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犯罪论

交通犯罪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2018-10
版次: 1
ISBN: 9787519726836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8页
字数: 241千字
分类: 法律
2人买过
  • 《交通犯罪论》是国内刑法学界为数不多的系统研究交通犯罪的专著,对于拓展和深化中国交通犯罪的理论研究及指导司法实践中交通犯罪的精细化准确化适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1)深入分析研究英国、日本等交通犯罪立法、理论研究发达国家的立法规定和交通犯罪理论,借鉴国内学者在交通犯罪领域分散的研究成果,系统归纳总结交通犯罪的基本属性,确立中国交通犯罪的基本内涵与犯罪圈。 

    (2)借鉴德国、日本交通犯罪理论与实践,探讨危险分配、信赖原则和期待可能性理论在中国交通犯罪认定和处理中的适用,有裨于在“国民都有驾照时代”的“汽车社会”,合理限制交通犯罪的数量和刑罚,减少交通犯罪数量,限制因犯罪标签给社会民众带来的消极影响。 

    (3)分析中国刑法规定的缺陷,借鉴交通犯罪立法发达国家与地区交通犯罪修订完善的历史和法律规范,提出中国交通犯罪立法完善的建议,对中国交通犯罪立法的完善与进步具有参考价值。 

    (4)从司法实践的关键问题着手,研究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后逃逸、危险驾驶罪;研究问题具体,结论明确,对司法适用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李朝晖,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访问学者,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学、犯罪学;在《法学》《法学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1项。 目录 

    引言 

    一、交通事故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二、我国交通安全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交通犯罪研究的概况与展望 

    第一章交通犯罪概述 

    第一节交通犯罪的概念 

    一、交通犯罪概念的厘定 

    二、交通犯罪圈的划定 

    第二节道路交通犯罪的立法规制 

    一、国外关于道路交通犯罪的立法规制 

    二、我国港澳台地区道路交通犯罪的立法规制 

    三、中国内地道路交通犯罪的立法规制 

    第三节道路交通犯罪的共同属性 

    一、道路交通犯罪行为发生于“道路” 

    二、道路交通犯罪的成立须有交通工具参与 

    三、道路交通犯罪的成立与交通事故相关 

    第二章交通肇事罪 

    第一节交通肇事罪的实行行为 

    一、交通肇事罪实行行为认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交通肇事罪的实行行为本质 

    三、交通肇事罪实行行为的成立要件 

    第二节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结果 

    一、致人死亡结果认定与适用 

    二、致人伤害结果认定与适用 

    三、造成财产损失结果适用探讨 

    四、交通肇事罪的因果关系 

    第三节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 

    一、交通肇事罪犯罪主体的界定标准 

    二、交通肇事罪犯罪主体的具体种类 

    第四节交通肇事罪的犯罪过失 

    一、交通肇事罪主观罪过形态 

    二、交通肇事罪犯罪过失的认定 

    第五节交通肇事的刑事责任确定 

    一、交通肇事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条件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审查适用 

    第三章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第一节交通肇事后逃逸 

    一、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含义 

    二、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性质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 

    四、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刑事责任认定 

    第二节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 

    一、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 

    二、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性质 

    三、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构成 

    四、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与处理 

    第三节交通肇事后逃逸与交通肇事罪司法适用 

    一、“指使逃逸致人死亡成立交通肇事罪共犯”探讨 

    二、自首制度在交通肇事罪中的适用 

    第四章危险驾驶罪 

    第一节危险驾驶罪的立法 

    一、危险驾驶罪的立法进程 

    二、危险驾驶罪的立法意义评价 

    第二节危险驾驶罪的构成特征 

    一、危险驾驶罪的犯罪本质 

    二、危险驾驶罪的客观表现 

    三、危险驾驶罪的犯罪主体 

    四、危险驾驶罪的主观罪过 

    第三节危险驾驶罪与其他犯罪的关系 

    一、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二、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 

    第五章限制交通犯罪成立与处罚范围的理论 

    第一节危险分配 

    一、危险分配理论的含义与发展 

    二、危险分配与中国交通犯罪处理 

    第二节信赖原则 

    一、信赖原则的含义及其发展 

    二、中国适用信赖原则处理交通事故案件探讨 

    第三节期待可能性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概述 

    二、中国交通犯罪案件适用期待可能性理论探讨 

    第六章交通犯罪的立法完善 

    第一节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独立犯罪化 

    一、刑法和司法解释关于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规定的弊端 

    二、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应当独立犯罪化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独立犯罪化罪名设置 

    第二节危险驾驶罪的立法完善 

    一、危险驾驶罪刑法规定的局限性 

    二、危险驾驶犯罪的他国立法经验 

    三、中国刑法危险驾驶犯罪的立法完善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节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节选) 

    指导案例32号——张某某、金某危险驾驶案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遇害者下落不明的水上交通肇事案件应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电话答复
  • 内容简介:
    《交通犯罪论》是国内刑法学界为数不多的系统研究交通犯罪的专著,对于拓展和深化中国交通犯罪的理论研究及指导司法实践中交通犯罪的精细化准确化适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1)深入分析研究英国、日本等交通犯罪立法、理论研究发达国家的立法规定和交通犯罪理论,借鉴国内学者在交通犯罪领域分散的研究成果,系统归纳总结交通犯罪的基本属性,确立中国交通犯罪的基本内涵与犯罪圈。 

