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师教程

网络工程师教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1
版次: 2
ISBN: 9787302130062
定价: 6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45页
字数: 923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52人买过
  •   《网络工程师教程(第2版)(2009版)》是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指定用书。按照新的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的规定,《网络工程师教程(第2版)2009版》包含了数据通信基础知识、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广域通信网、局域网和城域网、TCP/IP网络和互联网、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技术,以及网络需求分析和网络性能评价等方面的内容。《网络工程师教程(第2版)2009版》兼顾基础,突出实用,是参加本考试的必备教材,也可作为网络工程从业人员学习网络技术的教材或日常工作的参考用书。   雷震甲,副教授,男,欧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教研室主任。196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数学系,1980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专业硕士学位。1987年至1989年在挪威奥斯陆大学进修程序验证理论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师从著名的计算机科学理论专家O.H.Dahl教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任教期间,从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研项目、电科院基金科研项目3项,发表论文40余篇,编写专著、教材和译著有《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系统开发》、《综合物流管理》等6本书,获得校级优秀教材一等奖,并主持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丰富的教学成果。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1.1.1早期的计算机网络
    1.1.2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1.3计算机网络标准化阶段
    1.1.4微机局域网的发展时期
    1.1.5国际互联网的发展时期

    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
    1.2.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2.2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3我国互联网的发展
    1.3.1我国互联网络的建设
    1.3.2我国建成的四大互联网络

    1.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4.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性
    1.4.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1.5OSI协议集
    1.5.1物理层协议
    1.5.2数据链路层协议
    1.5.3网络层协议
    1.5.4传输层协议
    1.5.5会话层协议
    1.5.6表示层协议
    1.5.7应用层协议

    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2信道特性
    2.2.1信道带宽
    2.2.2误码率
    2.2.3信道延迟

    2.3传输介质
    2.3.1双绞线
    2.3.2同轴电缆
    2.3.3光缆
    2.3.4无线信道

    2.4数据编码
    2.4.1单极性码
    2.4.2极性码
    2.4.3双极性码
    2.4.4归零码
    2.4.5不归零码
    2.4.6双相码
    2.4.7曼彻斯特编码
    2.4.8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2.4.9多电平编码

    2.5数字调制技术
    2.5.1幅度键控(ASK)
    2.5.2频移键控(FSK)
    2.5.3相移键控(PSK)

    2.6脉冲编码调制
    2.6.1取样
    2.6.2量化
    2.6.3编码

    2.7通信方式和交换方式
    2.7.1数据通信方式
    2.7.2交换方式

    2.8多路复用技术
    2.8.1频分多路复用
    2.8.2时分多路复用
    2.8.3波分多路复用
    2.8.4数字传输系统

    2.9差错控制
    2.9.1检错码
    2.9.2海明码
    2.9.3循环冗余校验码(CRC)

    第3章广域通信网
    3.1公共交换电话网
    3.1.1电话系统的结构
    3.1.2本地回路
    3.1.3调制解调器
    3.1.4信令系统

    3.2X.25公用数据网
    3.2.1CCITTX.21接口
    3.2.2流量控制
    3.2.3差错控制
    3.2.4HDLC协议
    3.2.5X.25PLP协议

    3.3帧中继网
    3.3.1帧中继业务
    3.3.2帧中继协议
    3.3.3交换虚电路
    3.3.4固定虚电路
    3.3.5帧中继的应用

    3.4ISDN和ATM
    3.4.1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3.4.2ATM物理层
    3.4.3ATM层
    3.4.4ATM高层
    3.4.5ATM适配层(AAL)

    第4章局域网和城域网
    4.1LAN技术概论
    4.1.1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
    4.1.2LAN/MAN的IEEE802标准

    4.2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4.2.1LLC地址
    4.2.2LLC服务
    4.2.3LLC协议

    4.3介质访问控制(MAC)技术
    4.3.1循环式
    4.3.2预约式
    4.3.3竞争式

    4.4CSMA/CD协议和IEEE802.3标准
    4.4.1ALOHA协议
    4.4.2CSMA/CD协议
    4.4.3CSMA/CD的性能分析
    4.4.4IEEE802.3标准
    4.4.5高速以太网

