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医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危重病医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2004-12
版次: 1
ISBN: 9787117039208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4页
字数: 434千字
分类: 医药卫生
1人买过
  • 1.危重病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的要求,麻醉学专业应有较宽的覆盖面,除面向医院麻醉科外,还应包括重症监测治疗病室、急诊科以及急救中心等领域。因此,本课程在前二版《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的基础上更名为《危重病医学》,是麻醉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2.《危重病医学》具有多学科性,涉面较宽、内容丰富,但从麻醉学专业(五年制)的实际需要出发,本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有所侧重,全书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①与危重病诊治相关的临床共性问题,如创伤后机体反应,水、电解质、酸碱及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治等,并注意减少与相关学科教材的重复;②临床监测部分;③危重病治疗基本技术;④脏器功能衰竭及常见高危综合征;⑤心肺脑复苏等。在内容上突出危重病的特点,并侧重围术期危重病的监测、判断与治疗。

      3.由于我国危重病医学及复苏工作起步较晚,在高等医药院校中尚未开设这门课程,因而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和可供借鉴的蓝本,本书是在前二版《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教材的基础上,吸取广大教师与学生的意见,结合危重病医学的新进展编写而成的。但是,由于本教材所涉及的部分内容国际研究进展很快,如创伤后机体反应,急性肺损伤和ARDS、MODS以及脑复苏等,此外,由于受篇幅限制,在编写中深感不能全面准确反映进展的内涵,对此,留有遗憾,只能有待以后改进。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创作后机体反应

    第三章 围术期水、电解质平衡失常的诊治

    第四章 围术期体液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治

    第五章 围述期血液酸碱平衡失常的诊治

    第六章 血液气体监测

    第七章 呼吸功能监测

    第八章 血流动力学监测

    第九章 心电图监测

    第十章 脑功能监测

    第十一章 体温监测

    第十二章 出凝血监测

    第十三章 内分泌代谢功能的监测

    第十四章 氧疗

    第十五章 机械通气

    第十六章 输血

    第十七章 心脏除颤、复律与起搏

    第十八章 危重病人的营养

    第十九章 急性肺水肿

    第二十章 急性呼吸衰竭

    第二十一章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二十二章 围术期心律失常

    第二十三章 围术期心肌缺血

    第二十四章 急性心力衰竭

    第二十五章 休克

    第二十六章 术后脑功能障碍

    第二十七章 术后肾功能损害

    第二十八章 术后肝功能障碍

    第二十九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三十章 心肺脑复苏

    第三十一章 重症监测治疗病室
  • 内容简介:
    1.危重病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的要求,麻醉学专业应有较宽的覆盖面,除面向医院麻醉科外,还应包括重症监测治疗病室、急诊科以及急救中心等领域。因此,本课程在前二版《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的基础上更名为《危重病医学》,是麻醉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2.《危重病医学》具有多学科性,涉面较宽、内容丰富,但从麻醉学专业(五年制)的实际需要出发,本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有所侧重,全书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①与危重病诊治相关的临床共性问题,如创伤后机体反应,水、电解质、酸碱及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治等,并注意减少与相关学科教材的重复;②临床监测部分;③危重病治疗基本技术;④脏器功能衰竭及常见高危综合征;⑤心肺脑复苏等。在内容上突出危重病的特点,并侧重围术期危重病的监测、判断与治疗。

      3.由于我国危重病医学及复苏工作起步较晚,在高等医药院校中尚未开设这门课程,因而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和可供借鉴的蓝本,本书是在前二版《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教材的基础上,吸取广大教师与学生的意见,结合危重病医学的新进展编写而成的。但是,由于本教材所涉及的部分内容国际研究进展很快,如创伤后机体反应,急性肺损伤和ARDS、MODS以及脑复苏等,此外,由于受篇幅限制,在编写中深感不能全面准确反映进展的内涵,对此,留有遗憾,只能有待以后改进。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创作后机体反应

    第三章 围术期水、电解质平衡失常的诊治

    第四章 围术期体液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治

    第五章 围述期血液酸碱平衡失常的诊治

    第六章 血液气体监测

    第七章 呼吸功能监测

    第八章 血流动力学监测

    第九章 心电图监测

    第十章 脑功能监测

    第十一章 体温监测

    第十二章 出凝血监测

    第十三章 内分泌代谢功能的监测

    第十四章 氧疗

    第十五章 机械通气

    第十六章 输血

    第十七章 心脏除颤、复律与起搏

    第十八章 危重病人的营养

    第十九章 急性肺水肿

    第二十章 急性呼吸衰竭

    第二十一章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二十二章 围术期心律失常

    第二十三章 围术期心肌缺血

    第二十四章 急性心力衰竭

    第二十五章 休克

    第二十六章 术后脑功能障碍

    第二十七章 术后肾功能损害

    第二十八章 术后肝功能障碍

    第二十九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三十章 心肺脑复苏

    第三十一章 重症监测治疗病室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危重病医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危重烧伤救治新技术体系
申传安 主编
危重病医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危重病医学
刘克玄 余剑波
危重病医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危重症医学(第3版/研究生)
杜斌、隆云 著
危重病医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危重病护理问题临床思维与决策解析
黄庆萍、黄艳芳 编
危重病医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危重症现代中西医临床诊疗学
主编陈伟;陈尔真;王倩;诸杜明;李颖川
危重病医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危重患者皮肤及伤口护理实用手册
姚秀英 编
危重病医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危重病急救与监护技能
曹丽 著
危重病医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能力建设系列教程之二·危重新生儿转运
封志纯、孔祥永 著
危重病医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危重症护理教程
史冬雷 ;王珍茹;张宪英
危重病医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危重病急救与监护技术
徐砚华 编
危重病医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能力建设系列教程之一危重新生儿诊治
封志纯、李秋平 著
危重病医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危重症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徐凤玲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