    (2)借鉴德国、日本交通犯罪理论与实践,探讨危险分配、信赖原则和期待可能性理论在中国交通犯罪认定和处理中的适用,有裨于在“国民都有驾照时代”的“汽车社会”,合理限制交通犯罪的数量和刑罚,减少交通犯罪数量,限制因犯罪标签给社会民众带来的消极影响。 

    (3)分析中国刑法规定的缺陷,借鉴交通犯罪立法发达国家与地区交通犯罪修订完善的历史和法律规范,提出中国交通犯罪立法完善的建议,对中国交通犯罪立法的完善与进步具有参考价值。 

    (4)从司法实践的关键问题着手,研究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后逃逸、危险驾驶罪;研究问题具体,结论明确,对司法适用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 作者简介:
    李朝晖,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访问学者,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学、犯罪学;在《法学》《法学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1项。
  • 目录:
    目录 

    引言 

    一、交通事故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二、我国交通安全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交通犯罪研究的概况与展望 

    第一章交通犯罪概述 

    第一节交通犯罪的概念 

    一、交通犯罪概念的厘定 

    二、交通犯罪圈的划定 

    第二节道路交通犯罪的立法规制 

    一、国外关于道路交通犯罪的立法规制 

    二、我国港澳台地区道路交通犯罪的立法规制 

    三、中国内地道路交通犯罪的立法规制 

    第三节道路交通犯罪的共同属性 

    一、道路交通犯罪行为发生于“道路” 

    二、道路交通犯罪的成立须有交通工具参与 

    三、道路交通犯罪的成立与交通事故相关 

    第二章交通肇事罪 

    第一节交通肇事罪的实行行为 

    一、交通肇事罪实行行为认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交通肇事罪的实行行为本质 

    三、交通肇事罪实行行为的成立要件 

    第二节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结果 

    一、致人死亡结果认定与适用 

    二、致人伤害结果认定与适用 

    三、造成财产损失结果适用探讨 

    四、交通肇事罪的因果关系 

    第三节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 

    一、交通肇事罪犯罪主体的界定标准 

    二、交通肇事罪犯罪主体的具体种类 

    第四节交通肇事罪的犯罪过失 

    一、交通肇事罪主观罪过形态 

    二、交通肇事罪犯罪过失的认定 

    第五节交通肇事的刑事责任确定 

    一、交通肇事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条件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审查适用 

    第三章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第一节交通肇事后逃逸 

    一、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含义 

    二、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性质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 

    四、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刑事责任认定 

    第二节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 

    一、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 

    二、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性质 

    三、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构成 

    四、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与处理 

    第三节交通肇事后逃逸与交通肇事罪司法适用 

    一、“指使逃逸致人死亡成立交通肇事罪共犯”探讨 

    二、自首制度在交通肇事罪中的适用 

    第四章危险驾驶罪 

    第一节危险驾驶罪的立法 

    一、危险驾驶罪的立法进程 

    二、危险驾驶罪的立法意义评价 

    第二节危险驾驶罪的构成特征 

    一、危险驾驶罪的犯罪本质 

    二、危险驾驶罪的客观表现 

    三、危险驾驶罪的犯罪主体 

    四、危险驾驶罪的主观罪过 

    第三节危险驾驶罪与其他犯罪的关系 

    一、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二、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 

    第五章限制交通犯罪成立与处罚范围的理论 

    第一节危险分配 

    一、危险分配理论的含义与发展 

    二、危险分配与中国交通犯罪处理 

    第二节信赖原则 

    一、信赖原则的含义及其发展 

    二、中国适用信赖原则处理交通事故案件探讨 

    第三节期待可能性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概述 

    二、中国交通犯罪案件适用期待可能性理论探讨 

    第六章交通犯罪的立法完善 

    第一节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独立犯罪化 

    一、刑法和司法解释关于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规定的弊端 

    二、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应当独立犯罪化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独立犯罪化罪名设置 

    第二节危险驾驶罪的立法完善 

    一、危险驾驶罪刑法规定的局限性 

    二、危险驾驶犯罪的他国立法经验 

    三、中国刑法危险驾驶犯罪的立法完善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节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节选) 

    指导案例32号——张某某、金某危险驾驶案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遇害者下落不明的水上交通肇事案件应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电话答复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交通犯罪论
广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研究
李朝晖
交通犯罪论
新时代深圳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李朝晖 著
交通犯罪论
农业保险险种创新与信息不对称约束问题研究
李朝晖 黄日华 著
交通犯罪论
信息套利环境下的XBRL研究
李朝晖
交通犯罪论
2020春尖子生题库--五年级语文(下册)
李朝晖
交通犯罪论
深圳法治发展报告(2019)
李朝晖 著;罗思、罗思、深圳市法学会、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编
交通犯罪论
2019秋尖子生题库系列五年级语文上
李朝晖 著
交通犯罪论
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管控手册
李朝晖、李权 著
交通犯罪论
选矿企业节能减排技术
李朝晖 王敬功 郭秀平
交通犯罪论
交通肇事罪司法适用研究
李朝晖 著
交通犯罪论
瞬间读懂你身边的人
李朝晖 编著
交通犯罪论
个人征信法律问题研究
李朝晖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