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22-11
版次: 1
ISBN: 9787117335058
定价: 163.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1人买过
  • 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做好考前复习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特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教授编写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系列用书。本套书根据最新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参考国内外权威著作,将考试大纲中的各知识点与学科的系统性结合起来,便于考生理解、记忆;内容全面,指导性强,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的推荐用书。 为贯彻国家两部委《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自2001年起卫生专业初、中级技术资格以考代评工作正式开展。按照文件要求,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做好考前复习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特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教授编写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第一篇基础知识

    第一章  重症医学基本概念及理论/ 1

    第一节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1

    第二节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 2

    第三节  氧输送和氧消耗/ 3

    第四节  微循环/ 6

    第五节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6

    第六节  缺血与再灌注/ 7

    第七节  细胞功能障碍/ 8

    第八节  营养代谢/ 8

    第九节  免疫紊乱与调控 / 10

    第十节  内分泌紊乱与调理 / 11

    第十一节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13

    第十二节  血液输注 / 14

    第十三节  感染 / 18

    第十四节  药理学相关概念 / 24

    第二章 重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 / 26

    第一节  循环功能障碍 / 26

    第二节  呼吸功能障碍 / 31

    第三节  肾功能障碍 / 33

    第四节  脑功能障碍 / 36

    第五节  应激状态下的代谢紊乱 / 37

    第六节  肝功能障碍 / 38

    第七节  凝血功能紊乱 / 41

    第八节  内分泌紊乱 / 43

    第三章  常见重症的病因、病理生理/ 46

    第一节  呼吸衰竭 / 46

    第二节  心力衰竭 / 47

    第三节  休克 / 49

    第四节  急性肺水肿 / 50

    第五节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51

    第六节  急性肺栓塞 / 51

    第七节  急性肝功能衰竭 / 53

    第八节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 / 54

    第九节  急性肾衰竭 / 55

    第十节  腹腔间室综合征 / 58

    第二篇相关专业知识

    第一章  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肌梗死 / 61

    第一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 / 61

    第二节  心肌梗死 / 62

    第二章  心律失常 / 64

    第一节  窦房心律失常 / 64

    第二节  房性心律失常 / 65

    第三节  室上性心动过速 / 67

    第四节  室性心律失常 / 67

    第五节  心脏传导阻滞 / 68

    第六节  预激综合征 / 71

    第七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 / 71

    第八节  人工心脏起搏 / 72

    第九节  心脏电复律 / 72

    第十节 心导管消融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72

    第三章  心肺脑复苏 / 73

    第一节  心搏骤停 / 73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 / 74

    第三节  急性全脑缺血 / 75

    第四节  特殊情况下的复苏 / 76 

    第四章  心源性休克 / 78

    第五章  心力衰竭 / 79

    第六章  高血压危象 / 81

    第七章  呼吸衰竭 / 83

    第八章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85

    第九章  肺动脉高压 / 87

    第一节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 87

    第二节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 88

    第十章  重症哮喘 / 90

    第十一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91

    第十二章  大咯血 / 92

    第十三章  误吸 / 93

    第十四章  急性肾损伤 / 94

    第十五章 重症患者的肾脏功能改变及

    肾脏替代治疗 / 95

    第一节  重症患者的肾脏功能改变 / 95

    第二节 肾功能改变时的代谢改变与支持 / 95

    第三节  肾脏替代治疗 / 96

    第十六章  消化道出血 / 97

    第十七章  重症急性胰腺炎 / 99

    第十八章  肝功能衰竭/ 101

    第十九章  危重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 104

    第二十章  休克/ 106

    第一节  概述/ 106

    第二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 108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 108

