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

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编著
2018-04
版次: 1
ISBN: 9787313181824
定价: 99.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纯质纸
分类: 工程技术
65人买过
  • 从东方红卫星到载人航天,从嫦娥探月到北斗问天,从两弹一星的元勋到新一代的航天员,本书真实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科技的大发展、大跨越、大辉煌。
      
      作者用自己的亲见亲闻、翔实的史料和鲜为人知的采访素材描绘了一代代航天人前赴后继、攻坚克难的“问天之路”,加上首次公开的权威图片,充分展现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变成现实的壮丽图景。
      
       “问天之路”,是辉煌灿烂的国家记忆,是骄傲自豪的民族相册,更是亮丽的中国名片。
      
       “问天之路”,将中国的大国地位、中华民族的自信与荣耀,镌刻在茫茫太空之上。
      
       “问天之路”,彰显了我国的空天实力,书写了世界航天史上不朽的传奇。     李选清,《解放军报》社原副总编辑,少将军衔,连续策划组织报道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发射、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等重大事件,采访报道的英模代表有“英雄航天员”杨利伟、空军“英雄试飞员”李中华、“人民的好军医”华益慰等全国重大典型,其新闻作品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解放军新闻奖等。

        柳刚,《解放军报》社军事工作宣传部副主任,大校军衔,先后采访报道神舟七号至今历次载人航天发射和嫦娥探月任务,采访报道航母辽宁舰、空军试飞员群体等全国全军重大典型,其新闻作品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解放军新闻奖等。 contents 目录

    第一章 太空响起“东方红”

    绘制中国火箭导弹蓝图第一人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就这么搞,不要怕土,土八路能打败洋鬼子

    事关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8千米飞行,中国迈向太空的第一步

    两位科学家不约而同提出一份相同建议

    令人痛惜的一波三折

    建非常之功,十八勇士闯新路

    试验场上不知疲倦的“倔老头”

    痴心开辟独具特色的太空轨道

    让“中国星”在万里云天闪烁

    千挑万选上天乐曲

    周总理一席话,令科学家记了一辈子

    一次最不该失败的失败

    万事俱备,只待东风

    《东方红》从太空传遍世界

    卫星上天,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

    中国航天日,卫星家族人丁兴旺

    第二章 中国“星”途风雨兼程

    遥感卫星:天外返人间

    “怎么甘心让自己头顶上飞的都是外国卫星呢”

    返回式卫星研制在“动乱之秋”启动

    一根导线的纰漏引发一次发射事故

    巡天遥看三昼夜,首颗返回式卫星安然归

    通信卫星:36000千米高空的梦想

    3位普通人的来信,推动国字号工程重启

    36000千米高空,一个雷达兵的奇思妙想

    仰望星空,太空轨道应有中国一席之地

    老将军披挂出征,加速推进“三鸣惊人”战略构想

    征服36000千米高空,放飞“中国星”

    远望测量船踏浪三大洋,海上牵星创奇迹

    昔日红军长征路过的西昌,如今成为“太空长征”出发地

    发射进入倒计时,意想不到的“特情”突如其来

    万里高空接力救星,5分钟牵住“脱缰野马”

    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上天,改变了中国

    “东方红”卫星平台不断演绎太空精彩 

    中国“星”:闪耀苍穹造福民生

    风云卫星:太空揽风云,服务千万家

    海洋卫星:剑指苍穹,九天瞰海

    高分卫星:“天眼”看地球,“慧眼”识九州

    量子卫星:领跑世界,改变未来

    第三章 长征火箭走向世界

    瑞典空间公司对中国火箭“一见钟情”

    人类航天史上灾难之年,长征火箭逆势而上

    首次发射亚洲一号旗开得胜

    三张设计草图做成一笔大买卖

    18个月造出长二捆火箭,14个月建起亚洲第一大型发射塔架

    0.15毫克的铝质多余物造成发射失利

    再干100天托举星箭上九天

    第二颗澳星发射:没有解开的历史之谜

    接二连三的挫折使长征火箭跌入谷底

    一年六战六捷,长征火箭重新赢得世界信任

    1998-2017,长征火箭的黄金时代

    中国火箭开启航天“新长征”

    长征精神是推进中国火箭腾飞的最强燃料 

    第四章 载人航天壮志雄心

    “谁控制了空间,谁就能控制地球”

    难产的曙光号载人飞船

    1979邓小平访美与航天“亲密接触”

    “863计划”让载人航天工程重新启动

    神舟,从中南海起航

    “中国飞船就是中国飞船 ,不是联盟号”

    造出一艘跨越40年发展历史的飞船

    争分夺秒铺就一条飞天“高速公路”

    神舟一号:发射一波三折

    神舟二号:发射火箭磕伤了

    神舟三号:插座故障推迟发射计划

    神舟四号:挑战低温极限

    神舟五号:杨利伟飞天圆梦

    神舟六号:航天英雄携手出征

    神舟七号:太空出舱行走 

    天宫一号:太空里的第一个“中国家”

    神舟八号:一场惊险的太空“约会”

