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深入理解51单片机体系结构、程序设计与Proteus仿真(C语言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深入理解51单片机体系结构、程序设计与Proteus仿真(C语言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2-04
版次: 1
ISBN: 9787302592365
定价: 69.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5人买过
  • 本书系统介绍单片机基本原理、体系结构、接口技术和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内容包括五部分: 第 一部分为单片机基础,包括第1~3章,分别介绍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单片机体系结构与存储结构。第二 部分为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包括第4~第6章,分别介绍C语言的数据类型与基本运算、程序控制语句 和函数。第三部分为单片机片内资源程序设计,包括第7~10章,分别介绍单片机输入/输出、中断、定时 计数器和串行通信。第四部分为单片机扩展资源程序设计,包括第11~20章,分别介绍外部总线扩展、外 部程序存储器、外部数据存储器、键盘、显示、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定时计数器8253/8254、数/模转 换器(DAC)、模/数转换器(ADC)和IIC总线。第五部分为实验,包括第21章和第22章,第21章用一个应 用实例介绍Proteus与Keil的联合调试,第22章安排22个基础实验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单片机基本 原理。 本 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单片机课程教材,也可作为51系列单片机自学教材,还可作为 嵌入式系统开发、大学生创新项目参考教材。 王博:博士,暨南大学教授,暨南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院长(2010—2020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访问学者(2009—2010年)。研究方向包括过程计算机控制、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等。 部分单片机基础

    第1章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

    1.1嵌入式系统

    1.1.1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

    1.1.2存储结构

    1.1.3CISC和RISC

    1.1.4分类与应用

    1.2交叉编译

    1.3产品系列

    1.3.1MCS51系列

    1.3.2ARM系列

    1.3.3TMS320系列

    习题

    第2章体系结构

    2.1基本特性

    2.2内部结构

    2.3封装与引脚

    2.4工作方式

    2.4.1复位

    2.4.2程序运行

    2.4.3单步

    2.4.4低功耗

    2.5复位电路

    2.6时序

    2.6.1时钟电路

    2.6.2时序周期

    2.7输入/输出端口

    2.7.1P0口

    2.7.2P1口

    2.7.3P2口

    2.7.4P3口

    2.8指令系统

    2.8.1寻址方式

    2.8.2指令系统

    2.8.3伪指令

    习题

     

     