    第四节  梗阻性休克/ 109

    第二十一章  营养支持/ 110

    第一节  概述/ 110

    第二节  肠内和肠外营养/ 111

    第二十二章  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 112

    第一节  心电监测/ 112

    第二节  无创伤性动脉压监测/ 112

    第三节  有创伤性动脉压监测/ 113

    第四节  中心静脉压/ 113

    第五节  心输出量监测/ 114

    第六节  肺动脉压监测/ 114

    第七节  肺动脉楔压监测/ 114

    第八节  肺水测定/ 114

    第二十三章  氧代谢监测/ 116

    第一节  氧输送/ 116

    第二节  氧消耗/ 116

    第三节  氧摄取率/ 116

    第四节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117

    第五节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117

    第六节  乳酸/ 117

    第七节  胃黏膜 pH / 118

    第八节  碱剩余/ 118

    第二十四章  呼吸功能监测基础理论/ 119

    第二十五章  神经系统监测与支持/ 120

    第一节 出血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120

    第二节 神经系统监测的概念与测量原理/ 122

    第三节  脑保护策略/ 129

    第二十六章  镇痛与镇静/ 131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原理/ 131

    第二节  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132

    第二十七章  感染与抗菌药物/ 134

    第一节  常见感染致病菌/ 134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基础知识与抗感染的原则/ 136

