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肇辩证思维研究

僧肇辩证思维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3-01
版次: 1
ISBN: 9787522809878
定价: 9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216页
字数: 213.000千字
分类: 宗教
5人买过
  • 本书在佛教中国化的大背景下,以方法论为视角,以辩证思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僧肇“中道思维”与“即体即用”思维的形成进路、理论形态与核心特征,研究僧肇对般若中观学辩证思维、中国古代哲学辩证思维融合转换的原因、路径与内容,揭示佛教中国化的某些理论特点以及僧肇辩证思维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 张彤磊,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佛教哲学、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部人文社科项目各1项。在《青海社会科学》、《科学与无神论》、《西北民族论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绪论1

    第一章僧肇生平及著述27

    第一节僧肇生平述略27

    第二节僧肇著述真伪考辨30

    第三节中国佛教史上对僧肇的评议37

    第二章僧肇之前中国般若学的辩证思维40

    第一节魏晋玄学辩证思维的逻辑演进与局限41

    第二节“六家七宗”辩证思维的偏而不即48

    第三章般若中观学的辩证思维65

    第一节《中论》辩证思维的根本立场65

    第二节“八不中道”的辩证思维68

    第三节《中论》的辩证思维与论法特征83

    第四章僧肇的辩证思维及其佛学思想94

    第一节《肇论》“中道思维”的辩证主旨与逻辑结构94

    第二节僧肇“中道思维”与其禅修思想123

    第三节僧肇“即体即用”的辩证思维140

    第四节僧肇“即体即用”思维与其涅槃圣境观153

    第五章僧肇对般若中观学与中国传统辩证思维的融汇与转换159

    第一节般若中观学与中国传统辩证思维的异同159

    第二节僧肇“中道思维”与中国传统辩证思维之关联169

    第三节僧肇“即体即用”思维对般若中观学和中国传统辩证思维的融摄与转换191

    结语僧肇辩证思维与佛教中国化195

    参考文献198

    后记208
  • 内容简介:
    本书在佛教中国化的大背景下,以方法论为视角,以辩证思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僧肇“中道思维”与“即体即用”思维的形成进路、理论形态与核心特征,研究僧肇对般若中观学辩证思维、中国古代哲学辩证思维融合转换的原因、路径与内容,揭示佛教中国化的某些理论特点以及僧肇辩证思维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
  • 作者简介:
    张彤磊,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佛教哲学、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部人文社科项目各1项。在《青海社会科学》、《科学与无神论》、《西北民族论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 目录:
    绪论1

    第一章僧肇生平及著述27

    第一节僧肇生平述略27

    第二节僧肇著述真伪考辨30

    第三节中国佛教史上对僧肇的评议37

    第二章僧肇之前中国般若学的辩证思维40

    第一节魏晋玄学辩证思维的逻辑演进与局限41

    第二节“六家七宗”辩证思维的偏而不即48

    第三章般若中观学的辩证思维65

    第一节《中论》辩证思维的根本立场65

    第二节“八不中道”的辩证思维68

    第三节《中论》的辩证思维与论法特征83

    第四章僧肇的辩证思维及其佛学思想94

    第一节《肇论》“中道思维”的辩证主旨与逻辑结构94

    第二节僧肇“中道思维”与其禅修思想123

    第三节僧肇“即体即用”的辩证思维140

    第四节僧肇“即体即用”思维与其涅槃圣境观153

    第五章僧肇对般若中观学与中国传统辩证思维的融汇与转换159

    第一节般若中观学与中国传统辩证思维的异同159

    第二节僧肇“中道思维”与中国传统辩证思维之关联169

    第三节僧肇“即体即用”思维对般若中观学和中国传统辩证思维的融摄与转换191

    结语僧肇辩证思维与佛教中国化195

    参考文献198

    后记208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僧肇辩证思维研究
僧肇的佛教理解与格义佛教
唐秀连 著
僧肇辩证思维研究
僧肇全集
释僧肇著 于德隆 点校
僧肇辩证思维研究
僧肇评传
许抗生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