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3
版次: 1
ISBN: 9787532773992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译文纪实
分类: 社会文化
203人买过
  •   慕尼黑清真寺与恐怖活动有着令人不安的联系。
      1980年代,马哈莫德?阿布赫利马是清真寺的常客。不久后,他就去了美国,1993年,由于试图协助炸毁世贸中心,被判入狱。
      1999年,德国警方窃听了达卡赞利的家并跟踪了他在清真寺的接触对象,其中有一位很特别的男士,穆罕默德?阿塔。两年后,阿塔驾驶着飞机撞进了世贸中心。
      在其后的数年里,又发生了马德里和伦敦的恐怖事件,而嫌疑对象都是在欧洲出生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年轻穆斯林,这让调查人员万分震惊。
      对慕尼黑穆斯林的争夺,给西方带来了一种致命的意识形态。
      伊斯兰激进主义,是一种高度政治化的暴力的思想体系,为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在2001年纽约和华盛顿的恐怖袭击中,西方直接体会了这种暴力。而它的历史更为久远,困扰了世界各国好几十年。
      1970年代和1980年代,美国曾试图争取穆斯林在阿富汗对抗苏联,著名的基地组织就是在那时诞生的。但慕尼黑清真寺还要往前推三十年,那是冷战之初。在这里,德国,穆斯林卷入的是一场心理战,一场观念之争。
      整个西欧,穆斯林人数在1500万到2000万之间,是美国的四倍。
      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并没有逃过伊斯兰世界的眼睛。在这历史性演变的关头,穆兄会已经把自己的根系深深地扎进了西方社会。
      没有人能说得清西方对穆兄会既迷恋又排斥的心态。著名的伊斯兰激进主义组织就是穆斯林兄弟会,正是穆兄会,把清真寺变成了一个实现党派目标的基层政治组织。而穆兄会在西方的几乎所有活动,都起源于运作慕尼黑清真寺的那一小群人。

      伊恩·约翰逊(Ian Johnson),中文名张彦,普利策奖得主,曾任《华尔街日报》中国分社和德国分社社长。现为《纽约时报》《纽约客》《纽约书评》等媒体供稿。除了宏观的经济议题,长期以来,宗教信仰议题一直是伊恩?约翰逊的写作主题,目前他一共出版了三本专著:《野草》(Wild Grass , 2004),《慕尼黑的清真寺》(A Mosque in Munich ,2010)和《中国之魂》(The Souls of China ,2017)。
    引子 小镇边缘
    热战
    第一章 东线
    第二章 突厥学家
    第三章 纳粹原模
    冷战
    第四章 东占部还魂
    第五章 进入第三世界的钥匙
    第六章 摸索中成长
    第七章 “政治妙招”:清真寺出炉
    第八章 拉马丹博士出场
    第九章 权宜之计
    第十章 小说家讲故事
    第十一章 赢得清真寺
    第十二章 失去控制
    当代战争
    第十三章 穆兄会大胜
    第十四章 超越慕尼黑
    第十五章 争论的内涵
    第十六章 1950年代的回归
    尾声 圆顶之下
    致谢
    资料来源
    注释

