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德]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10-09
版次: 1
ISBN: 9787100069250
定价: 10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55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 这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我感到极大的满意,我能在您访问海德堡期间与您认识,这对于我来说至今还是一件很罕见的事,一位像您这样很了解德国哲学的人曾把我自己的一些思考想法对您自己的国人开启。
    的确,我自己很了解人们彼此进行交往和联系的活生生的话语的优越性。但是在这样一个远方的并具有古老文化的国度,尽管我的先辈康德、黑格尔、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全集尚未完成,我自己的思想却能介绍给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化,这确是一种荣幸。
    我们深刻地感到一种毕生的使命,这一使命我们为了文人类文化的共同未来必须完成。 《诠释学·真理与方法(修订译本)1》目录:
    诠释学I
    导言
    第一部分艺术经验里真理问题的展现
    I审美领域的超越
    1.人文主义传统对于精神科学的意义
    a)方法论问题
    b)人文主义的几个主导概念
    α)教化(Bildung)
    β)共通感(Sensuscommunis)
    γ)判断力(Urteilskraft)
    δ)趣味(Geschmack)
    2.康德的批判所导致的美学主体化倾向
    a)康德关于趣味和天才的学说
    α)趣味的先验特征
    β)关于自由美和依存美的学说
    γ)美的理想的学说
    δ)自然和艺术中美的功利性
    ε)趣味和天才的关系
    b)天才说美学和体验概念
    α)天才概念的推广
    β)“体验”一词的历史
    γ)体验概念
    c)体验艺术的界限,为譬喻恢复名誉
    3.艺术真理问题的重新提出
    a)审美教化质疑
    b)对审美意识抽象的批判
    Ⅱ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及其诠释学的意义
    1.作为本体论阐释主线的游戏
    a)游戏概念
    b)向构成物的转化与彻底的中介
    c)审美存在的时间性
    d)悲剧的例证
    2.美学的和诠释学的结论
    a)绘画的本体论意义
    b)偶缘物和装饰品的本体论根据
    c)文学的边界位置
    d)作为诠释学任务的重构和综合

    第二部分真理问题扩大到精神科学里的理解问题
    I历史的准备
    1.浪漫主义诠释学及其在历史学中的应用质疑
    a)诠释学在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时期之间的本质转变
    α)浪漫主义诠释学的前史
    β)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诠释学设想
    b)浪漫主义诠释学之后的历史学派
    α)面对整个世界史理想的困境
    β)兰克的历史世界观
    γ)在J.G.德罗伊森那里历史学和诠释学的关系
    2.狄尔泰陷入历史主义困境
    a)从历史学的认识论问题到为精神科学奠定诠释学基础
    b)在狄尔泰关于历史意识的分析中科学和生命哲学的冲突
    3.通过现象学研究对认识论问题的克服
    a)胡塞尔和约尔克伯爵的生命概念
    b)海德格尔关于诠释学现象学的筹划
    Ⅱ一种诠释学经验理论的基本特征
    1.理解的历史性上升为诠释学原则
    a)诠释学循环和前见问题
    α)海德格尔对理解前结构的揭示
    β)启蒙运动对前见的贬斥
    b)作为理解条件的前见
    α)为权威和传统正名
    β)古典型的例证
    c)时间距离的诠释学意义
    d)效果历史原则
    2.诠释学基本问题的重新发现
    a)诠释学的应用问题
    b)亚里士多德诠释学的现实意义
    c)法学诠释学的典范意义
    3.对效果历史意识的分析
    a)反思哲学的界限
    b)经验概念和诠释学经验的本质
    c)问题在诠释学里的优先性
    α)柏拉图辩证法的范例
    β)问和答的逻辑

    第三部分以语言为主线的诠释学本体论转向
    1.语言作为诠释学经验之媒介
    a)语言性作为诠释学对象之规定
    b)语言性作为诠释学过程之规定
    2.“语言”概念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发展
    a)语言和逻各斯(Logos)
    b)语言和话语(Verbum)
    c)语言和概念构成(Begriffsbildung)
    3.语言作为诠释学本体论的视域
    a)语言作为世界经验
    b)语言中心及其思辨结构
    c)诠释学的普遍性观点
    版本

