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甲骨学(增订本)

中国甲骨学(增订本)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12
版次: 1
ISBN: 9787545821109
定价: 26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973页
分类: 历史
49人买过
  • 本书是一部总结中国甲骨学一百二十多年成就的力作。书中既有甲骨自身规律,诸如占*契刻、卜法文例、缀合断代等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基本著作等狭义甲骨学的阐释,还在开拓西周甲骨学科的同时,对甲骨文书法、商代的马和养马业、玉文化和玉观念、骑兵与车马配置、考古发现第一个社祀遗址及戍卒城堡等,以及从殷墟发掘和形成的历史考古学、新世纪“双世遗”走向人民大众,讲好甲骨文故事等等。即凡与甲骨文有关的殷商文化均在研究之列的广义甲骨学的不少层面,本书进行了多角度、开创性的拓展。 此增订版在二九年首版基础上作了大力修订,并增补了作者的蕞新研究成果,是甲骨学研究领域公认的权威之作。 
    王宇信,1940年5月生于北京平谷,1964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为甲骨学殷商史专业研究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名誉会长,中宣部、教育部语信司等“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顾问,等。有合著《甲骨文字诂林》《甲骨文合集》《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先秦卷》等,总审校《甲骨文合集释文》,主编《甲骨学一百年》,总主编《殷墟文化大典》,个人专著《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西周甲骨探论》《甲骨学通论》(修订本)等,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写在《中国甲骨学》(增订本)书前的话 / 1 
     
       鼓励和期望起点与追求 序《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胡厚宣 / 3 序《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李学勤 / 7 《甲骨学通论》序胡厚宣 / 10 序《甲骨学通论》李学勤 / 14 韩文版《甲骨学通论》自序 / 17 《中国甲骨学》前言 / 22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什么是甲骨学 / 1  第二节 中国的“旧学”自甲骨文出土而另辟一新纪元 / 3  第三节 甲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6  第四节 刻苦钻研甲骨学,成功之路就在你的脚下 / 13  第五节 本书的宗旨 / 19 
     
       上编 第二章 甲骨文的发现年代和发现者 / 23  第一节 甲骨文的发现年代能提前到一八九八年吗? / 23  第二节 甲骨文的第一个发现者王懿荣 / 30  第三节 关于甲骨文发现的其他说法和几点新补证 / 36 第三章 甲骨文出土地与时代的确定及甲骨文的命名 / 40  第一节 甲骨文出土地的探索和意义 / 40  第二节 甲骨文时代的确定和小屯为殷墟的研究 / 48  第三节 甲骨文的命名种种 / 54 第四章 甲骨文、甲骨学与甲骨学的科学界定 / 59  第一节 甲骨文与甲骨学的学名由来 / 60  第二节 “甲骨学”的科学界定 / 64 第五章 甲骨文发现和甲骨学研究的几个阶段 / 67  第一节 甲骨学的“先史”时期 / 68  第二节 甲骨文的非科学发掘阶段和甲骨学的草创时期(上、下) / 72  第三节 甲骨文的科学发掘阶段和甲骨学的发展时期(上、下) / 79  第四节 再谈殷墟YH127甲骨窖藏发现在甲骨学史上的意义及新时期面临的课题 / 89  第五节 甲骨学的深入发展时期(上、下) / 100 第六章 论一九七八年以后的甲骨学研究进入了“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 / 111  第一节 一九七八年以后,甲骨学研究资料匮乏的局面根本改观 / 112  第二节 一九七八年以后,甲骨学研究课题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 