    第3章存储结构

    3.1基本特性

    3.2程序存储器

    3.3数据存储器

    3.3.1数据存储器地址分布

    3.3.2片内RAM

    3.3.3特殊功能寄存器

    3.4小系统

    习题

    第二部分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

    第4章数据类型与基本运算

    4.1C51程序结构

    4.2数据类型

    4.3运算

    4.3.1算术运算

    4.3.2关系与逻辑运算

    4.4位操作

    4.5自增、自减及复合运算

    4.6构造数据类型

    4.6.1数组

    4.6.2指针

    4.6.3结构体

    4.6.4联合体

    4.6.5typedef

    习题

    第5章程序控制语句

    5.1选择语句

    5.2循环语句

    5.3break/continue/goto语句

    习题

    第6章函数

    6.1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6.2参数传递

    习题

    第三部分片内资源程序设计

    第7章输入/输出

    7.1P0口

    7.2P1口

    7.3P2口

    7.4P3口

    7.4.1一般驱动接口

    7.4.2光隔离及功率输出

    7.5并行输入接口扩展

    7.5.1CD4014/74LS165

    7.5.2CD4014实现并行输入接口扩展

    7.5.374LS165实现并行输入接口扩展

    7.6并行输出接口扩展

    7.6.174HC164/74HC595

    7.6.274HC164实现并行输出接口扩展

    7.6.374HC595实现并行输出接口扩展

    习题

    第8章中断

    8.1中断原理

    8.1.1中断源与中断请求

    8.1.2中断控制寄存器

    8.2中断处理

    8.2.1中断响应过程

    8.2.2中断处理程序设计

    8.3中断扩展

    8.3.1查询中断

    8.3.2优先权编码器扩展中断

    习题

    第9章定时/计数器

    9.1基本特性

    9.2控制寄存器

    9.3工作方式

    9.4定时/计数器初始化

    9.4.1定时/计数初值计算

    9.4.2初始化步骤

    9.5循环定时与级联

    9.5.1用T/C中断产生周期信号

    9.5.2级联

    9.6多路分频器

    习题

    第10章串行通信

    10.1串行通信原理

    10.2串行通信端口

    10.2.1基本特性

    10.2.2控制寄存器

    10.3工作方式

    10.3.1方式0

    10.3.2方式1

    10.3.3方式2和方式3

    10.4串行通信初始化

    10.5双机通信

    10.6串行通信接口扩展

    10.6.1多路切换开关CD4051/CD4052

    10.6.24路串行通信接口扩展

    10.6.38路串行通信接口扩展

    习题

    第四部分扩展资源程序设计

    第11章外部总线扩展

    11.1外部总线扩展时序

    11.1.1外部总线扩展信号与访问时序

    11.1.2外部总线扩展原理

    11.2外部总线扩展器件

    11.3外部总线扩展电路

    11.4地址译码

    11.4.1译码器74HC138/74HC154

    11.4.2地址译码电路

    习题

    第12章外部程序存储器

    12.1外部程序存储器扩展特性

    12.2EPROM

    12.3EEPROM

    12.4Flash存储器

    习题

    第13章外部数据存储器 

    13.1外部数据存储器扩展特性

    13.2常用数据存储器

    13.3数据存储器接口

    习题

    第14章键盘

    14.1独立键盘

    14.2矩阵键盘

    14.3按键解码芯片74C922

    习题

    第15章显示

    15.1LED显示器件

    15.1.1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计算

    15.1.2七段码LED显示器

    15.1.3十四段码LED显示器

    15.1.4多位七段码LED显示器

    15.2LCD1602

    15.2.1封装及引脚

    15.2.2指令集

    15.2.3双LCD1602显示

    15.3串行LCD显示

    习题

    第16章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16.1基本特性

    16.2工作方式

    16.2.1工作方式0

    16.2.2工作方式1

    16.2.3工作方式2

    16.3方式控制字

    16.4并行接口扩展电路

    16.5打印机接口

    16.6按键和显示接口

    习题

    第17章定时/计数器8253/8254

    17.1基本特性

    17.2方式控制字

    17.3工作方式

    17.4看门狗

    习题

    第18章数/模转换器(DAC)

    18.1DAC技术参数与连接特性

    18.1.1技术参数

    18.1.2连接特性

    18.2DAC0832

    18.2.1基本特性

    18.2.2工作方式及接口

    18.3AD7521(分辨率: 12位)

    18.3.1基本特性

    18.3.2接口设计

    18.4模拟量同步输出接口

    习题

    第19章模/数转换器(ADC)

    19.1ADC技术参数及连接特性

    19.1.1技术参数

    19.1.2ADC输入/输出信号

    19.2ADC0809(分辨率: 8位)

    19.2.1基本特性及引脚

    19.2.2接口电路及参考程序

    19.3AD574(分辨率: 12位)

    19.3.1基本特性

    19.3.2接口及程序

    习题

    第20章IIC总线

    20.1IIC总线规约

    20.2AT24C02EEPROM

    20.2.1基本信号

    20.2.2控制字节

    20.2.3读/写操作

    20.3IIC总线接口

    习题

    第五部分实验 

    第21章Proteus与Keil联合调试

    21.1Proteus 仿真原理图设计

    21.1.1仿真原理图

    21.1.2用Proteus绘制仿真原理图

    21.2Keil μVision程序设计

    21.3Proteus与Keil联合调试

    第22章基础实验

    22.1I/O端口实验

    22.2外部中断实验

    22.3定时/计数器实验

    22.4双机串口通信

    22.54路串行通信扩展

    22.68255A扩展I/O口

    22.774HC164扩展并行输出口

    22.874HC165扩展并行输入接口

    22.9双LCD1602显示

    22.10矩阵键盘

    22.11直流电机

    22.12ADC0809

    22.13DAC0832

    22.14IIC总线

    22.15分时通信与显示

    22.16USB接口扩展

    22.17实时时钟(LCD1602 DS1302)

