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

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6-04
版次: 1
ISBN: 9787509771532
定价: 1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36页
字数: 57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科思论丛
分类: 社会文化
11人买过
  •   本书以中国农民工政策及其调整为主线,全面梳理了农民工政策调整的过程与变迁,系统分析了农民工政策调整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与生活状况、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大量的社会调查和深入的理论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相关政策体系的对策建议。   金维刚,男,汉族,祖籍湖北,1962年5月出生于江苏南京。现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93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并获得博士学位;兼任全国政协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人社部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兼职教授院、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兼职教授;广东省等部分地方人社厅或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近年来主持一系列有关社会保障的国家、部级课题研究,是参与我国养老保险顶层设计的主要专家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由人社部指定作为负责解读中央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精神的专家,曾应邀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国银行业协会、部分地方人社厅局和高等院校作专题讲座,并接受中央各主要媒体的采访报道,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案与政策研究以及舆论宣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石秀印,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并获得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情调查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劳动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二级)。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社会治理、劳动关系、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管理等。主持过多项国家课题。 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代序)【杨志明】第一章 国家农民工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解释模型第一节 政府主导的农民工政策制定第二节 国家农民工政策的政府权衡第三节 农民工政策的理性指南第四节 农民工政策的解释模型第二章 农民工政策调整及其社会影响研究综述第一节 农民工政策及其综合效应研究第二节 社会政策与农民工权益研究第三节 社会政策与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第三章 国家调整农民工政策的历程与趋势第一节 被动应对阶段(1978—1991年)第二节 管理限制阶段(1992—2002年)第三节 积极引导阶段(2003—2005年)第四节 全面推进阶段(2006年至今)第五节 农民工政策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第四章 农民工政策评估问卷调查分析第一节 农民工对政府在维护农民工权益方面的评价第二节 农民工就业与培训情况第三节 农民工劳动关系与工资收入情况第四节 农民工劳动保护情况第五节 农民工社会保障情况第六节 农民工生活与城市化情况第七节 农民工对自身社会地位变化的评价第八节 主要结论第五章 农民工就业政策调整第一节 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农民工劳动和就业研究第二节 农民工劳动政策不公平的现实表现第三节 21世纪以来农民工劳动政策的变迁第四节 部分省市改善农民工劳动环境的主要进展第五节 农民工劳动政策不公平的制度根源与改革方向第六章 农民工培训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第一节 农民工培训政策的制定第二节 农民工培训政策的部门落实:条线下达第三节 农民工培训政策的政府执行:事后博弈第四节 农民工培训政策的企业和农民工执行:事后博弈第七章 农民工劳动关系政策调整第一节 农民工劳动关系政策的主要内容第二节 政府各部门对农民工劳动关系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第三节 农民工劳动关系政策执行情况调查第四节 农民工劳动关系政策执行情况分析第五节 政策执行的动力和阻力分析第六节 劳动关系政策调整与农民工务工状况第八章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调整第一节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溯源第二节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第三节 国家调整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概要及实践探索第四节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调整后的实施效果第五节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调整后依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九章 农民工政策调整与融入城市社会第一节 从流动到移民:农民工群体的整体变迁第二节 社会政策与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机会公平问题第三节 矛盾、冲突和融入:农民工与城市社会之间在行动和观念上的张力第四节 社会政策的整体改革是农民工融入社会的基本前提第十章 完善农民工政策的对策建议第一节 进一步完善农民工政策体系的基本目标第二节 促进农民工发展的总体思路第三节 主要对策建议参考文献后 记
    图目录图1-1 农民工政策解释模型框架图4-1 被调查者对有关农民工政策的了解程度图4-2 被调查者对有关农民工政策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图4-3 被调查者对当地政府能否保护外来农民工权益的看法图4-4 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后寻求投诉和救助的对象图4-5 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目的图4-6 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主要途径图4-7 农民工进城求职面临的主要困难图4-8 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情况图4-9 农民工培训主办单位类型分布情况图4-10 农民工培训资金来源情况图4-11 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图4-12 农民工劳动合同期限情况图4-13 农民工被解除劳动合同后的经济补偿情况图4-14 农民工月工资收入水平图4-15 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或克扣情况图4-16 农民工能否领到加班工资情况图4-17 