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美]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2014-10
版次: 1
ISBN: 9787508646916
定价: 16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历史
629人买过
  • 《战后欧洲史》(套装全四卷)是当今世界最受尊崇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托尼?朱特最重要的代表著作,历经20年构思10年撰写,广泛运用6种语言文献资料,涉及34个国家,兼顾西欧东欧,囊括整个欧洲,第一部全面展现现代欧洲60年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的大师级历史杰作,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欧盟外长索拉纳等欧美政治首脑人物隆重推荐。
      从残酷的种族灭绝到人权价值的倡议,从法西斯主义席卷全球到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集团解体,从自由资本市场到大政府福利主义国家,从军备竞赛到成立互助合作的欧盟,从关税壁垒到统一货币欧元……欧洲就是人类活动的实验室,它经历了各式各样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秩序、文化思潮的洗礼和试验。无怪乎,托尼?朱特说:“像狐狸一样,欧洲懂得很多。”对于现代公众而言,“不了解欧洲,无以了解世界”。
      《战后欧洲史》是当代最顶尖的历史学家托尼?朱特历时十余载而成的心血巨著。从“二战”结束直至21世纪初,这本书展现整个欧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历史面貌,全面而简练地再现了欧洲在战争废墟上重建的现实与精神历程,并揭示出欧洲走向联合自强的未来之路。托尼?朱特以敏锐的观察、深厚的人文关怀以及高超的叙述能力,将1945年至2005年的欧洲六十年历史,淬炼成了一部引人入胜、意义非凡且极具个人见解的伟大著作。
      《战后欧洲史》出版后赞誉如潮,获奖无数,被誉为“关于战后欧洲历史的最佳著作”“短期内无法超越的伟大著作”,并已成为社会大众“理解现代世界不可不读的经典巨著”。
      分卷内容简介:
      《战后欧洲史》卷一《旧欧洲的终结1945—1953》内容简介:
      1945年至1953年,美苏对峙,冷战来临。铁幕落下,东西方阵营的对立,成为之后数十年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主要格局。
      战争改变了一切,欧洲靠外人获得解放,不再能完全左右自己的命运。欧洲从政治和地理上分裂了。
      在西欧,过渡政府举行了新的大选。民众内心渴望正常化,远离过分自信的政治教条。强调社会和道德改良的基督教民主党,在美国的帮助下掌控了政治权力。实施马歇尔计划加速了欧洲的重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提升了经济一体化,成立“北约”则将美国拉入欧洲防御体系……各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盟与合作奠定了欧洲复兴的基础,也使得欧洲成为美苏交锋的前沿。
      另一方面,斯大林在东欧广泛建立起苏联可以信赖且不会威胁其安全的政府。东欧诸国纷纷卷入逮捕、清洗和审判的旋涡,都确立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都进行“经济改革”并实施“五年计划”,成为“地理上相邻的复制品国家”。
      美苏两国掀起文化战争的波澜,欧洲的文化也分裂了。是否支持苏联,或者是否反共,成为划分东方和西方、左翼和右翼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深深地刻入欧洲的文化知识生活。
      《战后欧洲史》卷二《繁荣与革命1953—1971》内容简介:
      随着斯大林的逝世、朝鲜战争的结束和柏林墙的出现,欧洲逐步进入政治稳定状态,迎来经济的繁华时代。
      20世纪50年代后,让西欧各国头疼的大事,不是防范野心勃勃的莫斯科,而是各国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欧洲帝国撤离原有的殖民地,失去了往日的荣耀,却也促使它们专注于本土事务。大多数的欧洲人远离了全面运动型的政治,关注的不再是革命的希望和经济的绝望,而是政府能否提供完善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主流政党则强调政治改良和责任分工,尽力避免导致国家分裂的意识形态争论。政治稳定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欧洲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
