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的中医养生智慧

衣食住行的中医养生智慧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23-06
版次: 1
ISBN: 9787117347112
定价: 6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生活
5人买过
  • 本书将带您走进那些世代相传的老话,走进中医,领悟先哲的生活智慧,并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本书分为四时节气篇、饮食篇、居处作息篇、形神调养篇、防护篇,从天气、地气、作息、运动、饮食、情绪、医药、防护等不同层面进行阐释,有趣的文字配以生动的插图,且有鲜活的例子,论述有理有据,希望读者能理解常见俗语的中医理论内涵,并能合理应用其中的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使自己从中受益,进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自然,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姜军作

    中医针灸推拿学博士,中西医结合博士后,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敬昇堂堂主,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外治方法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辽宁省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于采用特色中医望诊及五运六气诊断疾病,并采用多种中医外治法来治疗疾病。长期致力于中医特色望诊和特色外治法的研究与教学。

    衣运玲

    中医针灸推拿学博士,中西医结合博士后,大连医科大学副教授,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委员。主编《中医护理学》《趣味漫话〈医学三字经〉》。 四时节气 篇

    季节与精力·体力 / 3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 3

    穿衣的节气规律 / 7

    打了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天的冷空气 / 7

    春天孩子脸,一天变三变 / 8

    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 / 9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 12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 15

    节气与天气对健康的影响 / 18

    清明刮起坟头土,农夫一年白受苦 / 18

    杨柳发青,百病皆生 / 21

    老病怕数九,重病怕打春 / 22

    阴来阴去阴下雨,病来病去病倒身 / 24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 27

    正月不理发,腊月不搬家 / 34

    饮食 篇

    饮食的重要性 / 38

    民以食为天 / 38

    用肚子吃饭求温饱,用嘴巴吃饭讲享受,用脑子吃饭保健康/41

    药补不如食补 / 47

    寒从脚起,病从口入 / 49

    吃饭的情绪准备 / 57

    宁吃开眉粥,不吃皱眉饭 / 57

    饭养人,歌养心 / 59

    三餐节奏的安排 / 62

    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 / 62

    少吃一口,舒坦一宿 / 64

    早上吃得像皇帝,晚上吃得像乞丐 / 66

    饭吃七分饱,到老肠胃好 / 71

    常见的健康食品 / 76

    三餐喝粥,人百岁 / 76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 78

    吃饭先喝汤,胜过良药方 / 82

    每天要吃醋,不用上药铺 / 84

    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 87

    鱼过千滚,吃肚自稳 / 89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 92

    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 / 96

    饮食注意事项 / 98

    饥不暴食,渴不暴饮 / 98

    汤泡饭,嚼不烂 / 100

    臭鱼烂虾,送命冤家 / 102

    宁吃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篓 / 107

    少喝米酒壮筋骨,贪杯卯牢活见鬼 / 112

    春不捡鸡,冬不捡兔 / 114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117

    居处作息 篇

    伟大的太阳 / 122

    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 122

    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 125

    足下的土地 / 129

    水土好,疾病少 / 129

    常在花间走,活到九十九 / 134

    睡觉的技巧 / 136

    食不语,寝不言 / 136

    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138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 140

    冬睡不蒙头,夏睡不露肚 / 149

    中午睡觉好,犹如捡个宝 / 152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 154

    三寸长寿,四寸无忧 / 157

    运动养生 / 162

    常伸懒腰乃古训,消疲养血又养心/162

    腿软不同房,肉软不吃凉 / 164

    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 167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 174

    要得腿不废,走路往后退 / 177

    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 179

    清洁的学问 / 184

    汗水没干,冷水莫沾 / 184

    饭饱不洗澡,酒后不剃脑 / 186

    指甲常剪,疾病不染 / 188

    牙不剔不稀,耳不掏不聋 / 190

    自然而然地生活 / 195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195

    形神调养 篇

    心,一身之主 / 200

    菜无心可活,人无心必亡 / 201

    人靠心好,树靠根牢 / 203

    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 / 205

    家无主心骨,扫帚颠倒竖 / 207

    面由心生 / 210

    千枝连根,十指连心 / 213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215

    眼不见,心不烦 / 217

    中医望诊 / 220

    人看四相,富贵难忘;

