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12
版次: 1
ISBN: 9787520111416
定价: 10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88页
字数: 36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9人买过
  • 本书从五千余篇“舆论场”研究成果中爬罗剔块,逐年甄选,举其荦荦大者,将其珍珠穿线般集成一辑,寻求多元“舆论场”走向“一体化”的科学依据,以推进中国社会进步为价值诉求,善莫大焉。该书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实事求是。全书按事物发生、发展的顺序编排,脉络分明;以问题梳理为导向谋篇布局,富有历史纵深感;融问题提出、现象描摹、理论解析和对策探究于一炉,视野开阔。 张淑华,河南新密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副院长。2008 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10~2014 年在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优秀社科学者等多项荣誉。近5 年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 项,教育部项目1 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 项。出版学术著作4 部,发表论文30 余篇,对新媒体传播和网络舆论有较多关注。
    王佳林,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李凌凌,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第一部分 分散表达与凝聚共识:前十年成果撷集
    (1998)增强新闻报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南振中】
    (1999)“病理标本”与舆论场
      ——写作《140万双袜子的命运》的感想【余兰生】
    (2000)舆论场效应的利用及调适【熊志超】
    (2001)电视谈话节目如何营造舆论场【吴玉兰】
    (2003)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
      ——对“三贴近”本质和核心的思考【南振中】
    (2004)寻求“媒体舆论场”与“口头舆论场”最大重合度
      【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
    (2005)《决策》栏目对“舆论场”的借鉴【李 杨】
    (2006)新闻报道要对公众舆论进行导航
      ——关于把“两个舆论场”统一起来的思考【鲁兰洲】
    (2007)以媒体为支点的三个舆论场整合探讨【刘九洲 付金华】

    第二部分 新媒体热词与研究热点:新语境下的五年
    (2009)中国语境下的网络“舆论场”【胡 泳】
    (2010)网络舆论场的构成及其研究方法探析
      ——试述西方学者的“场”论对中国网络舆论场研究带来的启示【余秀才】
    (2011)虚拟舆论场:政府怎样发挥主场优势【陈力丹】
    (2011)当前中国舆论场的宏观观察【张涛甫】
    (2011)人民网评之一:打通“两个舆论场”
      ——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1)人民网评之二:为“网络问政”喝彩
      ——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1)人民网评之三:对话“意见领袖”
      ——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1)人民网评之四:网络舆论的“生态治理”
      ——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1)人民网评之五:网民、人民和公民
      ——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1)官方民间舆论场异同剖析【童 兵】
    (2012)从“威权舆论”到“权威舆论”
      ——“微时代”主流舆论的解构与重振【周廷勇】
    (2012)@人民日报:对接两个舆论场的有益尝试【明廷栋 王 琪 沈 阳】
    (2012)“两个舆论场”的由来和融通之道【祝华新】
    (2012)求解“两个舆论场”的最大公约数
      ——自媒体时代党报创新实践的“集体性自觉”【赵 兵 李建春】
    (2012)2012年新媒体热词【邓 瑜】