      60年代,战后的人口爆炸成为引发社会、文化动乱的导火索。青少年仿效美国的消费方式,将几乎一无所知的美国看作自己的未来。时装、大众文化、性,甚至被浪漫化的“毛主义”,成为新一代与其祖父母时代一刀两断的方式。终于,法国爆发“五月风暴”,“1968年革命”席卷欧洲大陆。
      在斯大林逝后,东欧诸国以微妙的方式试图摆脱苏联的掌控。新上台的赫鲁晓夫小心翼翼地进行“有控制”的改革,尝试在不损害体制的前提下,和斯大林时代划清界线。但这场非斯大林化运动,在东欧激起要求变革的呼声。对大多数东欧人来说,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失去了它曾经有过的激进向前的、乌托邦式的理想,而成为必须忍受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1956年匈牙利革命、1968年布拉格之春、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的转向以及诸国内政的改革,成为东欧未来变局的远方鼓声。
      60年代在世界各地悲惨谢幕。
      《战后欧洲史》卷三《大衰退1971—1989》内容简介:
      20世纪70年代,战后欧洲的经济繁荣热潮退却了。美国单方面废除布雷顿森林协定,稳定世界金融秩序的美元固定汇率制度被埋葬,欧洲货币汇率随之浮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经济增长率下降接踵而至,同时还伴随着大范围的工人失业和社会不满。
      西欧的政治图景开始分裂,左翼和右翼主导的整体格局,被“单一议题”政党和运动打破。一些社会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女权运动、环境保护主义组织与和平运动等新政治团体,利用舆论将社会情绪转化为政治行动。
      到70年代末期,欧洲社会开始觉察到其福利国家体制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撒切尔夫人倡导的私有化浪潮,在80年代冲破西欧海岸,并在接下来的10年里席卷了整个大陆。欧洲战后数十年以来的社会民主共识被彻底改变。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蹒跚而行,经济衰退,民生困顿。新的反对运动在布拉格和华沙蓬勃发展,持不同政见人士选择从个人权利、公民自由等议题切入,终结了苏维埃政权对话语权的垄断。通过环境污染等切身议题,知识分子消除了社会公众的冷漠和恐惧,逐渐建立起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
      80年代末,在戈尔巴乔夫领导下,苏联为了拯救自己的共产主义,逐渐摆脱了对东欧诸国的监督。像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欧洲共产主义政权在1989年轰然倒台。
      旧秩序迅速、平静且和平地终结了,留下四分五裂的大陆。
      《战后欧洲史》卷四《旧欧洲新欧洲1989—2005》内容简介:
      1991年,苏联解体。后共产主义的东欧举步维艰,面临着艰难的经济转型和民主过渡。经济上,这些自由市场的新信徒推行私有化政策,原本想要使公民人人成为资本家,将国家带出经济的泥潭。结果却是,公共机构分崩离析,公有资产被权力者据为己有。政治上,循环再生的“共产党员们”到处与真正的民族主义者结盟,痛苦的大众被抛向社会边缘。
      东欧,在欧洲的大门外张望,极力想重返“欧洲”——为了获得援助,实现经济现代化,或者是为了防止退回“民族共产主义”,稳定国内政局,都必须同“欧洲”捆绑起来。繁荣的西欧又一次面对它的孪生兄弟东欧。“欧洲”不得不重新思考:谁是欧洲人?什么是欧洲?欧洲人想让欧洲成为什么样?
      繁忙的公路网络、便捷的铁路系统、流行的英语,促进了欧洲内部更密集的交流。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之后,欧元和欧盟正式将欧洲凝聚为一体,一个真正完整的欧洲正在形成。欧洲不再只是地理的概念,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真正把欧洲人凝聚在一起的,正是这种与“美国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欧洲模式。
      欧盟没有取代传统的边界意义上的国家。随着时日渐长,繁复的议程、民主的缺失、大国的操控,使这个超国家组织越来越难激起欧洲民众的热情。外来移民的增加,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使新右翼党派如虎添翼,整个欧洲可能陷入越来越严重的紧张气氛中。
      如果欧洲的爱国之心能够突破自我的局限,像海涅所说的理想的法国式爱国主义那样,展开双臂去拥抱整个文明世界,也许欧洲能成就另一番新局面,21世纪将可能是属于欧洲的世纪。
      这是欧洲的机会,也是欧洲的挑战。 托尼?朱特(Tony Judt)