115  第三节 一九七八年以后,甲骨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愈益与当代科技同步发展 / 125  第四节 一九七八年以后涌现出的大量论作,显示出甲骨学研究进入“全面深入发展”的阶段 / 129  第五节 商周甲骨文的不断发现,为研究的“全面深入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 130  第六节 我们的建议 / 134 第七章 甲骨的整治与占卜 / 135  第一节 商代卜用龟甲和兽骨的来源 / 135  第二节 甲骨的整治 / 138  第三节 甲骨的占卜与文字的契刻 / 143  第四节 甲骨占卜后的处理及少数民族保存的骨卜习俗 / 148 第八章 甲骨学专业用语及甲骨文例 / 155  第一节 甲骨学的基本专业用语 / 155  第二节 甲骨文例 / 159  第三节 殷人一事多卜和卜辞同文 / 172  第四节 特殊的卜辞举例 / 175 第九章 甲骨文的分期断代(上) / 180  第一节 甲骨文分期断代的探索 / 181  第二节 分期断代“五期”说及“十项标准”(上) / 187  第三节 分期断代“五期”说及“十项标准”(中) / 195  第四节 分期断代“五期”说及“十项标准”(下) / 200 第十章 甲骨文的分期断代(下) / 208  第一节 分期断代研究的深入――“揭穿了文武丁时代卜辞的谜” / 209  第二节 甲骨文分期断代的又一个“谜团”――所谓“历组”卜辞的争论 和武乙、文丁卜辞的细区分 / 215  第三节 关于甲骨文分期断代的几个新方案 / 223  第四节 分期断代研究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 232 第十一章 使用甲骨文材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235  第一节 甲骨文的校重 / 235  第二节 甲骨文的辨伪 / 238  第三节 甲骨文的缀合 / 247  第四节 甲骨文的残辞互补 / 253 第十二章 重要甲骨的著录及现藏 / 257  第一节 著录甲骨的准备 / 257  第二节 国内学者著录的甲骨及现藏 / 261  第三节 国外学者著录的甲骨及现藏 / 273  第四节 科学发掘甲骨的著录及现藏 / 287  第五节 集大成的著录――《甲骨文合集》及其编纂 / 305  第六节 甲骨学史上里程碑式著作:《甲骨文合集》 / 311 第十三章 甲骨学与殷商史研究要籍 / 316  第一节 甲骨文字考释的专书 / 316  第二节 甲骨学研究著作 / 326  第三节 商史与甲骨学史专著 / 333  第四节 重要的工具书与入门著作 / 344  第五节 日本出版的几部重要甲骨学著作 / 354 第十四章 甲骨学研究与学者之间的友谊 / 369  第一节 于老(省吾)“致贶”(商承祚)和甲骨学史上的两大工程 / 369  第二节 商承祚教授对《甲骨文合集》编纂工作的巨大贡献 / 377 第十五章 甲骨学史上有贡献的学者及其研究特点 / 387  第一节 早年出土甲骨文的几位购藏家 / 388  第二节 罗振玉、王国维和“罗王之学” / 394  第三节 甲骨文科学发掘时期有贡献的几位学者(上) / 401  第四节 甲骨文科学发掘时期有贡献的几位学者(下) / 411  第五节 新一代的甲骨学者和成长中的新一代 / 419  第六节 值得继承和弘扬的共同财富 / 427 第十六章 前辈大师点石成金,泽及后学 / 445  第一节 明义士殷商文化研究的成功及对我们的启示 / 445  第二节 甲骨学史上的一代宗师――郭沫若 / 453  第三节 甲骨学研究的发展与胡厚宣的贡献 / 491 
     
       中编 小引 / 515 第十七章 甲骨学研究的一门新分支学科――西周甲骨学的形成 / 517  第一节 西周甲骨的发现 / 517  第二节 西周甲骨研究的几个阶段 / 523  第三节 西周甲骨的特征及与殷卜辞的关系 / 534  第四节 西周甲骨的分期 / 541 第十八章 周原出土的商人庙祭甲骨 / 553  第一节 商周时代的祭祀制度与祭祀异姓 / 555  第二节 周原出土庙祭甲骨诠释及其族属(上) / 560  第三节 周原出土庙祭甲骨诠释及其族属(下) / 567  第四节 周原出土庙祭甲骨的时代 / 570  第五节 对周原出土商人庙祭甲骨的几点认识 / 574 第十九章 周原甲骨探论 / 577  第一节 周原庙祭甲骨“周方伯”辨析 / 577  第二节 周原出土庙祭甲骨商王考 / 585  第三节 周原甲骨刻辞行款的初步分析 / 596  第四节 周原出土商人庙祭甲骨来源刍议 / 610 第二十章 读邢台新出西周甲骨刻辞 / 615  第一节 周原甲骨卜辞行款的再认识和邢台西周卜辞的行款走向 / 615  第二节 邢台南小汪西周卜辞诠释 / 624  第三节 邢台西周甲骨发现的几点启示 / 640 第二十一章 今后的西周甲骨学研究 / 641 
     