    马看四蹄,便知良骑 / 220

    精神的力量 / 227

    生人不生胆,力大也枉然 / 227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 / 228

    树怕没根,人怕没志 / 233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236

    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 / 240

    身体的记忆 / 245

    伤筋动骨 一百天 / 245

    新生孩儿 无六月 / 247

    防护 篇

    养生之道 / 252

    若要小儿安,常受三分饥与寒/252

    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 257

    无病早防,有病早医 / 260

    讲究的中药 / 263

    三月三 荠菜煮鸡蛋 / 263

    大暑吃姜,以阳制阳 / 266

    早吃姜,赛参汤;晚吃姜,赛砒霜/270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 273

    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 276

    枇杷黄,医者忙;橘子黄,医家藏/277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283

    两脚不会移,要吃五加皮 / 286

    菊枕常年置头下,老来身轻眼不花/288

    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 290

    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 / 293

    无牛膝,不过膝 / 296

    大黄医好人无功,人参治死人无过/304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304

    棒打苍术,火燎天麻,抽心远志,剥皮桔梗 / 307

    有趣的诊断 / 313

    天黄有雨,人黄有病 / 313

    站着说话不腰疼 / 316

    男怕穿靴,女怕戴帽 / 320

    撑痢疾,饿伤寒 / 325

    细致的医理 / 330

    治病要治本,刨树要刨根 / 330

    出汗不减病,医生也着急 / 331

    痘要结,麻要泄 / 334

    药方无贵贱,效者是灵丹 / 337

    月满勿补,月缺勿泻 / 339

    吃药不忌嘴,跑断大夫腿 / 342
  • 内容简介:
    本书将带您走进那些世代相传的老话,走进中医,领悟先哲的生活智慧,并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本书分为四时节气篇、饮食篇、居处作息篇、形神调养篇、防护篇,从天气、地气、作息、运动、饮食、情绪、医药、防护等不同层面进行阐释,有趣的文字配以生动的插图,且有鲜活的例子,论述有理有据,希望读者能理解常见俗语的中医理论内涵,并能合理应用其中的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使自己从中受益,进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自然,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 作者简介:
    姜军作

    中医针灸推拿学博士,中西医结合博士后,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敬昇堂堂主,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外治方法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辽宁省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于采用特色中医望诊及五运六气诊断疾病,并采用多种中医外治法来治疗疾病。长期致力于中医特色望诊和特色外治法的研究与教学。

    衣运玲

    中医针灸推拿学博士,中西医结合博士后,大连医科大学副教授,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委员。主编《中医护理学》《趣味漫话〈医学三字经〉》。
  • 目录:
    四时节气 篇

    季节与精力·体力 / 3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 3

    穿衣的节气规律 / 7

    打了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天的冷空气 / 7

    春天孩子脸,一天变三变 / 8

    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 / 9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 12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 15