    4.5令牌总线和IEEE802.4标准
    4.5.1令牌总线的MAC协议
    4.5.2令牌总线的物理层规范

    4.6令牌环和IEEE802.5标准
    4.6.1令牌环网的工作特点
    4.6.2令牌环的MAC协议
    4.6.3令牌环的性能分析
    4.6.4令牌环的物理层规范

    4.7分布式队列双总线和IEEE802.6标准
    4.7.1DQDB网络的组成
    4.7.2DQDB协议

    4.8光纤环网和FDDI
    4.8.1FDDI环网的工作特点
    4.8.2FDDI的容量分配
    4.8.3FDDI的物理层编码
    4.8.4FDDI协议

    4.9ATM局域网
    4.9.1ATM局域网的系统配置
    4.9.2ATM局域网仿真

    4.10无线局域网
    4.10.1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4.10.2WLAN的关键技术
    4.10.3IEEE802.11WLAN体系结构

    第5章网络互联和互联网
    5.1网络互联设备
    5.1.1中继器
    5.1.2网桥
    5.1.3路由器
    5.1.4网关

    5.2局域网的互连
    5.2.1网桥协议的体系结构
    5.2.2生成树网桥
    5.2.3源路由网桥

    5.3广域网互连
    5.3.1OSI网络层内部结构
    5.3.2无连接的网际互连
    5.3.3面向连接的网际互连

    5.4Internet协议和网络服务
    5.4.1IP地址
    5.4.2IP协议
    5.4.3ICMP协议
    5.4.4域名和地址
    5.4.5网关协议
    5.4.6路由器技术
    5.4.7第三层交换技术
    5.4.8TCP和UDP
    5.4.9分布式应用
    5.4.10IPv6

    第6章网络安全
    6.1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6.1.1网络安全威胁的类型
    6.1.2网络安全漏洞
    6.1.3网络攻击
    6.1.4安全措施的目标
    6.1.5基本安全技术

    6.2信息加密技术
    6.2.1数据加密原理
    6.2.2经典加密技术

    6.2.3现代加密技术
    6.3认证
    6.3.1基于共享密钥的认证
    6.3.2Needham-Schroeder认证协议
    6.3.3基于公钥的认证

    6.4数字签名
    6.4.1基于密钥的数字签名
    6.4.2基于公钥的数字签名

    6.5报文摘要
    6.5.1报文摘要算法(MD5)
    6.5.2安全散列算法(SHA-1)
    6.5.3散列式报文认证码(HMAC)

    6.6数字证书
    6.6.1数字证书的概念
    6.6.2证书的获取
    6.6.3证书的吊销

    6.7密钥管理
    6.7.1密钥管理概述
    6.7.2密钥管理体制

    6.8虚拟专用网
    6.8.1虚拟专用网的工作原理
    6.8.2第二层隧道协议
    6.8.3IPsec
    6.8.4安全套接层(SSL)

    6.9应用层安全协议
    6.9.1S-HTTP
    6.9.2PGP
    6.9.3S/MIME
    6.9.4安全的电子交易(SET)
    6.9.5Kerberos
    6.10可信任系统

    6.11防火墙
    6.11.1防火墙概念
    6.11.2防火墙的基本类型
    6.11.3防火墙的设计
    6.11.4防火墙的功能和网络拓扑结构
    6.11.5采用的技术

    6.12病毒防护
    6.13入侵检测
    6.13.1异常入侵检测技术
    6.13.2误用入侵检测技术

    第7章网络操作系统
    7.1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7.1.1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性
    7.1.2网络操作系统的逻辑构成
    7.1.3网络操作系统与OSI/RM
    7.1.4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

    7.2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
    7.2.1WindowsServer2003简介
    7.2.2配置WindowsServer2003
    7.2.3WindowsServer2003网络结构


    7.3Linux操作系统
    7.3.1Linux简介
    7.3.2Linux网络配置
    7.3.3文件和目录管理
    7.3.4用户和组管理

    第8章网站设计和配置技术
    8.1WindowsServer2003IIS服务的配置
    8.1.1IIS服务器的基本概念
    8.1.2安装IIS服务
    8.1.3配置Web服务器
    8.1.4配置FTP服务器