    第三节 重症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138

    第四节  导管相关性感染/ 139

    第五节  血源性感染/ 140

    第六节  尿路感染/ 141

    第七节  腹腔感染/ 142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143

    第二十八章  内环境紊乱/ 145

    第一节  水、钠代谢失常 / 145

    第二节  钾代谢失常/ 147

    第三节  酸碱平衡失调/ 148

    第二十九章  内分泌监测与支持/ 151

    第一节  肾上腺危象/ 151

    第二节  甲状腺危象/ 152

    第三节  高血糖与酮症酸中毒/ 155

    第四节  糖皮质激素/ 155

    第三十章  静脉血栓与肺栓塞/ 157

    第一节  静脉血栓/ 157

    第二节  肺栓塞/ 159

    第三十一章 全身性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161

    第一节  全身性感染/ 161

    第二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161

    第三十二章  创伤/ 163

    第一节  多发性创伤/ 163

    第二节  重症颅脑损伤/ 164

    第三节  连枷胸/ 165

    第四节  脊髓损伤/ 165

    第三十三章  中毒/ 167

    第一节  概述/ 167

    第二节  常见农药中毒/ 167

    第三节  一氧化碳中毒/ 168

    第四节  药物中毒/ 169

    第三十四章  日射病/ 171

    第三十五章  儿科常见重症的处理/ 172

    第一节  高热惊厥及惊厥持续状态/ 172

    第二节  窒息/ 172

    第三十六章  妇产科常见重症的处理/ 174

    第一节  围生期的生理变化/ 174

    第二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175

    第三节  子痫/ 175

    第四节  产后出血/ 176

    第三篇专业知识

    第一章  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与管理/ 177

    第二章  重症医学相关伦理学问题/ 179

    第三章  重症医学的职业规范/ 181

    第一节 应用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实践/ 181

    第二节  共享仪器和设备/ 182

    第三节  规范化操作/ 183

    第四节 评价最近的重症治疗策略以及建议/ 183

    第五节  改善重症患者的管理/ 185

    第六节  积极参与质量保证流程/ 185

    第七节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186

    第四章  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肌梗死/ 189

    第一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 189

    第二节  心肌梗死/ 190

    第五章  心律失常/ 194

    第一节  窦性心律失常/ 194

    第二节  房性心律失常/ 195

    第三节  室上性心动过速/ 195

    第四节  室性心律失常/ 196

    第五节  心脏传导阻滞/ 196

    第六节  预激综合征/ 197

    第七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 197

    第八节  人工心脏起搏/ 197

    第九节  心脏电复律/ 198

    第十节 心导管消融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99

    第六章  心肺脑复苏/ 201

    第七章  心力衰竭/ 207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 207

    第二节  急性左心衰竭/ 208

    第三节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 209

    第四节  顽固性心力衰竭/ 209

    第八章  高血压危象/ 210

    第九章  呼吸衰竭/ 212

    第十章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214

    第十一章  肺动脉高压/ 218

    第一节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218

    第二节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219

    第十二章  重症哮喘/ 221

    第十三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 225

    第十四章  大咯血/ 228

    第十五章  机械通气/ 229

    第一节  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选择/ 229

    第二节  人工气道的管理/ 229

    第三节  机械通气的目的和适应证/ 230

    第四节  无创正压通气/ 230

    第五节  机械通气的基本模式/ 231

    第六节  机械通气参数的调整/ 232

    第七节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232

    第八节  脱机与呼吸机撤离/ 233

    第十六章  误吸/ 235

    第十七章  急性肾损伤和急性肾衰竭/ 236

    第十八章  重症患者的肾脏功能改变/ 239

    第十九章  肾脏替代治疗/ 241

    第二十章 肾功能改变时的代谢改变与支持 / 244

    第二十一章  消化道出血/ 246

    第二十二章  重症急性胰腺炎/ 247

    第二十三章  肝功能衰竭/ 249 

    第二十四章  胃肠功能障碍/ 254

    第二十五章  休克/ 255

    第一节  概述/ 255

    第二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 256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 257

    第四节  梗阻性休克/ 259

    第五节  液体复苏与容量管理/ 259

    第二十六章  营养支持/ 262

    第一节  概述/ 262

    第二节  肠外营养/ 263

    第三节  肠内营养/ 264

    第四节  营养状态的评估与监测/ 265

    第二十七章 血液系统障碍的监测与支持/ 267

    第一节  凝血与纤溶功能的监测/ 267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67

    第三节 输血及血液制品使用的

    适应证和并发症/ 267

    第二十八章  脏器监测与支持/ 268

    第一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 268

    第二节  氧代谢的监测与支持/ 271

    第三节  呼吸功能监测与支持/ 273

    第四节  神经系统监测与支持/ 275

    第五节  围术期监测/ 282

    第二十九章  镇静与镇痛/ 285

    第一节  镇静镇痛治疗指征/ 285

    第二节 疼痛与意识状态及镇痛镇静疗效的观察与评价/ 285

    第三节 镇痛镇静治疗的方法与药物选择/ 289

    第四节 镇静镇痛治疗中器官功能的监测与保护/ 291

    第三十章  感染与抗菌药物/ 295

    第一节  常见感染致病菌/ 295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基础知识与抗感染的原则/ 298