  • 内容简介:
      慕尼黑清真寺与恐怖活动有着令人不安的联系。
      1980年代,马哈莫德?阿布赫利马是清真寺的常客。不久后,他就去了美国,1993年,由于试图协助炸毁世贸中心,被判入狱。
      1999年,德国警方窃听了达卡赞利的家并跟踪了他在清真寺的接触对象,其中有一位很特别的男士,穆罕默德?阿塔。两年后,阿塔驾驶着飞机撞进了世贸中心。
      在其后的数年里,又发生了马德里和伦敦的恐怖事件,而嫌疑对象都是在欧洲出生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年轻穆斯林,这让调查人员万分震惊。
      对慕尼黑穆斯林的争夺,给西方带来了一种致命的意识形态。
      伊斯兰激进主义,是一种高度政治化的暴力的思想体系,为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在2001年纽约和华盛顿的恐怖袭击中,西方直接体会了这种暴力。而它的历史更为久远,困扰了世界各国好几十年。
      1970年代和1980年代,美国曾试图争取穆斯林在阿富汗对抗苏联,著名的基地组织就是在那时诞生的。但慕尼黑清真寺还要往前推三十年,那是冷战之初。在这里,德国,穆斯林卷入的是一场心理战,一场观念之争。
      整个西欧,穆斯林人数在1500万到2000万之间,是美国的四倍。
      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并没有逃过伊斯兰世界的眼睛。在这历史性演变的关头,穆兄会已经把自己的根系深深地扎进了西方社会。
      没有人能说得清西方对穆兄会既迷恋又排斥的心态。著名的伊斯兰激进主义组织就是穆斯林兄弟会,正是穆兄会,把清真寺变成了一个实现党派目标的基层政治组织。而穆兄会在西方的几乎所有活动,都起源于运作慕尼黑清真寺的那一小群人。

  • 作者简介:
      伊恩·约翰逊(Ian Johnson),中文名张彦,普利策奖得主,曾任《华尔街日报》中国分社和德国分社社长。现为《纽约时报》《纽约客》《纽约书评》等媒体供稿。除了宏观的经济议题,长期以来,宗教信仰议题一直是伊恩?约翰逊的写作主题,目前他一共出版了三本专著:《野草》(Wild Grass , 2004),《慕尼黑的清真寺》(A Mosque in Munich ,2010)和《中国之魂》(The Souls of China ,2017)。
  • 目录:
    引子 小镇边缘
    热战
    第一章 东线
    第二章 突厥学家
    第三章 纳粹原模
    冷战
    第四章 东占部还魂
    第五章 进入第三世界的钥匙
    第六章 摸索中成长
    第七章 “政治妙招”:清真寺出炉
    第八章 拉马丹博士出场
    第九章 权宜之计
    第十章 小说家讲故事
    第十一章 赢得清真寺
    第十二章 失去控制
    当代战争
    第十三章 穆兄会大胜
    第十四章 超越慕尼黑
    第十五章 争论的内涵
    第十六章 1950年代的回归
    尾声 圆顶之下
    致谢
    资料来源
    注释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美]理查德·普雷斯顿(RICHARD PRESTON) 著;姚向辉 译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两个故宫的离合:历史翻弄下两岸故宫的命运
[日]野岛刚 著;张惠君 译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奇石:来自东西方的报道
[美]彼得·海斯勒 著;李雪顺 译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老后破产:名为“长寿”的噩梦(译文纪实)
[日]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著;王军 译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无缘社会
[日]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著;高培明 译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再会,老北京:一座转型的城,一段正在消逝的老街生活
[美]迈克尔·麦尔 著;何雨珈 译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女性贫困(译文纪实)
李颖 译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大灭绝时代
[美]伊丽莎白·科尔伯特(Elizabeth Kolbert) 著;叶盛 译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工作漂流
[日]稻泉连 著;窦心浩 译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穷忙
[美]戴维·希普勒(David K. Shipler) 著;陈丽丽 译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看不见的美国
[美]珍妮·拉斯卡斯 著;何雨珈 译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汤姆斯河:一个美国"癌症村"的故事
[美]丹·费金(Dan Fagin) 著;王雯 译
相关图书 / 更多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慕尼黑:阿尔卑斯山下的啤酒花园
李黎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慕尼黑
[英]罗伯特·哈里斯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慕尼黑狗赛
韦博乐园 著;田伟华 译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慕尼黑之恋
赵丽宏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收藏版)
西尔维娅.波尔盖斯 著;郭宇欣 译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慕尼黑
[德]迪克 著;刘永厚 译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慕尼黑大学
彭小云 主编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
[意]西尔维娅·波尔盖斯 著
慕尼黑的清真寺(译文纪实)
慕尼黑白
陈玉慧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