    8.2WindowsServer2003DHCP服务器的配置
    8.2.1在WindowsServer2003上安装DHCP服务
    8.2.2创建DHCP作用域
    8.2.3设置DHCP客户端
    8.2.4备份、还原DHCP服务器配置信息
    8.2.5DHCP服务器的IP地址与MAC地址绑定策略

    8.3WindowsServer2003DNS服务器的配置
    8.3.1DNS服务器基础
    8.3.2安装DNS服务器
    8.3.3创建DNS解析区域
    8.3.4创建域名
    8.3.5设置DNS客户端

    8.4电子邮件服务器的配置
    8.4.1电子邮件服务器的安装
    8.4.2邮箱存储位置设置
    8.4.3域管理
    8.4.4邮箱管理

    8.5LinuxRPM
    8.5.1LinuxRPM功能
    8.5.2LinuxRPM特点
    8.5.3LinuxRPM的安装
    8.5.4LinuxRPM其他操作

    8.6Samba服务器配置
    8.6.1Samba协议基础
    8.6.2Samba主要功能
    8.6.3安装Samba服务组件
    8.6.4配置Samba服务器
    8.6.5测试Samba配置文件
    8.6.6启动Samba服务器
    8.6.7配置Samba文件共享

    8.7LinuxBINDDNS服务器的配置
    8.7.1LinuxBINDDNS服务概述
    8.7.2Bind域名服务器的安装

    8.8LinuxApache服务器的配置
    8.8.1Apache服务器概述
    8.8.2Apache的安装与配置
    8.8.3建立基于域名的虚拟主机
    8.8.4建立基于IP地址的虚拟主机
    8.8.5Apache中的访问控制

    第9章接入网技术
    9.1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9.1.1接入网的定义
    9.1.2接入网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9.1.3接入网的分类
    9.1.4接入网的主要业务及其技术发展趋势

    9.2网络接口层协议
    9.2.1SLIP和PPP协议
    9.2.2宽带接入协议PPPoE
    9.2.3以SLIP/PPP方式入网

    9.3xDSL及ADSL接入
    9.3.1xDSL接入
    9.3.2ADSL

    9.4HFC接入
    9.4.1HFC简介
    9.4.2HFC网的设备构成
    9.4.3HFC网络的构成
    9.4.4HFC宽带数据通信系统
    9.5高速以太网接入

    9.6宽带无线接入
    9.6.1码分多址技术
    9.6.2宽带码分多址技术CDMA2000
    9.6.3宽带码分多址技术(WCDMA)
    9.6.4宽带无线接入概述
    9.6.5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
    9.6.6多通道多点分配业务(MMDS)

    9.7公共数据网络的接入
    9.7.1X.25网
    9.7.2数字数据网

    9.8端用户的因特网接入方式
    9.8.1以终端方式入网
    9.8.2以SLIP/PPP方式入网
    9.8.3以DDN专线方式入网
    9.8.4使用其他通信线路入网
    9.8.5通过代理服务器(Proxy)入网
    9.8.6连入因特网需要的设备

    第10章组网技术
    10.1结构化布线
    10.1.1结构化布线系统简介
    10.1.2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
    10.1.3结构化布线技术基础
    10.1.4新的结构化布线解决方案
    10.2访问路由器和交换机

    10.3交换机的配置
    10.3.1交换机概述
    10.3.2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10.3.3配置和管理VLAN
    10.3.4生成树协议STP配置

    10.4路由器的配置
    10.4.1路由器概述
    10.4.2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0.5配置路由协议
    10.5.1配置RIP协议
    10.5.2配置IGRP协议
    10.5.3配置OSPF协议
    10.5.4配置EIGRP协议

