当解作以慈悲观察的主,可以见到一切,救度众生,他是世间的主,所以也称为世自在,他并无人性,其受人崇拜之始,约在纪元前一世纪与后一世纪之间。
    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
    佛所说轮回,并非如现在和尚们或妇人女子们所揣想,各人有一个灵魂,死后“灵魂出壳”跑到别个地方去变人变猪变狗,像炮弹子从炮膛打出去打到别处。这种话是外道的“神我说”,与佛说最不能相容。
    中国佛学的建立
    道家的“无为”、“无心”原来只有社会伦理的意义,进入了佛学就有形上学的意义了,这一点是很有趣的。
    中国佛教哲学
    人生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产生了人本身,并使他成为现有的模样?佛教的“五蕴”教义说,人生的本质是不自由,是苦;因为人受诸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制约,生灭无常,没有属于自身存在的独自性和永恒性。

    禅语
    禅家的语言
    否定是站在语言的高头,活用是站在语言的中间;层次不同,说不到矛盾。明白了这个道理,才知道如何活用语言。
    谈谈汉译佛教文献
    看到我国的古代、近代、现代的资料在国际上日益成为研究热门,而我们自己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我总觉得不愉快。当然我不是不想要外国人研究,而是觉得我们应当有资格、有权利也参加一份。
    晚清集
    粉骨碎身,唯心莫动。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像坐在堂中,终日无人亦如此,幡盖簇拥、香花供养亦如此,赞叹亦如此,毁谤亦如此。修行人常常心上无事,时时刻刻体究自己本命元展端的处。(盘山禅师)

    参禅
    断食日记
    静坐,习字,饮甘泉水。
    无梦,无挂,无虑,心清,意净,体轻。
    饮食,生理上之习惯而已!静坐时,耳根灵明,大地间无不是众生嗷嗷不息之声。
    山中杂信
    我们为自己养生计,或者不得不杀生,但是大慈悲性种子也不可不保存,所以无用的杀生与快意的杀生,都应该避免的。
    天目山中笔记
    “闻佛柔软音,深远甚微妙。”多奇异的力量!多奥妙的启示!包容一切冲突性的现象,扩大刹那间的视域,这单纯的音响,于我是一种智灵的洗净。

    识禅
    动者心动
    ……
    悟禅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名家之作(中国当代精品画集)
艾米 编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名家课徒稿临本——石涛山水画谱
石涛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名家写名人.科学巨人牛顿
朱自强主编 王一梅著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名家笔下的老昆明
张祖庆总主编 潘萍主编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名家大手笔:来自故宫的诗书画
商务印书馆(香港)编辑出版部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名家讲稿——陈抱一油画法基础
陈抱一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名家名著-呐喊鲁迅小说散文杂文作品集
鲁迅 著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名家四子引归
谢彦君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名家通识书系-中国书法常识
沈尹默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名家笔下的老重庆
张祖庆总主编 胡平 王小毅主编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名家写名人.灵魂音乐大师贝多芬
朱自强主编 徐鲁著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名家笔下的老广州
张祖庆总主编 刘湘 邓妙珊主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文化名家读史录
杨耀文 选编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文化名家谈生死
杨耀文 选编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游记
杨耀文 编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修身录
杨耀文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谈史录
杨耀文 编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文化名家谈食录(修订版)
杨耀文 编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我的书斋生活
杨耀文 编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文化名家谈佛录 一日佛门
杨耀文 编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那晚在酒中:文化名家谈酒录
杨耀文 编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无法抚慰的岁月:文化名家怀旧录
杨耀文 编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又是月季芬芳时:文化名家谈情感
杨耀文
名家谭系列:文化名家谈佛录
文化名家静思录/名家雅谈
杨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