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邦新命与中国哲学:陈来学术研究文集

旧邦新命与中国哲学:陈来学术研究文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2022-08
版次: 1
ISBN: 9787522804705
定价: 18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字数: 340.000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8人买过
  • 陈来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本书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哲学系共同举办的“‘旧邦新命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收集的相关文章,文章主要包括三类:对陈来先生哲学史研究的评析(包括对陈先生的宋明理学研究、现代儒学思想研究等方面的总结、评析);对陈来先生哲学贡献的评价(包括对陈先生仁学本体论、儒学美德论等方面的评价);与陈来先生交游的记述(包括师友辈同陈先生交往的印象,弟子辈对先生教诲的回忆及在先生门下的求学经历,陈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学会的贡献等)。 中华文化复兴与儒学形上学的当代建构

    ——陈来先生新著《仁学本体论》评介 郭齐勇 廖晓炜/001

    中国哲学登场:“接着讲”的“接着讲”——读陈来《仁学本体论》 陈卫平/007

    陈来《宋明理学》的几点贡献 张学智/017

     “仁体”问题略议——读《仁学本体论》所思 向世陵/028

    “爱的智慧”——陈来的“新原仁” 王中江/039

    为传统正本清源——陈来教授《儒学美德论》读后 陈少明/046

    旧学与新知的融合 何 俊/060

    孔夫子与现代中国——陈来的现代中国哲学研究 干春松/067

    道不远人 郑开/084

    犹记风华满燕园——贺又新师七十华诞 乔清举/087

    价值儒学的追寻与开新——略论陈来先生的儒学研究及其新儒学思想 丁四新/091

    陈来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哲学 彭国翔/101

    罗尔斯之后政治哲学的儒家之声——陈来政治哲学思想述要 方旭东/116

    “接着讲”的朱子学——浅谈《仁学本体论》对朱子阐释的一个向度 郭晓东/134

    为中国哲学新时代奠基——陈来先生仁体论述论 杨立华/144

    陈来老师与中国哲学史学会 刘丰/155

    思想、社会与文献——记陈来先生的明清儒学研究 高海波/166

    推陈出新,继往开来,黄钟大吕,一代儒宗——我所景仰的陈来先生 翟奎凤/185

    元亨之际的文化思考

    ——陈来先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赵金刚/197

    宋明道学视角下的王船山研究

    ——读陈来先生《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 李明友 李锋/218

    中华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干春松/227

    新时期宋明理学研究的典范——陈来宋明理学研究介述 杨柱才/232

    诠释中的道说——评陈来《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 杨立华/245

    儒家的文化立场与价值关怀

    ——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读后 彭国翔/250

    为中国哲学研究建立典范

    ——评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 彭国翔/256

    新道学开山之作——评《仁学本体论》 方旭东/277

    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评陈来教授《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 方旭东/299

    “以哲学家的写法作古史的研究”

    ——陈来先生儒学及诸子学思想史前史研究述略 王楷/317

     

    激活儒家伦理的当代价值——评《儒学美德论》 叶芳舟 赵金刚/331
  • 内容简介:
    陈来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本书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哲学系共同举办的“‘旧邦新命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收集的相关文章,文章主要包括三类:对陈来先生哲学史研究的评析(包括对陈先生的宋明理学研究、现代儒学思想研究等方面的总结、评析);对陈来先生哲学贡献的评价(包括对陈先生仁学本体论、儒学美德论等方面的评价);与陈来先生交游的记述(包括师友辈同陈先生交往的印象,弟子辈对先生教诲的回忆及在先生门下的求学经历,陈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学会的贡献等)。
  • 目录:
    中华文化复兴与儒学形上学的当代建构

    ——陈来先生新著《仁学本体论》评介 郭齐勇 廖晓炜/001

    中国哲学登场:“接着讲”的“接着讲”——读陈来《仁学本体论》 陈卫平/007

    陈来《宋明理学》的几点贡献 张学智/017

     “仁体”问题略议——读《仁学本体论》所思 向世陵/028

    “爱的智慧”——陈来的“新原仁” 王中江/039

    为传统正本清源——陈来教授《儒学美德论》读后 陈少明/046

    旧学与新知的融合 何 俊/060

    孔夫子与现代中国——陈来的现代中国哲学研究 干春松/067

    道不远人 郑开/084

    犹记风华满燕园——贺又新师七十华诞 乔清举/087

    价值儒学的追寻与开新——略论陈来先生的儒学研究及其新儒学思想 丁四新/091

    陈来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哲学 彭国翔/101

    罗尔斯之后政治哲学的儒家之声——陈来政治哲学思想述要 方旭东/116

    “接着讲”的朱子学——浅谈《仁学本体论》对朱子阐释的一个向度 郭晓东/134

    为中国哲学新时代奠基——陈来先生仁体论述论 杨立华/144

    陈来老师与中国哲学史学会 刘丰/155

    思想、社会与文献——记陈来先生的明清儒学研究 高海波/166

    推陈出新,继往开来,黄钟大吕,一代儒宗——我所景仰的陈来先生 翟奎凤/185

    元亨之际的文化思考

    ——陈来先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赵金刚/197

    宋明道学视角下的王船山研究

    ——读陈来先生《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 李明友 李锋/218

    中华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干春松/227

    新时期宋明理学研究的典范——陈来宋明理学研究介述 杨柱才/232

    诠释中的道说——评陈来《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 杨立华/245

    儒家的文化立场与价值关怀

    ——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读后 彭国翔/250

    为中国哲学研究建立典范

    ——评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 彭国翔/256

    新道学开山之作——评《仁学本体论》 方旭东/277

    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评陈来教授《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 方旭东/299

    “以哲学家的写法作古史的研究”

    ——陈来先生儒学及诸子学思想史前史研究述略 王楷/317

     

    激活儒家伦理的当代价值——评《儒学美德论》 叶芳舟 赵金刚/331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