    神舟九号:中国航天员首次入住天宫

    神舟十号:十全十美

    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再造太空“新家”

    中国空间站:2020梦想触手可及

    第五章 中国航天员“全家福”

    首批预备航天员未了的航天梦

    从优秀飞行员中选航天员,淘汰率99%

    走进神秘的航天员大队

    独具特色的中国航天员中心

    没有人知道加加林的师傅是谁

    天上的功夫地上练

    吴杰、李庆龙 :未能上天也是英雄

    杨利伟:中国太空“第一人”

    费俊龙:太空归来“中国龙”

    聂海胜:将军出征圆梦太空

    翟志刚:浩瀚太空印下中国足迹

    刘伯明:骑单车骑出飞天路

    景海鹏:如果没有梦想,灵魂就会“失重”

    刘旺:在太空给妻子“唱情歌”

    刘洋:中国首位飞天女航天员

    张晓光:中国首位太空课堂摄像师

    王亚平: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陈冬:创造中国太空飞行最长纪录

    军礼,中国航天员独特的“精神密码”

    第六章 嫦娥探月梦想成真

    阿姆斯特朗的 “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一角月岩 ,成为中国探月的起点

    错过大航海时代的我们 ,还有什么理由错过大航天时代

    14亿元 ,修出一条38万千米的奔月路

    中国嫦娥首次成功牵手月球

    嫦娥一号:“看”遍月球的每一寸土地

    嫦娥二号:飞得更快、靠得更近、看得更清

    嫦娥二号:再次刷新“中国高度”

    嫦娥三号:携带“玉兔”奔月宫 

    “嫦娥”成功落月 ,“玉兔”信步虹湾

    “探路小兵”拿到中国首张探月 “返程票”

    实现载人登月还需迈过“三道关”

    第七章 中国北斗闪耀苍穹

    无心插柳,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推论

    双星定位为北斗计划奠基

    造一辈子中国“星”的北斗总设计师

    六年磨一“星”,北斗问天惊世人

    迎头追赶,北斗导航覆盖亚太地区

    打通最后一千米,北斗加速进入百姓生活

    加快走向世界,2020中国北斗覆盖全球

    四分天下,北斗之路任重道远

    尾声·不忘初心,逐梦前行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从东方红卫星到载人航天,从嫦娥探月到北斗问天,从两弹一星的元勋到新一代的航天员,本书真实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科技的大发展、大跨越、大辉煌。
      
      作者用自己的亲见亲闻、翔实的史料和鲜为人知的采访素材描绘了一代代航天人前赴后继、攻坚克难的“问天之路”,加上首次公开的权威图片,充分展现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变成现实的壮丽图景。
      
       “问天之路”,是辉煌灿烂的国家记忆,是骄傲自豪的民族相册,更是亮丽的中国名片。
      
       “问天之路”,将中国的大国地位、中华民族的自信与荣耀,镌刻在茫茫太空之上。
      
       “问天之路”,彰显了我国的空天实力,书写了世界航天史上不朽的传奇。
  • 作者简介:
        李选清,《解放军报》社原副总编辑,少将军衔,连续策划组织报道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发射、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等重大事件,采访报道的英模代表有“英雄航天员”杨利伟、空军“英雄试飞员”李中华、“人民的好军医”华益慰等全国重大典型,其新闻作品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解放军新闻奖等。

        柳刚,《解放军报》社军事工作宣传部副主任,大校军衔,先后采访报道神舟七号至今历次载人航天发射和嫦娥探月任务,采访报道航母辽宁舰、空军试飞员群体等全国全军重大典型,其新闻作品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解放军新闻奖等。
  • 目录:
    contents 目录

    第一章 太空响起“东方红”

    绘制中国火箭导弹蓝图第一人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就这么搞,不要怕土,土八路能打败洋鬼子

    事关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8千米飞行,中国迈向太空的第一步

    两位科学家不约而同提出一份相同建议

    令人痛惜的一波三折

    建非常之功,十八勇士闯新路

    试验场上不知疲倦的“倔老头”

    痴心开辟独具特色的太空轨道

    让“中国星”在万里云天闪烁

    千挑万选上天乐曲

    周总理一席话,令科学家记了一辈子

    一次最不该失败的失败

    万事俱备,只待东风

    《东方红》从太空传遍世界

    卫星上天,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

    中国航天日,卫星家族人丁兴旺

    第二章 中国“星”途风雨兼程

    遥感卫星:天外返人间

    “怎么甘心让自己头顶上飞的都是外国卫星呢”

    返回式卫星研制在“动乱之秋”启动

    一根导线的纰漏引发一次发射事故

    巡天遥看三昼夜,首颗返回式卫星安然归

    通信卫星:36000千米高空的梦想

    3位普通人的来信,推动国字号工程重启

    36000千米高空,一个雷达兵的奇思妙想

    仰望星空,太空轨道应有中国一席之地

    老将军披挂出征,加速推进“三鸣惊人”战略构想

    征服36000千米高空,放飞“中国星”

