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尺量天

以尺量天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03
版次: 1
ISBN: 9787532859191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1页
字数: 245千字
分类: 自然科学
63人买过
  • 古书中常可见到彗尾“长四丈”、火星离金星“二尺”,以及流星“大如鸡卵”、新星“大如弹丸”这样的记录,它们记录的不可能是天体的真正距离、大小,那么其内在含义是什么呢?
    作者经多年研究发现,这是与每个人的视觉都有关的有趣话题。原来,人在抬头四顾、仰望天空时,会在潜意识中感到有一个半球形透明的假想天幕罩在头顶上,它以自己的眼睛为中心,半径约为13米。观天时,日月星辰、云气虹霓,都会在潜意识中被投影到这个天球上,那些长“四丈”、距离“二尺”、“大如鸡卵”、“大如盘”等都是人以这种投影为基准的一种估测。
    作者发现,各国天文馆的大型天象厅、穹幕影院的半径都设定在13米左右(见彩色插页),就反映了人的这种本能。书中还从古今中外大量典籍、各学科的事例、古代诗文甚至UFO目击事件中找出大量其他旁证,来支持这个假说。全书逻辑严密、形象生动、文字流畅,虽是学术著作,读者读后,定会感觉是完整地经历了一场心路历程和发现之旅。 王玉民,河北承德人,男,48岁。文学硕士,天文学博士。博士论文《以尺量天》,获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04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有科幻小说《怪圈》,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有科普著作《天上人间——中国星座故事》,发表论文、科普作品、散文60余篇。现供职于北京天文馆古观象台,从事天文学史研究和天文科普工作。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面临的疑难
    (三)本书的努力目标
    (四)文献综述,用语的说明
    第一章古代尺度天象记录分析
    第一节“大如X”之以物作比方法的实质
    第二节数据梯度的完备性
    1行星掩、犯、合距离记录统计
    2月亮掩、犯、合距离记录统计
    3历代彗星记录统计
    4历代流星记录统计
    5历代极光尺度记录及次数分布统计
    6历代黑子大小、形状记录统计
    7历代新星、超新星大小及亮度记录统计
    8古代典籍中星体高度的描述
    第三节历史记录的一贯性
    1上述记录在各朝代分布的统计
    2考古发掘、其他典籍及现代记录
    第四节地域覆盖的广泛性
    1历史上出现的四颗大彗星尺度记录分布统计
    2明、清地方志记载的流星、流星雨大小记录的分布统计

    第二章古代天象记录的“尺度体系”
    第一节1尺=1°的再论证及外推
    1必要的重新论证
    21尺=1°的外推
    第二节“丈、尺、寸”与“度”的文字学与标准计量学变迁的考释
    第三节尺度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四节尺度体系与古代赤道坐标体系的比较
    1使用范围比较
    2精度比较

    第三章尺度体系的天球模型
    第一节尺度体系几何意义的建立——天球模型
    第二节尺度体系天球模型的心理行为渊源
    第三节尺寸记录和取象比类式记录的统一性
    第四节尺度体系天球模型的旁证
    1天象厅的直径
    2古代大气光象记录
    3民间、少数民族、其他典籍中的观天描述
    4古今文学、星象等作品中关于日月星大小的描述
    第五节“指”系统、牵星术及其他
    1“指”系统
    2牵星术与“指”系统
    3密位制
    4民间与国外相关用法
    第六节古人利用尺度体系观测天象时的操作方法
    第七节13米半径的假想参照天球是人类目视观天时的共同知觉特征

