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1999-10
版次: 1
ISBN: 9787543019997
定价: 24.8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78页
字数: 265千字
分类: 经济
1人买过
  • 区域形象设计与传统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差别在于:传统的发展战略是从区域在全国战略的地位出发,根据全国对这个地区的要求来考虑如何运用本区域的资源以达到一定的战略目标,是“顺向”的思维方式;而区域形象设计则是先提出希望在公众面前准备塑造成一个怎样的形象,然后提出客观区域系统本身要发展到何种程度,并且在实践中对这个区域进行建设,使这个区域发展符合设计的要求,同时按照设计思想对当前的事物本身进行比较好的宣传介绍,把事物本身充分地显示出来,是“逆向”的思维方式。
      
      
      正因为《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的区域形象设计与传统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思维方式不同,从而使引入区域形象设计后的《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具有了“双向思维”的特征,即将传统的区域发展战略的顺向式思维和区域形象设计的逆向式思维二者统一了起来,使得《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更具独特的生命力,更能在社会公众中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成功的区域形象设计,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渠道传播,使该区域内的社会公众更好更快地接受所设计的区域形象,形成一种积极的形象动力,激励公众向形象设计的目标努力奋斗。
      
      
      总之,《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不仅对长江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还对其他大江大河流域或地区的发展和治理,乃至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陈志龙,1946年出生。1965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初调至上海工作。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系教授,兼任上海扬子江国际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从事国际经济合作领域的研究,教学。1993年起开始了对长 总序

    1 绪论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思想

      1.1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回顾

      1.2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目标

      1.3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参照标准

      1.4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机制

      附录: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世界银行的忠告

    2 长江经济带建设方略

      2.1 加快长江经济带综合开发的基本思路

      2.2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拓展横向运输干线

    3 长江治理与开发综述

      3.1 治理与开发长江是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内容

      3.2 长江经济带建设对长江治理开发的新要求

     3.3  1998年长江洪灾后对长江治理开发的新认识

    4 长江地区交通发展研究

      4.1 沪苏浙交通发展研究

      4.2 长江中游沿岸地区交通发展研究

      4.3 重庆地区铁路发展研究

      4.4长江地区航空发展研究

    5 整治长江航道,发展长江航运功能

      5.1 长江干流航运发展规划总体构想

      5.2 加强长江中下游航道港口建设

    6 长江地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6.1 加速长江水电开发

      6.2 华东地区发电能源建设展望

      6.3 华中地区发电能源建设展望

      6.4 长江地区的核电建设

    7 长江地区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7.1  国际电信技术发展背景

      7.2 我国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的总体设想

      7.3 长江航运通信与信息服务网

      7.4 长江地区信息网络建设进程

    8 对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最具战略意义的三项巨型工程

     …… 

    9 长江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0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筹资途径探讨

    11 长江地区的借鉴:美国高速公路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区域形象设计与传统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差别在于:传统的发展战略是从区域在全国战略的地位出发,根据全国对这个地区的要求来考虑如何运用本区域的资源以达到一定的战略目标,是“顺向”的思维方式;而区域形象设计则是先提出希望在公众面前准备塑造成一个怎样的形象,然后提出客观区域系统本身要发展到何种程度,并且在实践中对这个区域进行建设,使这个区域发展符合设计的要求,同时按照设计思想对当前的事物本身进行比较好的宣传介绍,把事物本身充分地显示出来,是“逆向”的思维方式。
      
      
      正因为《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的区域形象设计与传统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思维方式不同,从而使引入区域形象设计后的《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具有了“双向思维”的特征,即将传统的区域发展战略的顺向式思维和区域形象设计的逆向式思维二者统一了起来,使得《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更具独特的生命力,更能在社会公众中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成功的区域形象设计,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渠道传播,使该区域内的社会公众更好更快地接受所设计的区域形象,形成一种积极的形象动力,激励公众向形象设计的目标努力奋斗。
      
      
      总之,《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不仅对长江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还对其他大江大河流域或地区的发展和治理,乃至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作者简介:
    陈志龙,1946年出生。1965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初调至上海工作。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系教授,兼任上海扬子江国际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从事国际经济合作领域的研究,教学。1993年起开始了对长
  • 目录:
    总序

    1 绪论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思想

      1.1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回顾

      1.2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目标

      1.3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参照标准

      1.4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机制

      附录: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世界银行的忠告

    2 长江经济带建设方略

      2.1 加快长江经济带综合开发的基本思路

      2.2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拓展横向运输干线

    3 长江治理与开发综述

      3.1 治理与开发长江是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内容

      3.2 长江经济带建设对长江治理开发的新要求

     3.3  1998年长江洪灾后对长江治理开发的新认识

    4 长江地区交通发展研究

      4.1 沪苏浙交通发展研究

      4.2 长江中游沿岸地区交通发展研究

      4.3 重庆地区铁路发展研究

      4.4长江地区航空发展研究

    5 整治长江航道,发展长江航运功能

      5.1 长江干流航运发展规划总体构想

      5.2 加强长江中下游航道港口建设

    6 长江地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6.1 加速长江水电开发

      6.2 华东地区发电能源建设展望

      6.3 华中地区发电能源建设展望

      6.4 长江地区的核电建设

    7 长江地区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7.1  国际电信技术发展背景

      7.2 我国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的总体设想

      7.3 长江航运通信与信息服务网

      7.4 长江地区信息网络建设进程

    8 对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最具战略意义的三项巨型工程

     …… 

    9 长江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0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筹资途径探讨

    11 长江地区的借鉴:美国高速公路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
高国力 刘保奎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研究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 民盟中央参政议政部 李国平 刘秉镰 冯奎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长江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2021经济卷)/长江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系列丛书
史安娜 著;张兵、潘海英 编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长江三峡赋写意山水百米长卷
萧中胤 著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长江经济带统计年鉴(附光盘2022汉英对照)(精)
长江经济带发展统计监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长江珍稀水生动物手绘图鉴 科技民生报告
中国水产学会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生态与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研究
张玉蓉,郑涛,樊信友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
周毅仁 刘波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长江小史
许倬云 著,博集天卷 出品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长江国际旅游带精品线路路书 旅游 新华正版
作者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长江下游地区常见硅藻图集
王全喜,尤庆敏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长江这10年
李鲁平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基于地下物流系统的城市一体化货运网络——结构、过程与机理
陈志龙;董建军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2015)
陈志龙 编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估与需求预测
陈志龙、张平、龚华栋 著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地下停车场系统规划与设计
陈志龙 著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新境遇丛书: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陈志龙、刘宏 著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实用骨科临床检查与诊断技术
陈志龙、王想福 编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诺顿·皮埃尔传奇:AZO商业帝国的崛起
陈志龙、陆姝彤 著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陈志龙;王玉北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常见海洋生物伤防治指南
陈志龙 主编;张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