    第三节  重症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 / 301

    第四节  导管相关性感染/ 303

    第五节  血源性感染/ 304

    第六节  尿路感染/ 305

    第七节  腹腔感染/ 306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06

    第三十一章  内环境紊乱/ 309

    第一节  水、钠代谢失常 / 309

    第二节  钾代谢失常/ 311

    第三节  酸碱平衡失调/ 311

    第三十二章  内分泌监测/ 315

    第一节  肾上腺危象监测/ 315

    第二节  甲状腺危象监测/ 316

    第三节  高渗性昏迷与酮症酸中毒/ 316

    第四节  血糖监测与控制/ 317

    第五节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318

    第三十三章  静脉血栓与肺栓塞/ 320

    第一节  静脉血栓/ 320

    第二节  肺栓塞/ 321

    第三十四章 全身性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327

    第一节  全身性感染/ 327

    第二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328

    第三十五章  创伤/ 331

    第一节  多发性创伤/ 331

    第二节  重型颅脑损伤/ 332

    第三节  连枷胸/ 333

    第四节  脊髓损伤/ 333

    第三十六章  中毒/ 334

    第一节  常见农药中毒/ 334

    第二节  一氧化碳中毒/ 335

    第三节  药物中毒/ 336

    第三十七章  日射病/ 339

    第三十八章  儿科常见重症的处理/ 340

    第一节  高热惊厥/ 340

    第二节  惊厥持续状态/ 341

    第三节  窒息/ 341

    第四节  新生儿窒息/ 342

    第三十九章  产科常见重症的处理/ 343

    第一节  围生期的体内生理变化/ 343

    第二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343

    第三节  子痫/ 344

    第四节  产后出血/ 344

    第四篇专业实践能力

    第一章  危重患者监测技术/ 347

    第一节  循环系统监测/ 347

    第二节  呼吸系统监测/ 364

    第三节  神经系统监测/ 376

    第四节  胃肠功能监测/ 378

    第五节  肝脏功能监测/ 380

    第六节  出凝血功能监测/ 383

    第七节  泌尿系统监测/ 384

    第八节  内分泌与代谢功能监测/ 385

    第九节  体温监测/ 390

    第二章  诊断和治疗技术/ 393

    第一节  循环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 393

    第二节  呼吸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 397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 423

    第四节  消化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 424

    第五节  泌尿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 433

    第六节  血液净化技术/ 435

    第七节  血液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 439

    第八节 感染相关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技术/ 442

    第三章  重症病情评价与预后预测/ 452

    第一节 非特异性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方法/ 452

    第二节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454

    第三节  简明急性生理学评分/ 456

    第四节  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 456

    第五节 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 456

    第六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价系统/ 457

    第七节  特定器官功能评价评分/ 458

    第八节  创伤评分/ 458

    第四章  危重患者的转运/ 461

    重症医学考试大纲 / 463
  • 内容简介:
    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做好考前复习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特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教授编写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系列用书。本套书根据最新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参考国内外权威著作,将考试大纲中的各知识点与学科的系统性结合起来,便于考生理解、记忆;内容全面,指导性强,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的推荐用书。
  • 作者简介:
    为贯彻国家两部委《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自2001年起卫生专业初、中级技术资格以考代评工作正式开展。按照文件要求,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做好考前复习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特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教授编写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 目录:
    第一篇基础知识