    ◎全球百大思想家

    ◎奥威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21世纪初最顶尖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

    著名历史学家,以其对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的深入研究而闻名于世。1948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先后执教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纽约大学。

    1995年,创办雷马克研究所,专事欧洲问题研究;

    1996年,当选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

    2007年,当选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2008年,入选美国《外交政策》评选的“全球百大思想家”;

    2009年,以其卓越的“智慧、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气”获得奥威尔终身成就奖。

    托尼?朱特长期为《新共和》《纽约时报》《纽约时报书评》《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等欧美主流媒体撰稿,并以尖锐的自由主义批评文风成为备受尊重的知识分子,拥有“知识分子中的知识分子”之美誉。

    其主要著作有《战后欧洲史》《沉疴遍地》《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责任的重负:布鲁姆、加缪、阿隆和法国的20世纪》《思虑二十世纪》等。其中,《战后欧洲史》被誉为“关于战后欧洲历史的最佳著作”“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伟大著作”。

    托尼?朱特所获赞誉

    大师级的历史学家,具有传统情怀的公共知识分子和无畏的勇者。

    ——《时代周刊》(Time)

    一位顶尖的欧洲历史学家、卓越的写作者和敏锐的思想家。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托尼?朱特文笔流畅,叙事强如海涛,论战笔锋更盛……他能够在过去中洞见未来,使其著作充满独特的时代感。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他是我们时代最重要的思想文化史学家,也是同代人中最敢言的公共知识分子。

    ——拉希德?卡利迪(Rashid Khalidi,著名学者、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

    托尼?朱特拥有作为旁观者却仍投身其中的优秀传统,是参与政治事务同时保持独立性和批判性的知识分子。作为历史学家,他最为独特的成就之一是将20世纪欧洲知识分子和政治历史相整合,以揭示一种在思想与现实、理念与行动、书籍与人群之间意想不到的相互作用。

    ——蒂莫西?加顿?阿什(Timothy Garton Ash,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欧洲研究教授)

    托尼?朱特有一种非凡的能力,能看到并传达宏大的图景,同时,还能深入这件事情的核心,大多数专业学者两者都做不到,他们只在这两者之间飘着。但朱特既能够谈论这个大图景,又能阐释在当下它为何重要。

    ——马克?里拉(Mark Lilla,著名思想史学者、哥伦比亚大学人文学教授)

    与自己辩论,尤其是与自己的激情辩论,是一位真正的思想者的标志。朱特只要一息尚存便从未停止思索。……朱特永远不会声称他给出了所有答案。但是他问对了所有问题。对此我们唯有感激。

    ——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著名文化学者、作家、政治评论家) 总目录:

    卷一《旧欧洲的终结1945—1953》

    卷二《繁荣与革命1953—1971》

    卷三《大衰退1971—1989》

    卷四《旧欧洲 新欧洲1989—2005》

    分卷目录:

    卷一《旧欧洲的终结1945—1953》

    前言与鸣谢

    导言

    第1章 战争遗留的问题

    第2章 惩罚

    第3章 欧洲的复兴

    第4章 难以安定

    第5章 冷战来临

    第6章 卷入旋涡

    第7章 文化战争

    尾 声 旧欧洲的终结

    卷二《繁荣与革命1953—1971》

    第1章 政治稳定

    第2章 幻想破灭

    第3章 繁华年代

          附记:两种经济的故事

    第4章 社会民主时期

    第5章 革命的幽灵

    第6章 尘埃落定

    卷三《大衰退1971—1989》

    第1章 降低期望

    第2章 新基调中的政治

    第3章 过渡时期

    第4章 新现实主义

    第5章 降低期望

    第6章 新基调中的政治

    卷四《旧欧洲 新欧洲1989—2005》

    第1章 四分五裂的大陆 

    第2章 清算 

    第3章 旧欧洲—新欧洲 

    第4章 欧洲的多样性 

    第5章 代表一种生活方式的欧洲 

    跋:来自死者之屋——论现代欧洲的记忆 

    索引
  • 内容简介:
    《战后欧洲史》(套装全四卷)是当今世界最受尊崇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托尼?朱特最重要的代表著作,历经20年构思10年撰写,广泛运用6种语言文献资料,涉及34个国家,兼顾西欧东欧,囊括整个欧洲,第一部全面展现现代欧洲60年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的大师级历史杰作,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欧盟外长索拉纳等欧美政治首脑人物隆重推荐。
      从残酷的种族灭绝到人权价值的倡议,从法西斯主义席卷全球到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集团解体,从自由资本市场到大政府福利主义国家,从军备竞赛到成立互助合作的欧盟,从关税壁垒到统一货币欧元……欧洲就是人类活动的实验室,它经历了各式各样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秩序、文化思潮的洗礼和试验。无怪乎,托尼?朱特说:“像狐狸一样,欧洲懂得很多。”对于现代公众而言,“不了解欧洲,无以了解世界”。
      《战后欧洲史》是当代最顶尖的历史学家托尼?朱特历时十余载而成的心血巨著。从“二战”结束直至21世纪初,这本书展现整个欧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历史面貌,全面而简练地再现了欧洲在战争废墟上重建的现实与精神历程,并揭示出欧洲走向联合自强的未来之路。托尼?朱特以敏锐的观察、深厚的人文关怀以及高超的叙述能力,将1945年至2005年的欧洲六十年历史,淬炼成了一部引人入胜、意义非凡且极具个人见解的伟大著作。
      《战后欧洲史》出版后赞誉如潮,获奖无数,被誉为“关于战后欧洲历史的最佳著作”“短期内无法超越的伟大著作”,并已成为社会大众“理解现代世界不可不读的经典巨著”。
      分卷内容简介:
      《战后欧洲史》卷一《旧欧洲的终结1945—1953》内容简介:
      1945年至1953年,美苏对峙,冷战来临。铁幕落下,东西方阵营的对立,成为之后数十年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主要格局。
      战争改变了一切,欧洲靠外人获得解放,不再能完全左右自己的命运。欧洲从政治和地理上分裂了。
      在西欧,过渡政府举行了新的大选。民众内心渴望正常化,远离过分自信的政治教条。强调社会和道德改良的基督教民主党,在美国的帮助下掌控了政治权力。实施马歇尔计划加速了欧洲的重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提升了经济一体化,成立“北约”则将美国拉入欧洲防御体系……各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盟与合作奠定了欧洲复兴的基础,也使得欧洲成为美苏交锋的前沿。
      另一方面,斯大林在东欧广泛建立起苏联可以信赖且不会威胁其安全的政府。东欧诸国纷纷卷入逮捕、清洗和审判的旋涡,都确立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都进行“经济改革”并实施“五年计划”,成为“地理上相邻的复制品国家”。
      美苏两国掀起文化战争的波澜,欧洲的文化也分裂了。是否支持苏联,或者是否反共,成为划分东方和西方、左翼和右翼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深深地刻入欧洲的文化知识生活。
      《战后欧洲史》卷二《繁荣与革命1953—1971》内容简介:
      随着斯大林的逝世、朝鲜战争的结束和柏林墙的出现,欧洲逐步进入政治稳定状态,迎来经济的繁华时代。
