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三堰: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与社会变迁

汉中三堰: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与社会变迁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11-11
版次: 1
ISBN: 9787101080100
定价: 53.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35人买过
  •   《汉中三堰: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与社会变迁》利用碑刻资料,结合地方文献与实地调查,考察了五门堰、杨填堰、金洋堰及山河堰等汉中地区重要堰渠的创筑、灌溉系统的形成与演变历程、管理体制及其变化以及灌区民众以水利事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并围绕“水利周期”与“王朝周期”之间的关系、王朝国家对水利事业的介入、水利规章的来源及其实质、“水利共同体”理论的适用性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得出了重要结论。
    鲁西奇,1965年生,江苏东海人。1982年入武汉大学历史系学习,至1995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9—2007年在武汉大学历史学系工作。2007年5月起,任厦门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出版专著三种:《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一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译著三种:《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与社区》、《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中古契约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林昌丈,1985年生,浙江苍南人。2004年入厦门大学历史系学习,现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已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农史》发表论文2篇。 宋元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农田水利事业及其发展

    一 汉中堰渠水利之初起

    二 宋元时期汉中堰渠水利的发展

    三 明清时期汉中堰渠水利之发展及其管理体制

    (一)山河堰

    (二)湑水五堰

    (三)濂水七堰

    (四)冷水五堰

    (五)旧州河山河堰与黄沙水天分堰

    (六)漾家河八堰

    (七)溢水三堰

    (八)黨水三堰

    (九)汉中盆地边缘的较小堰渠

    四 结语与讨论

    五门堰:“宁管五门堰,不坐城固县”

    五门堰灌溉系统之形成与发展

    五门堰灌区的管理体制

    (一)明代的堰长制

    (二)清代前中期的堰首一堰长一渠头制

    (三)清末的田赋局一堰局制

    《水册》的意义:五门堰灌区的用水分配和水利纠纷

    (一)上、下坝的矛盾与纠纷

    (二)西高渠与四里灌区的矛盾纠纷

    四 结语

    杨填堰:“一渠浇灌两县田亩”

    一 杨填堰灌溉系统之形成与发展

    二 杨填堰灌区的管理体制及其变化

    (一)“城三洋七”的来历及其意义

    (二)杨填堰灌区的管理机构:七分堰公局与三分堰公局

    (三)七分堰灌区的“编夫”与“按户出丁”的渊源和实质

    三 杨填堰的水利纠纷与官府之介入

    (一)康熙中期城、洋二邑修渠负担之争

    (二)同治间三、七分堰分摊堰渠工费之争

    (三)光绪二十四年西营村村民置飞槽引水而引发的纠纷

    四 杨公庙、杨公祠与智果寺

    (一)城固水北村杨公庙(杨侯庙)与洋县池南村杨公祠

    (二)智果寺

    五 结语与讨论

    金洋堰:“祠临高渚报先贤”

    金洋堰灌溉系统及其管理体制之形成与变动

    堰庙的演变及其意义

    三结语

    传统中国农田水利领域的“国家”与“社会”

    一 “水利周期”与“王朝周期

    二 国家对水利事务的干预及水利事业的“民间化”

    三 “官法”还是“民约”?

    四 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灌区是否可视作“水利共同体”?

    主要征引文献
    附录 汉中水利碑刻辑存

    整理说明

    一 五门堰水利碑刻

    二 杨填堰水利碑刻

    三 金洋堰水利碑刻

    四 城固县水利碑刻(五门、杨填堰除外)

    五 南郑县水利碑刻

    六 勉县水利碑刻

    后记
  • 内容简介:
      《汉中三堰: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与社会变迁》利用碑刻资料,结合地方文献与实地调查,考察了五门堰、杨填堰、金洋堰及山河堰等汉中地区重要堰渠的创筑、灌溉系统的形成与演变历程、管理体制及其变化以及灌区民众以水利事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并围绕“水利周期”与“王朝周期”之间的关系、王朝国家对水利事业的介入、水利规章的来源及其实质、“水利共同体”理论的适用性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得出了重要结论。
  • 作者简介:
    鲁西奇,1965年生,江苏东海人。1982年入武汉大学历史系学习,至1995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9—2007年在武汉大学历史学系工作。2007年5月起,任厦门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出版专著三种:《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一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译著三种:《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与社区》、《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中古契约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林昌丈,1985年生,浙江苍南人。2004年入厦门大学历史系学习,现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已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农史》发表论文2篇。
  • 目录:
    宋元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农田水利事业及其发展