    10.6配置广域网接入
    10.6.1配置ISDN
    10.6.2配置PPP和DDR
    10.6.3配置帧中继

    10.7L2TP配置与测试
    10.7.1L2TP协议配置命令
    10.7.2Cisco配置举例

    10.8IPSec配置与测试
    10.8.1IPSec实现的工作流程
    10.8.2Cisco配置举例
    10.8.3测试时常见的故障

    第11章网络管理
    11.1CMIP/CMIS
    11.2管理信息库MIB-2
    11.2.1MIB的基本概念
    11.2.2MIB-2

    11.3SNMP
    11.3.1SNMP的协议体系结构
    11.3.2SNMP的管理框架
    11.3.3SNMP的协议数据单元
    11.3.4报文应答序列
    11.3.5报文的发送和接受
    11.3.6SNMP的操作
    11.3.7SNMP的安全机制

    11.4RMON
    11.4.1RMON的基本概念
    11.4.2RMON的管理信息库
    11.4.3RMON2的管理信息库

    11.5网络管理工具及其相关技术
    11.5.1hpOpenView
    11.5.2TCP/IP诊断命令
    11.5.3日志文件的使用
    11.5.4网络监视和管理工具
    11.5.5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
    11.5.6硬件防火墙配置以及防火墙日志的使用
    11.5.7端口扫描
    11.5.8DoS攻击演习
    11.5.9备份策略和数据恢复
    11.5.10双工系统和RAID

    11.6网络存储SAN
    11.6.1开放系统服务器的主要I/O路径技术
    11.6.2网络连接存储
    11.6.3存储区域网络

    第12章网络需求分析和网络规划
    12.1网络工程组建方案设计
    12.1.1网络需求分析
    12.1.2网络系统方案设计

    12.2校园网网络方案设计
    12.2.1校园网概述
    12.2.2小规模校园网络
    12.2.3中等规模校园网络
    12.2.4大型校园网

    12.3企业网网络方案设计
    12.3.1企业计算机信息网络概述
    12.3.2企业计算机网络各个层次的特点
    12.3.3企业网需求分析
    12.3.4企业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化设计
    12.3.5企业网设计思路
    12.3.6企业网的特点
    12.3.7企业网Internet接入方式及安全考虑

    12.4网络测试
    12.4.1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测试
    12.4.2网络设备测试
    12.4.3网络系统和应用测试

    12.5网络性能评价
    12.5.1网络性能度量
    12.5.2响应时间
    12.5.3吞吐率
    12.5.4资源利用率
    主要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网络工程师教程(第2版)(2009版)》是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指定用书。按照新的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的规定,《网络工程师教程(第2版)2009版》包含了数据通信基础知识、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广域通信网、局域网和城域网、TCP/IP网络和互联网、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技术,以及网络需求分析和网络性能评价等方面的内容。《网络工程师教程(第2版)2009版》兼顾基础,突出实用,是参加本考试的必备教材,也可作为网络工程从业人员学习网络技术的教材或日常工作的参考用书。
  • 作者简介:
      雷震甲,副教授,男,欧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教研室主任。196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数学系,1980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专业硕士学位。1987年至1989年在挪威奥斯陆大学进修程序验证理论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师从著名的计算机科学理论专家O.H.Dahl教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任教期间,从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研项目、电科院基金科研项目3项,发表论文40余篇,编写专著、教材和译著有《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系统开发》、《综合物流管理》等6本书,获得校级优秀教材一等奖,并主持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丰富的教学成果。
  • 目录: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1.1.1早期的计算机网络
    1.1.2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1.3计算机网络标准化阶段
    1.1.4微机局域网的发展时期
    1.1.5国际互联网的发展时期

    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
    1.2.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2.2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3我国互联网的发展
    1.3.1我国互联网络的建设
    1.3.2我国建成的四大互联网络

    1.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4.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性
    1.4.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1.5OSI协议集
    1.5.1物理层协议
    1.5.2数据链路层协议
    1.5.3网络层协议
    1.5.4传输层协议
    1.5.5会话层协议
    1.5.6表示层协议
    1.5.7应用层协议

    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2信道特性
    2.2.1信道带宽
    2.2.2误码率
    2.2.3信道延迟

    2.3传输介质
    2.3.1双绞线
    2.3.2同轴电缆
    2.3.3光缆
    2.3.4无线信道

    2.4数据编码
    2.4.1单极性码
    2.4.2极性码
    2.4.3双极性码
    2.4.4归零码
    2.4.5不归零码
    2.4.6双相码
    2.4.7曼彻斯特编码
    2.4.8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2.4.9多电平编码