      20世纪50年代后,让西欧各国头疼的大事,不是防范野心勃勃的莫斯科,而是各国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欧洲帝国撤离原有的殖民地,失去了往日的荣耀,却也促使它们专注于本土事务。大多数的欧洲人远离了全面运动型的政治,关注的不再是革命的希望和经济的绝望,而是政府能否提供完善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主流政党则强调政治改良和责任分工,尽力避免导致国家分裂的意识形态争论。政治稳定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欧洲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
      60年代,战后的人口爆炸成为引发社会、文化动乱的导火索。青少年仿效美国的消费方式,将几乎一无所知的美国看作自己的未来。时装、大众文化、性,甚至被浪漫化的“毛主义”,成为新一代与其祖父母时代一刀两断的方式。终于,法国爆发“五月风暴”,“1968年革命”席卷欧洲大陆。
      在斯大林逝后,东欧诸国以微妙的方式试图摆脱苏联的掌控。新上台的赫鲁晓夫小心翼翼地进行“有控制”的改革,尝试在不损害体制的前提下,和斯大林时代划清界线。但这场非斯大林化运动,在东欧激起要求变革的呼声。对大多数东欧人来说,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失去了它曾经有过的激进向前的、乌托邦式的理想,而成为必须忍受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1956年匈牙利革命、1968年布拉格之春、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的转向以及诸国内政的改革,成为东欧未来变局的远方鼓声。
      60年代在世界各地悲惨谢幕。
      《战后欧洲史》卷三《大衰退1971—1989》内容简介:
      20世纪70年代,战后欧洲的经济繁荣热潮退却了。美国单方面废除布雷顿森林协定,稳定世界金融秩序的美元固定汇率制度被埋葬,欧洲货币汇率随之浮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经济增长率下降接踵而至,同时还伴随着大范围的工人失业和社会不满。
      西欧的政治图景开始分裂,左翼和右翼主导的整体格局,被“单一议题”政党和运动打破。一些社会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女权运动、环境保护主义组织与和平运动等新政治团体,利用舆论将社会情绪转化为政治行动。
      到70年代末期,欧洲社会开始觉察到其福利国家体制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撒切尔夫人倡导的私有化浪潮,在80年代冲破西欧海岸,并在接下来的10年里席卷了整个大陆。欧洲战后数十年以来的社会民主共识被彻底改变。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蹒跚而行,经济衰退,民生困顿。新的反对运动在布拉格和华沙蓬勃发展,持不同政见人士选择从个人权利、公民自由等议题切入,终结了苏维埃政权对话语权的垄断。通过环境污染等切身议题,知识分子消除了社会公众的冷漠和恐惧,逐渐建立起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
      80年代末,在戈尔巴乔夫领导下,苏联为了拯救自己的共产主义,逐渐摆脱了对东欧诸国的监督。像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欧洲共产主义政权在1989年轰然倒台。
      旧秩序迅速、平静且和平地终结了,留下四分五裂的大陆。
      《战后欧洲史》卷四《旧欧洲新欧洲1989—2005》内容简介:
      1991年,苏联解体。后共产主义的东欧举步维艰,面临着艰难的经济转型和民主过渡。经济上,这些自由市场的新信徒推行私有化政策,原本想要使公民人人成为资本家,将国家带出经济的泥潭。结果却是,公共机构分崩离析,公有资产被权力者据为己有。政治上,循环再生的“共产党员们”到处与真正的民族主义者结盟,痛苦的大众被抛向社会边缘。
      东欧,在欧洲的大门外张望,极力想重返“欧洲”——为了获得援助,实现经济现代化,或者是为了防止退回“民族共产主义”,稳定国内政局,都必须同“欧洲”捆绑起来。繁荣的西欧又一次面对它的孪生兄弟东欧。“欧洲”不得不重新思考:谁是欧洲人?什么是欧洲?欧洲人想让欧洲成为什么样?
      繁忙的公路网络、便捷的铁路系统、流行的英语,促进了欧洲内部更密集的交流。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之后,欧元和欧盟正式将欧洲凝聚为一体,一个真正完整的欧洲正在形成。欧洲不再只是地理的概念,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真正把欧洲人凝聚在一起的,正是这种与“美国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欧洲模式。
      欧盟没有取代传统的边界意义上的国家。随着时日渐长,繁复的议程、民主的缺失、大国的操控,使这个超国家组织越来越难激起欧洲民众的热情。外来移民的增加,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使新右翼党派如虎添翼,整个欧洲可能陷入越来越严重的紧张气氛中。
      如果欧洲的爱国之心能够突破自我的局限,像海涅所说的理想的法国式爱国主义那样,展开双臂去拥抱整个文明世界,也许欧洲能成就另一番新局面,21世纪将可能是属于欧洲的世纪。
      这是欧洲的机会,也是欧洲的挑战。
  • 作者简介:
    托尼?朱特(Tony Judt)

