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2007-01
版次: 1
ISBN: 9787542624468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72页
字数: 430千字
分类: 历史
125人买过
  •   本书的内容大多取自往哲时贤的著述和经验,在作者个人相当于一份读书笔记,对读者则或许能起一点资料汇编的作用,借陈寅恪的话说,“殊不足言著述也”。这大抵也接近史学方法的本义:它是一种修养、经验和技艺的综合体,如果脱离治学经验和典范之作来讨论方法,就容易沦为空谈。

      书中引述了大量他人的言论,涵盖古今中外。各位论者的思想背景和言说语境各不相同,将他们的言论条贯于一个系统当中,不仅显得牵强而芜杂,而且可能导致曲解和附会。 李剑鸣,1960年6月生,湖南常德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兼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著有《大转折的年代》(1992年)、《文化的边疆》( 导言

    第一章 历史学的特征

     一 专业化之路

     二 文史的合与分

     三 科学主义的得失

     四 社会科学的影响

     五 独特的人文学

    第二章 历史知识的性质

     一 个别与一般

     二 治史的选择性

     三 知识的相对性

     四 客观性问题

     五 史学的真实

    第三章 研究中的立场

     一 治史的任务

     二 人文关怀

     三 现在与过去

     四 偏私与公正

     五 民族与国际

    第四章 研究者的学养

     一 知识积累

     二 理论修养

     三 专业训练

     四 文化底蕴

     五 历史的想像力

    第五章 治学的路径

     一 求知与求用

     二 博通与专精

     三 史德与自律

     四 学问的境界

     五 读书与治学

    第六章 继承与创新

     一 学术史的梳理

     二 第二手文献的利用

     三 问题与方法

     四 材料与解释

     五 由“述”而“作”

    第七章 史料与史学

     一 史料的概念

     二 史料的类型

     三 史料的地位

     四 史料的解读

     五 史料的运用

    第八章 解释的建构

     一 解释的含义

     二 解释的地位

     三 解释的模式

     四 理解与评价

     五 事实关联

    第九章 叙事与分析

     一 历史叙事

     二 因果分析

     三 比较方法

     四 定量分析

     五 心理分析与假设

    第十章 选题与研究

     一 课题的类型

     二 问题与选题

     三 课题的确定

     四 资料的收集

     五 资料的梳理

    第十一章 体例与规范

     一 体裁的演变

     二 文体的特征

     三 引文的处理

     四 标注的方式

     五 图表、译名与书目

    第十二章 写作与表述

     一 写作的意义

     二 论著的构成

     三 成文的步骤

     四 表述的方式

     五 文章的修养

    索引

    参考书目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大多取自往哲时贤的著述和经验,在作者个人相当于一份读书笔记,对读者则或许能起一点资料汇编的作用,借陈寅恪的话说,“殊不足言著述也”。这大抵也接近史学方法的本义:它是一种修养、经验和技艺的综合体,如果脱离治学经验和典范之作来讨论方法,就容易沦为空谈。

      书中引述了大量他人的言论,涵盖古今中外。各位论者的思想背景和言说语境各不相同,将他们的言论条贯于一个系统当中,不仅显得牵强而芜杂,而且可能导致曲解和附会。
  • 作者简介:
    李剑鸣,1960年6月生,湖南常德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兼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著有《大转折的年代》(1992年)、《文化的边疆》(
  •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历史学的特征

     一 专业化之路

     二 文史的合与分

     三 科学主义的得失

     四 社会科学的影响

     五 独特的人文学

    第二章 历史知识的性质

     一 个别与一般

     二 治史的选择性

     三 知识的相对性

     四 客观性问题

     五 史学的真实

    第三章 研究中的立场

     一 治史的任务

     二 人文关怀

     三 现在与过去

     四 偏私与公正

     五 民族与国际

    第四章 研究者的学养

     一 知识积累

     二 理论修养

     三 专业训练

     四 文化底蕴

     五 历史的想像力

    第五章 治学的路径

     一 求知与求用

     二 博通与专精

     三 史德与自律

     四 学问的境界

     五 读书与治学

    第六章 继承与创新

     一 学术史的梳理

     二 第二手文献的利用

     三 问题与方法

     四 材料与解释

     五 由“述”而“作”

    第七章 史料与史学

     一 史料的概念

     二 史料的类型

     三 史料的地位

     四 史料的解读

     五 史料的运用

    第八章 解释的建构

     一 解释的含义

     二 解释的地位

     三 解释的模式

     四 理解与评价

     五 事实关联

    第九章 叙事与分析

     一 历史叙事

     二 因果分析

     三 比较方法

     四 定量分析

     五 心理分析与假设

    第十章 选题与研究

     一 课题的类型

     二 问题与选题

     三 课题的确定

     四 资料的收集

     五 资料的梳理

    第十一章 体例与规范

     一 体裁的演变

     二 文体的特征

     三 引文的处理

     四 标注的方式

     五 图表、译名与书目

    第十二章 写作与表述

     一 写作的意义

     二 论著的构成

     三 成文的步骤

     四 表述的方式

     五 文章的修养

    索引

    参考书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