    2.5数字调制技术
    2.5.1幅度键控(ASK)
    2.5.2频移键控(FSK)
    2.5.3相移键控(PSK)

    2.6脉冲编码调制
    2.6.1取样
    2.6.2量化
    2.6.3编码

    2.7通信方式和交换方式
    2.7.1数据通信方式
    2.7.2交换方式

    2.8多路复用技术
    2.8.1频分多路复用
    2.8.2时分多路复用
    2.8.3波分多路复用
    2.8.4数字传输系统

    2.9差错控制
    2.9.1检错码
    2.9.2海明码
    2.9.3循环冗余校验码(CRC)

    第3章广域通信网
    3.1公共交换电话网
    3.1.1电话系统的结构
    3.1.2本地回路
    3.1.3调制解调器
    3.1.4信令系统

    3.2X.25公用数据网
    3.2.1CCITTX.21接口
    3.2.2流量控制
    3.2.3差错控制
    3.2.4HDLC协议
    3.2.5X.25PLP协议

    3.3帧中继网
    3.3.1帧中继业务
    3.3.2帧中继协议
    3.3.3交换虚电路
    3.3.4固定虚电路
    3.3.5帧中继的应用

    3.4ISDN和ATM
    3.4.1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3.4.2ATM物理层
    3.4.3ATM层
    3.4.4ATM高层
    3.4.5ATM适配层(AAL)

    第4章局域网和城域网
    4.1LAN技术概论
    4.1.1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
    4.1.2LAN/MAN的IEEE802标准

    4.2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4.2.1LLC地址
    4.2.2LLC服务
    4.2.3LLC协议

    4.3介质访问控制(MAC)技术
    4.3.1循环式
    4.3.2预约式
    4.3.3竞争式

    4.4CSMA/CD协议和IEEE802.3标准
    4.4.1ALOHA协议
    4.4.2CSMA/CD协议
    4.4.3CSMA/CD的性能分析
    4.4.4IEEE802.3标准
    4.4.5高速以太网

    4.5令牌总线和IEEE802.4标准
    4.5.1令牌总线的MAC协议
    4.5.2令牌总线的物理层规范

    4.6令牌环和IEEE802.5标准
    4.6.1令牌环网的工作特点
    4.6.2令牌环的MAC协议
    4.6.3令牌环的性能分析
    4.6.4令牌环的物理层规范

    4.7分布式队列双总线和IEEE802.6标准
    4.7.1DQDB网络的组成
    4.7.2DQDB协议

    4.8光纤环网和FDDI
    4.8.1FDDI环网的工作特点
    4.8.2FDDI的容量分配
    4.8.3FDDI的物理层编码
    4.8.4FDDI协议

    4.9ATM局域网
    4.9.1ATM局域网的系统配置
    4.9.2ATM局域网仿真

    4.10无线局域网
    4.10.1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4.10.2WLAN的关键技术
    4.10.3IEEE802.11WLAN体系结构

    第5章网络互联和互联网
    5.1网络互联设备
    5.1.1中继器
    5.1.2网桥
    5.1.3路由器
    5.1.4网关

    5.2局域网的互连
    5.2.1网桥协议的体系结构
    5.2.2生成树网桥
    5.2.3源路由网桥

    5.3广域网互连
    5.3.1OSI网络层内部结构
    5.3.2无连接的网际互连
    5.3.3面向连接的网际互连

    5.4Internet协议和网络服务
    5.4.1IP地址
    5.4.2IP协议
    5.4.3ICMP协议
    5.4.4域名和地址
    5.4.5网关协议
    5.4.6路由器技术
    5.4.7第三层交换技术
    5.4.8TCP和UDP
    5.4.9分布式应用
    5.4.10IPv6

    第6章网络安全
    6.1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6.1.1网络安全威胁的类型
    6.1.2网络安全漏洞
    6.1.3网络攻击
    6.1.4安全措施的目标
    6.1.5基本安全技术

    6.2信息加密技术
    6.2.1数据加密原理
    6.2.2经典加密技术

    6.2.3现代加密技术
    6.3认证
    6.3.1基于共享密钥的认证
    6.3.2Needham-Schroeder认证协议
    6.3.3基于公钥的认证

