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增订版)——晚清权力格局再研究

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增订版)——晚清权力格局再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8-05
版次: 1
ISBN: 9787520128995
定价: 24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小16开
页数: 668页
字数: 55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137人买过
  • 本书从地方督抚在新政中的思想与活动的角度,具体考察地方督抚对清政府新政决策的参与及其影响,以及地方督抚与新政过程中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以此观察清末中央与地方权力格局的演变态势。

    具体研究了十三个专题,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考察清末地方督抚辖区变革与改制,具体探讨了清末新政时期裁撤漕运总督与苏淮分省始末,关于察哈尔、热河、绥远、西康建省的动议,督抚同城的云南、湖北、广东巡抚的裁撤,以及东三省改制及其督抚建制等有关督抚制度与政区变革问题;第二章,是对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的群体结构与人事变迁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多方面的统计分析,可知督抚群体特性的负面因素较多,这些大都不利于清末新政的顺利推行,而督抚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性,导致了各省新政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三章,探讨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启动的关系,认为对于清廷正式推行新政,地方督抚充当了颇为关键的角色;第四章,以裁革胥役、陋规与捐纳制度为例,探讨地方督抚与吏治改革的关系;第五章,探讨地方督抚与清廷预备立宪之决策之间的关系;第六章,以直隶总督袁世凯与湖广总督张之洞为中心,考察地方督抚与丙午官制改革的关系;第七章,以浙江巡抚张曾敭与秋瑾案为例,考察预备立宪时期民间舆论与官府作为的互动关系;第八章,以湖南巡抚岑春蓂与长沙抢米风潮为例,考察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应对灾荒与民变的举措,并从官绅矛盾的角度,探讨清政府社会控制的效能;第九章,以两江总督张人骏与江苏谘议局为例,考察地方督抚与立宪派在谘议局的政争;第十章,考察地方督抚、立宪派与清廷内部各派政治势力之间围绕国会请愿与责任内阁制问题的权力博弈;第十一章,以光绪三十三年(1907)之满汉问题奏议为中心,探讨地方督抚平满汉畛域思想与清政府满汉政策的新变化;第十二章,从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权力的演变,探讨晚清权力格局的变化,修正晚清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外重内轻”说,提出辛亥鼎革之际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实际上已演变为“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第十三章,具体探讨辛亥鼎革之际地方督抚之出处及其与清末民初政局变动的关系问题,认为辛亥鼎革之际“内外皆轻”权力格局之总体表征是中央与地方一并流失,中央无法控制地方,地方无力效忠中央,其直接后果是清廷中央与地方均无法有效地应对革命,致使清王朝走向覆亡之路,其另一个严重的后果是掌握军队尤其是新军的军人势力的崛起,出现军人干政,导致民国初年的军阀政治。

        这些专题基本上按时序排列,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角度反映了清末新政的发展进程与晚清权力格局的演变态势。

    李细珠,1967年生,湖南安仁人,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秘书长。出版专著《晚清保守思想的原型——倭仁研究》《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晚清权力格局再研究》《变局与抉择:晚清人物研究》,合著《中国近代通史》《当代中国台湾史研究》等,发表论文80余篇,兼学术集刊《台湾历史研究》执行主编。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集体)、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并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政治史、台湾史。
  • 内容简介:
    本书从地方督抚在新政中的思想与活动的角度,具体考察地方督抚对清政府新政决策的参与及其影响,以及地方督抚与新政过程中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以此观察清末中央与地方权力格局的演变态势。

    具体研究了十三个专题,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考察清末地方督抚辖区变革与改制,具体探讨了清末新政时期裁撤漕运总督与苏淮分省始末,关于察哈尔、热河、绥远、西康建省的动议,督抚同城的云南、湖北、广东巡抚的裁撤,以及东三省改制及其督抚建制等有关督抚制度与政区变革问题;第二章,是对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的群体结构与人事变迁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多方面的统计分析,可知督抚群体特性的负面因素较多,这些大都不利于清末新政的顺利推行,而督抚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性,导致了各省新政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三章,探讨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启动的关系,认为对于清廷正式推行新政,地方督抚充当了颇为关键的角色;第四章,以裁革胥役、陋规与捐纳制度为例,探讨地方督抚与吏治改革的关系;第五章,探讨地方督抚与清廷预备立宪之决策之间的关系;第六章,以直隶总督袁世凯与湖广总督张之洞为中心,考察地方督抚与丙午官制改革的关系;第七章,以浙江巡抚张曾敭与秋瑾案为例,考察预备立宪时期民间舆论与官府作为的互动关系;第八章,以湖南巡抚岑春蓂与长沙抢米风潮为例,考察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应对灾荒与民变的举措,并从官绅矛盾的角度,探讨清政府社会控制的效能;第九章,以两江总督张人骏与江苏谘议局为例,考察地方督抚与立宪派在谘议局的政争;第十章,考察地方督抚、立宪派与清廷内部各派政治势力之间围绕国会请愿与责任内阁制问题的权力博弈;第十一章,以光绪三十三年(1907)之满汉问题奏议为中心,探讨地方督抚平满汉畛域思想与清政府满汉政策的新变化;第十二章,从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权力的演变,探讨晚清权力格局的变化,修正晚清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外重内轻”说,提出辛亥鼎革之际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实际上已演变为“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第十三章,具体探讨辛亥鼎革之际地方督抚之出处及其与清末民初政局变动的关系问题,认为辛亥鼎革之际“内外皆轻”权力格局之总体表征是中央与地方一并流失,中央无法控制地方,地方无力效忠中央,其直接后果是清廷中央与地方均无法有效地应对革命,致使清王朝走向覆亡之路,其另一个严重的后果是掌握军队尤其是新军的军人势力的崛起,出现军人干政,导致民国初年的军阀政治。

        这些专题基本上按时序排列,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角度反映了清末新政的发展进程与晚清权力格局的演变态势。

  • 作者简介:
    李细珠,1967年生,湖南安仁人,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秘书长。出版专著《晚清保守思想的原型——倭仁研究》《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晚清权力格局再研究》《变局与抉择:晚清人物研究》,合著《中国近代通史》《当代中国台湾史研究》等,发表论文80余篇,兼学术集刊《台湾历史研究》执行主编。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集体)、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并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政治史、台湾史。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