    ◎全球百大思想家

    ◎奥威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21世纪初最顶尖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

    著名历史学家,以其对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的深入研究而闻名于世。1948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先后执教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纽约大学。

    1995年,创办雷马克研究所,专事欧洲问题研究;

    1996年,当选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

    2007年,当选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2008年,入选美国《外交政策》评选的“全球百大思想家”;

    2009年,以其卓越的“智慧、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气”获得奥威尔终身成就奖。

    托尼?朱特长期为《新共和》《纽约时报》《纽约时报书评》《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等欧美主流媒体撰稿,并以尖锐的自由主义批评文风成为备受尊重的知识分子,拥有“知识分子中的知识分子”之美誉。

    其主要著作有《战后欧洲史》《沉疴遍地》《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责任的重负:布鲁姆、加缪、阿隆和法国的20世纪》《思虑二十世纪》等。其中,《战后欧洲史》被誉为“关于战后欧洲历史的最佳著作”“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伟大著作”。

    托尼?朱特所获赞誉

    大师级的历史学家,具有传统情怀的公共知识分子和无畏的勇者。

    ——《时代周刊》(Time)

    一位顶尖的欧洲历史学家、卓越的写作者和敏锐的思想家。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托尼?朱特文笔流畅,叙事强如海涛,论战笔锋更盛……他能够在过去中洞见未来,使其著作充满独特的时代感。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他是我们时代最重要的思想文化史学家,也是同代人中最敢言的公共知识分子。

    ——拉希德?卡利迪(Rashid Khalidi,著名学者、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

    托尼?朱特拥有作为旁观者却仍投身其中的优秀传统,是参与政治事务同时保持独立性和批判性的知识分子。作为历史学家,他最为独特的成就之一是将20世纪欧洲知识分子和政治历史相整合,以揭示一种在思想与现实、理念与行动、书籍与人群之间意想不到的相互作用。

    ——蒂莫西?加顿?阿什(Timothy Garton Ash,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欧洲研究教授)

    托尼?朱特有一种非凡的能力,能看到并传达宏大的图景,同时,还能深入这件事情的核心,大多数专业学者两者都做不到,他们只在这两者之间飘着。但朱特既能够谈论这个大图景,又能阐释在当下它为何重要。

    ——马克?里拉(Mark Lilla,著名思想史学者、哥伦比亚大学人文学教授)

    与自己辩论,尤其是与自己的激情辩论,是一位真正的思想者的标志。朱特只要一息尚存便从未停止思索。……朱特永远不会声称他给出了所有答案。但是他问对了所有问题。对此我们唯有感激。

    ——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著名文化学者、作家、政治评论家)
  • 目录:
    总目录:

    卷一《旧欧洲的终结1945—1953》

    卷二《繁荣与革命1953—1971》

    卷三《大衰退1971—1989》

    卷四《旧欧洲 新欧洲1989—2005》

    分卷目录:

