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郡县图志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唐]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08-06
版次: 1
ISBN: 9787101013511
定价: 9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292页
字数: 63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650人买过
  •   元和郡县图志,李吉甫撰,是唐朝地理名著,为我国现存最早又较完整的地方总志。写成于唐宁宗元和八年(公元八八一三年》,因以当代年号为称,并非是元和时实际控制的疆域地志。它的体例,和初唐魏王李泰地志相同,是正史地理志的扩充,但较为简括,在某些方面又超越于括地志的内容形式,为后来的太平寰宇记等书开创了先例。元和郡县围志,原有图和志共四十卷,又旧录二卷,总四十二卷。它以贞观十三年《公元六三九年》大簿规划的十道为纲领,配合当时的四十七镇,每镇一图一志,分镇记载府、州与属县的等级、户、乡的数目,四至八到的方里,开元、元和的贡赋,以及沿革、山川、盐铁、垦田、军事设施、兵马配备等项。图的部分,在北宋时就亡佚了,志的部分,南宋淳熙三年《公元一一七六年》限隘仲首刻此书时亦有缺佚,大体上还保持四十二卷之数,宋以后目录亡佚,又缺第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卷,今天流传下来的只有三十四卷了。因为图已亡佚,故宋陈振孙直主齐绿懈题称为元和郡县志,现传各本仍用[图志]旧称,今仍题为元和郡县图志。   李吉甫(758~814),中国唐宪宗时宰相,地理学家。字弘宪。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以门荫入仕,颇为宰相李泌、窦参推重,后出为刺史。宪宗即位,入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元和元年(806)参与策划讨平剑南节度使刘辟叛乱 。次年 ,因赞助平浙西(今江苏镇江)节度使李之乱,以功封赞皇县侯。三年,发生了一起贬谪制科考官和压抑对策高第的牛僧孺等的事件,遭到舆论指责,遂自请出为淮南节度使。在淮南3年,筑富人、固本2塘,溉田数千顷;又修浚漕渠,使其畅通。六年,吉甫复入为相,奏准精简冗官808员,吏1769员;废京城诸僧的庄田、水硙免税之特权,以减轻贫民负担。安史之乱平定后,淮西节度使吴少阳跋扈不臣。吴少阳死后,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吉甫认为淮西在内地,不能依照河北强藩父死子继的惯例,主张乘时进取。但他于同年暴疾死。宰相武元衡、裴度等坚持讨伐,终于十二年平定淮西。吉甫深明时政,为相时多所建树,著有《元和郡县图志》,为地理名著,深为后世学者所称道。 元和郡县图志序
    元和郡县图志总目
    元和郡县图志目录
    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郡县图志阙卷逸文三卷

    附录:
    1程大昌跋
    2洪迈跋
    3张子颜跋
    4孔继涵跋
    5新唐书艺文志
    6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
    7四库全书提要
    8孙星衍序
    9严元照悔庵学文
    10孔继泰跋
    11程晋芳勉行堂文集
    12黄丕烈跋
    13叶德辉郋园读书志
  • 内容简介:
      元和郡县图志,李吉甫撰,是唐朝地理名著,为我国现存最早又较完整的地方总志。写成于唐宁宗元和八年(公元八八一三年》,因以当代年号为称,并非是元和时实际控制的疆域地志。它的体例,和初唐魏王李泰地志相同,是正史地理志的扩充,但较为简括,在某些方面又超越于括地志的内容形式,为后来的太平寰宇记等书开创了先例。元和郡县围志,原有图和志共四十卷,又旧录二卷,总四十二卷。它以贞观十三年《公元六三九年》大簿规划的十道为纲领,配合当时的四十七镇,每镇一图一志,分镇记载府、州与属县的等级、户、乡的数目,四至八到的方里,开元、元和的贡赋,以及沿革、山川、盐铁、垦田、军事设施、兵马配备等项。图的部分,在北宋时就亡佚了,志的部分,南宋淳熙三年《公元一一七六年》限隘仲首刻此书时亦有缺佚,大体上还保持四十二卷之数,宋以后目录亡佚,又缺第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卷,今天流传下来的只有三十四卷了。因为图已亡佚,故宋陈振孙直主齐绿懈题称为元和郡县志,现传各本仍用[图志]旧称,今仍题为元和郡县图志。
