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

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7-08
版次: 1
ISBN: 9787030541345
定价: 8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2页
字数: 31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8人买过
  •   在本《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作者提出了索引词、指示词、专名等自然语言表达的“自返指称”理论。
      对于意义与指称,二十世纪的语言哲学分为描述主义和指称主义两个传统阵营。指称主义传统认为索引词、指示词和专名的内容是所指称的个体对象而不是识别性条件。描述主义传统认为指称内容并不能解释名称、指示词和索引词所传达的所有识别性条件。这两大传统无法解决指称的共指与零指问题。《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的理论借鉴了这两大传统及博克斯和赖兴巴赫的相关思想,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内容,共指和零指这两个问题源自对指称内窑的痴迷,从而提出语言表远的不同内容一一从施加条件于实际话语的自返内容到施加条件于指称对象的完全增补内窑, 将指称主义传统和描述主义传统巧妙融合在一起,用自返内容来解释共指现象,用网络内容解释零指现象。 序言 i
    第2版前言 iii
    第1版前言 v
    凡例 ix
    第1章 指称的两个问题(1)
    1.1 马赫与邋遢学究(1)
    1.2 范式、论据与问题(3)
    1.3 语义学依赖一个错误吗?(7)
    1.4 自返指称理论(8)
    1.5 网络内容(11)
    1.6 计划(12)
    小结(13)
    第一部分 自返性与C-指称问题
    第2章 内容与命题(17)
    2.1 导言(17)
    2.2 意义与内容(17)
    2.3 常识与正式内容(18)
    2.4 内容的分类概念(19)
    2.5 条件和命题(22)
    2.6 指定的种类(27)
    小结(29)
    第3章 话语与语境(30)
    3.1 导言(30)
    3.2 自返指称理论(31)
    3.3 符号、个例和话语(32)
    3.4 语境(34)
    3.5 语境的语义使用(37)
    3.6 语境的内容补充性使用(38)
    小结(43)
    第4章 语境与认知路径(45)
    4.1 导言(45)
    4.2 信息游戏(45)
    4.3 认知路径(47)
    4.4 索引词与语境(50)
    4.5 抻拉那条狗(54)
    4.6 Dthat(55)
    4.7 真实语境、信念语境与虚构语境(56)
    小结(59)
    第5章 意义与内容(61)
    5.1 导言(61)
    5.2 赖兴巴赫、自返性与索引内容(64)
    5.3 索引内容与指称内容(66)
    5.4 内容的种类(68)
    5.5 正式内容(72)
    5.6 扩展认知内容(74)
    5.7 奥斯丁的双管实验(77)
    小结(83)
    第6章 名称与C-指称问题(85)
    6.1 导言(85)
    6.2 计算机科学家例(85)
    6.3 名称与惯例(87)
    6.4 名称与认知意义(89)
    6.5 自返性与名称(91)
    6.6 帕代雷夫斯基例(95)
    6.7 马赫与邋遢学究(97)
    6.8 所言——I(99)
    小结(102)
    第7章 什么是指称主义?(103)
    7.1 导言(103)
    7.2 辩证逆转(103)
    7.3 弗雷格的论证(104)
    7.4(心理化的)弗雷格(107)
    7.5 卡普兰与直接指称(112)
    7.6 卡普兰的直接指称论证(117)
    7.7 结论(119)
    小结(120)
    第二部分 网络与N-指称问题
    第8章 空名称、阻滞与网络(123)
    8.1 导言(123)
    8.2 惯例与网络(124)
    8.3 网络:一个简单理论(127)
    8.4 再论N-指称(135)
    8.5 网络内容与所言(141)
    小结(145)
    第9章 文件网络(147)
    9.1 观念、文件与网络(147)
    9.2 交互主题性文件网络(150)
    9.3 谱系结构:源点与母节点(153)
    9.4 观点流:文件的交互主题性网络(161)
    9.5 网络与信息游戏(166)
    9.6 名称游戏(169)
    小结(174)
    第10章 内容与态度(176)
    10.1 导言(176)
    10.2 初始理论(179)
    10.3 两面态度(181)
    10.4 说话(182)
    10.5 再论信念(188)
    10.6 观念与线索的类型(190)
    10.7 马赫与准指示(192)
    10.8 皮埃尔与引用消去原则(193)
    10.9 再论奥斯丁双管例(195)
    10.10 结论(197)
    小结(197)
    第11章 外在主义(199)
    11.1 导言(199)
    11.2 动机的两个方面(200)
    11.3 吻合解释(209)
    11.4 结论(210)
    11.5 足够狭窄的内容(212)
    术语表(217)
    附英语例(229)
    参考文献(239)
    索引(248)
    致谢(262)
  • 内容简介:
      在本《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作者提出了索引词、指示词、专名等自然语言表达的“自返指称”理论。
      对于意义与指称,二十世纪的语言哲学分为描述主义和指称主义两个传统阵营。指称主义传统认为索引词、指示词和专名的内容是所指称的个体对象而不是识别性条件。描述主义传统认为指称内容并不能解释名称、指示词和索引词所传达的所有识别性条件。这两大传统无法解决指称的共指与零指问题。《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的理论借鉴了这两大传统及博克斯和赖兴巴赫的相关思想,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内容,共指和零指这两个问题源自对指称内窑的痴迷,从而提出语言表远的不同内容一一从施加条件于实际话语的自返内容到施加条件于指称对象的完全增补内窑, 将指称主义传统和描述主义传统巧妙融合在一起,用自返内容来解释共指现象,用网络内容解释零指现象。
  • 目录:
    序言 i
    第2版前言 iii
    第1版前言 v
    凡例 ix
    第1章 指称的两个问题(1)
    1.1 马赫与邋遢学究(1)
    1.2 范式、论据与问题(3)