    第三部分 理论思辨与实践总结:最近五年成果汇集
    (2013)“两个舆论场”若干歧义的破解【刘建明】
    (2013)论具有中国特色舆论场之构建【何溢诚】
    (2013)“穿越”在两个舆论场【卢新宁】
    (2013)主流媒体微博:如何打通“两个舆论场”【王君超】
    (2013)以议题设置推动“两个舆论场”共振
      ——以《南方日报》九论九策报道为例【曾 妮 姚燕永 姜玉龙】
    (2014)集合传播权与谦抑性原则
      ——解析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两个舆论场”【支庭荣】
    (2014)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看两个舆论场的打通【石艳红】
    (2014)简论“两个舆论场”的内涵与价值【张 征 陈海峰】
    (2014)打通两个舆论场,传统媒体能有所作为【王 悦 范以锦】
    (2014)在舆论场的融合中重新发现社会【曹 林】
    (2014)如何塑造媒体融合时代的新型主流媒体与现代传播体系?
      【朱春阳 刘心怡 杨 海】
    (2015)2014年:两个舆论场共识度明显提高【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5)微信时代民间舆论场的建构与舆论引导策略
      ——以“APEC蓝”在民间舆论场的发酵过程为例【郭 英 刘东建】
    (2015)后媒体时代的两个舆论场【魏武挥】
    (2015)我国“两个舆论场”研究现状之述评
      ——基于2003-2014期刊论文的分析【张 露】
    (2016)互联网时代舆论引导范式的新思考【张志安 张美玲】
    (2016)关于网络舆论场供给侧改革的几点思考
      ——基于网络舆情生态的复杂性原理【喻国明】
    (2016)论潜在舆论和潜在舆论场及其引导【童 兵 王 宇】
    (2016)舆论场结构演化论【李后强 彭 剑 李贤彬】
    (2016)社会化传播背景下舆论场的重构【李凌凌】
    (2017)2016年网络舆论场观察【东 鸟】
    (2017)在全媒体舆论场构筑我们的“主流叙述”【卢新宁】

    后记【张淑华】
  •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五千余篇“舆论场”研究成果中爬罗剔块,逐年甄选,举其荦荦大者,将其珍珠穿线般集成一辑,寻求多元“舆论场”走向“一体化”的科学依据,以推进中国社会进步为价值诉求,善莫大焉。该书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实事求是。全书按事物发生、发展的顺序编排,脉络分明;以问题梳理为导向谋篇布局,富有历史纵深感;融问题提出、现象描摹、理论解析和对策探究于一炉,视野开阔。
  • 作者简介:
    张淑华,河南新密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副院长。2008 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10~2014 年在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优秀社科学者等多项荣誉。近5 年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 项,教育部项目1 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 项。出版学术著作4 部,发表论文30 余篇,对新媒体传播和网络舆论有较多关注。
    王佳林,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李凌凌,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目录:
    第一部分 分散表达与凝聚共识:前十年成果撷集
    (1998)增强新闻报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南振中】
    (1999)“病理标本”与舆论场
      ——写作《140万双袜子的命运》的感想【余兰生】
    (2000)舆论场效应的利用及调适【熊志超】
    (2001)电视谈话节目如何营造舆论场【吴玉兰】
    (2003)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
      ——对“三贴近”本质和核心的思考【南振中】
    (2004)寻求“媒体舆论场”与“口头舆论场”最大重合度
      【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
    (2005)《决策》栏目对“舆论场”的借鉴【李 杨】
    (2006)新闻报道要对公众舆论进行导航
      ——关于把“两个舆论场”统一起来的思考【鲁兰洲】
    (2007)以媒体为支点的三个舆论场整合探讨【刘九洲 付金华】

    第二部分 新媒体热词与研究热点:新语境下的五年
    (2009)中国语境下的网络“舆论场”【胡 泳】
    (2010)网络舆论场的构成及其研究方法探析
      ——试述西方学者的“场”论对中国网络舆论场研究带来的启示【余秀才】
    (2011)虚拟舆论场:政府怎样发挥主场优势【陈力丹】
    (2011)当前中国舆论场的宏观观察【张涛甫】
    (2011)人民网评之一:打通“两个舆论场”
      ——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1)人民网评之二:为“网络问政”喝彩
      ——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1)人民网评之三:对话“意见领袖”
      ——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1)人民网评之四:网络舆论的“生态治理”
      ——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1)人民网评之五:网民、人民和公民
      ——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1)官方民间舆论场异同剖析【童 兵】
    (2012)从“威权舆论”到“权威舆论”
      ——“微时代”主流舆论的解构与重振【周廷勇】
    (2012)@人民日报:对接两个舆论场的有益尝试【明廷栋 王 琪 沈 阳】
    (2012)“两个舆论场”的由来和融通之道【祝华新】
    (2012)求解“两个舆论场”的最大公约数
      ——自媒体时代党报创新实践的“集体性自觉”【赵 兵 李建春】
    (2012)2012年新媒体热词【邓 瑜】