    诠释学Ⅱ
    Ⅰ导论
    1.在现象学和辩证法之间
    ——一种自我批判的尝试(1985年)
    Ⅱ准备
    2.当今德国哲学中的历史问题(1943年)
    3.精神科学中的真理(1953年)
    4.什么是真理?(1957年)
    5.论理解的循环(1959年)
    6.事情的本质和事物的语言(1960年)
    7.作为哲学的概念史(1970年)
    8.古典诠释学和哲学诠释学(1968年)
    Ⅲ补充
    9.自我理解的疑难性
    ——关于去神话化问题的诠释学讨论(1961年)
    10.历史的连续性和存在的瞬间(1965年)
    11.人和语言(1966年)
    12.论未来的规划(1965年)
    13.语义学和诠释学(1968年)
    14.语言和理解(1970年)
    15.语言能在多大程度上规定思维?(1970年)
    16.无谈话能力(1972年)
    Ⅳ发展
    17.诠释学问题的普遍性(1966年)
    18.修辞学、诠释学和意识形态批判
    ——对《真理与方法》再作后设批判性的解释(1967年)
    19.答《诠释学和意识形态批判》(1971年)
    20.修辞学和诠释学(1976年)
    21.逻辑学还是修辞学?
    ——再论诠释学前史(1976年)
    22.作为理论和实践双重任务的诠释学(1978年)
    23.实践理性问题(1980年)
    24.文本和解释(1983年)
    25.解毁和解构(1985年)
    V附录
    26.补注I—Ⅵ(1960年)
    27.诠释学与历史主义(1965年)
    28.诠释学(1969年)
    29.第2版序言(1965年)
    30.第3版后记(1972年)
    31.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自述(1973)
    本书论文版源
    中译注
    第1卷
    第2卷
    概念、名词索引(汉—德)
    概念、名词索引(德—汉)
    人名索引(汉—德)
    人名索引(德—汉)
    本书所引经典文献
    译后记
    《真理与方法》修订本
    译后记

    《诠释学·真理与方法(修订译本)(2)》目录:
    I导论
    1.在现象学和辩证法之间
    ——一种自我批判的尝试(1985年)
    Ⅱ准备
    2.当今德国哲学中的历史问题(1943年)
    3.精神科学中的真理(1953年)
    4.什么是真理?(1957年)
    5.论理解的循环(1959年)
    6.事情的本质和事物的语言(1960年)
    7.作为哲学的概念史(1970年)
    8.古典诠释学和哲学诠释学(1968年)补充
    9.自我理解的疑难性
    ——关于去神话化问题的诠释学讨论(1961年)
    10.历史的连续性和存在的瞬间(1965年)
    ……
  • 内容简介:
    这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我感到极大的满意,我能在您访问海德堡期间与您认识,这对于我来说至今还是一件很罕见的事,一位像您这样很了解德国哲学的人曾把我自己的一些思考想法对您自己的国人开启。
    的确,我自己很了解人们彼此进行交往和联系的活生生的话语的优越性。但是在这样一个远方的并具有古老文化的国度,尽管我的先辈康德、黑格尔、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全集尚未完成,我自己的思想却能介绍给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化,这确是一种荣幸。
    我们深刻地感到一种毕生的使命,这一使命我们为了文人类文化的共同未来必须完成。
  • 目录:
    《诠释学·真理与方法(修订译本)1》目录:
    诠释学I
    导言
    第一部分艺术经验里真理问题的展现
    I审美领域的超越
    1.人文主义传统对于精神科学的意义
    a)方法论问题
    b)人文主义的几个主导概念
    α)教化(Bildung)
    β)共通感(Sensuscommunis)
    γ)判断力(Urteilskraft)
    δ)趣味(Geschmack)
    2.康德的批判所导致的美学主体化倾向
    a)康德关于趣味和天才的学说
    α)趣味的先验特征
    β)关于自由美和依存美的学说
    γ)美的理想的学说
    δ)自然和艺术中美的功利性
    ε)趣味和天才的关系
    b)天才说美学和体验概念
    α)天才概念的推广
    β)“体验”一词的历史
    γ)体验概念
    c)体验艺术的界限,为譬喻恢复名誉
    3.艺术真理问题的重新提出
    a)审美教化质疑
    b)对审美意识抽象的批判
    Ⅱ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及其诠释学的意义
    1.作为本体论阐释主线的游戏
    a)游戏概念
    b)向构成物的转化与彻底的中介
    c)审美存在的时间性
    d)悲剧的例证
    2.美学的和诠释学的结论
    a)绘画的本体论意义
    b)偶缘物和装饰品的本体论根据
    c)文学的边界位置
    d)作为诠释学任务的重构和综合