    第四章目视观天时的视错觉及校正
    第一节目视天穹视错觉的发现和解释
    1中国古代的解释
    2国外和现代的部分解释
    3“天穹扁平形状”说
    第二节关于天穹扁平形状学说的验证和解释
    第三节目视天穹视错觉的校正和归算
    1天穹的“视扁度角”
    2扁平天穹上的“标准”尺度
    3各种不同条件下扁平天穹模型、视错觉校正表
    4校正方法的说明和运用
    ……
    第五章目视观测天象时的其他视觉特性
    第六章取象比类之天象记录的量化
    第七章若干案例的综合分析
    结语
    附录
  • 内容简介:
    古书中常可见到彗尾“长四丈”、火星离金星“二尺”,以及流星“大如鸡卵”、新星“大如弹丸”这样的记录,它们记录的不可能是天体的真正距离、大小,那么其内在含义是什么呢?
    作者经多年研究发现,这是与每个人的视觉都有关的有趣话题。原来,人在抬头四顾、仰望天空时,会在潜意识中感到有一个半球形透明的假想天幕罩在头顶上,它以自己的眼睛为中心,半径约为13米。观天时,日月星辰、云气虹霓,都会在潜意识中被投影到这个天球上,那些长“四丈”、距离“二尺”、“大如鸡卵”、“大如盘”等都是人以这种投影为基准的一种估测。
    作者发现,各国天文馆的大型天象厅、穹幕影院的半径都设定在13米左右(见彩色插页),就反映了人的这种本能。书中还从古今中外大量典籍、各学科的事例、古代诗文甚至UFO目击事件中找出大量其他旁证,来支持这个假说。全书逻辑严密、形象生动、文字流畅,虽是学术著作,读者读后,定会感觉是完整地经历了一场心路历程和发现之旅。
  • 作者简介:
    王玉民,河北承德人,男,48岁。文学硕士,天文学博士。博士论文《以尺量天》,获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04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有科幻小说《怪圈》,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有科普著作《天上人间——中国星座故事》,发表论文、科普作品、散文60余篇。现供职于北京天文馆古观象台,从事天文学史研究和天文科普工作。
  •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面临的疑难
    (三)本书的努力目标
    (四)文献综述,用语的说明
    第一章古代尺度天象记录分析
    第一节“大如X”之以物作比方法的实质
    第二节数据梯度的完备性
    1行星掩、犯、合距离记录统计
    2月亮掩、犯、合距离记录统计
    3历代彗星记录统计
    4历代流星记录统计
    5历代极光尺度记录及次数分布统计
    6历代黑子大小、形状记录统计
    7历代新星、超新星大小及亮度记录统计
    8古代典籍中星体高度的描述
    第三节历史记录的一贯性
    1上述记录在各朝代分布的统计
    2考古发掘、其他典籍及现代记录
    第四节地域覆盖的广泛性
    1历史上出现的四颗大彗星尺度记录分布统计
    2明、清地方志记载的流星、流星雨大小记录的分布统计

    第二章古代天象记录的“尺度体系”
    第一节1尺=1°的再论证及外推
    1必要的重新论证
    21尺=1°的外推
    第二节“丈、尺、寸”与“度”的文字学与标准计量学变迁的考释
    第三节尺度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四节尺度体系与古代赤道坐标体系的比较
    1使用范围比较
    2精度比较

    第三章尺度体系的天球模型
    第一节尺度体系几何意义的建立——天球模型
    第二节尺度体系天球模型的心理行为渊源
    第三节尺寸记录和取象比类式记录的统一性
    第四节尺度体系天球模型的旁证
    1天象厅的直径
    2古代大气光象记录
    3民间、少数民族、其他典籍中的观天描述
    4古今文学、星象等作品中关于日月星大小的描述
    第五节“指”系统、牵星术及其他
    1“指”系统
    2牵星术与“指”系统
    3密位制
    4民间与国外相关用法
    第六节古人利用尺度体系观测天象时的操作方法
    第七节13米半径的假想参照天球是人类目视观天时的共同知觉特征

    第四章目视观天时的视错觉及校正
    第一节目视天穹视错觉的发现和解释
    1中国古代的解释
    2国外和现代的部分解释
    3“天穹扁平形状”说
    第二节关于天穹扁平形状学说的验证和解释
    第三节目视天穹视错觉的校正和归算
    1天穹的“视扁度角”
    2扁平天穹上的“标准”尺度
    3各种不同条件下扁平天穹模型、视错觉校正表
    4校正方法的说明和运用
    ……
    第五章目视观测天象时的其他视觉特性
    第六章取象比类之天象记录的量化
    第七章若干案例的综合分析
    结语
    附录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以尺量天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杨素秋
以尺量天
经纬度丛书·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
谌旭彬
以尺量天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以尺量天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以尺量天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以尺量天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以尺量天
我们为什么会抑郁:哀悼、忧郁与精神分析
达里安·利德
以尺量天
被遗忘的大流行:西班牙流感在美国
艾尔弗雷德·W. 克罗斯比 著;李玮璐 译
以尺量天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以尺量天
疯狂的尿酸
[美]戴维·珀尔马特 著
以尺量天
中国妆束:宋时天气宋时衣
左丘萌 末春
以尺量天
阿勒泰的角落
李娟 著;新经典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