农民工能否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情况图4-18 农民工参加工会情况图4-19 农民工对工作单位与员工之间关系的看法图4-20 用人单位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情况图4-21 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卫生防护情况图4-22 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的主要原因图4-23 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图4-24 农民工每周休息时间图4-25 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情况图4-26 农民工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原因图4-27 农民工退保的原因图4-28 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工对缴费负担的看法图4-29 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情况图4-30 农民工没有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原因图4-31 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障情况图4-32 参保农民工患大病后医疗费支付情况图4-33 受访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情况图4-34 农民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以及赔偿情况图4-35 受访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情况图4-36 农民工居住情况图4-37 农民工租房支出情况图4-38 农民工子女教育支出情况图4-39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适应程度图4-40 农民工与本地同事之间的关系图4-41 农民工在务工所在地有当地城市人朋友的情况图4-42 农民工参加街道、社区居委会组织的活动情况图4-43 农民工留在城镇定居还是回到农村的选择情况图4-44 农民工选择将来留在城镇定居的主要原因图4-45 农民工选择将来回农村定居的主要原因图4-46 农民工对户口迁入城镇后工作和生活状况出现变化的看法图4-47 农民工对“农民工”称谓的看法图4-48 农民工对进城务工以来社会地位变化的评价图4-49 城市人对农民工态度的变化情况图7-1 新生代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情况图7-2 两代农民工劳动合同期限比较图7-3 两代农民工被解除劳动合同后经济补偿情况比较图7-4 两代农民工每月工资收入水平比较图7-5 两代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比较图7-6 两代农民工平均每周休息天数比较图7-7 两代农民工参加工会的情况比较图7-8 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单位与员工之间关系的看法图7-9 用人单位对两代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侵害情况比较图7-10 两代农民工对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待自己的做法的评价比较图7-11 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的原因图7-12 职业安全生产与卫生防护情况图8-1 两代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情况比较图8-2 两代农民工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原因图8-3 两代农民工退保原因比较图8-4 两代农民工对缴费负担的不同看法图8-5 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情况图8-6 两代农民工没有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原因比较图8-7 两代农民工患大病后医疗费支付情况比较图8-8 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情况图8-9 新生代农民工享受工伤保险情况
    表目录表4-1 被调查者对政府各部门有关农民工政策和做法的评价表4-2 对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待农民工的做法的评价表4-3 农民工平均每月生活费支出情况表5-1 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情况表5-2 农民工平均每周休息时间情况表5-3 农民工领取加班费情况表5-4 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防护设备、劳动保护用品情况表5-5 近三年来发生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的主要原因表5-6 2006—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职业病数据表6-1 “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2006年度任务安排表6-2 “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工程”2008年培训目标表6-3 2007年贫困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分解情况表6-4 近三年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情况表6-5 受访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主办单位表6-6 受访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费用支付主体表7-1 2006—200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职业病数据表7-2 两代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或克扣情况比较表7-3 两代农民工能否领到加班工资情况比较表7-4 两代农民工能否同工同酬情况比较表7-5 受访者一年内工资被无故拖欠或克扣的次数表7-6 受访者上个月实际领到的全部工资收入情况表7-7 受访者对与本单位城镇职工同工同酬的评价表7-8 受访者对工作付出与所得到的劳动报酬是否相当的评价表7-9 受访者上个月平均每周休息时间表7-10 受访者上个月平均每天工作时间统计表7-11 受访者加班后可以领到加班工资的比例表7-12 受访者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表7-13 受访者劳动合同签订的期限情况表7-14 受访者近三年来在城镇被用人单位或雇主无理解雇的次数表7-15 受访者因非个人原因而被用人单位或雇主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时依法得到经济补偿金的情况表7-16 受访者对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防护设备、劳动保护用品的评价表7-17 受访者近三年发生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的主要原因表7-18 用人单位或雇主侵害受访者合法权益情况表7-19 受访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投诉或求助对象表7-20 受访者对近年来用人单位或雇主对待自己的做法的评价(Ⅰ)表7-21 受访者对近年来用人单位或雇主对待自己的做法的评价(Ⅱ)表8-1 农民工愿意选择的养老方式表8-2 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意愿表8-3 农民工希望的参保地点表8-4 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与参保意愿表8-5 