    1.3 语义学依赖一个错误吗?(7)
    1.4 自返指称理论(8)
    1.5 网络内容(11)
    1.6 计划(12)
    小结(13)
    第一部分 自返性与C-指称问题
    第2章 内容与命题(17)
    2.1 导言(17)
    2.2 意义与内容(17)
    2.3 常识与正式内容(18)
    2.4 内容的分类概念(19)
    2.5 条件和命题(22)
    2.6 指定的种类(27)
    小结(29)
    第3章 话语与语境(30)
    3.1 导言(30)
    3.2 自返指称理论(31)
    3.3 符号、个例和话语(32)
    3.4 语境(34)
    3.5 语境的语义使用(37)
    3.6 语境的内容补充性使用(38)
    小结(43)
    第4章 语境与认知路径(45)
    4.1 导言(45)
    4.2 信息游戏(45)
    4.3 认知路径(47)
    4.4 索引词与语境(50)
    4.5 抻拉那条狗(54)
    4.6 Dthat(55)
    4.7 真实语境、信念语境与虚构语境(56)
    小结(59)
    第5章 意义与内容(61)
    5.1 导言(61)
    5.2 赖兴巴赫、自返性与索引内容(64)
    5.3 索引内容与指称内容(66)
    5.4 内容的种类(68)
    5.5 正式内容(72)
    5.6 扩展认知内容(74)
    5.7 奥斯丁的双管实验(77)
    小结(83)
    第6章 名称与C-指称问题(85)
    6.1 导言(85)
    6.2 计算机科学家例(85)
    6.3 名称与惯例(87)
    6.4 名称与认知意义(89)
    6.5 自返性与名称(91)
    6.6 帕代雷夫斯基例(95)
    6.7 马赫与邋遢学究(97)
    6.8 所言——I(99)
    小结(102)
    第7章 什么是指称主义?(103)
    7.1 导言(103)
    7.2 辩证逆转(103)
    7.3 弗雷格的论证(104)
    7.4(心理化的)弗雷格(107)
    7.5 卡普兰与直接指称(112)
    7.6 卡普兰的直接指称论证(117)
    7.7 结论(119)
    小结(120)
    第二部分 网络与N-指称问题
    第8章 空名称、阻滞与网络(123)
    8.1 导言(123)
    8.2 惯例与网络(124)
    8.3 网络:一个简单理论(127)
    8.4 再论N-指称(135)
    8.5 网络内容与所言(141)
    小结(145)
    第9章 文件网络(147)
    9.1 观念、文件与网络(147)
    9.2 交互主题性文件网络(150)
    9.3 谱系结构:源点与母节点(153)
    9.4 观点流:文件的交互主题性网络(161)
    9.5 网络与信息游戏(166)
    9.6 名称游戏(169)
    小结(174)
    第10章 内容与态度(176)
    10.1 导言(176)
    10.2 初始理论(179)
    10.3 两面态度(181)
    10.4 说话(182)
    10.5 再论信念(188)
    10.6 观念与线索的类型(190)
    10.7 马赫与准指示(192)
    10.8 皮埃尔与引用消去原则(193)
    10.9 再论奥斯丁双管例(195)
    10.10 结论(197)
    小结(197)
    第11章 外在主义(199)
    11.1 导言(199)
    11.2 动机的两个方面(200)
    11.3 吻合解释(209)
    11.4 结论(210)
    11.5 足够狭窄的内容(212)
    术语表(217)
    附英语例(229)
    参考文献(239)
    索引(248)
    致谢(262)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
指称、语境与语义学
任远 著
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
指称、语序和语义解释:徐烈炯语言论文选译
徐烈炯 著
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
指称转喻:词汇语义的认知途径
周福娟、汤定军 著
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
指称与存在:约翰·洛克讲座(分析哲学名著译丛)
Saul A. Kripke
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
指称与意向性
[挪威]奥拉夫·阿斯海姆 著;张建军、万林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
摹神记:乔托与帕多瓦壁画艺术
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
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
浮光掠影(厄普代克艺术随笔集)
约翰·厄普代克
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
入木三分(厄普代克艺术随笔集)
约翰·厄普代克
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
黑死病:一个村庄的微观史
约翰·哈彻
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
港口城市与解锁世界:一部新的蒸汽时代全球史(方尖碑)
约翰·达尔文 著,孙伟 译
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
珍珠(企鹅布纹经典)
约翰·斯坦贝克 著,巫宁坤 译
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
牛津通识读本:社会语言学(中英双语)
约翰·爱德华兹 著,翟红梅 译
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
【贝页】葡萄酒:一部微醺文化史
约翰·瓦里亚诺(John Varriano)
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
谢林先验唯心论的批判性阐释
约翰·华特生
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
如何阅读笛卡尔
约翰·科廷汉(John Cottingham)
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
带上查理去旅行:重寻美国(远方译丛)
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
指称与自返(原书第2版)
休闲哲学
约翰·鲍尔,马克·范·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