       下编 第二十二章 甲骨文与甲骨书法 / 647  第一节 中国文字的发展和甲骨书法小史 / 647  第二节 写好甲骨书法的准备工作 / 652  第三节 精益求精,将甲骨书法艺术提高一步 / 654  第四节 “序”甲骨文书法集谈甲骨文书法 / 658 第二十三章 谈上甲至汤灭夏前商族早期国家的形成 / 670  第一节 殷先公先王名号的变化与商族社会的演进 / 671  第二节 灭夏前的商部族奴隶制方国的国家机器 / 678  第三节 小结 / 684 第二十四章 商代的马和养马业 / 685  第一节 商代的马和“相马” / 685  第二节 商代的养马业和“马政” / 689  第三节 商代马匹的使用 / 694  第四节 小结 / 698 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马”、“射”的再考察――兼驳马、射与战车相配置 / 699  第一节 “车马”与“人”马是战车和马队的基本单元 / 700  第二节 甲骨文中“射”与“多射”的再认识 / 709  第三节 “射”队与商王的田猎活动 / 716  第四节 甲骨文中的“马”、“射”与战车的配置无关 / 719 第二十六章 卜辞所见殷人宝玉、用玉及几点启示 / 720  第一节 卜辞中的玉、珏和殷人的宝玉意识 / 720  第二节 甲骨文所见殷人用玉 / 728  第三节 甲骨文所见殷人用玉的几点启示 / 736  附:春秋时期的玉、用玉及玉观念 / 742  第一节 春秋时期所见的玉和玉器 / 743  第二节 春秋时人的用玉 / 746  第三节 春秋时期人们的玉观念 / 756  第四节 未结束的结语 / 760 第二十七章 殷墟发掘与中国考古学 / 762  第一节 我国近代历史考古学的“萌芽”和殷墟十五次发掘的“第一阶段”(一、二、三次) / 762  第二节 简论殷墟发掘第一阶段在我国考古学史上的地位 / 768  第三节 殷墟发掘第二阶段与我国近代科学意义的历史考古学的形成(四至九次) / 776  第四节 余论:从形成走向成熟 / 780 第二十八章 第一个商代社祀遗址的推定与桓台史家遗址戍队城堡的发现 / 784  第一节 铜山丘湾第一个商代社祀遗址的推定 / 784  第二节 山东桓台史家遗址商代戍队城堡的发现 / 790 第二十九章 殷墟――人类文明的宝库 / 804  第一节 甲骨文与殷墟的发现 / 804  第二节 科学发掘殷墟成就斐然 / 805  第三节 殷墟是展示中国商代文明的“地下博物馆” / 807  第四节 殷墟的科学发掘与殷墟的保护 / 808  第五节 殷墟申遗成功,是进一步保护、研究、利用殷墟系统工程的开始 / 811 第三十章 从殷墟走来向世界走去 / 813  第一节 殷墟文化二十世纪的百年辉煌 / 813  第二节 新百年的良好开局 / 814  第三节 甲骨文释读尚有潜力 / 816  第四节 象牙塔外天地宽 / 817 第三十一章 黄河文明与守护、传承、弘扬甲骨文明的乡贤乡情 / 819  第一节 万里黄河溯字源 / 819  第二节 甲骨文从故乡中原走向世界的一百二十年守护与弘扬 / 821  第三节 甲骨文故乡人与百多年来甲骨文的守护、传承与弘扬 / 827  第四节 开启甲骨文研究再辉煌的“新阶段”与河南学子的使命与担当 / 840 第三十二章 甲骨学研究“新阶段”的到来与“新阶段”研究的大发展――谈政府推动下的甲骨文研究全面深入发展与弘扬 / 844  第一节 “新阶段”良好开局的未雨绸缪 / 844  第二节 打造“新阶段”甲骨学研究的更新辉煌 / 849  第三节 政府推动下的甲骨文研究全面深入与弘扬 / 859 第三十三章 迎接新阶段推出新成果 / 870  第一节 一部集百多年殷墟文化发现与研究成果之大成的巨著――《殷墟文化大典》总序 / 871  第二节 前辈学者的实践和理论指导下“无止境”对重的新收获――《〈甲骨文合集〉第十三册拓本搜聚》策事组的话(代前言) / 876 
     附录甲骨文著录目及简称 / 886 图版与例图目录 / 898 例图 / 905 后记 / 968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总结中国甲骨学一百二十多年成就的力作。书中既有甲骨自身规律,诸如占*契刻、卜法文例、缀合断代等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基本著作等狭义甲骨学的阐释,还在开拓西周甲骨学科的同时,对甲骨文书法、商代的马和养马业、玉文化和玉观念、骑兵与车马配置、考古发现第一个社祀遗址及戍卒城堡等,以及从殷墟发掘和形成的历史考古学、新世纪“双世遗”走向人民大众,讲好甲骨文故事等等。即凡与甲骨文有关的殷商文化均在研究之列的广义甲骨学的不少层面,本书进行了多角度、开创性的拓展。 此增订版在二九年首版基础上作了大力修订,并增补了作者的蕞新研究成果,是甲骨学研究领域公认的权威之作。 
