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9-12
版次: 1
ISBN: 9787551723091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40页
1人买过
  •   信任管理和评估技术是解决开放互联网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是系统的安全防护和实体跨域协作的有效保障,对于实现高可信的网络服务环境和计算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已经成为当前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首先介绍了信任与信任管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多维信任证据模型以及不同信任证据的收集方式等信任建模的基础知识。然后阐述了设计信任模型需要满足的一些基本原则,构建了直接信任和推荐信任相结合的信任评估总体框架。分析了信任模型需要动态感知的因素,设计了一种基于交互感知的动态自适应的信任评估方法。最后介绍了在一些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包括在Web服务推荐领域如何推荐可信的服务,在移动机会网络安全路由方面如何构建可信路由表等。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动态信任管理和建模方法的新成果及其具体应用,具有完整性、实用性和学术性。适合开放互联网安全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工程应用参考。可以作为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可信计算”“信任管理”“信任计算”等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大学高年级本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的辅助教材,还是研究生和高校教师从事“网络安全”“可信计算”“信任管理”等方向研究的教学和科研参考书。   李峰,1978年3月出生,2012年获燕山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东北大学讲师,中国计算机协会会员,ACM协会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研究业务费项目等多个项目,并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河北省教育厅项目3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并有多篇论文被SCI或EI收录。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信任关系建模、机会网络路由与安全、移动边缘计算等。 1 信任概述
    1.1 信任
    1.1.1 信任的概念
    1.1.2 信任的属性
    1.1.3 信任的分类
    1.2 信任关系
    1.2.1 信任关系建模方法
    1.2.2 信任关系的表示和语义
    1.3 信任模型
    1.3.1 信任模型的概念
    1.3.2 信任模型的现状
    1.3.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信任评估的常用方法
    1.5 信任信息的存储机制
    1.6 本章小结

    2 多维信任证据模型及收集机制
    2.1 问题提出
    2.2 实体信任证据
    2.3 信任证据模型
    2.4 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2.5 模型的对比分析
    2.6 信任证据的收集机制
    2.6.1 推荐证据的收集机制
    2.6.2 交互证据的收集机制
    2.7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2.7.1 实体类型的定义
    2.7.2 实验环境设置与性能指标
    2.7.3 仿真结果及其讨论
    2.8 本章小结

    3 基于实体上下文和时间戳的多维信任模型
    3.1 问题提出
    3.2 模型设计的基本原则
    3.3 模型的总体框架
    3.4 模型的形式化表示和评估方法
    3.4.1 信任等级模型
    3.4.2 影响信任的因素分析
    3.4.3 基于多维证据的交互满意度评估方法
    3.4.4 基于满意度迭代的直接信任度评估方法
    3.4.5 基于推荐可靠度的推荐信任度聚合方法
    3.4.6 总体信任度评估方法
    3.5 相关算法及分析
    3.5.1 信任评估相关算法
    3.5.2 计算和通信开销分析
    3.6 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
    3.6.1 实体类型的定义
    3.6.2 实验环境设置及性能指标
    3.6.3 仿真结果及其讨论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交互感知的动态自适应的信任评估方法
    4.1 问题提出
    4.2 需要感知的因素分析
    4.3 基于交互感知的信任评估框架
    4.4 基于交互感知的信任评估方法
    4.4.1 动态自适应的总体信任度评估方法
    4.4.2 基于实体稳定度的直接信任度评估方法
    4.4.3 基于推荐实体熟悉度的综合推荐信任度聚合方法
    4.5 模型的属性分析
    4.6 信任信息的分布式存储机制
    4.7 相关算法及分析
    4.8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4.8.1 遏制CM类恶意实体仿真及其讨论
    4.8.2 抵御MC类恶意实体仿真及其讨论
    4.8.3 抵御MS类恶意实体仿真及其讨论
    4.9 本章小结

    5 信任模型在Web服务推荐中的应用
    5.1 问题提出
    5.2 信任模型在服务推荐中的应用
    5.2.1 用户服务信任度评估
    5.2.2 服务推荐信任度评估
    5.2.3 服务总体信任度评估
    5.2.4 .基于信任模型的Web服务推荐步骤
    5.3 Web服务推荐平台
    5.3.1 Web服务推荐平台的组成结构
    5.3.2 Web服务推荐平台的实现
    5.3.3 应用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信任机制的机会网络安全路由决策方法
    6.1 问题提出
    6.2 相关工作
    6.3 系统模型
    6.4 基于信任策略的安全路由方法
    6.4.1 基本思想
    6.4.2 转发证据采集
    6.4.3 可信路由表的构建
    6.4.4 基于信任的安全路由算法
    6.5 实验结果分析
    6.5.1 实验环境设置及性能指标
    6.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信任管理和评估技术是解决开放互联网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是系统的安全防护和实体跨域协作的有效保障,对于实现高可信的网络服务环境和计算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已经成为当前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首先介绍了信任与信任管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多维信任证据模型以及不同信任证据的收集方式等信任建模的基础知识。然后阐述了设计信任模型需要满足的一些基本原则,构建了直接信任和推荐信任相结合的信任评估总体框架。分析了信任模型需要动态感知的因素,设计了一种基于交互感知的动态自适应的信任评估方法。最后介绍了在一些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包括在Web服务推荐领域如何推荐可信的服务,在移动机会网络安全路由方面如何构建可信路由表等。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动态信任管理和建模方法的新成果及其具体应用,具有完整性、实用性和学术性。适合开放互联网安全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工程应用参考。可以作为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可信计算”“信任管理”“信任计算”等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大学高年级本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的辅助教材,还是研究生和高校教师从事“网络安全”“可信计算”“信任管理”等方向研究的教学和科研参考书。
  • 作者简介:
      李峰,1978年3月出生,2012年获燕山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东北大学讲师,中国计算机协会会员,ACM协会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研究业务费项目等多个项目,并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河北省教育厅项目3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并有多篇论文被SCI或EI收录。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信任关系建模、机会网络路由与安全、移动边缘计算等。
  • 目录:
    1 信任概述
    1.1 信任
    1.1.1 信任的概念
    1.1.2 信任的属性
    1.1.3 信任的分类
    1.2 信任关系
    1.2.1 信任关系建模方法
    1.2.2 信任关系的表示和语义
    1.3 信任模型
    1.3.1 信任模型的概念
    1.3.2 信任模型的现状
    1.3.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信任评估的常用方法
    1.5 信任信息的存储机制
    1.6 本章小结