    22.18和弦合成器

    22.19动态显示

    22.20LED点阵显示

    22.21分频器

    22.22RS485双机通信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单片机基本原理、体系结构、接口技术和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内容包括五部分: 第 一部分为单片机基础,包括第1~3章,分别介绍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单片机体系结构与存储结构。第二 部分为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包括第4~第6章,分别介绍C语言的数据类型与基本运算、程序控制语句 和函数。第三部分为单片机片内资源程序设计,包括第7~10章,分别介绍单片机输入/输出、中断、定时 计数器和串行通信。第四部分为单片机扩展资源程序设计,包括第11~20章,分别介绍外部总线扩展、外 部程序存储器、外部数据存储器、键盘、显示、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定时计数器8253/8254、数/模转 换器(DAC)、模/数转换器(ADC)和IIC总线。第五部分为实验,包括第21章和第22章,第21章用一个应 用实例介绍Proteus与Keil的联合调试,第22章安排22个基础实验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单片机基本 原理。 本 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单片机课程教材,也可作为51系列单片机自学教材,还可作为 嵌入式系统开发、大学生创新项目参考教材。
  • 作者简介:
    王博:博士,暨南大学教授,暨南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院长(2010—2020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访问学者(2009—2010年)。研究方向包括过程计算机控制、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等。
  • 目录:
    部分单片机基础

    第1章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

    1.1嵌入式系统

    1.1.1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

    1.1.2存储结构

    1.1.3CISC和RISC

    1.1.4分类与应用

    1.2交叉编译

    1.3产品系列

    1.3.1MCS51系列

    1.3.2ARM系列

    1.3.3TMS320系列

    习题

    第2章体系结构

    2.1基本特性

    2.2内部结构

    2.3封装与引脚

    2.4工作方式

    2.4.1复位

    2.4.2程序运行

    2.4.3单步

    2.4.4低功耗

    2.5复位电路

    2.6时序

    2.6.1时钟电路

    2.6.2时序周期

    2.7输入/输出端口

    2.7.1P0口

    2.7.2P1口

    2.7.3P2口

    2.7.4P3口

    2.8指令系统

    2.8.1寻址方式

    2.8.2指令系统

    2.8.3伪指令

    习题

     

     