    6.4数字签名
    6.4.1基于密钥的数字签名
    6.4.2基于公钥的数字签名

    6.5报文摘要
    6.5.1报文摘要算法(MD5)
    6.5.2安全散列算法(SHA-1)
    6.5.3散列式报文认证码(HMAC)

    6.6数字证书
    6.6.1数字证书的概念
    6.6.2证书的获取
    6.6.3证书的吊销

    6.7密钥管理
    6.7.1密钥管理概述
    6.7.2密钥管理体制

    6.8虚拟专用网
    6.8.1虚拟专用网的工作原理
    6.8.2第二层隧道协议
    6.8.3IPsec
    6.8.4安全套接层(SSL)

    6.9应用层安全协议
    6.9.1S-HTTP
    6.9.2PGP
    6.9.3S/MIME
    6.9.4安全的电子交易(SET)
    6.9.5Kerberos
    6.10可信任系统

    6.11防火墙
    6.11.1防火墙概念
    6.11.2防火墙的基本类型
    6.11.3防火墙的设计
    6.11.4防火墙的功能和网络拓扑结构
    6.11.5采用的技术

    6.12病毒防护
    6.13入侵检测
    6.13.1异常入侵检测技术
    6.13.2误用入侵检测技术

    第7章网络操作系统
    7.1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7.1.1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性
    7.1.2网络操作系统的逻辑构成
    7.1.3网络操作系统与OSI/RM
    7.1.4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

    7.2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
    7.2.1WindowsServer2003简介
    7.2.2配置WindowsServer2003
    7.2.3WindowsServer2003网络结构


    7.3Linux操作系统
    7.3.1Linux简介
    7.3.2Linux网络配置
    7.3.3文件和目录管理
    7.3.4用户和组管理

    第8章网站设计和配置技术
    8.1WindowsServer2003IIS服务的配置
    8.1.1IIS服务器的基本概念
    8.1.2安装IIS服务
    8.1.3配置Web服务器
    8.1.4配置FTP服务器

    8.2WindowsServer2003DHCP服务器的配置
    8.2.1在WindowsServer2003上安装DHCP服务
    8.2.2创建DHCP作用域
    8.2.3设置DHCP客户端
    8.2.4备份、还原DHCP服务器配置信息
    8.2.5DHCP服务器的IP地址与MAC地址绑定策略

    8.3WindowsServer2003DNS服务器的配置
    8.3.1DNS服务器基础
    8.3.2安装DNS服务器
    8.3.3创建DNS解析区域
    8.3.4创建域名
    8.3.5设置DNS客户端

    8.4电子邮件服务器的配置
    8.4.1电子邮件服务器的安装
    8.4.2邮箱存储位置设置
    8.4.3域管理
    8.4.4邮箱管理

    8.5LinuxRPM
    8.5.1LinuxRPM功能
    8.5.2LinuxRPM特点
    8.5.3LinuxRPM的安装
    8.5.4LinuxRPM其他操作

    8.6Samba服务器配置
    8.6.1Samba协议基础
    8.6.2Samba主要功能
    8.6.3安装Samba服务组件
    8.6.4配置Samba服务器
    8.6.5测试Samba配置文件
    8.6.6启动Samba服务器
    8.6.7配置Samba文件共享

    8.7LinuxBINDDNS服务器的配置
    8.7.1LinuxBINDDNS服务概述
    8.7.2Bind域名服务器的安装

    8.8LinuxApache服务器的配置
    8.8.1Apache服务器概述
    8.8.2Apache的安装与配置
    8.8.3建立基于域名的虚拟主机
    8.8.4建立基于IP地址的虚拟主机
    8.8.5Apache中的访问控制

    第9章接入网技术
    9.1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9.1.1接入网的定义
    9.1.2接入网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9.1.3接入网的分类
    9.1.4接入网的主要业务及其技术发展趋势

