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3-05
版次: 1
ISBN: 9787511743596
定价: 85.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6页
分类: 政治
1人买过
  • 本书主要突显了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独特性,即她站在后现代的视角,在构筑自己的政治哲学时将之与现代性格局、现代性想像和现代性逻辑联系起来。为了更容易理解赫勒政治哲学中承继的革命内容和主体的变化,本书开篇阐释了其早期著作《日常生活》中关注的主题,继而转向她重点讨论的现代性本身、具体的乌托邦构想、大共和制模式以及她与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家就分配正义问题存在的分歧。本书力图表明,赫勒对现代政治内涵的理解、对现实灾难的揭示以及对大共和制模式的构想等,都与她对现代性内在逻辑的分析密切相关;同时,她在其政治哲学中诉求于以对称性相互作用为核心的民主。当然,对民主的这种解释也与她分析的现代社会格局紧密相连。概而言之,赫勒在其政治哲学中对日常生活革命、个性与特性的区分、公民美德、现代政治、民主及民主政治、动态正义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向纵深方向的发展,也丰富了共和主义的内容。 王秀敏,哲学博士,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

      目  录

    导  论 1

    章 《日常生活》所确立的主题及其意义 24

    节  《日常生活》中关注的重点问题 25

    一、特性与个性的分野及其关联 26

    二、日常生活的相关概念阐述 34

    三、日常生活革命 39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意义:开启了赫勒的诸多研究领域 53

    一、为现代性理论的提出进行了铺垫 54

    二、是政治哲学的萌芽 56

    三、为道德理论勾勒了大致的框架 59

    第二章 现代性逻辑的运行及蕴含的可能 63

    节 现代性中隐含的两种想像机制及其引导的三种逻辑 64

    一、两种主要想像机制的缘起与含义 65

    二、现代性中的三种逻辑 69

    三、现代社会中处于支配性地位的是技术想像机制以及技术的逻辑 74

    四、在三种逻辑间保持脆弱平衡的现代性 75

    第二节 两种想像机制引导下的三种逻辑的失衡引发的现实灾难 80

    一、现代主义想像对现在的忽视 80

    二、大屠杀的悲剧 82

    三、斯大林式社会主义的各种弊端 84

    第三节 真正的社会主义建构的可能性及构想 89

    一、缘何坚持社会主义的目标? 90

    二、现代社会坚持怎样的社会主义? 96

    第四节 不满是三种逻辑的内在深层推动力 107

    一、不满的内容及推动因素 108

    二、不满的根源 110

    三、不满的解决方式 112

    第三章 后现代视角下的现代具体的理论乌托邦构想 115

    节 后现代视角及后现代人的姿态 116

    一、后现代视角阐释 117

    二、泾渭分明的后现代视角和虚无主义 119

    三、后现代人面对现实的姿态 123

    第二节 激进需要及其满足、激进哲学以及激进乌托邦构想 125

    一、激进需要及其满足的重要性 126

    二、激进哲学和激进乌托邦构想 138

    第三节 具体的理论乌托邦的希望:具有个性的个体 145

    一、乌托邦的承载者的转变:从无产阶级到个体 146

    二、有个性个体是社会全面变革的关键要素 150

    三、有个性的个体的生成 153

    第四章 共和主义思想的发展:大共和制 158

    节 赫勒的大共和制模式概览 159

    第二节 赫勒大共和制模式实施的要求 165

    第三节 与大共和制密切相连的概念概述 172

    一、作为根基的自由、生命等普遍价值 173

    二、重释现代政治概念 186

    三、民主的内涵以及民主政治的运转 190

    第四节 对赫勒大共和制的评析 199

    第五章 分配正义中“三位一体”模式的倒置 204

    节 当代自由理论家们的分配正义中蕴含的共同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205

    一、“三位一体”模式是自由理论家们的分配正义中共同的模型 205

    二、“三位一体”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208

    第二节 “生命机会平等”实现的前提:分配平等还是某些形式的分配不平等 212

    第三节 分配正义中的关键问题:尊重的分配应给予什么? 215

    第四节 倒置的“三位一体”模式实施的环境:多种生活方式的同等并存 219

    一、不完备的伦理—政治的正义概念为多种生活方式的并存提供规范化基础 219

    二、作为正义程序的动态正义是多种生活方式能够并存的关键 220

    三、自主选择是实现不同生活方式之间转换的核心因素 222

    结  语  承继与反思 228

    参考文献 241
  •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突显了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独特性,即她站在后现代的视角,在构筑自己的政治哲学时将之与现代性格局、现代性想像和现代性逻辑联系起来。为了更容易理解赫勒政治哲学中承继的革命内容和主体的变化,本书开篇阐释了其早期著作《日常生活》中关注的主题,继而转向她重点讨论的现代性本身、具体的乌托邦构想、大共和制模式以及她与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家就分配正义问题存在的分歧。本书力图表明,赫勒对现代政治内涵的理解、对现实灾难的揭示以及对大共和制模式的构想等,都与她对现代性内在逻辑的分析密切相关;同时,她在其政治哲学中诉求于以对称性相互作用为核心的民主。当然,对民主的这种解释也与她分析的现代社会格局紧密相连。概而言之,赫勒在其政治哲学中对日常生活革命、个性与特性的区分、公民美德、现代政治、民主及民主政治、动态正义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向纵深方向的发展,也丰富了共和主义的内容。
  • 作者简介:
    王秀敏,哲学博士,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