  • 作者简介:
      李吉甫(758~814),中国唐宪宗时宰相,地理学家。字弘宪。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以门荫入仕,颇为宰相李泌、窦参推重,后出为刺史。宪宗即位,入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元和元年(806)参与策划讨平剑南节度使刘辟叛乱 。次年 ,因赞助平浙西(今江苏镇江)节度使李之乱,以功封赞皇县侯。三年,发生了一起贬谪制科考官和压抑对策高第的牛僧孺等的事件,遭到舆论指责,遂自请出为淮南节度使。在淮南3年,筑富人、固本2塘,溉田数千顷;又修浚漕渠,使其畅通。六年,吉甫复入为相,奏准精简冗官808员,吏1769员;废京城诸僧的庄田、水硙免税之特权,以减轻贫民负担。安史之乱平定后,淮西节度使吴少阳跋扈不臣。吴少阳死后,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吉甫认为淮西在内地,不能依照河北强藩父死子继的惯例,主张乘时进取。但他于同年暴疾死。宰相武元衡、裴度等坚持讨伐,终于十二年平定淮西。吉甫深明时政,为相时多所建树,著有《元和郡县图志》,为地理名著,深为后世学者所称道。
  • 目录:
    元和郡县图志序
    元和郡县图志总目
    元和郡县图志目录
    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郡县图志阙卷逸文三卷

    附录:
    1程大昌跋
    2洪迈跋
    3张子颜跋
    4孔继涵跋
    5新唐书艺文志
    6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
    7四库全书提要
    8孙星衍序
    9严元照悔庵学文
    10孔继泰跋
    11程晋芳勉行堂文集
    12黄丕烈跋
    13叶德辉郋园读书志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元和郡县图志
太平寰宇记
[宋]樂史 著;王文楚 校
元和郡县图志
方舆胜览
[宋]祝穆 著;施和金 校
元和郡县图志
元丰九域志
[宋]王存 著;王文楚、魏嵩山 校
元和郡县图志
舆地纪胜
[宋]王象之 著
元和郡县图志
括地志辑校
[唐]李泰 著;贺次君 校
相关图书 / 更多
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姓纂新校证
陶敏 遗 著;李德辉 整理
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中兴:朝廷的短暂振作 中国历史
许超雄
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十四年 :
李旭东 著
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诗坛研究
宋立英 著
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中兴
司马光 著;柏杨 译
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五大诗人年谱
肖伟韬 著
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姓纂
[唐]林宝 撰;岑仲勉 校记;郁贤皓、陶敏 整理;孙望 审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元和郡县图志
南史 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唐]李延寿 撰
元和郡县图志
春秋公羊疏
[唐]徐彦 撰;郜积意解题;石杰校理
元和郡县图志
杜甫诗选
[唐]杜甫
元和郡县图志
帝范
[唐]唐太宗
元和郡县图志
李白全集
[唐]李白 著
元和郡县图志
明嘉靖聚乐堂本周易集解
[唐]李鼎祚 撰
元和郡县图志
旧钞本周礼疏
[唐]賈公彦 撰
元和郡县图志
清道光有获斋本周易集解篹疏
[唐]李鼎祚;[清]李道
元和郡县图志
清汪士钟影刻宋本仪礼疏
[唐]贾公彦
元和郡县图志
反经:读历史长智慧
[唐]赵蕤
元和郡县图志
寒山子诗集 附丰干拾得诗一卷
[唐]释寒山
元和郡县图志
北齐书
[唐]李百药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