    远望测量船踏浪三大洋,海上牵星创奇迹

    昔日红军长征路过的西昌,如今成为“太空长征”出发地

    发射进入倒计时,意想不到的“特情”突如其来

    万里高空接力救星,5分钟牵住“脱缰野马”

    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上天,改变了中国

    “东方红”卫星平台不断演绎太空精彩 

    中国“星”:闪耀苍穹造福民生

    风云卫星:太空揽风云,服务千万家

    海洋卫星:剑指苍穹,九天瞰海

    高分卫星:“天眼”看地球,“慧眼”识九州

    量子卫星:领跑世界,改变未来

    第三章 长征火箭走向世界

    瑞典空间公司对中国火箭“一见钟情”

    人类航天史上灾难之年,长征火箭逆势而上

    首次发射亚洲一号旗开得胜

    三张设计草图做成一笔大买卖

    18个月造出长二捆火箭,14个月建起亚洲第一大型发射塔架

    0.15毫克的铝质多余物造成发射失利

    再干100天托举星箭上九天

    第二颗澳星发射:没有解开的历史之谜

    接二连三的挫折使长征火箭跌入谷底

    一年六战六捷,长征火箭重新赢得世界信任

    1998-2017,长征火箭的黄金时代

    中国火箭开启航天“新长征”

    长征精神是推进中国火箭腾飞的最强燃料 

    第四章 载人航天壮志雄心

    “谁控制了空间,谁就能控制地球”

    难产的曙光号载人飞船

    1979邓小平访美与航天“亲密接触”

    “863计划”让载人航天工程重新启动

    神舟,从中南海起航

    “中国飞船就是中国飞船 ,不是联盟号”

    造出一艘跨越40年发展历史的飞船

    争分夺秒铺就一条飞天“高速公路”

    神舟一号:发射一波三折

    神舟二号:发射火箭磕伤了

    神舟三号:插座故障推迟发射计划

    神舟四号:挑战低温极限

    神舟五号:杨利伟飞天圆梦

    神舟六号:航天英雄携手出征

    神舟七号:太空出舱行走 

    天宫一号:太空里的第一个“中国家”

    神舟八号:一场惊险的太空“约会”

    神舟九号:中国航天员首次入住天宫

    神舟十号:十全十美

    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再造太空“新家”

    中国空间站:2020梦想触手可及

    第五章 中国航天员“全家福”

    首批预备航天员未了的航天梦

    从优秀飞行员中选航天员,淘汰率99%

    走进神秘的航天员大队

    独具特色的中国航天员中心

    没有人知道加加林的师傅是谁

    天上的功夫地上练

    吴杰、李庆龙 :未能上天也是英雄

    杨利伟:中国太空“第一人”

    费俊龙:太空归来“中国龙”

    聂海胜:将军出征圆梦太空

    翟志刚:浩瀚太空印下中国足迹

    刘伯明:骑单车骑出飞天路

    景海鹏:如果没有梦想,灵魂就会“失重”

    刘旺:在太空给妻子“唱情歌”

    刘洋:中国首位飞天女航天员

    张晓光:中国首位太空课堂摄像师

    王亚平: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陈冬:创造中国太空飞行最长纪录

    军礼,中国航天员独特的“精神密码”

    第六章 嫦娥探月梦想成真

    阿姆斯特朗的 “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一角月岩 ,成为中国探月的起点

    错过大航海时代的我们 ,还有什么理由错过大航天时代

    14亿元 ,修出一条38万千米的奔月路

    中国嫦娥首次成功牵手月球

    嫦娥一号:“看”遍月球的每一寸土地

    嫦娥二号:飞得更快、靠得更近、看得更清

    嫦娥二号:再次刷新“中国高度”

    嫦娥三号:携带“玉兔”奔月宫 

    “嫦娥”成功落月 ,“玉兔”信步虹湾

    “探路小兵”拿到中国首张探月 “返程票”

    实现载人登月还需迈过“三道关”

    第七章 中国北斗闪耀苍穹

    无心插柳,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推论

    双星定位为北斗计划奠基

    造一辈子中国“星”的北斗总设计师

    六年磨一“星”,北斗问天惊世人

    迎头追赶,北斗导航覆盖亚太地区

    打通最后一千米,北斗加速进入百姓生活

    加快走向世界,2020中国北斗覆盖全球

    四分天下,北斗之路任重道远

    尾声·不忘初心,逐梦前行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
问天科学(第2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协会
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
问天下:宇宙·小博士漫画百科
张明昌 编
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
问天之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湄潭县委员会、贵州省遵义市气象局、贵州省湄潭县气象局 著
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
问天科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协会 著
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
问天下:地球·小博士漫画百科
郑林峰 编;王璐
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
问天·追梦:魏群琪世界野鸟摄影作品集
魏群琪 著
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
问天下:生命·小博士漫画百科
郑林峰 编;谢柏樟
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
问天神器——航天器、火箭与导弹的奥秘
万志强 著
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
问天问地不如问博士:支气管炎
王桦 编
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
问天堂
王炳利 著
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
问天·问地·问心 : 老科学家人生启示录
上海市科协、新闻晚报 编写
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
问天/科学的眼睛
吴沅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