  • 作者简介:
    王宇信,1940年5月生于北京平谷,1964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为甲骨学殷商史专业研究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名誉会长,中宣部、教育部语信司等“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顾问,等。有合著《甲骨文字诂林》《甲骨文合集》《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先秦卷》等,总审校《甲骨文合集释文》,主编《甲骨学一百年》,总主编《殷墟文化大典》,个人专著《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西周甲骨探论》《甲骨学通论》(修订本)等,发表论文多篇。
  • 目录:
    目录 写在《中国甲骨学》(增订本)书前的话 / 1 
     
       鼓励和期望起点与追求 序《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胡厚宣 / 3 序《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李学勤 / 7 《甲骨学通论》序胡厚宣 / 10 序《甲骨学通论》李学勤 / 14 韩文版《甲骨学通论》自序 / 17 《中国甲骨学》前言 / 22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什么是甲骨学 / 1  第二节 中国的“旧学”自甲骨文出土而另辟一新纪元 / 3  第三节 甲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6  第四节 刻苦钻研甲骨学,成功之路就在你的脚下 / 13  第五节 本书的宗旨 / 19 
     
       上编 第二章 甲骨文的发现年代和发现者 / 23  第一节 甲骨文的发现年代能提前到一八九八年吗? / 23  第二节 甲骨文的第一个发现者王懿荣 / 30  第三节 关于甲骨文发现的其他说法和几点新补证 / 36 第三章 甲骨文出土地与时代的确定及甲骨文的命名 / 40  第一节 甲骨文出土地的探索和意义 / 40  第二节 甲骨文时代的确定和小屯为殷墟的研究 / 48  第三节 甲骨文的命名种种 / 54 第四章 甲骨文、甲骨学与甲骨学的科学界定 / 59  第一节 甲骨文与甲骨学的学名由来 / 60  第二节 “甲骨学”的科学界定 / 64 第五章 甲骨文发现和甲骨学研究的几个阶段 / 67  第一节 甲骨学的“先史”时期 / 68  第二节 甲骨文的非科学发掘阶段和甲骨学的草创时期(上、下) / 72  第三节 甲骨文的科学发掘阶段和甲骨学的发展时期(上、下) / 79  第四节 再谈殷墟YH127甲骨窖藏发现在甲骨学史上的意义及新时期面临的课题 / 89  第五节 甲骨学的深入发展时期(上、下) / 100 第六章 论一九七八年以后的甲骨学研究进入了“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 / 111  第一节 一九七八年以后,甲骨学研究资料匮乏的局面根本改观 / 112  第二节 一九七八年以后,甲骨学研究课题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 115  第三节 一九七八年以后,甲骨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愈益与当代科技同步发展 / 125  第四节 一九七八年以后涌现出的大量论作,显示出甲骨学研究进入“全面深入发展”的阶段 / 129  第五节 商周甲骨文的不断发现,为研究的“全面深入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 130  第六节 我们的建议 / 134 第七章 甲骨的整治与占卜 / 135  第一节 商代卜用龟甲和兽骨的来源 / 135  第二节 甲骨的整治 / 138  第三节 甲骨的占卜与文字的契刻 / 143  第四节 甲骨占卜后的处理及少数民族保存的骨卜习俗 / 148 第八章 甲骨学专业用语及甲骨文例 / 155  第一节 