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的音乐建构

地域的音乐建构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出品
2022-02
版次: 1
ISBN: 9787559837080
定价: 49.80
装帧: 其他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0页
字数: 210.000千字
分类: 艺术
35人买过
  • 《地域的音乐建构》是一本研究音乐的社会性问题的著作,由9位不同领域的学者撰写而成。这些学者对音乐在族群和身份认同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考察,为理解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行为的音乐提供了各种途径。作者们多元的学科研究背景带来了著作多视角、跨学科的学术特色。各章内容跨度极大,包括了自16世纪以来的爱尔兰、土耳其、阿富汗等民族音乐的社会语境变迁,以及肖邦音乐在波兰的政治意义等。
       本书研究音乐如何在特定地域构成社会身份认同的标志,即通过描绘人们对特定地域的认知、对基于地理场所的自我身份的理解,探讨音乐表演如何构成并彰显社会文化差异(族群性、民族主义、阶级以及社会性别)。各篇文章的中心是,地域和自我的界限如何通过一个个特定社群的音乐而汇集建构起来,或者说,个人、社群、国家如何利用音乐确定甚至改变对于其他社会群体和地域的看法。本书问世二十余年来,一直是音乐学、人类学、音乐人类学等领域重要的文献。 编者/作者(之一)  马丁·斯托克斯(Martin Stokes)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音乐人类学与社会人类学教授。1989 年于牛津大学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此后曾相继任教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以及英国牛津大学。著述包括《爱的共和国:土耳其流行音乐中的文化亲密性》(2010)、《阿拉贝斯克辩论:现代土耳其的音乐与音乐家》(1992)、《族群性、身份认同与音乐:地域的音乐建构》(1994)、《民族主义、少数族裔和离散:在中东的认同和权利》(1996)、《音乐与全球化秩序》(2004)、《音乐的世界主义》(2007)。斯托克斯还是《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2001年版)“音乐人类学”(Ethnomusicology)条目的撰稿人之一。

    译者简介

    丛书主编/译者  洛秦

    博士、音乐人类学家、音乐史学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浙江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史学会会长、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主要从事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化、中国音乐史学理论等研究,出版著作文论及翻译审校译著多种。

    译者  侯越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文献编辑专业硕士(导师汤亚汀),现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人类学博士候选人,师从洛秦教授。曾参与多种学术翻译,包括第九届“大音讲堂”、第十届交叉音乐学大会(CIM 2015)等的学术报告内容笔译和口译部分。 译者序

    引论 

    族群性、身份认同与音乐 / 马丁·斯托克斯(Martin Stokes)

    第二章 对凯尔特音乐的思考 

        马尔科姆·查普曼(Malcolm Chapman)

    第三章 音乐在创建阿富汗民族认同中的作用(1923—1973)

        约翰·贝利(John Baily)

    第四章 国歌

        民族作曲家肖邦的个案研究 /兹吉斯瓦夫·马赫(Zdzislaw Mach)

    第五章 马库那依玛的音乐 

        巴西的民族认同与音乐人类学研究 / 苏塞·安娜·雷利(Suzel Ana Reily)

    第六章 地域、交流和意义

        爱尔兰西部的黑海音乐家 / 马丁·斯托克斯

    第七章 身份、地区与“利物浦之声”

        莎拉·科恩(Sara Cohen)

    第八章 “土地是我们的精髓,永远如此”

        澳大利亚原住民的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 / 菲奥娜·玛格婉(Fiona Magowan)

    第九章 卡拉沙歌曲演唱中的个人与集体认同

        少数民族飞地中“作乐”的意义 / 彼得·帕克斯(Peter Parkes)

    第十章 音乐、文学与礼仪

        从卡斯蒂格利昂到奥斯汀对乐器和社会身份认同的描述 / 海伦·拉·鲁(Hélène La Rue)

    致 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地域的音乐建构》是一本研究音乐的社会性问题的著作,由9位不同领域的学者撰写而成。这些学者对音乐在族群和身份认同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考察,为理解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行为的音乐提供了各种途径。作者们多元的学科研究背景带来了著作多视角、跨学科的学术特色。各章内容跨度极大,包括了自16世纪以来的爱尔兰、土耳其、阿富汗等民族音乐的社会语境变迁,以及肖邦音乐在波兰的政治意义等。
       本书研究音乐如何在特定地域构成社会身份认同的标志,即通过描绘人们对特定地域的认知、对基于地理场所的自我身份的理解,探讨音乐表演如何构成并彰显社会文化差异(族群性、民族主义、阶级以及社会性别)。各篇文章的中心是,地域和自我的界限如何通过一个个特定社群的音乐而汇集建构起来,或者说,个人、社群、国家如何利用音乐确定甚至改变对于其他社会群体和地域的看法。本书问世二十余年来,一直是音乐学、人类学、音乐人类学等领域重要的文献。
  • 作者简介:
    编者/作者(之一)  马丁·斯托克斯(Martin Stokes)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音乐人类学与社会人类学教授。1989 年于牛津大学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此后曾相继任教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以及英国牛津大学。著述包括《爱的共和国:土耳其流行音乐中的文化亲密性》(2010)、《阿拉贝斯克辩论:现代土耳其的音乐与音乐家》(1992)、《族群性、身份认同与音乐:地域的音乐建构》(1994)、《民族主义、少数族裔和离散:在中东的认同和权利》(1996)、《音乐与全球化秩序》(2004)、《音乐的世界主义》(2007)。斯托克斯还是《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2001年版)“音乐人类学”(Ethnomusicology)条目的撰稿人之一。

    译者简介

    丛书主编/译者  洛秦

    博士、音乐人类学家、音乐史学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浙江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史学会会长、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主要从事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化、中国音乐史学理论等研究,出版著作文论及翻译审校译著多种。

    译者  侯越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文献编辑专业硕士(导师汤亚汀),现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人类学博士候选人,师从洛秦教授。曾参与多种学术翻译,包括第九届“大音讲堂”、第十届交叉音乐学大会(CIM 2015)等的学术报告内容笔译和口译部分。
  • 目录:
    译者序

    引论 

    族群性、身份认同与音乐 / 马丁·斯托克斯(Martin Stokes)

    第二章 对凯尔特音乐的思考 

        马尔科姆·查普曼(Malcolm Chapman)

    第三章 音乐在创建阿富汗民族认同中的作用(1923—1973)

        约翰·贝利(John Baily)

    第四章 国歌

        民族作曲家肖邦的个案研究 /兹吉斯瓦夫·马赫(Zdzislaw Mach)

    第五章 马库那依玛的音乐 

        巴西的民族认同与音乐人类学研究 / 苏塞·安娜·雷利(Suzel Ana Reily)

    第六章 地域、交流和意义

        爱尔兰西部的黑海音乐家 / 马丁·斯托克斯

    第七章 身份、地区与“利物浦之声”

        莎拉·科恩(Sara Cohen)

    第八章 “土地是我们的精髓,永远如此”

        澳大利亚原住民的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 / 菲奥娜·玛格婉(Fiona Magowan)

    第九章 卡拉沙歌曲演唱中的个人与集体认同

        少数民族飞地中“作乐”的意义 / 彼得·帕克斯(Peter Parkes)

    第十章 音乐、文学与礼仪

        从卡斯蒂格利昂到奥斯汀对乐器和社会身份认同的描述 / 海伦·拉·鲁(Hélène La Rue)

    致 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