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

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08-04
版次: 1
ISBN: 9787100058148
定价: 2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28人买过
  •   所谓地方自治,系指由地方居民进行自我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然则本书并非只是一部单纯从政治学角度进行研究的著作。作为和地方民众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一种制度,除了政府的政策之外,本书所论述的民众自下而上的斗争,社会历史传统的影响以及地方行政、财政等内容十分广泛,这可谓本书的特色之一。从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过程看,明治政府,主要是以山县有朋为代表的明治官僚,把地方自治的设置看作是“政党政治的防波堤”,可以起到“防止中央的异动波及地方的作用”,因此而设计了具有明显“官治”色彩的地方自治。但是,仅依此而单纯强调政府的作用亦非全面——明治初期蓬勃兴起的地方民会,推动政府不得不修改地方政策,同意设立府县会和町村会,允许地方实行有限的自治,即地方社会从下而上的斗争对地方自治制度形成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此外,作者还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最底层的町村上,分析了幕末村落共同体的自治特点、其内部公共关系的发达,并同中国进行了对比,指出日本与中国自治传统的不同之处,注意到这一特点对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形成产生的影响。可以说,这些视角都是极为新颖的。
      本书从总体来看,把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分成了五个时期来论述:从明治初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到三新法时期初步承认底层町村的自治;再到政府又加强对地方的官僚统治的明治十七年改革;1888年和1890年地方自治的立法形成;最后地方自治制度实施并进行修改,在1911年左右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形成而最终确立下来。本书逻辑严谨,脉络清晰,章节细目结构合理,此为本书的特色之二。
      本书的第三个特色是作者提出了一些独到之见解和观点,使人耳目一新。如作者分析日本历史上的地方统治和地方自治传统时,总结出日本既不完全同于西欧,亦不同于中国,而是有其自己的特质;论及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原因,认为其建立了近代地方财政制度是重要内容之一,而中国近代实行地方自治制度的失败则有缺乏近代财政制度的支撑这一因素。对于一位年轻学者来说,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
      诚然,本书也明显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从研究方法来看,作者希望从一个较全面的视角来研究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但显然又力不从心,各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其次,在资料方面,在论述政府政策时虽利用了很多原始资料,但在论述地方的实际状况时,第一手资料却显得不够丰富,因而有时不得不转引他人所用资料。 郭冬梅,女,1971年生,吉林蛟河人。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副教授,《日本学论坛》常务副主编,中华日本学会理事。199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2-2003年成为日本国学院大学招聘客座研究员。2004年起攻读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世界史专业 序章
    一、课题选择的意义
    二、前期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四、课题的基本内容与创新

    第一章前近代日本的地方自治传统
    第一节日本历史上的地方统治
    第二节地方自治传统的产生与成长
    第三节幕藩体制下村落共同体的特质

    第二章明治初期的地方行政
    第一节明治初期的地方行政政策
    第二节明治初期的地方财政
    第三节地方民会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大区小区制下矛盾的激化

    第三章地方自治的初步实验
    第一节明治政府对地方制度的新探索
    第二节三新法体制的形成
    第三节三新法的施行

    第四章地方自治的新反动
    第一节松方财政与自由民权运动的高涨
    第二节府县制度改革
    第三节明治十七年的地方制度改革

    第五章近代地方自治的立法形成
    第一节地方自治的立法准备
    第二节市制町村制的审议与发布
    第三节府县制郡制的制定与发布
    第四节近代地方自治与天皇制国家

    第六章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市制町村制的实施
    第二节府县制郡制的实施和完善
    第三节日俄战后的市制町村制改革

    尾章
    一、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总结
    二、中国近代学习日本的地方自治
    三、中国的和谐社会构建与地方自治
    参考书目