    第一章  重症医学基本概念及理论/ 1

    第一节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1

    第二节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 2

    第三节  氧输送和氧消耗/ 3

    第四节  微循环/ 6

    第五节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6

    第六节  缺血与再灌注/ 7

    第七节  细胞功能障碍/ 8

    第八节  营养代谢/ 8

    第九节  免疫紊乱与调控 / 10

    第十节  内分泌紊乱与调理 / 11

    第十一节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13

    第十二节  血液输注 / 14

    第十三节  感染 / 18

    第十四节  药理学相关概念 / 24

    第二章 重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 / 26

    第一节  循环功能障碍 / 26

    第二节  呼吸功能障碍 / 31

    第三节  肾功能障碍 / 33

    第四节  脑功能障碍 / 36

    第五节  应激状态下的代谢紊乱 / 37

    第六节  肝功能障碍 / 38

    第七节  凝血功能紊乱 / 41

    第八节  内分泌紊乱 / 43

    第三章  常见重症的病因、病理生理/ 46

    第一节  呼吸衰竭 / 46

    第二节  心力衰竭 / 47

    第三节  休克 / 49

    第四节  急性肺水肿 / 50

    第五节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51

    第六节  急性肺栓塞 / 51

    第七节  急性肝功能衰竭 / 53

    第八节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 / 54

    第九节  急性肾衰竭 / 55

    第十节  腹腔间室综合征 / 58

    第二篇相关专业知识

    第一章  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肌梗死 / 61

    第一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 / 61

    第二节  心肌梗死 / 62

    第二章  心律失常 / 64

    第一节  窦房心律失常 / 64

    第二节  房性心律失常 / 65

    第三节  室上性心动过速 / 67

    第四节  室性心律失常 / 67

    第五节  心脏传导阻滞 / 68

    第六节  预激综合征 / 71

    第七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 / 71

    第八节  人工心脏起搏 / 72

    第九节  心脏电复律 / 72

    第十节 心导管消融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72

    第三章  心肺脑复苏 / 73

    第一节  心搏骤停 / 73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 / 74

    第三节  急性全脑缺血 / 75

    第四节  特殊情况下的复苏 / 76 

    第四章  心源性休克 / 78

    第五章  心力衰竭 / 79

    第六章  高血压危象 / 81

    第七章  呼吸衰竭 / 83

    第八章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85

    第九章  肺动脉高压 / 87

    第一节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 87

    第二节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 88

    第十章  重症哮喘 / 90

    第十一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91

    第十二章  大咯血 / 92

    第十三章  误吸 / 93

    第十四章  急性肾损伤 / 94

    第十五章 重症患者的肾脏功能改变及

    肾脏替代治疗 / 95

    第一节  重症患者的肾脏功能改变 / 95

    第二节 肾功能改变时的代谢改变与支持 / 95

    第三节  肾脏替代治疗 / 96

    第十六章  消化道出血 / 97

    第十七章  重症急性胰腺炎 / 99

    第十八章  肝功能衰竭/ 101

    第十九章  危重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 104

    第二十章  休克/ 106

    第一节  概述/ 106

    第二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 108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 108

    第四节  梗阻性休克/ 109

    第二十一章  营养支持/ 110

    第一节  概述/ 110

    第二节  肠内和肠外营养/ 111

    第二十二章  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 112

    第一节  心电监测/ 112

    第二节  无创伤性动脉压监测/ 112

    第三节  有创伤性动脉压监测/ 113

    第四节  中心静脉压/ 113

    第五节  心输出量监测/ 114

    第六节  肺动脉压监测/ 114

    第七节  肺动脉楔压监测/ 114

    第八节  肺水测定/ 114

    第二十三章  氧代谢监测/ 116

    第一节  氧输送/ 116

    第二节  氧消耗/ 116

    第三节  氧摄取率/ 116

    第四节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117

    第五节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117

    第六节  乳酸/ 117

    第七节  胃黏膜 pH / 118

    第八节  碱剩余/ 118

    第二十四章  呼吸功能监测基础理论/ 119

    第二十五章  神经系统监测与支持/ 120

    第一节 出血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120

    第二节 神经系统监测的概念与测量原理/ 122

    第三节  脑保护策略/ 129

    第二十六章  镇痛与镇静/ 131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原理/ 131

    第二节  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132

    第二十七章  感染与抗菌药物/ 134

    第一节  常见感染致病菌/ 134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基础知识与抗感染的原则/ 136