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专项扩面行动计划情况表8-6 2009年8月底广东省农民工五险参保人数及比例表8-7 2006—2009年深圳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基本情况表8-8 受访者参加城镇职工工伤保险情况表8-9 近三年来在城镇务工期间发生工伤事故后受访者享受的保险待遇及得到的用人单位或雇主的赔偿情况表8-10 受访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险情况表8-11 受访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表8-12 受访者没有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主要原因表8-13 受访者生大病后医疗费支付情况表8-14 受访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情况表8-15 受访者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主要原因(Ⅰ)表8-16 深圳市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基本情况表8-17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退保的主要原因表8-18 受访者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情况表8-19 广州市农民工失业保险领取情况表8-20 浙江省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表8-21 宁波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表8-22 受访者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主要原因(Ⅱ)表8-23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资金转移累计量表8-24 2011年养老保险关系跨省份转移接续总体情况及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情况表8-25 2010年、2011年养老保险关系跨省份转移接续情况比较表9-1 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或克扣及同工同酬情况表9-2 农民工加班和休息情况表9-3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情况表9-4 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表9-5 农民工子女上学情况表9-6 农民工选择将来留在城市的主要原因表9-7 农民工选择将来返回农村的主要原因
  •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农民工政策及其调整为主线,全面梳理了农民工政策调整的过程与变迁,系统分析了农民工政策调整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与生活状况、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大量的社会调查和深入的理论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相关政策体系的对策建议。
  • 作者简介:
      金维刚,男,汉族,祖籍湖北,1962年5月出生于江苏南京。现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93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并获得博士学位;兼任全国政协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人社部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兼职教授院、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兼职教授;广东省等部分地方人社厅或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近年来主持一系列有关社会保障的国家、部级课题研究,是参与我国养老保险顶层设计的主要专家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由人社部指定作为负责解读中央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精神的专家,曾应邀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国银行业协会、部分地方人社厅局和高等院校作专题讲座,并接受中央各主要媒体的采访报道,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案与政策研究以及舆论宣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石秀印,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并获得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情调查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劳动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二级)。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社会治理、劳动关系、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管理等。主持过多项国家课题。
  • 目录:
    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代序)【杨志明】第一章 国家农民工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解释模型第一节 政府主导的农民工政策制定第二节 国家农民工政策的政府权衡第三节 农民工政策的理性指南第四节 农民工政策的解释模型第二章 农民工政策调整及其社会影响研究综述第一节 农民工政策及其综合效应研究第二节 社会政策与农民工权益研究第三节 社会政策与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第三章 国家调整农民工政策的历程与趋势第一节 被动应对阶段(1978—1991年)第二节 管理限制阶段(1992—2002年)第三节 积极引导阶段(2003—2005年)第四节 全面推进阶段(2006年至今)第五节 农民工政策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第四章 农民工政策评估问卷调查分析第一节 农民工对政府在维护农民工权益方面的评价第二节 农民工就业与培训情况第三节 农民工劳动关系与工资收入情况第四节 农民工劳动保护情况第五节 农民工社会保障情况第六节 农民工生活与城市化情况第七节 农民工对自身社会地位变化的评价第八节 主要结论第五章 农民工就业政策调整第一节 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农民工劳动和就业研究第二节 农民工劳动政策不公平的现实表现第三节 21世纪以来农民工劳动政策的变迁第四节 部分省市改善农民工劳动环境的主要进展第五节 农民工劳动政策不公平的制度根源与改革方向第六章 农民工培训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第一节 农民工培训政策的制定第二节 农民工培训政策的部门落实:条线下达第三节 农民工培训政策的政府执行:事后博弈第四节 农民工培训政策的企业和农民工执行:事后博弈第七章 农民工劳动关系政策调整第一节 农民工劳动关系政策的主要内容第二节 政府各部门对农民工劳动关系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第三节 农民工劳动关系政策执行情况调查第四节 农民工劳动关系政策执行情况分析第五节 政策执行的动力和阻力分析第六节 劳动关系政策调整与农民工务工状况第八章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调整第一节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溯源第二节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第三节 国家调整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概要及实践探索第四节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调整后的实施效果第五节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调整后依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九章 农民工政策调整与融入城市社会第一节 从流动到移民:农民工群体的整体变迁第二节 社会政策与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机会公平问题第三节 矛盾、冲突和融入:农民工与城市社会之间在行动和观念上的张力第四节 社会政策的整体改革是农民工融入社会的基本前提第十章 完善农民工政策的对策建议第一节 进一步完善农民工政策体系的基本目标第二节 促进农民工发展的总体思路第三节 主要对策建议参考文献后 记