    一 汉中堰渠水利之初起

    二 宋元时期汉中堰渠水利的发展

    三 明清时期汉中堰渠水利之发展及其管理体制

    (一)山河堰

    (二)湑水五堰

    (三)濂水七堰

    (四)冷水五堰

    (五)旧州河山河堰与黄沙水天分堰

    (六)漾家河八堰

    (七)溢水三堰

    (八)黨水三堰

    (九)汉中盆地边缘的较小堰渠

    四 结语与讨论

    五门堰:“宁管五门堰,不坐城固县”

    五门堰灌溉系统之形成与发展

    五门堰灌区的管理体制

    (一)明代的堰长制

    (二)清代前中期的堰首一堰长一渠头制

    (三)清末的田赋局一堰局制

    《水册》的意义:五门堰灌区的用水分配和水利纠纷

    (一)上、下坝的矛盾与纠纷

    (二)西高渠与四里灌区的矛盾纠纷

    四 结语

    杨填堰:“一渠浇灌两县田亩”

    一 杨填堰灌溉系统之形成与发展

    二 杨填堰灌区的管理体制及其变化

    (一)“城三洋七”的来历及其意义

    (二)杨填堰灌区的管理机构:七分堰公局与三分堰公局

    (三)七分堰灌区的“编夫”与“按户出丁”的渊源和实质

    三 杨填堰的水利纠纷与官府之介入

    (一)康熙中期城、洋二邑修渠负担之争

    (二)同治间三、七分堰分摊堰渠工费之争

    (三)光绪二十四年西营村村民置飞槽引水而引发的纠纷

    四 杨公庙、杨公祠与智果寺

    (一)城固水北村杨公庙(杨侯庙)与洋县池南村杨公祠

    (二)智果寺

    五 结语与讨论

    金洋堰:“祠临高渚报先贤”

    金洋堰灌溉系统及其管理体制之形成与变动

    堰庙的演变及其意义

    三结语

    传统中国农田水利领域的“国家”与“社会”

    一 “水利周期”与“王朝周期

    二 国家对水利事务的干预及水利事业的“民间化”

    三 “官法”还是“民约”?

    四 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灌区是否可视作“水利共同体”?

    主要征引文献
    附录 汉中水利碑刻辑存

    整理说明

    一 五门堰水利碑刻

    二 杨填堰水利碑刻

    三 金洋堰水利碑刻

    四 城固县水利碑刻(五门、杨填堰除外)

    五 南郑县水利碑刻

    六 勉县水利碑刻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汉中三堰: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与社会变迁
汉中统计年鉴(2017)
汉中市统计局 编
汉中三堰: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与社会变迁
汉中市创新课堂课例及微课设计集锦
张铮 编
汉中三堰: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与社会变迁
汉中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
张显锋;周卫妮
汉中三堰: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与社会变迁
汉中统计年鉴(2020)
汉中市统计局 编
汉中三堰: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与社会变迁
汉中古城【故园画忆系列】
王炎松
汉中三堰: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与社会变迁
汉中天坑群:二十一世纪地理大发现
洪增林 著
汉中三堰: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与社会变迁
汉中鸟类图鉴
张生奇 著
汉中三堰: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与社会变迁
汉中出土商代青铜器的科学分析与制作技术研究
陈坤龙;梅建军
汉中三堰: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与社会变迁
汉中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
高朝升
汉中三堰: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与社会变迁
汉中绿色猕猴桃生产技术
彭伟 著
汉中三堰: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与社会变迁
汉中历代名家名篇精选
贾连友 编
汉中三堰: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与社会变迁
汉中巴山礼仪词
汉中市群众艺术馆、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