    第三节 重症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138

    第四节  导管相关性感染/ 139

    第五节  血源性感染/ 140

    第六节  尿路感染/ 141

    第七节  腹腔感染/ 142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143

    第二十八章  内环境紊乱/ 145

    第一节  水、钠代谢失常 / 145

    第二节  钾代谢失常/ 147

    第三节  酸碱平衡失调/ 148

    第二十九章  内分泌监测与支持/ 151

    第一节  肾上腺危象/ 151

    第二节  甲状腺危象/ 152

    第三节  高血糖与酮症酸中毒/ 155

    第四节  糖皮质激素/ 155

    第三十章  静脉血栓与肺栓塞/ 157

    第一节  静脉血栓/ 157

    第二节  肺栓塞/ 159

    第三十一章 全身性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161

    第一节  全身性感染/ 161

    第二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161

    第三十二章  创伤/ 163

    第一节  多发性创伤/ 163

    第二节  重症颅脑损伤/ 164

    第三节  连枷胸/ 165

    第四节  脊髓损伤/ 165

    第三十三章  中毒/ 167

    第一节  概述/ 167

    第二节  常见农药中毒/ 167

    第三节  一氧化碳中毒/ 168

    第四节  药物中毒/ 169

    第三十四章  日射病/ 171

    第三十五章  儿科常见重症的处理/ 172

    第一节  高热惊厥及惊厥持续状态/ 172

    第二节  窒息/ 172

    第三十六章  妇产科常见重症的处理/ 174

    第一节  围生期的生理变化/ 174

    第二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175

    第三节  子痫/ 175

    第四节  产后出血/ 176

    第三篇专业知识

    第一章  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与管理/ 177

    第二章  重症医学相关伦理学问题/ 179

    第三章  重症医学的职业规范/ 181

    第一节 应用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实践/ 181

    第二节  共享仪器和设备/ 182

    第三节  规范化操作/ 183

    第四节 评价最近的重症治疗策略以及建议/ 183

    第五节  改善重症患者的管理/ 185

    第六节  积极参与质量保证流程/ 185

    第七节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186

    第四章  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肌梗死/ 189

    第一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 189

    第二节  心肌梗死/ 190

    第五章  心律失常/ 194

    第一节  窦性心律失常/ 194

    第二节  房性心律失常/ 195

    第三节  室上性心动过速/ 195

    第四节  室性心律失常/ 196

    第五节  心脏传导阻滞/ 196

    第六节  预激综合征/ 197

    第七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 197

    第八节  人工心脏起搏/ 197

    第九节  心脏电复律/ 198

    第十节 心导管消融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99

    第六章  心肺脑复苏/ 201

    第七章  心力衰竭/ 207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 207

    第二节  急性左心衰竭/ 208

    第三节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 209

    第四节  顽固性心力衰竭/ 209

    第八章  高血压危象/ 210

    第九章  呼吸衰竭/ 212

    第十章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214

    第十一章  肺动脉高压/ 218

    第一节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218

    第二节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219

    第十二章  重症哮喘/ 221

    第十三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 225

    第十四章  大咯血/ 228

    第十五章  机械通气/ 229

    第一节  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选择/ 229

    第二节  人工气道的管理/ 229

    第三节  机械通气的目的和适应证/ 230

    第四节  无创正压通气/ 230

    第五节  机械通气的基本模式/ 231

    第六节  机械通气参数的调整/ 232

    第七节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232

    第八节  脱机与呼吸机撤离/ 233

    第十六章  误吸/ 235

    第十七章  急性肾损伤和急性肾衰竭/ 236

    第十八章  重症患者的肾脏功能改变/ 239

    第十九章  肾脏替代治疗/ 241

    第二十章 肾功能改变时的代谢改变与支持 / 244

    第二十一章  消化道出血/ 246

    第二十二章  重症急性胰腺炎/ 247

    第二十三章  肝功能衰竭/ 249 

    第二十四章  胃肠功能障碍/ 254

    第二十五章  休克/ 255

    第一节  概述/ 255

    第二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 256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 257

    第四节  梗阻性休克/ 259

    第五节  液体复苏与容量管理/ 259

    第二十六章  营养支持/ 262

    第一节  概述/ 262

    第二节  肠外营养/ 263

    第三节  肠内营养/ 264

    第四节  营养状态的评估与监测/ 265

    第二十七章 血液系统障碍的监测与支持/ 267

    第一节  凝血与纤溶功能的监测/ 267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67

    第三节 输血及血液制品使用的

    适应证和并发症/ 267

    第二十八章  脏器监测与支持/ 268

    第一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 268

    第二节  氧代谢的监测与支持/ 271

    第三节  呼吸功能监测与支持/ 273

    第四节  神经系统监测与支持/ 275

    第五节  围术期监测/ 282

    第二十九章  镇静与镇痛/ 285

    第一节  镇静镇痛治疗指征/ 285

    第二节 疼痛与意识状态及镇痛镇静疗效的观察与评价/ 285

    第三节 镇痛镇静治疗的方法与药物选择/ 289

    第四节 镇静镇痛治疗中器官功能的监测与保护/ 291

    第三十章  感染与抗菌药物/ 295

    第一节  常见感染致病菌/ 295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基础知识与抗感染的原则/ 298