    第3章存储结构

    3.1基本特性

    3.2程序存储器

    3.3数据存储器

    3.3.1数据存储器地址分布

    3.3.2片内RAM

    3.3.3特殊功能寄存器

    3.4小系统

    习题

    第二部分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

    第4章数据类型与基本运算

    4.1C51程序结构

    4.2数据类型

    4.3运算

    4.3.1算术运算

    4.3.2关系与逻辑运算

    4.4位操作

    4.5自增、自减及复合运算

    4.6构造数据类型

    4.6.1数组

    4.6.2指针

    4.6.3结构体

    4.6.4联合体

    4.6.5typedef

    习题

    第5章程序控制语句

    5.1选择语句

    5.2循环语句

    5.3break/continue/goto语句

    习题

    第6章函数

    6.1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6.2参数传递

    习题

    第三部分片内资源程序设计

    第7章输入/输出

    7.1P0口

    7.2P1口

    7.3P2口

    7.4P3口

    7.4.1一般驱动接口

    7.4.2光隔离及功率输出

    7.5并行输入接口扩展

    7.5.1CD4014/74LS165

    7.5.2CD4014实现并行输入接口扩展

    7.5.374LS165实现并行输入接口扩展

    7.6并行输出接口扩展

    7.6.174HC164/74HC595

    7.6.274HC164实现并行输出接口扩展

    7.6.374HC595实现并行输出接口扩展

    习题

    第8章中断

    8.1中断原理

    8.1.1中断源与中断请求

    8.1.2中断控制寄存器

    8.2中断处理

    8.2.1中断响应过程

    8.2.2中断处理程序设计

    8.3中断扩展

    8.3.1查询中断

    8.3.2优先权编码器扩展中断

    习题

    第9章定时/计数器

    9.1基本特性

    9.2控制寄存器

    9.3工作方式

    9.4定时/计数器初始化

    9.4.1定时/计数初值计算

    9.4.2初始化步骤

    9.5循环定时与级联

    9.5.1用T/C中断产生周期信号

    9.5.2级联

    9.6多路分频器

    习题

    第10章串行通信

    10.1串行通信原理

    10.2串行通信端口

    10.2.1基本特性

    10.2.2控制寄存器

    10.3工作方式

    10.3.1方式0

    10.3.2方式1

    10.3.3方式2和方式3

    10.4串行通信初始化

    10.5双机通信

    10.6串行通信接口扩展

    10.6.1多路切换开关CD4051/CD4052

    10.6.24路串行通信接口扩展

    10.6.38路串行通信接口扩展

    习题

    第四部分扩展资源程序设计

    第11章外部总线扩展

    11.1外部总线扩展时序

    11.1.1外部总线扩展信号与访问时序

    11.1.2外部总线扩展原理

    11.2外部总线扩展器件

    11.3外部总线扩展电路

    11.4地址译码

    11.4.1译码器74HC138/74HC154

    11.4.2地址译码电路

    习题

    第12章外部程序存储器

    12.1外部程序存储器扩展特性

    12.2EPROM

    12.3EEPROM

    12.4Flash存储器

    习题

    第13章外部数据存储器 

    13.1外部数据存储器扩展特性

    13.2常用数据存储器

    13.3数据存储器接口

    习题

    第14章键盘

    14.1独立键盘

    14.2矩阵键盘

    14.3按键解码芯片74C922

    习题

    第15章显示

    15.1LED显示器件

    15.1.1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计算

    15.1.2七段码LED显示器

    15.1.3十四段码LED显示器

    15.1.4多位七段码LED显示器

    15.2LCD1602

    15.2.1封装及引脚

    15.2.2指令集

    15.2.3双LCD1602显示

    15.3串行LCD显示

    习题

    第16章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16.1基本特性

    16.2工作方式

    16.2.1工作方式0

    16.2.2工作方式1

    16.2.3工作方式2

    16.3方式控制字

    16.4并行接口扩展电路

    16.5打印机接口

    16.6按键和显示接口

    习题

    第17章定时/计数器8253/8254

    17.1基本特性

    17.2方式控制字

    17.3工作方式

    17.4看门狗

    习题

    第18章数/模转换器(DAC)

    18.1DAC技术参数与连接特性

    18.1.1技术参数

    18.1.2连接特性

    18.2DAC0832

    18.2.1基本特性

    18.2.2工作方式及接口

    18.3AD7521(分辨率: 12位)

    18.3.1基本特性

    18.3.2接口设计

    18.4模拟量同步输出接口

    习题

    第19章模/数转换器(ADC)

    19.1ADC技术参数及连接特性

    19.1.1技术参数

    19.1.2ADC输入/输出信号

    19.2ADC0809(分辨率: 8位)

    19.2.1基本特性及引脚

    19.2.2接口电路及参考程序

    19.3AD574(分辨率: 12位)

    19.3.1基本特性

    19.3.2接口及程序

    习题

    第20章IIC总线

    20.1IIC总线规约

    20.2AT24C02EEPROM

    20.2.1基本信号

    20.2.2控制字节

    20.2.3读/写操作

    20.3IIC总线接口

    习题

    第五部分实验 

    第21章Proteus与Keil联合调试

    21.1Proteus 仿真原理图设计

    21.1.1仿真原理图

    21.1.2用Proteus绘制仿真原理图

    21.2Keil μVision程序设计

    21.3Proteus与Keil联合调试

    第22章基础实验

    22.1I/O端口实验

    22.2外部中断实验

    22.3定时/计数器实验

    22.4双机串口通信

    22.54路串行通信扩展

    22.68255A扩展I/O口

    22.774HC164扩展并行输出口

    22.874HC165扩展并行输入接口

    22.9双LCD1602显示

    22.10矩阵键盘

    22.11直流电机

    22.12ADC0809

    22.13DAC0832

    22.14IIC总线

    22.15分时通信与显示

    22.16USB接口扩展

    22.17实时时钟(LCD1602 DS1302)

    22.18和弦合成器

    22.19动态显示

    22.20LED点阵显示

    22.21分频器

    22.22RS485双机通信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