    卷一《旧欧洲的终结1945—1953》

    前言与鸣谢

    导言

    第1章 战争遗留的问题

    第2章 惩罚

    第3章 欧洲的复兴

    第4章 难以安定

    第5章 冷战来临

    第6章 卷入旋涡

    第7章 文化战争

    尾 声 旧欧洲的终结

    卷二《繁荣与革命1953—1971》

    第1章 政治稳定

    第2章 幻想破灭

    第3章 繁华年代

          附记:两种经济的故事

    第4章 社会民主时期

    第5章 革命的幽灵

    第6章 尘埃落定

    卷三《大衰退1971—1989》

    第1章 降低期望

    第2章 新基调中的政治

    第3章 过渡时期

    第4章 新现实主义

    第5章 降低期望

    第6章 新基调中的政治

    卷四《旧欧洲 新欧洲1989—2005》

    第1章 四分五裂的大陆 

    第2章 清算 

    第3章 旧欧洲—新欧洲 

    第4章 欧洲的多样性 

    第5章 代表一种生活方式的欧洲 

    跋:来自死者之屋——论现代欧洲的记忆 

    索引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战后美国城市:人口、经济与社会政策
约翰.F.麦克唐纳 著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战后中国题材英语作品的跨文化研究
张喜华 著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战后日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田正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战后在华日本侨俘遣返研究
徐志民;米卫娜;关亚新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战后美国联邦公共图书馆政策演变研究(1946—2006)
郭忠义 著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战后冲绳文学的创伤书写/武陵译学丛书
丁跃斌 著;蒋林、汤敬安、刘汝荣 编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战后英国英属撒哈拉以南非洲政策研究(1945—1980)
杭聪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战后英国文化外交研究
汲立立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战后日本公害史论(生态文明书系)
[日]宫本宪一 著;林家彬 译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战后东亚秩序
牛军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战后日本政治思想与政治
邱静 著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战后日本国家认同建构
田庆立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1:怎么说孩子才爱听,怎么教孩子才肯学?帮助每一位3-12岁孩子的父母结束与孩子的所有冲突!
[美]海姆·G.吉诺特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怎样做成大事
[美]丹·加德纳(Dan Gardner) 著;贾拥民 译;湛庐文化 出品;[丹麦]傅以斌(Bent Flyvbjerg)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1200年希腊罗马神话
[美]伊迪丝·汉密尔顿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爱情心理学(新编本)
[美]罗伯特·J. 斯腾伯格 (美)凯琳·斯腾伯格 倪爱萍 译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黄金圈法则
[美]西蒙·斯涅克 著;磨铁文化 出品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汤姆·索亚历险记 彩图注音版 一二三四年级5-6-7-8-9岁小学生课外阅读经典 儿童文学无障碍有声伴读世界名著童话故事
[美]马克 吐温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富兰克林自传 名家全译本 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励志传奇 埃隆马斯克反复推荐 赠富兰克林签名照及精美插图
[美]本杰明·富兰克林 著;李自修 译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意大利文艺复兴新艺术史
[美]迈克尔·韦恩·科尔 著;[美]斯蒂芬·J·坎贝尔;邵亦杨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汤姆素亚历险记: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 儿童文学无障碍有声伴读世界名著童话故事
[美]马克·吐温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老人与海 彩图注音版 一二三四年级5-6-7-8-9岁小学生课外阅读经典 儿童文学无障碍有声伴读世界名著童话故事
[美]海明威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国际大奖图画书系列 共11册(小老鼠的恐惧的大书,大灰狼,红豆与菲比,别烦我,下雪了 ,穿靴子的猫 ,先有蛋,绿 ,特别快递,如果你想看鲸鱼 ,一个部落的孩子 ) 麦克米伦世纪
[美]莱恩·史密斯 (英)埃米莉·格雷维特 (美)劳拉·瓦卡罗·等/文 (英)埃米莉·格雷维特 等/图 彭懿 杨玲玲 阿甲 孙慧阳 白薇 译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事实改变之后
[美]托尼·朱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