    节气与天气对健康的影响 / 18

    清明刮起坟头土,农夫一年白受苦 / 18

    杨柳发青,百病皆生 / 21

    老病怕数九,重病怕打春 / 22

    阴来阴去阴下雨,病来病去病倒身 / 24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 27

    正月不理发,腊月不搬家 / 34

    饮食 篇

    饮食的重要性 / 38

    民以食为天 / 38

    用肚子吃饭求温饱,用嘴巴吃饭讲享受,用脑子吃饭保健康/41

    药补不如食补 / 47

    寒从脚起,病从口入 / 49

    吃饭的情绪准备 / 57

    宁吃开眉粥,不吃皱眉饭 / 57

    饭养人,歌养心 / 59

    三餐节奏的安排 / 62

    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 / 62

    少吃一口,舒坦一宿 / 64

    早上吃得像皇帝,晚上吃得像乞丐 / 66

    饭吃七分饱,到老肠胃好 / 71

    常见的健康食品 / 76

    三餐喝粥,人百岁 / 76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 78

    吃饭先喝汤,胜过良药方 / 82

    每天要吃醋,不用上药铺 / 84

    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 87

    鱼过千滚,吃肚自稳 / 89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 92

    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 / 96

    饮食注意事项 / 98

    饥不暴食,渴不暴饮 / 98

    汤泡饭,嚼不烂 / 100

    臭鱼烂虾,送命冤家 / 102

    宁吃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篓 / 107

    少喝米酒壮筋骨,贪杯卯牢活见鬼 / 112

    春不捡鸡,冬不捡兔 / 114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117

    居处作息 篇

    伟大的太阳 / 122

    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 122

    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 125

    足下的土地 / 129

    水土好,疾病少 / 129

    常在花间走,活到九十九 / 134

    睡觉的技巧 / 136

    食不语,寝不言 / 136

    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138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 140

    冬睡不蒙头,夏睡不露肚 / 149

    中午睡觉好,犹如捡个宝 / 152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 154

    三寸长寿,四寸无忧 / 157

    运动养生 / 162

    常伸懒腰乃古训,消疲养血又养心/162

    腿软不同房,肉软不吃凉 / 164

    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 167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 174

    要得腿不废,走路往后退 / 177

    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 179

    清洁的学问 / 184

    汗水没干,冷水莫沾 / 184

    饭饱不洗澡,酒后不剃脑 / 186

    指甲常剪,疾病不染 / 188

    牙不剔不稀,耳不掏不聋 / 190

    自然而然地生活 / 195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195

    形神调养 篇

    心,一身之主 / 200

    菜无心可活,人无心必亡 / 201

    人靠心好,树靠根牢 / 203

    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 / 205

    家无主心骨,扫帚颠倒竖 / 207

    面由心生 / 210

    千枝连根,十指连心 / 213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215

    眼不见,心不烦 / 217

    中医望诊 / 220

    人看四相,富贵难忘;

    马看四蹄,便知良骑 / 220

    精神的力量 / 227

    生人不生胆,力大也枉然 / 227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 / 228

    树怕没根,人怕没志 / 233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236

    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 / 240

    身体的记忆 / 245

    伤筋动骨 一百天 / 245

    新生孩儿 无六月 / 247

    防护 篇

    养生之道 / 252

    若要小儿安,常受三分饥与寒/252

    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 257

    无病早防,有病早医 / 260

    讲究的中药 / 263

    三月三 荠菜煮鸡蛋 / 263

    大暑吃姜,以阳制阳 / 266

    早吃姜,赛参汤;晚吃姜,赛砒霜/270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 273

    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 276

    枇杷黄,医者忙;橘子黄,医家藏/277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283

    两脚不会移,要吃五加皮 / 286

    菊枕常年置头下,老来身轻眼不花/288

    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 290

    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 / 293

    无牛膝,不过膝 / 296

    大黄医好人无功,人参治死人无过/304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304

    棒打苍术,火燎天麻,抽心远志,剥皮桔梗 / 307

    有趣的诊断 / 313

    天黄有雨,人黄有病 / 313

    站着说话不腰疼 / 316

    男怕穿靴,女怕戴帽 / 320

    撑痢疾,饿伤寒 / 325

    细致的医理 / 330

    治病要治本,刨树要刨根 / 330

    出汗不减病,医生也着急 / 331

    痘要结,麻要泄 / 334

    药方无贵贱,效者是灵丹 / 337

    月满勿补,月缺勿泻 / 339

    吃药不忌嘴,跑断大夫腿 / 342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衣食住行的中医养生智慧
图解耳诊面诊眼诊手诊
姜军作;衣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