甲骨学的基本专业用语 / 155  第二节 甲骨文例 / 159  第三节 殷人一事多卜和卜辞同文 / 172  第四节 特殊的卜辞举例 / 175 第九章 甲骨文的分期断代(上) / 180  第一节 甲骨文分期断代的探索 / 181  第二节 分期断代“五期”说及“十项标准”(上) / 187  第三节 分期断代“五期”说及“十项标准”(中) / 195  第四节 分期断代“五期”说及“十项标准”(下) / 200 第十章 甲骨文的分期断代(下) / 208  第一节 分期断代研究的深入――“揭穿了文武丁时代卜辞的谜” / 209  第二节 甲骨文分期断代的又一个“谜团”――所谓“历组”卜辞的争论 和武乙、文丁卜辞的细区分 / 215  第三节 关于甲骨文分期断代的几个新方案 / 223  第四节 分期断代研究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 232 第十一章 使用甲骨文材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235  第一节 甲骨文的校重 / 235  第二节 甲骨文的辨伪 / 238  第三节 甲骨文的缀合 / 247  第四节 甲骨文的残辞互补 / 253 第十二章 重要甲骨的著录及现藏 / 257  第一节 著录甲骨的准备 / 257  第二节 国内学者著录的甲骨及现藏 / 261  第三节 国外学者著录的甲骨及现藏 / 273  第四节 科学发掘甲骨的著录及现藏 / 287  第五节 集大成的著录――《甲骨文合集》及其编纂 / 305  第六节 甲骨学史上里程碑式著作:《甲骨文合集》 / 311 第十三章 甲骨学与殷商史研究要籍 / 316  第一节 甲骨文字考释的专书 / 316  第二节 甲骨学研究著作 / 326  第三节 商史与甲骨学史专著 / 333  第四节 重要的工具书与入门著作 / 344  第五节 日本出版的几部重要甲骨学著作 / 354 第十四章 甲骨学研究与学者之间的友谊 / 369  第一节 于老(省吾)“致贶”(商承祚)和甲骨学史上的两大工程 / 369  第二节 商承祚教授对《甲骨文合集》编纂工作的巨大贡献 / 377 第十五章 甲骨学史上有贡献的学者及其研究特点 / 387  第一节 早年出土甲骨文的几位购藏家 / 388  第二节 罗振玉、王国维和“罗王之学” / 394  第三节 甲骨文科学发掘时期有贡献的几位学者(上) / 401  第四节 甲骨文科学发掘时期有贡献的几位学者(下) / 411  第五节 新一代的甲骨学者和成长中的新一代 / 419  第六节 值得继承和弘扬的共同财富 / 427 第十六章 前辈大师点石成金,泽及后学 / 445  第一节 明义士殷商文化研究的成功及对我们的启示 / 445  第二节 甲骨学史上的一代宗师――郭沫若 / 453  第三节 甲骨学研究的发展与胡厚宣的贡献 / 491 
     
       中编 小引 / 515 第十七章 甲骨学研究的一门新分支学科――西周甲骨学的形成 / 517  第一节 西周甲骨的发现 / 517  第二节 西周甲骨研究的几个阶段 / 523  第三节 西周甲骨的特征及与殷卜辞的关系 / 534  第四节 西周甲骨的分期 / 541 第十八章 周原出土的商人庙祭甲骨 / 553  第一节 商周时代的祭祀制度与祭祀异姓 / 555  第二节 周原出土庙祭甲骨诠释及其族属(上) / 560  第三节 周原出土庙祭甲骨诠释及其族属(下) / 567  第四节 周原出土庙祭甲骨的时代 / 570  第五节 对周原出土商人庙祭甲骨的几点认识 / 574 第十九章 周原甲骨探论 / 577  第一节 周原庙祭甲骨“周方伯”辨析 / 577  第二节 周原出土庙祭甲骨商王考 / 585  第三节 周原甲骨刻辞行款的初步分析 / 596  第四节 周原出土商人庙祭甲骨来源刍议 / 610 第二十章 读邢台新出西周甲骨刻辞 / 615  第一节 周原甲骨卜辞行款的再认识和邢台西周卜辞的行款走向 / 615  第二节 邢台南小汪西周卜辞诠释 / 624  第三节 邢台西周甲骨发现的几点启示 / 640 第二十一章 今后的西周甲骨学研究 / 641 
     