     
  • 目录:
    目  录

    导  论 1

    章 《日常生活》所确立的主题及其意义 24

    节  《日常生活》中关注的重点问题 25

    一、特性与个性的分野及其关联 26

    二、日常生活的相关概念阐述 34

    三、日常生活革命 39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意义:开启了赫勒的诸多研究领域 53

    一、为现代性理论的提出进行了铺垫 54

    二、是政治哲学的萌芽 56

    三、为道德理论勾勒了大致的框架 59

    第二章 现代性逻辑的运行及蕴含的可能 63

    节 现代性中隐含的两种想像机制及其引导的三种逻辑 64

    一、两种主要想像机制的缘起与含义 65

    二、现代性中的三种逻辑 69

    三、现代社会中处于支配性地位的是技术想像机制以及技术的逻辑 74

    四、在三种逻辑间保持脆弱平衡的现代性 75

    第二节 两种想像机制引导下的三种逻辑的失衡引发的现实灾难 80

    一、现代主义想像对现在的忽视 80

    二、大屠杀的悲剧 82

    三、斯大林式社会主义的各种弊端 84

    第三节 真正的社会主义建构的可能性及构想 89

    一、缘何坚持社会主义的目标? 90

    二、现代社会坚持怎样的社会主义? 96

    第四节 不满是三种逻辑的内在深层推动力 107

    一、不满的内容及推动因素 108

    二、不满的根源 110

    三、不满的解决方式 112

    第三章 后现代视角下的现代具体的理论乌托邦构想 115

    节 后现代视角及后现代人的姿态 116

    一、后现代视角阐释 117

    二、泾渭分明的后现代视角和虚无主义 119

    三、后现代人面对现实的姿态 123

    第二节 激进需要及其满足、激进哲学以及激进乌托邦构想 125

    一、激进需要及其满足的重要性 126

    二、激进哲学和激进乌托邦构想 138

    第三节 具体的理论乌托邦的希望:具有个性的个体 145

    一、乌托邦的承载者的转变:从无产阶级到个体 146

    二、有个性个体是社会全面变革的关键要素 150

    三、有个性的个体的生成 153

    第四章 共和主义思想的发展:大共和制 158

    节 赫勒的大共和制模式概览 159

    第二节 赫勒大共和制模式实施的要求 165

    第三节 与大共和制密切相连的概念概述 172

    一、作为根基的自由、生命等普遍价值 173

    二、重释现代政治概念 186

    三、民主的内涵以及民主政治的运转 190

    第四节 对赫勒大共和制的评析 199

    第五章 分配正义中“三位一体”模式的倒置 204

    节 当代自由理论家们的分配正义中蕴含的共同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205

    一、“三位一体”模式是自由理论家们的分配正义中共同的模型 205

    二、“三位一体”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208

    第二节 “生命机会平等”实现的前提:分配平等还是某些形式的分配不平等 212

    第三节 分配正义中的关键问题:尊重的分配应给予什么? 215

    第四节 倒置的“三位一体”模式实施的环境:多种生活方式的同等并存 219

    一、不完备的伦理—政治的正义概念为多种生活方式的并存提供规范化基础 219

    二、作为正义程序的动态正义是多种生活方式能够并存的关键 220

    三、自主选择是实现不同生活方式之间转换的核心因素 222

    结  语  承继与反思 228

    参考文献 241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阿格尼丝.格雷
安妮・勃朗特;薛鸿时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阿格尼丝・格雷
安妮・勃朗特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阿格妮丝·赫勒历史哲学思想研究
张婷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阿格里巴完全写生手册
陈虹 编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阿格丽皮娜:“生活·爱情·幽默”世界系列连环漫画名著丛书
[法]克莱尔.布莱泰歇尔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阿格尼丝 如此一天
[瑞士]彼得·施塔姆 著;陈巍 译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阿格妮丝·赫勒(历史旋涡中的道德主义者)/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丛书/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
[澳]约翰·格里姆雷 著;马建青 译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阿格尼丝.格雷:企鹅经典
[英]安妮·勃朗特 著;薛鸿时 译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阿格尼丝·格雷/书香中国·经典世界名著·英汉双语版悦读系列丛书
[英]安妮·勃朗特 著;李月 译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
傅其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天然药物在家禽疾病中的应用——银黄系列
王秀敏 著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道德哲学
王秀敏 译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鸡问
王秀敏 著;吴国彬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键盘乐器演奏基础(第2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立项教材配套教学用书
王秀敏、唐宁 编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大学物理(下册)
王秀敏、葛楠、王淑娟 著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大学物理(上册)
王秀敏、葛楠、王淑娟 著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
王秀敏、姜国兴、高旭彬、刘婷、王珍 编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系列:新编大学物理(下)
王秀敏 编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系列:新编大学物理(上)
王秀敏 编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个性道德与理性秩序:赫勒道德理论研究
王秀敏 著;衣俊卿 编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应用化学(王秀敏)
王秀敏 主编
阿格妮丝·赫勒政治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和民主诉求
数字电子技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王秀敏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