    9.2网络接口层协议
    9.2.1SLIP和PPP协议
    9.2.2宽带接入协议PPPoE
    9.2.3以SLIP/PPP方式入网

    9.3xDSL及ADSL接入
    9.3.1xDSL接入
    9.3.2ADSL

    9.4HFC接入
    9.4.1HFC简介
    9.4.2HFC网的设备构成
    9.4.3HFC网络的构成
    9.4.4HFC宽带数据通信系统
    9.5高速以太网接入

    9.6宽带无线接入
    9.6.1码分多址技术
    9.6.2宽带码分多址技术CDMA2000
    9.6.3宽带码分多址技术(WCDMA)
    9.6.4宽带无线接入概述
    9.6.5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
    9.6.6多通道多点分配业务(MMDS)

    9.7公共数据网络的接入
    9.7.1X.25网
    9.7.2数字数据网

    9.8端用户的因特网接入方式
    9.8.1以终端方式入网
    9.8.2以SLIP/PPP方式入网
    9.8.3以DDN专线方式入网
    9.8.4使用其他通信线路入网
    9.8.5通过代理服务器(Proxy)入网
    9.8.6连入因特网需要的设备

    第10章组网技术
    10.1结构化布线
    10.1.1结构化布线系统简介
    10.1.2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
    10.1.3结构化布线技术基础
    10.1.4新的结构化布线解决方案
    10.2访问路由器和交换机

    10.3交换机的配置
    10.3.1交换机概述
    10.3.2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10.3.3配置和管理VLAN
    10.3.4生成树协议STP配置

    10.4路由器的配置
    10.4.1路由器概述
    10.4.2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0.5配置路由协议
    10.5.1配置RIP协议
    10.5.2配置IGRP协议
    10.5.3配置OSPF协议
    10.5.4配置EIGRP协议

    10.6配置广域网接入
    10.6.1配置ISDN
    10.6.2配置PPP和DDR
    10.6.3配置帧中继

    10.7L2TP配置与测试
    10.7.1L2TP协议配置命令
    10.7.2Cisco配置举例

    10.8IPSec配置与测试
    10.8.1IPSec实现的工作流程
    10.8.2Cisco配置举例
    10.8.3测试时常见的故障

    第11章网络管理
    11.1CMIP/CMIS
    11.2管理信息库MIB-2
    11.2.1MIB的基本概念
    11.2.2MIB-2

    11.3SNMP
    11.3.1SNMP的协议体系结构
    11.3.2SNMP的管理框架
    11.3.3SNMP的协议数据单元
    11.3.4报文应答序列
    11.3.5报文的发送和接受
    11.3.6SNMP的操作
    11.3.7SNMP的安全机制

    11.4RMON
    11.4.1RMON的基本概念
    11.4.2RMON的管理信息库
    11.4.3RMON2的管理信息库

    11.5网络管理工具及其相关技术
    11.5.1hpOpenView
    11.5.2TCP/IP诊断命令
    11.5.3日志文件的使用
    11.5.4网络监视和管理工具
    11.5.5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
    11.5.6硬件防火墙配置以及防火墙日志的使用
    11.5.7端口扫描
    11.5.8DoS攻击演习
    11.5.9备份策略和数据恢复
    11.5.10双工系统和RAID

    11.6网络存储SAN
    11.6.1开放系统服务器的主要I/O路径技术
    11.6.2网络连接存储
    11.6.3存储区域网络

    第12章网络需求分析和网络规划
    12.1网络工程组建方案设计
    12.1.1网络需求分析
    12.1.2网络系统方案设计

    12.2校园网网络方案设计
    12.2.1校园网概述
    12.2.2小规模校园网络
    12.2.3中等规模校园网络
    12.2.4大型校园网

    12.3企业网网络方案设计
    12.3.1企业计算机信息网络概述
    12.3.2企业计算机网络各个层次的特点
    12.3.3企业网需求分析
    12.3.4企业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化设计
    12.3.5企业网设计思路
    12.3.6企业网的特点
    12.3.7企业网Internet接入方式及安全考虑

    12.4网络测试
    12.4.1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测试
    12.4.2网络设备测试
    12.4.3网络系统和应用测试

    12.5网络性能评价
    12.5.1网络性能度量
    12.5.2响应时间
    12.5.3吞吐率
    12.5.4资源利用率
    主要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