    图目录图1-1 农民工政策解释模型框架图4-1 被调查者对有关农民工政策的了解程度图4-2 被调查者对有关农民工政策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图4-3 被调查者对当地政府能否保护外来农民工权益的看法图4-4 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后寻求投诉和救助的对象图4-5 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目的图4-6 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主要途径图4-7 农民工进城求职面临的主要困难图4-8 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情况图4-9 农民工培训主办单位类型分布情况图4-10 农民工培训资金来源情况图4-11 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图4-12 农民工劳动合同期限情况图4-13 农民工被解除劳动合同后的经济补偿情况图4-14 农民工月工资收入水平图4-15 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或克扣情况图4-16 农民工能否领到加班工资情况图4-17 农民工能否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情况图4-18 农民工参加工会情况图4-19 农民工对工作单位与员工之间关系的看法图4-20 用人单位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情况图4-21 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卫生防护情况图4-22 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的主要原因图4-23 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图4-24 农民工每周休息时间图4-25 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情况图4-26 农民工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原因图4-27 农民工退保的原因图4-28 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工对缴费负担的看法图4-29 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情况图4-30 农民工没有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原因图4-31 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障情况图4-32 参保农民工患大病后医疗费支付情况图4-33 受访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情况图4-34 农民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以及赔偿情况图4-35 受访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情况图4-36 农民工居住情况图4-37 农民工租房支出情况图4-38 农民工子女教育支出情况图4-39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适应程度图4-40 农民工与本地同事之间的关系图4-41 农民工在务工所在地有当地城市人朋友的情况图4-42 农民工参加街道、社区居委会组织的活动情况图4-43 农民工留在城镇定居还是回到农村的选择情况图4-44 农民工选择将来留在城镇定居的主要原因图4-45 农民工选择将来回农村定居的主要原因图4-46 农民工对户口迁入城镇后工作和生活状况出现变化的看法图4-47 农民工对“农民工”称谓的看法图4-48 农民工对进城务工以来社会地位变化的评价图4-49 城市人对农民工态度的变化情况图7-1 新生代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情况图7-2 两代农民工劳动合同期限比较图7-3 两代农民工被解除劳动合同后经济补偿情况比较图7-4 两代农民工每月工资收入水平比较图7-5 两代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比较图7-6 两代农民工平均每周休息天数比较图7-7 两代农民工参加工会的情况比较图7-8 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单位与员工之间关系的看法图7-9 用人单位对两代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侵害情况比较图7-10 两代农民工对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待自己的做法的评价比较图7-11 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的原因图7-12 职业安全生产与卫生防护情况图8-1 两代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情况比较图8-2 两代农民工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原因图8-3 两代农民工退保原因比较图8-4 两代农民工对缴费负担的不同看法图8-5 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情况图8-6 两代农民工没有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原因比较图8-7 两代农民工患大病后医疗费支付情况比较图8-8 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情况图8-9 新生代农民工享受工伤保险情况