       下编 第二十二章 甲骨文与甲骨书法 / 647  第一节 中国文字的发展和甲骨书法小史 / 647  第二节 写好甲骨书法的准备工作 / 652  第三节 精益求精,将甲骨书法艺术提高一步 / 654  第四节 “序”甲骨文书法集谈甲骨文书法 / 658 第二十三章 谈上甲至汤灭夏前商族早期国家的形成 / 670  第一节 殷先公先王名号的变化与商族社会的演进 / 671  第二节 灭夏前的商部族奴隶制方国的国家机器 / 678  第三节 小结 / 684 第二十四章 商代的马和养马业 / 685  第一节 商代的马和“相马” / 685  第二节 商代的养马业和“马政” / 689  第三节 商代马匹的使用 / 694  第四节 小结 / 698 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马”、“射”的再考察――兼驳马、射与战车相配置 / 699  第一节 “车马”与“人”马是战车和马队的基本单元 / 700  第二节 甲骨文中“射”与“多射”的再认识 / 709  第三节 “射”队与商王的田猎活动 / 716  第四节 甲骨文中的“马”、“射”与战车的配置无关 / 719 第二十六章 卜辞所见殷人宝玉、用玉及几点启示 / 720  第一节 卜辞中的玉、珏和殷人的宝玉意识 / 720  第二节 甲骨文所见殷人用玉 / 728  第三节 甲骨文所见殷人用玉的几点启示 / 736  附:春秋时期的玉、用玉及玉观念 / 742  第一节 春秋时期所见的玉和玉器 / 743  第二节 春秋时人的用玉 / 746  第三节 春秋时期人们的玉观念 / 756  第四节 未结束的结语 / 760 第二十七章 殷墟发掘与中国考古学 / 762  第一节 我国近代历史考古学的“萌芽”和殷墟十五次发掘的“第一阶段”(一、二、三次) / 762  第二节 简论殷墟发掘第一阶段在我国考古学史上的地位 / 768  第三节 殷墟发掘第二阶段与我国近代科学意义的历史考古学的形成(四至九次) / 776  第四节 余论:从形成走向成熟 / 780 第二十八章 第一个商代社祀遗址的推定与桓台史家遗址戍队城堡的发现 / 784  第一节 铜山丘湾第一个商代社祀遗址的推定 / 784  第二节 山东桓台史家遗址商代戍队城堡的发现 / 790 第二十九章 殷墟――人类文明的宝库 / 804  第一节 甲骨文与殷墟的发现 / 804  第二节 科学发掘殷墟成就斐然 / 805  第三节 殷墟是展示中国商代文明的“地下博物馆” / 807  第四节 殷墟的科学发掘与殷墟的保护 / 808  第五节 殷墟申遗成功,是进一步保护、研究、利用殷墟系统工程的开始 / 811 第三十章 从殷墟走来向世界走去 / 813  第一节 殷墟文化二十世纪的百年辉煌 / 813  第二节 新百年的良好开局 / 814  第三节 甲骨文释读尚有潜力 / 816  第四节 象牙塔外天地宽 / 817 第三十一章 黄河文明与守护、传承、弘扬甲骨文明的乡贤乡情 / 819  第一节 万里黄河溯字源 / 819  第二节 甲骨文从故乡中原走向世界的一百二十年守护与弘扬 / 821  第三节 甲骨文故乡人与百多年来甲骨文的守护、传承与弘扬 / 827  第四节 开启甲骨文研究再辉煌的“新阶段”与河南学子的使命与担当 / 840 第三十二章 甲骨学研究“新阶段”的到来与“新阶段”研究的大发展――谈政府推动下的甲骨文研究全面深入发展与弘扬 / 844  第一节 “新阶段”良好开局的未雨绸缪 / 844  第二节 打造“新阶段”甲骨学研究的更新辉煌 / 849  第三节 政府推动下的甲骨文研究全面深入与弘扬 / 859 第三十三章 迎接新阶段推出新成果 / 870  第一节 一部集百多年殷墟文化发现与研究成果之大成的巨著――《殷墟文化大典》总序 / 871  第二节 前辈学者的实践和理论指导下“无止境”对重的新收获――《〈甲骨文合集〉第十三册拓本搜聚》策事组的话(代前言) / 876 
     附录甲骨文著录目及简称 / 886 图版与例图目录 / 898 例图 / 905 后记 / 968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甲骨学(增订本)
西周甲骨探论(增订本)
王宇信 著
中国甲骨学(增订本)
新中国甲骨学七十年(1949-2019)/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丛书
王宇信 著
中国甲骨学(增订本)
甲骨文合集第十三册拓本搜聚
王宇信 著
中国甲骨学(增订本)
甲骨学发展120年
王宇信;[韩]具隆会
中国甲骨学(增订本)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新中国甲骨学六十年(1949-2009)
王宇信 著
中国甲骨学(增订本)
中国读本:西周史话
王宇信 著
中国甲骨学(增订本)
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中国福山)
王宇信、宋镇豪、徐义华 编
中国甲骨学(增订本)
中国甲骨学
王宇信 著
中国甲骨学(增订本)
甲骨学通论(修订本)
王宇信 著
中国甲骨学(增订本)
西周史话/中国历史大讲堂
王宇信 著
中国甲骨学(增订本)
甲骨文精萃选读
王宇信
中国甲骨学(增订本)
甲骨学通论
王宇信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