    第二部分真理问题扩大到精神科学里的理解问题
    I历史的准备
    1.浪漫主义诠释学及其在历史学中的应用质疑
    a)诠释学在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时期之间的本质转变
    α)浪漫主义诠释学的前史
    β)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诠释学设想
    b)浪漫主义诠释学之后的历史学派
    α)面对整个世界史理想的困境
    β)兰克的历史世界观
    γ)在J.G.德罗伊森那里历史学和诠释学的关系
    2.狄尔泰陷入历史主义困境
    a)从历史学的认识论问题到为精神科学奠定诠释学基础
    b)在狄尔泰关于历史意识的分析中科学和生命哲学的冲突
    3.通过现象学研究对认识论问题的克服
    a)胡塞尔和约尔克伯爵的生命概念
    b)海德格尔关于诠释学现象学的筹划
    Ⅱ一种诠释学经验理论的基本特征
    1.理解的历史性上升为诠释学原则
    a)诠释学循环和前见问题
    α)海德格尔对理解前结构的揭示
    β)启蒙运动对前见的贬斥
    b)作为理解条件的前见
    α)为权威和传统正名
    β)古典型的例证
    c)时间距离的诠释学意义
    d)效果历史原则
    2.诠释学基本问题的重新发现
    a)诠释学的应用问题
    b)亚里士多德诠释学的现实意义
    c)法学诠释学的典范意义
    3.对效果历史意识的分析
    a)反思哲学的界限
    b)经验概念和诠释学经验的本质
    c)问题在诠释学里的优先性
    α)柏拉图辩证法的范例
    β)问和答的逻辑

    第三部分以语言为主线的诠释学本体论转向
    1.语言作为诠释学经验之媒介
    a)语言性作为诠释学对象之规定
    b)语言性作为诠释学过程之规定
    2.“语言”概念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发展
    a)语言和逻各斯(Logos)
    b)语言和话语(Verbum)
    c)语言和概念构成(Begriffsbildung)
    3.语言作为诠释学本体论的视域
    a)语言作为世界经验
    b)语言中心及其思辨结构
    c)诠释学的普遍性观点
    版本

    诠释学Ⅱ
    Ⅰ导论
    1.在现象学和辩证法之间
    ——一种自我批判的尝试(1985年)
    Ⅱ准备
    2.当今德国哲学中的历史问题(1943年)
    3.精神科学中的真理(1953年)
    4.什么是真理?(1957年)
    5.论理解的循环(1959年)
    6.事情的本质和事物的语言(1960年)
    7.作为哲学的概念史(1970年)
    8.古典诠释学和哲学诠释学(1968年)
    Ⅲ补充
    9.自我理解的疑难性
    ——关于去神话化问题的诠释学讨论(1961年)
    10.历史的连续性和存在的瞬间(1965年)
    11.人和语言(1966年)
    12.论未来的规划(1965年)
    13.语义学和诠释学(1968年)
    14.语言和理解(1970年)
    15.语言能在多大程度上规定思维?(1970年)
    16.无谈话能力(1972年)
    Ⅳ发展
    17.诠释学问题的普遍性(1966年)
    18.修辞学、诠释学和意识形态批判
    ——对《真理与方法》再作后设批判性的解释(1967年)
    19.答《诠释学和意识形态批判》(1971年)
    20.修辞学和诠释学(1976年)
    21.逻辑学还是修辞学?
    ——再论诠释学前史(1976年)
    22.作为理论和实践双重任务的诠释学(1978年)
    23.实践理性问题(1980年)
    24.文本和解释(1983年)
    25.解毁和解构(1985年)
    V附录
    26.补注I—Ⅵ(1960年)
    27.诠释学与历史主义(1965年)
    28.诠释学(1969年)
    29.第2版序言(1965年)
    30.第3版后记(1972年)
    31.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自述(1973)
    本书论文版源
    中译注
    第1卷
    第2卷
    概念、名词索引(汉—德)
    概念、名词索引(德—汉)
    人名索引(汉—德)
    人名索引(德—汉)
    本书所引经典文献
    译后记
    《真理与方法》修订本
    译后记