    2 多维信任证据模型及收集机制
    2.1 问题提出
    2.2 实体信任证据
    2.3 信任证据模型
    2.4 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2.5 模型的对比分析
    2.6 信任证据的收集机制
    2.6.1 推荐证据的收集机制
    2.6.2 交互证据的收集机制
    2.7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2.7.1 实体类型的定义
    2.7.2 实验环境设置与性能指标
    2.7.3 仿真结果及其讨论
    2.8 本章小结

    3 基于实体上下文和时间戳的多维信任模型
    3.1 问题提出
    3.2 模型设计的基本原则
    3.3 模型的总体框架
    3.4 模型的形式化表示和评估方法
    3.4.1 信任等级模型
    3.4.2 影响信任的因素分析
    3.4.3 基于多维证据的交互满意度评估方法
    3.4.4 基于满意度迭代的直接信任度评估方法
    3.4.5 基于推荐可靠度的推荐信任度聚合方法
    3.4.6 总体信任度评估方法
    3.5 相关算法及分析
    3.5.1 信任评估相关算法
    3.5.2 计算和通信开销分析
    3.6 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
    3.6.1 实体类型的定义
    3.6.2 实验环境设置及性能指标
    3.6.3 仿真结果及其讨论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交互感知的动态自适应的信任评估方法
    4.1 问题提出
    4.2 需要感知的因素分析
    4.3 基于交互感知的信任评估框架
    4.4 基于交互感知的信任评估方法
    4.4.1 动态自适应的总体信任度评估方法
    4.4.2 基于实体稳定度的直接信任度评估方法
    4.4.3 基于推荐实体熟悉度的综合推荐信任度聚合方法
    4.5 模型的属性分析
    4.6 信任信息的分布式存储机制
    4.7 相关算法及分析
    4.8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4.8.1 遏制CM类恶意实体仿真及其讨论
    4.8.2 抵御MC类恶意实体仿真及其讨论
    4.8.3 抵御MS类恶意实体仿真及其讨论
    4.9 本章小结

    5 信任模型在Web服务推荐中的应用
    5.1 问题提出
    5.2 信任模型在服务推荐中的应用
    5.2.1 用户服务信任度评估
    5.2.2 服务推荐信任度评估
    5.2.3 服务总体信任度评估
    5.2.4 .基于信任模型的Web服务推荐步骤
    5.3 Web服务推荐平台
    5.3.1 Web服务推荐平台的组成结构
    5.3.2 Web服务推荐平台的实现
    5.3.3 应用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信任机制的机会网络安全路由决策方法
    6.1 问题提出
    6.2 相关工作
    6.3 系统模型
    6.4 基于信任策略的安全路由方法
    6.4.1 基本思想
    6.4.2 转发证据采集
    6.4.3 可信路由表的构建
    6.4.4 基于信任的安全路由算法
    6.5 实验结果分析
    6.5.1 实验环境设置及性能指标
    6.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动态图形设计
王昭 编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动态公交
张革初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动态系统概率模型(第2版)
(美) Haym,Benaroya 著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动态心电图检查技术基础与临床
杨晓云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动态股权3轮驱动:从动态分配、动态布局到动态激励
黄治民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动态问题的商空间求解方法
齐平 著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动态商业战略
波士顿咨询公司亨德森研究所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动态技术外部性、创新竞争与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
刘毅群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动态的民族书写:广东乳源瑶族舞蹈研究
赵勇;邓雄华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理论与应用
邓贵川 著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动态发展、人口变化与膳食转变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编;谭茜园 译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动态水环境容量约束下的松花江流域部分污水处理厂削减量研究
曲茉莉 杜慧玲 于晓英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八分钟漫游中国(青藏地区)(精)
李峰、李奕涵 编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程
李峰、丁海玲、李莹莹 编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人工草地常见杂草防治
李峰、花梅、陶雅 著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牧草种子生产技术
李峰、花梅、陶雅 著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指导与习题选解(北大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李峰、谢中科 编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C语言程序设计(北大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李峰、谢中科 编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三维激光扫描原理与应用
李峰、王健、刘小阳、刘文龙、丁建闯 著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实用中医常见病诊治与合理用药
李峰、蒋鸿耀、朱晓东 编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汽车制造工艺学(第2版)
李峰、周述积 编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中医治未病学说与中华文明·中医药与中华文明系列丛书
李峰、马捷 著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苏州通史(人物卷下中华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李峰、王国平、《苏州通史》编纂委员会 编
动态信任关系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社会变迁中的法律意识与行为取向-(基于上海的调查报告)
李峰、张善根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