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丛书第三辑

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丛书第三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
2008-07
版次: 1
ISBN: 9787108029928
定价: 43.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05页
字数: 452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57人买过
  • 20世纪文化论争的焦点,始终围绕在孔子、儒家思想传统与中国现代化之关系等问题上面。有关“传统和现代”的文化讨论,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文化讨论的中心,也是80年代“文化热”运动中知识分子热烈争论的主题。
      
      
      在21世纪中国崛起复兴的今天,人们对中国现代化前景的那种焦虑,那种由于国家经济发展缓慢落后而产生的对传统的愤懑已经大大缓解,传统文化的回归似乎颇有气候。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深刻把握现代性问题、透彻认识传统文化的任务已经完成;实际上,在新的处境下,对于孔子、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发展等等大问题,中国学术界亟需以一种全新的眼光重新予以深入全面地考察和思索。 陈来,中国文化论坛理事。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8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博士。师从张岱年先生,曾担任冯友兰先生助手。现任北京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并任清华大学、武汉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校兼任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中国哲学会(ISCP)副执行长。
    学术领域:中国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哲学、宋元明清理学、现代中国哲学。主要专著有:《朱熹哲学研究》、《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哲学与传统:现代儒家哲学与现代中国文化》、《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等。 总序

    序  孔子与当代中国

    第一场  主题报告

      关于复兴儒学的思考

      儒家传统现代转化的资源

      孔子与当代中国

      问题与评论(一)

    第二场  儒学与中国社会变迁

      儒家思想与工具理性:中庸之道的

      社会学分析

      伟大的平衡者——孔子

      中国的现代处境与古代资源

      问题与评论(二)

    第三场  当代公共论域中的孔子与历史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与大众消费时代的精神文化需求

      《论语》的去政治化:《于丹心得》简评

      从张广天作品看当代戏剧中的孔子形象

      问题与评论(三)

    第四场  儒家与社会重建

      纲常、礼仪、称谓与社会秩序——追求对儒家的制度性理解

      论家庭主义

      问题与评论(四)

    第五场  大学教育中孔子与儒家经典

      《论语》对于现代教育的意义

      现代大学中的儒家经典教育——《论语》课的理论与实践

      问题与评论(五)

    第六场  “新国学”与“政治儒学”

      “新国学”与“新儒家”

      儒家哲理特征与文化间对话——普遍主义还是非普遍主义?

      政治的孔子与孔子的政治:回应

      近年来对“政治儒学”的批评

      问题与评论(六)

    第七场  儒家与公共伦理

      孔孟儒家的公私观与公共事务伦理

      理想的契合——仁者、智者与自由民主的人格基础

      自律的挪用

      问题与评论(七)

    第八场  圆桌讨论

      问题与评论(八)

    编后记
  • 内容简介:
    20世纪文化论争的焦点,始终围绕在孔子、儒家思想传统与中国现代化之关系等问题上面。有关“传统和现代”的文化讨论,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文化讨论的中心,也是80年代“文化热”运动中知识分子热烈争论的主题。
      
      
      在21世纪中国崛起复兴的今天,人们对中国现代化前景的那种焦虑,那种由于国家经济发展缓慢落后而产生的对传统的愤懑已经大大缓解,传统文化的回归似乎颇有气候。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深刻把握现代性问题、透彻认识传统文化的任务已经完成;实际上,在新的处境下,对于孔子、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发展等等大问题,中国学术界亟需以一种全新的眼光重新予以深入全面地考察和思索。
  • 作者简介:
    陈来,中国文化论坛理事。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8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博士。师从张岱年先生,曾担任冯友兰先生助手。现任北京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并任清华大学、武汉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校兼任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中国哲学会(ISCP)副执行长。
    学术领域:中国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哲学、宋元明清理学、现代中国哲学。主要专著有:《朱熹哲学研究》、《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哲学与传统:现代儒家哲学与现代中国文化》、《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等。
  • 目录:
    总序

    序  孔子与当代中国

    第一场  主题报告

      关于复兴儒学的思考

      儒家传统现代转化的资源

      孔子与当代中国

      问题与评论(一)

    第二场  儒学与中国社会变迁

      儒家思想与工具理性:中庸之道的

      社会学分析

      伟大的平衡者——孔子

      中国的现代处境与古代资源

      问题与评论(二)

    第三场  当代公共论域中的孔子与历史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与大众消费时代的精神文化需求

      《论语》的去政治化:《于丹心得》简评

      从张广天作品看当代戏剧中的孔子形象

      问题与评论(三)

    第四场  儒家与社会重建

      纲常、礼仪、称谓与社会秩序——追求对儒家的制度性理解

      论家庭主义

      问题与评论(四)

    第五场  大学教育中孔子与儒家经典

      《论语》对于现代教育的意义

      现代大学中的儒家经典教育——《论语》课的理论与实践

      问题与评论(五)

    第六场  “新国学”与“政治儒学”

      “新国学”与“新儒家”

      儒家哲理特征与文化间对话——普遍主义还是非普遍主义?

      政治的孔子与孔子的政治:回应

      近年来对“政治儒学”的批评

      问题与评论(六)

    第七场  儒家与公共伦理

      孔孟儒家的公私观与公共事务伦理

      理想的契合——仁者、智者与自由民主的人格基础

      自律的挪用

      问题与评论(七)

    第八场  圆桌讨论

      问题与评论(八)

    编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丛书第三辑
孔子和今文学
蒙文通 著
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丛书第三辑
孔子的故事
刘大胜
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丛书第三辑
孔子家语 曾子注释 《儒藏》精华编选刊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王肃 注;王秀江、赵建功 校点;阮元 撰;张树业;王菊英
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丛书第三辑
孔子公开课(国学系列公开课)
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
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丛书第三辑
孔子的故事(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初中)
李长之 著
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丛书第三辑
孔子如来
鲍鹏山
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丛书第三辑
孔子的故事
李长之
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丛书第三辑
孔子家语译注 杨金梅译注全文译注高中生阅读国学古籍 国学普及读物江苏文艺亲近经典
[三国·魏]王肃 著;杨金梅 译注
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丛书第三辑
孔子的故事(全彩插图版,从此读懂孔子和他的《论语》!“清华四剑客”李长之作品,特别附录孔子生平年表、孔子主要弟子简介、《论语》小词典)
李长之 著;麦书房文化 出品;有容书邦发行
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丛书第三辑
孔子的一生
范希春
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丛书第三辑
孔子学院社会资本研究
孔梓 著
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丛书第三辑
孔子家语译注(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宋立林 译注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丛书第三辑
三联精选:将错就错(删订本)
甘阳 著
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丛书第三辑
文明·国家·大学(增订本)
甘阳 著
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丛书第三辑
北大五论
甘阳 著
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丛书第三辑
通三统
甘阳 著
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丛书第三辑
文明·国家·大学
甘阳 著
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丛书第三辑
古今中西之争:第2版
甘阳 著
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丛书第三辑
八十年代文化意识
甘阳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