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批评书系:思想的余烬

中国学术批评书系:思想的余烬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06
版次: 1
ISBN: 9787564900687
定价: 40.5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0页
字数: 311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22人买过
  • 《中国学术批评书系:思想的余烬》是作者刘复生第一部正式的文集,收录了从事“学术研究”以来半数左右的论文。文集的编选,使其有机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较为系统的阅读,而这种人格分裂式的陌生阅读体验,不期然间有了回顾成长历程的象征意味,并意外地获得了令人感慨的仪式感。编文集不只是一种技术性工作,它还会成为激活既往生命史的契机:附着在往日文字上的生命的历史性,得以在当下清晰展开。这些文字出人意料地召回了当初写作时的情境与心境,那些生动的个人经验。 刘复生,1970年12月生,山东菏泽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兼任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天涯》杂志特约编辑。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海南省文联文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获第五届“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首届“海南省文艺评论奖”特别奖、海南大学“两吴科研奖”一等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表彰奖等。著有《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主旋律”小说研究》、《海南当代新诗史稿》等,另在《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天涯》等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曾主持国家级及省级课题多项。 思想史与文学史

    五四的三个三十年:当代史中的五四叙述

    反思八十年代:“新启蒙主义”文学态度及其文学实践

    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危机与时代意义

    “主旋律”文学:尴尬的文坛地位与暧昧的文学史段落

    记忆与变迁:红色娘子军与当代女性的政治策略

    蜕变中的历史复现:从“革命历史小说”到“新革命历史小说”

    “新革命历史小说”的身体修辞

    纯文学的迷思与底层写作的陷阱

    “反腐败”小说的表意模式与叙事成规

    商业时代的“主旋律”

    “主旋律”文学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先锋小说:改革历史的神秘化



    文化批评与文本分析

    另类的宗教写作:张承志宗教写作的意义

    罗坎式现代化及其后果

    历史的诡计与反讽

    耿占春:叙事时代的抒情诗人

    历史遗忘症与暖昧的个人记忆

    多多诗歌写作的历史演进

    无望的反抗



    学人研究与学术评议

    想象一个新世界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批判

    文学史复杂性及其解释学

    历史规约与文学的自律性

    保留差异:文学史阐释的意义

    穿越语言图绘历史

    启蒙文学史观的合法性及其限度

    民族主义与中国文学的百年命运

    “草根”诗学的意义



    诗歌史论

    历史的亡魂还是现代性的幽灵

    论20世纪90年代诗学批评中的“身份”问题

    南方写作:中国新诗写作的可能性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国学术批评书系:思想的余烬》是作者刘复生第一部正式的文集,收录了从事“学术研究”以来半数左右的论文。文集的编选,使其有机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较为系统的阅读,而这种人格分裂式的陌生阅读体验,不期然间有了回顾成长历程的象征意味,并意外地获得了令人感慨的仪式感。编文集不只是一种技术性工作,它还会成为激活既往生命史的契机:附着在往日文字上的生命的历史性,得以在当下清晰展开。这些文字出人意料地召回了当初写作时的情境与心境,那些生动的个人经验。
  • 作者简介:
    刘复生,1970年12月生,山东菏泽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兼任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天涯》杂志特约编辑。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海南省文联文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获第五届“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首届“海南省文艺评论奖”特别奖、海南大学“两吴科研奖”一等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表彰奖等。著有《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主旋律”小说研究》、《海南当代新诗史稿》等,另在《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天涯》等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曾主持国家级及省级课题多项。
  • 目录:
    思想史与文学史

    五四的三个三十年:当代史中的五四叙述

    反思八十年代:“新启蒙主义”文学态度及其文学实践

    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危机与时代意义

    “主旋律”文学:尴尬的文坛地位与暧昧的文学史段落

    记忆与变迁:红色娘子军与当代女性的政治策略

    蜕变中的历史复现:从“革命历史小说”到“新革命历史小说”

    “新革命历史小说”的身体修辞

    纯文学的迷思与底层写作的陷阱

    “反腐败”小说的表意模式与叙事成规

    商业时代的“主旋律”

    “主旋律”文学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先锋小说:改革历史的神秘化



    文化批评与文本分析

    另类的宗教写作:张承志宗教写作的意义

    罗坎式现代化及其后果

    历史的诡计与反讽

    耿占春:叙事时代的抒情诗人

    历史遗忘症与暖昧的个人记忆

    多多诗歌写作的历史演进

    无望的反抗



    学人研究与学术评议

    想象一个新世界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批判

    文学史复杂性及其解释学

    历史规约与文学的自律性

    保留差异:文学史阐释的意义

    穿越语言图绘历史

    启蒙文学史观的合法性及其限度

    民族主义与中国文学的百年命运

    “草根”诗学的意义



    诗歌史论

    历史的亡魂还是现代性的幽灵

    论20世纪90年代诗学批评中的“身份”问题

    南方写作:中国新诗写作的可能性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学术批评书系:思想的余烬
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增订本)
刘复生
中国学术批评书系:思想的余烬
南方之南的诗学:边缘意味着新的可能
刘复生 \\ 著
中国学术批评书系:思想的余烬
西南古代民族关系史稿
刘复生 著
中国学术批评书系:思想的余烬
批评的想象力
刘复生
中国学术批评书系:思想的余烬
“80年代文学”研究读本
刘复生
中国学术批评书系:思想的余烬
询唤与协商
刘复生 汪荣 著
中国学术批评书系:思想的余烬
近代蜀学的兴起与演变
刘复生、徐亮工、王东杰 著
中国学术批评书系:思想的余烬
中国新锐批评家文丛:文学的历史能动性
刘复生 著;谭五昌 编
中国学术批评书系:思想的余烬
另类视野与文学实践——韩少功文学创作研究
刘复生 著
中国学术批评书系:思想的余烬
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主旋律”小说研究
刘复生 著
中国学术批评书系:思想的余烬
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巴金卷
刘复生 著
中国学术批评书系:思想的余烬
僰国与泸夷:民族迁徙、冲突与融合
刘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