    《诠释学·真理与方法(修订译本)(2)》目录:
    I导论
    1.在现象学和辩证法之间
    ——一种自我批判的尝试(1985年)
    Ⅱ准备
    2.当今德国哲学中的历史问题(1943年)
    3.精神科学中的真理(1953年)
    4.什么是真理?(1957年)
    5.论理解的循环(1959年)
    6.事情的本质和事物的语言(1960年)
    7.作为哲学的概念史(1970年)
    8.古典诠释学和哲学诠释学(1968年)补充
    9.自我理解的疑难性
    ——关于去神话化问题的诠释学讨论(1961年)
    10.历史的连续性和存在的瞬间(1965年)
    ……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与过度诠释
翁贝托·埃科 著;王宇根 译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体育精神与文化:高校团体操创编理论与实践
顾碧威 著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关于语言、行为与解释的论文集(新译本)(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保罗·利科(Paul Ricoeur) 著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学
里特尔 等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学的定位和判断(解释学译丛)
鲁道夫·A. 马克瑞尔(Rudolf A. Makkreel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人性:如何用自然科学理解生命、爱与关系
姜帆 译;[英]卡米拉·庞(Camilla Pang)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与考证:中国现代史学大家的文学研究
郭士礼 严丹 著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三角:汉学、比较经学与跨文化神学的形成与互动
[法]魏明德(B. VERMANDER)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学与他者的声音:重读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
[美]詹姆斯·里瑟尔 著;李建盛 译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建构:诠释理性批判(当代德国哲学前沿丛书)
[德]汉斯·伦克(Hans Lenk)著 励洁丹 译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学的突破:从经典诠释学到德行诠释学(诠释学文集)
傅永军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学视域下的隐喻与真理问题研究
丁蔓 著
系列丛书 / 更多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与过度诠释
翁贝托·埃科 著;王宇根 译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体育精神与文化:高校团体操创编理论与实践
顾碧威 著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关于语言、行为与解释的论文集(新译本)(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保罗·利科(Paul Ricoeur) 著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学
里特尔 等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学的定位和判断(解释学译丛)
鲁道夫·A. 马克瑞尔(Rudolf A. Makkreel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人性:如何用自然科学理解生命、爱与关系
姜帆 译;[英]卡米拉·庞(Camilla Pang)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与考证:中国现代史学大家的文学研究
郭士礼 严丹 著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三角:汉学、比较经学与跨文化神学的形成与互动
[法]魏明德(B. VERMANDER)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学与他者的声音:重读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
[美]詹姆斯·里瑟尔 著;李建盛 译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建构:诠释理性批判(当代德国哲学前沿丛书)
[德]汉斯·伦克(Hans Lenk)著 励洁丹 译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学的突破:从经典诠释学到德行诠释学(诠释学文集)
傅永军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学视域下的隐喻与真理问题研究
丁蔓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与过度诠释
翁贝托·埃科 著;王宇根 译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体育精神与文化:高校团体操创编理论与实践
顾碧威 著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关于语言、行为与解释的论文集(新译本)(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保罗·利科(Paul Ricoeur) 著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学
里特尔 等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学的定位和判断(解释学译丛)
鲁道夫·A. 马克瑞尔(Rudolf A. Makkreel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人性:如何用自然科学理解生命、爱与关系
姜帆 译;[英]卡米拉·庞(Camilla Pang)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与考证:中国现代史学大家的文学研究
郭士礼 严丹 著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三角:汉学、比较经学与跨文化神学的形成与互动
[法]魏明德(B. VERMANDER)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学与他者的声音:重读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
[美]詹姆斯·里瑟尔 著;李建盛 译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建构:诠释理性批判(当代德国哲学前沿丛书)
[德]汉斯·伦克(Hans Lenk)著 励洁丹 译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学的突破:从经典诠释学到德行诠释学(诠释学文集)
傅永军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诠释学视域下的隐喻与真理问题研究
丁蔓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