    第三节  重症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 / 301

    第四节  导管相关性感染/ 303

    第五节  血源性感染/ 304

    第六节  尿路感染/ 305

    第七节  腹腔感染/ 306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06

    第三十一章  内环境紊乱/ 309

    第一节  水、钠代谢失常 / 309

    第二节  钾代谢失常/ 311

    第三节  酸碱平衡失调/ 311

    第三十二章  内分泌监测/ 315

    第一节  肾上腺危象监测/ 315

    第二节  甲状腺危象监测/ 316

    第三节  高渗性昏迷与酮症酸中毒/ 316

    第四节  血糖监测与控制/ 317

    第五节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318

    第三十三章  静脉血栓与肺栓塞/ 320

    第一节  静脉血栓/ 320

    第二节  肺栓塞/ 321

    第三十四章 全身性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327

    第一节  全身性感染/ 327

    第二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328

    第三十五章  创伤/ 331

    第一节  多发性创伤/ 331

    第二节  重型颅脑损伤/ 332

    第三节  连枷胸/ 333

    第四节  脊髓损伤/ 333

    第三十六章  中毒/ 334

    第一节  常见农药中毒/ 334

    第二节  一氧化碳中毒/ 335

    第三节  药物中毒/ 336

    第三十七章  日射病/ 339

    第三十八章  儿科常见重症的处理/ 340

    第一节  高热惊厥/ 340

    第二节  惊厥持续状态/ 341

    第三节  窒息/ 341

    第四节  新生儿窒息/ 342

    第三十九章  产科常见重症的处理/ 343

    第一节  围生期的体内生理变化/ 343

    第二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343

    第三节  子痫/ 344

    第四节  产后出血/ 344

    第四篇专业实践能力

    第一章  危重患者监测技术/ 347

    第一节  循环系统监测/ 347

    第二节  呼吸系统监测/ 364

    第三节  神经系统监测/ 376

    第四节  胃肠功能监测/ 378

    第五节  肝脏功能监测/ 380

    第六节  出凝血功能监测/ 383

    第七节  泌尿系统监测/ 384

    第八节  内分泌与代谢功能监测/ 385

    第九节  体温监测/ 390

    第二章  诊断和治疗技术/ 393

    第一节  循环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 393

    第二节  呼吸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 397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 423

    第四节  消化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 424

    第五节  泌尿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 433

    第六节  血液净化技术/ 435

    第七节  血液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 439

    第八节 感染相关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技术/ 442

    第三章  重症病情评价与预后预测/ 452

    第一节 非特异性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方法/ 452

    第二节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454

    第三节  简明急性生理学评分/ 456

    第四节  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 456

    第五节 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 456

    第六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价系统/ 457

    第七节  特定器官功能评价评分/ 458

    第八节  创伤评分/ 458

    第四章  危重患者的转运/ 461

    重症医学考试大纲 / 463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人卫版·2023普通外科学同步习题与全真模拟·2023新版·职称考试
王伟林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人卫版·2023全科医学模拟试卷·2023新版·职称考试
王家骥 著;杜庆锋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人卫版·2023骨外科学同步习题与全真模拟·2023新版·职称考试
王伟林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人卫版·2023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模拟试卷·2023新版·护士资格考试
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 编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人卫版·领你过:2023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冲刺卷·2023新版·护士资格考试
王秀玲、王世霖 著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精神病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 编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人卫版·领你过:2023全国护师资格考试单科一本通·专业实践能力分册·2023新版·职称考试
王秀玲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人卫版·领你过:2023全国护师资格考试·考前狂背100天·2023新版·职称考试
王秀玲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人卫版·2023中医儿科学(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2023新版·职称考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人卫版·领你过:2023全国护师资格考试·同步习题解析与技巧点拨·2023新版·职称考试
王秀玲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人卫版·2023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预测卷·2023新版·护士资格考试
王玉升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人卫版·2023儿科学同步习题集·2023新版·职称考试
李秋;赵晓东;符州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2024药学(师)精选习题解析(配增值)2024年新版职称考试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2024药学(师)模拟试卷(配增值)2024年新版职称考试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2024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配增值)2024年新版职称考试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2023药学(师)模拟试卷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眼视光技术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2023药学(师)精选习题解析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2023药学(师)同步练习题集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口腔医学(综合)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护理学(中级)要点精编·2023新版·职称考试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全科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超声波医学与技术·2023新版·职称考试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重症医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人卫版·202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皮肤与性病学·2023新版·职称考试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