    附录
    千叶县议事则
    地方官会议日志卷十四
    地方官会议日志卷十五
    地方体制等改正事之上书
    岩仓具视府县会中止意见
    莫塞演述自治论
    地方自治制意见
    征兵制度及自治制度确立沿革
    市制町村制理由
    关于市制町村制郡制府县制之元老院会议演说
    市町村制度的实施将给政治运动带来极大变化
    山县有朋总理大臣在贵族院之演说
    市制町村制改正法律案理由要领
    后记
  • 内容简介:
      所谓地方自治,系指由地方居民进行自我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然则本书并非只是一部单纯从政治学角度进行研究的著作。作为和地方民众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一种制度,除了政府的政策之外,本书所论述的民众自下而上的斗争,社会历史传统的影响以及地方行政、财政等内容十分广泛,这可谓本书的特色之一。从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过程看,明治政府,主要是以山县有朋为代表的明治官僚,把地方自治的设置看作是“政党政治的防波堤”,可以起到“防止中央的异动波及地方的作用”,因此而设计了具有明显“官治”色彩的地方自治。但是,仅依此而单纯强调政府的作用亦非全面——明治初期蓬勃兴起的地方民会,推动政府不得不修改地方政策,同意设立府县会和町村会,允许地方实行有限的自治,即地方社会从下而上的斗争对地方自治制度形成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此外,作者还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最底层的町村上,分析了幕末村落共同体的自治特点、其内部公共关系的发达,并同中国进行了对比,指出日本与中国自治传统的不同之处,注意到这一特点对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形成产生的影响。可以说,这些视角都是极为新颖的。
      本书从总体来看,把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分成了五个时期来论述:从明治初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到三新法时期初步承认底层町村的自治;再到政府又加强对地方的官僚统治的明治十七年改革;1888年和1890年地方自治的立法形成;最后地方自治制度实施并进行修改,在1911年左右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形成而最终确立下来。本书逻辑严谨,脉络清晰,章节细目结构合理,此为本书的特色之二。
      本书的第三个特色是作者提出了一些独到之见解和观点,使人耳目一新。如作者分析日本历史上的地方统治和地方自治传统时,总结出日本既不完全同于西欧,亦不同于中国,而是有其自己的特质;论及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原因,认为其建立了近代地方财政制度是重要内容之一,而中国近代实行地方自治制度的失败则有缺乏近代财政制度的支撑这一因素。对于一位年轻学者来说,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
      诚然,本书也明显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从研究方法来看,作者希望从一个较全面的视角来研究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但显然又力不从心,各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其次,在资料方面,在论述政府政策时虽利用了很多原始资料,但在论述地方的实际状况时,第一手资料却显得不够丰富,因而有时不得不转引他人所用资料。
  • 作者简介:
    郭冬梅,女,1971年生,吉林蛟河人。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副教授,《日本学论坛》常务副主编,中华日本学会理事。199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2-2003年成为日本国学院大学招聘客座研究员。2004年起攻读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世界史专业
  • 目录:
    序章
    一、课题选择的意义
    二、前期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四、课题的基本内容与创新

    第一章前近代日本的地方自治传统
    第一节日本历史上的地方统治
    第二节地方自治传统的产生与成长
    第三节幕藩体制下村落共同体的特质

    第二章明治初期的地方行政
    第一节明治初期的地方行政政策
    第二节明治初期的地方财政
    第三节地方民会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大区小区制下矛盾的激化

    第三章地方自治的初步实验
    第一节明治政府对地方制度的新探索
    第二节三新法体制的形成
    第三节三新法的施行

    第四章地方自治的新反动
    第一节松方财政与自由民权运动的高涨
    第二节府县制度改革
    第三节明治十七年的地方制度改革

    第五章近代地方自治的立法形成
    第一节地方自治的立法准备
    第二节市制町村制的审议与发布
    第三节府县制郡制的制定与发布
    第四节近代地方自治与天皇制国家

    第六章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市制町村制的实施
    第二节府县制郡制的实施和完善
    第三节日俄战后的市制町村制改革

    尾章
    一、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总结
    二、中国近代学习日本的地方自治
    三、中国的和谐社会构建与地方自治
    参考书目

    附录
    千叶县议事则
    地方官会议日志卷十四
    地方官会议日志卷十五
    地方体制等改正事之上书
    岩仓具视府县会中止意见
    莫塞演述自治论
    地方自治制意见
    征兵制度及自治制度确立沿革
    市制町村制理由
    关于市制町村制郡制府县制之元老院会议演说
    市町村制度的实施将给政治运动带来极大变化
    山县有朋总理大臣在贵族院之演说
    市制町村制改正法律案理由要领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
从垄断到竞争:日美欧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比较研究
井志忠 著
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
钟放 著
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
日本女性文学史
刘春英 著
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
村上春树小说艺术研究
尚一鸥 著;尚侠 编
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
伪满洲国的法治幻象
钟放 著;尚侠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
大学生健全人格训练与培养(普通高等学校综合素质教育教材)
郭冬梅 编
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
近代日本的町村自治研究
郭冬梅 编
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
辽宁省重要地质遗迹/中国重要地质遗迹系列丛书
郭冬梅、宋超 著
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
文献检索与利用
郭冬梅、赵欢乐 编
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
生态公共产品供给保障的政府责任机制研究
郭冬梅
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
保险投资学/21世纪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
郭冬梅、郭三化 著
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
马铃薯黑痣病研究文献分析--基于CNKI和SCI数据库
郭冬梅、张笑宇 著
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
轨道交通行业英语
郭冬梅、康平平、吕大 编
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
标识设计(1)
郭冬梅
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
神经系统疾病——新编临床医学问答丛书
郭冬梅 主编;谢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