    第三部分 理论思辨与实践总结:最近五年成果汇集
    (2013)“两个舆论场”若干歧义的破解【刘建明】
    (2013)论具有中国特色舆论场之构建【何溢诚】
    (2013)“穿越”在两个舆论场【卢新宁】
    (2013)主流媒体微博:如何打通“两个舆论场”【王君超】
    (2013)以议题设置推动“两个舆论场”共振
      ——以《南方日报》九论九策报道为例【曾 妮 姚燕永 姜玉龙】
    (2014)集合传播权与谦抑性原则
      ——解析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两个舆论场”【支庭荣】
    (2014)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看两个舆论场的打通【石艳红】
    (2014)简论“两个舆论场”的内涵与价值【张 征 陈海峰】
    (2014)打通两个舆论场,传统媒体能有所作为【王 悦 范以锦】
    (2014)在舆论场的融合中重新发现社会【曹 林】
    (2014)如何塑造媒体融合时代的新型主流媒体与现代传播体系?
      【朱春阳 刘心怡 杨 海】
    (2015)2014年:两个舆论场共识度明显提高【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5)微信时代民间舆论场的建构与舆论引导策略
      ——以“APEC蓝”在民间舆论场的发酵过程为例【郭 英 刘东建】
    (2015)后媒体时代的两个舆论场【魏武挥】
    (2015)我国“两个舆论场”研究现状之述评
      ——基于2003-2014期刊论文的分析【张 露】
    (2016)互联网时代舆论引导范式的新思考【张志安 张美玲】
    (2016)关于网络舆论场供给侧改革的几点思考
      ——基于网络舆情生态的复杂性原理【喻国明】
    (2016)论潜在舆论和潜在舆论场及其引导【童 兵 王 宇】
    (2016)舆论场结构演化论【李后强 彭 剑 李贤彬】
    (2016)社会化传播背景下舆论场的重构【李凌凌】
    (2017)2016年网络舆论场观察【东 鸟】
    (2017)在全媒体舆论场构筑我们的“主流叙述”【卢新宁】

    后记【张淑华】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迁徙:献给峡江水利枢纽移民安置工程
郭庆亮 编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迁徙与回流: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
周振 著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迁徙(用艺术视角记录动物迁徙之美!触摸地球的神秘脉动,致敬自然生灵的坚韧!)
鸟窝里的猫妖 译;[美]阿特·沃尔夫 摄;[美]芭芭拉·斯利珀 撰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迁徙之诗
玛波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迁徙的人
连谏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迁徙的人变动的城:大数据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决策支持大数据实验室 著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迁徙·家园·命运(旅美作家曾宁作品精选集 独特的女性视角 漫长的美国历练)
曾宁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迁徙:默温自选诗集(套装全2卷)
[美]W.S.默温 著;伽禾 译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迁徙的间隙
董劼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迁徙记
安宁 著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迁徙
马知遥 著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迁徙动物/小小画廊推拉书
[美]戴夫、苏利耶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新媒体公共传播(第5辑)
张淑华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新媒体公共传播(第4辑)
张淑华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路径与效能:新媒体时代的政策传播
张淑华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新媒体公共传播(第3辑)
张淑华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张氏小儿推拿
张淑华 著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新媒体公共传播(2019年第2期)
张淑华 著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大学组织行为视域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张淑华 著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
张淑华、朱建辉 编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新媒体公共传播(2019年第1期)
张淑华 编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云生活与后媒体时代的舆论场重构/新媒体公共传播丛书
张淑华、孙保营 编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
张淑华 著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社会认知科学概论
张淑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