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组曲云南音诗(作品3号1963)

交响组曲云南音诗(作品3号1963)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7
版次: 1
ISBN: 9787540445935
定价: 69.80
装帧: 平装
开本: 8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31人买过
  • 1964年,王西麟因为批评当时的文艺政策而被下放山西,直到1978年才被调回北京,任职于北京歌舞团。《云南音诗》是其大学毕业后创作的第一个作品,18年后才得以问世,引起强烈反响,并于1981年获全国首届交响诗作品创作一等奖。此曲的终曲《火把节》备受听众欢迎,常被单独演出,迄今已在20多个国家60多个城市上演,是国内外演出最多的中国作品之一。 王西麟,1949年9月参军,加入解放军十一师文工团,在军中学习手风琴和铜管乐器的演奏,并自学乐理和乐队配器。1955年被保送至中央军委军乐指挥专科学校学习,1957年退伍考人上海音乐学院主修作曲,师从丁善德、刘庄、瞿维、陈铭志。在大学的最后两年,创作了弦乐四重奏(Op.1,1961)和第一交响曲(Op.2,1962)。《云南音诗》是其大学毕业后创作的第一个作品,18年后才得以问世,引起强烈反响,并于1981年获全国首届交响诗作品创作一等奖。此曲的终曲《火把节》备受听众欢迎,常被单独演出,迄今已在20多个国家60多个城市上演,是国内外演出最多的中国作品之一。 王西麟及其作品
    交响组曲《云南音诗》Op.3(1963)
    作者的话
    乐队编制(TheCastoftheOrchestra)
    交响组曲《云南音诗》Op.3(1963)
    Ⅰ.茶林春雨
    Ⅱ.山寨路上
    Ⅲ.夜歌
    Ⅳ.火把节
  • 内容简介:
    1964年,王西麟因为批评当时的文艺政策而被下放山西,直到1978年才被调回北京,任职于北京歌舞团。《云南音诗》是其大学毕业后创作的第一个作品,18年后才得以问世,引起强烈反响,并于1981年获全国首届交响诗作品创作一等奖。此曲的终曲《火把节》备受听众欢迎,常被单独演出,迄今已在20多个国家60多个城市上演,是国内外演出最多的中国作品之一。
  • 作者简介:
    王西麟,1949年9月参军,加入解放军十一师文工团,在军中学习手风琴和铜管乐器的演奏,并自学乐理和乐队配器。1955年被保送至中央军委军乐指挥专科学校学习,1957年退伍考人上海音乐学院主修作曲,师从丁善德、刘庄、瞿维、陈铭志。在大学的最后两年,创作了弦乐四重奏(Op.1,1961)和第一交响曲(Op.2,1962)。《云南音诗》是其大学毕业后创作的第一个作品,18年后才得以问世,引起强烈反响,并于1981年获全国首届交响诗作品创作一等奖。此曲的终曲《火把节》备受听众欢迎,常被单独演出,迄今已在20多个国家60多个城市上演,是国内外演出最多的中国作品之一。
  • 目录:
    王西麟及其作品
    交响组曲《云南音诗》Op.3(1963)
    作者的话
    乐队编制(TheCastoftheOrchestra)
    交响组曲《云南音诗》Op.3(1963)
    Ⅰ.茶林春雨
    Ⅱ.山寨路上
    Ⅲ.夜歌
    Ⅳ.火把节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