    表目录表4-1 被调查者对政府各部门有关农民工政策和做法的评价表4-2 对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待农民工的做法的评价表4-3 农民工平均每月生活费支出情况表5-1 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情况表5-2 农民工平均每周休息时间情况表5-3 农民工领取加班费情况表5-4 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防护设备、劳动保护用品情况表5-5 近三年来发生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的主要原因表5-6 2006—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职业病数据表6-1 “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2006年度任务安排表6-2 “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工程”2008年培训目标表6-3 2007年贫困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分解情况表6-4 近三年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情况表6-5 受访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主办单位表6-6 受访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费用支付主体表7-1 2006—200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职业病数据表7-2 两代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或克扣情况比较表7-3 两代农民工能否领到加班工资情况比较表7-4 两代农民工能否同工同酬情况比较表7-5 受访者一年内工资被无故拖欠或克扣的次数表7-6 受访者上个月实际领到的全部工资收入情况表7-7 受访者对与本单位城镇职工同工同酬的评价表7-8 受访者对工作付出与所得到的劳动报酬是否相当的评价表7-9 受访者上个月平均每周休息时间表7-10 受访者上个月平均每天工作时间统计表7-11 受访者加班后可以领到加班工资的比例表7-12 受访者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表7-13 受访者劳动合同签订的期限情况表7-14 受访者近三年来在城镇被用人单位或雇主无理解雇的次数表7-15 受访者因非个人原因而被用人单位或雇主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时依法得到经济补偿金的情况表7-16 受访者对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防护设备、劳动保护用品的评价表7-17 受访者近三年发生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的主要原因表7-18 用人单位或雇主侵害受访者合法权益情况表7-19 受访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投诉或求助对象表7-20 受访者对近年来用人单位或雇主对待自己的做法的评价(Ⅰ)表7-21 受访者对近年来用人单位或雇主对待自己的做法的评价(Ⅱ)表8-1 农民工愿意选择的养老方式表8-2 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意愿表8-3 农民工希望的参保地点表8-4 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与参保意愿表8-5 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专项扩面行动计划情况表8-6 2009年8月底广东省农民工五险参保人数及比例表8-7 2006—2009年深圳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基本情况表8-8 受访者参加城镇职工工伤保险情况表8-9 近三年来在城镇务工期间发生工伤事故后受访者享受的保险待遇及得到的用人单位或雇主的赔偿情况表8-10 受访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险情况表8-11 受访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表8-12 受访者没有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主要原因表8-13 受访者生大病后医疗费支付情况表8-14 受访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情况表8-15 受访者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主要原因(Ⅰ)表8-16 深圳市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基本情况表8-17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退保的主要原因表8-18 受访者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情况表8-19 广州市农民工失业保险领取情况表8-20 浙江省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表8-21 宁波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表8-22 受访者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主要原因(Ⅱ)表8-23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资金转移累计量表8-24 2011年养老保险关系跨省份转移接续总体情况及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情况表8-25 2010年、2011年养老保险关系跨省份转移接续情况比较表9-1 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或克扣及同工同酬情况表9-2 农民工加班和休息情况表9-3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情况表9-4 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表9-5 农民工子女上学情况表9-6 农民工选择将来留在城市的主要原因表9-7 农民工选择将来返回农村的主要原因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
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
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编
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
中国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欧阳志云 主编 ; 臧振华, 徐卫华, 沈梅华著
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
中国电力行业投资发展报告(2023年)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
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22)
党圣元 著
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新命(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弘扬研究书系)
戴木才
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浙江温州·瓯海卷
潘鲁生、邱运华、潘丁盛 、朱建波
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
中国小说通识(献给大众读者的中国小说普及著作,附带:全彩名画+名家藏书票)
鲁迅 等
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
中国德育研究大系
杜时忠 主编;檀传宝
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3——个人养老金与制度优化
郑秉文 著
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
中国古代教育论著丛书 魏晋南北朝教育论著选
吕达总主编
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
中国幻想文学大奖书系第二辑(全4册)
王一梅 等著
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系统工程手册(第7版)
贺东风,沈波,戚学锋,钱仲焱 等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
金维刚 著
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
中国社会保障70年
金维刚、李珍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