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游台士人笔下的台湾形象

清代游台士人笔下的台湾形象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2022-02
版次: 1
ISBN: 9787522508108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81页
分类: 文学
1人买过
  • 本书希望通过对清代台湾历史形象的研究,展示大陆士人对台湾的认同,以及这种认同对于台湾历史文化的影响,从而展现大陆与台湾作为一个文化整体的真实历史形象。
        考察清代游台作品中的台湾形象,对不同的台湾形象加以整合与研究,明晰清代士人是如何看待台湾的,以及他们眼中的台湾形象背后所隐含的价值取向,从而拓展台湾文化史的研究内容。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探讨清代游台作品中台湾形象对于大陆士人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讨论清代台湾不同形象产生的变异。
        通过分析台湾在清代游台作品中的不同形象,分析这些不同形象背后所存在的“文化密码”,即这些形象与清代大陆学术间的联系,乃至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加生动地把握清代台湾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与中国文化间的关系。
        通过辨明清代台湾的不同形象的产生,驳斥海外学者将大陆士人在台湾的活动称为“文化殖民”的论调,挖掘清代士人将台湾纳入中国文化体系的努力,进而论证台湾与大陆在文化上的整体性。 刘耀,男,1987年生,江苏宜兴人,现供职于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曾先后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获中国史博士学位,曾于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台湾史、中国近现代史,在《暨南学报》《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人文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多项。 引言
    第一章  纳“绝域”人中国:清代游台文人对台湾地理认知
      第一节  “绝域”台湾
      第二节  “荒域”的开发与治理
      第三节  台湾与大陆地理关系的再认识
      附论
    第二章  “蛮酋”抑或先民:清代游台士人笔下的古代台湾少数民族
      第一节  清代游台士人的古代台湾少数民族观察
      第二节  “蛮夷”古代台湾少数民族的野蛮形象
      第三节  先民:古代台湾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想象
    第三章  博物之学在台湾:清代游台士人笔下的台湾物产
      第一节  博物之学与台湾物产
      第二节  博物之学背后的差异性描述
      第三节  博物之学与台湾地方知识的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画冠鸡羽插毯耍铃子郎当步步催
  • 内容简介:
    本书希望通过对清代台湾历史形象的研究,展示大陆士人对台湾的认同,以及这种认同对于台湾历史文化的影响,从而展现大陆与台湾作为一个文化整体的真实历史形象。
        考察清代游台作品中的台湾形象,对不同的台湾形象加以整合与研究,明晰清代士人是如何看待台湾的,以及他们眼中的台湾形象背后所隐含的价值取向,从而拓展台湾文化史的研究内容。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探讨清代游台作品中台湾形象对于大陆士人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讨论清代台湾不同形象产生的变异。
        通过分析台湾在清代游台作品中的不同形象,分析这些不同形象背后所存在的“文化密码”,即这些形象与清代大陆学术间的联系,乃至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加生动地把握清代台湾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与中国文化间的关系。
        通过辨明清代台湾的不同形象的产生,驳斥海外学者将大陆士人在台湾的活动称为“文化殖民”的论调,挖掘清代士人将台湾纳入中国文化体系的努力,进而论证台湾与大陆在文化上的整体性。
  • 作者简介:
    刘耀,男,1987年生,江苏宜兴人,现供职于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曾先后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获中国史博士学位,曾于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台湾史、中国近现代史,在《暨南学报》《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人文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多项。
  •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纳“绝域”人中国:清代游台文人对台湾地理认知
      第一节  “绝域”台湾
      第二节  “荒域”的开发与治理
      第三节  台湾与大陆地理关系的再认识
      附论
    第二章  “蛮酋”抑或先民:清代游台士人笔下的古代台湾少数民族
      第一节  清代游台士人的古代台湾少数民族观察
      第二节  “蛮夷”古代台湾少数民族的野蛮形象
      第三节  先民:古代台湾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想象
    第三章  博物之学在台湾:清代游台士人笔下的台湾物产
      第一节  博物之学与台湾物产
      第二节  博物之学背后的差异性描述
      第三节  博物之学与台湾地方知识的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画冠鸡羽插毯耍铃子郎当步步催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