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澳] , , , ,
2014-07
版次: 1
ISBN: 9787565315855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2页
字数: 24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21人买过
  •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为恢复性司法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从犯罪学、社会学的视角。在反思总结犯罪学传统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重整羞耻理论,即将羞耻区分为烙印化的羞耻与重整性的羞耻:前者给犯罪人贴上越轨者的标签。使其被正常的社会生活所抛弃而逐渐认同越轨者的身份,从而将犯罪人推向犯罪亚文化而继续实施犯罪;后者在施以羞耻的同时保持尊重与关爱。并通过宽恕的言行或消除越轨身份的仪式将犯罪人重新整合到守法公民或体面公民的社群中去,从而使其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而不再继续犯罪。因而,重整性的羞耻对于犯罪有着很大的控制作用,应当通过提倡重整性的羞耻、反对烙印化的羞耻来降低犯罪率。之后,作者又对重整性羞耻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检验,并运用该理论对白领犯罪等问题进行了解释。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对于理论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司法人员、社会工作者、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均有裨益,值得研读。   王平,男,1961年生,安徽省全椒县人。1992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刑法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00年9月至2001年8月,加拿大刑法改革与刑事政策国际中心访问学者;2002年12月至2003年6月,德国马普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恢复性司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刑法学、刑事政策、罪犯矫正、恢复性司法。1999年、2002年连续两届获中国法学会“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代表著作有《中国监狱改革及其现代化》(1999)、《理想主义的(社区矫正法)——学者建议稿及说明》(2012)等,代表论文有“监狱效能与宏观环境”(1997)、“刑罚轻重的根据”(2002)等。 前言
    第一章犯罪学理论将去向何方
    一、趋向一种一般性的理论
    二、作为犯罪原因的犯罪学
    三、人的能动性与犯罪学理论
    四、重整羞耻理论的初步介绍

    第二章犯罪学的主流传统理论:标签理论、亚文化理论、控制理论、机会理论及学习理论
    一、标签理论
    二、亚文化理论
    三、控制理论
    四、机会理论
    五、学习理论
    六、关于共识

    第三章犯罪学理论需要解释的事实
    一、十三个发现
    二、主流犯罪学理论无法解释这些发现

    第四章犯罪处理过程的家庭模式:重整性羞耻
    一、导言
    二、家庭模式
    三、什么是羞耻
    四、羞耻与惩罚的分离
    五、日本的重整性羞耻
    六、羞耻与亚文化

    第五章羞耻为何及如何发挥作用
    一、有关威慑的文献
    二、超越威慑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良知与羞耻
    三、流言蜚语的过程
    四、犯罪之“课程表”
    五、社会化过程中断所带来的问题
    六、结论

    第六章有利于重整性羞耻之社会条件
    一、相关比较研究
    二、定义“社群主义”
    三、社群主义与羞耻
    四、社群主义与重新整合
    五、相互依赖的影响因素
    六、文化同质性
    七、结论

    第七章重整羞耻理论之总结
    一、图示
    二、关键词
    三、重整羞耻理论的简要总结
    四、生态学的错误
    五、重整羞耻理论解释犯罪问题的能力
    六、犯罪学理论的转轨

    第八章重整羞耻理论之检验
    一、民族志学的研究
    二、历史学的研究
    三、调查研究
    四、基于官方统计数据的宏观社会学研究
    五、实验性研究方案
    六、结论

    第九章重整性羞耻与白领犯罪
    一、导言
    二、公众宣传对于公司犯罪人的影响
    三、烙印化与亚文化的形成
    四、自律与惩罚的家庭模式
    五、社群主义
    六、迄今为止的结论
    七、控制单位犯罪的一些启示

    第十章羞耻与好的社会
    一、导言
    二、重新认识人的能动性
    三、斯坦利·科恩的困境
    四、羞耻与不公正
    五、悔改的作用
    六、超越宽容与理解
    七、超越个人主义
    八、对家庭与其他机构间社会化过程中断的连接
    九、对刑事司法政策的启示
    十、对警察的启示
    十一、结论:重整性羞耻与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索引
  • 内容简介: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为恢复性司法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从犯罪学、社会学的视角。在反思总结犯罪学传统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重整羞耻理论,即将羞耻区分为烙印化的羞耻与重整性的羞耻:前者给犯罪人贴上越轨者的标签。使其被正常的社会生活所抛弃而逐渐认同越轨者的身份,从而将犯罪人推向犯罪亚文化而继续实施犯罪;后者在施以羞耻的同时保持尊重与关爱。并通过宽恕的言行或消除越轨身份的仪式将犯罪人重新整合到守法公民或体面公民的社群中去,从而使其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而不再继续犯罪。因而,重整性的羞耻对于犯罪有着很大的控制作用,应当通过提倡重整性的羞耻、反对烙印化的羞耻来降低犯罪率。之后,作者又对重整性羞耻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检验,并运用该理论对白领犯罪等问题进行了解释。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对于理论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司法人员、社会工作者、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均有裨益,值得研读。
  • 作者简介:
      王平,男,1961年生,安徽省全椒县人。1992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刑法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00年9月至2001年8月,加拿大刑法改革与刑事政策国际中心访问学者;2002年12月至2003年6月,德国马普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恢复性司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刑法学、刑事政策、罪犯矫正、恢复性司法。1999年、2002年连续两届获中国法学会“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代表著作有《中国监狱改革及其现代化》(1999)、《理想主义的(社区矫正法)——学者建议稿及说明》(2012)等,代表论文有“监狱效能与宏观环境”(1997)、“刑罚轻重的根据”(2002)等。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犯罪学理论将去向何方
    一、趋向一种一般性的理论
    二、作为犯罪原因的犯罪学
    三、人的能动性与犯罪学理论
    四、重整羞耻理论的初步介绍

    第二章犯罪学的主流传统理论:标签理论、亚文化理论、控制理论、机会理论及学习理论
    一、标签理论
    二、亚文化理论
    三、控制理论
    四、机会理论
    五、学习理论
    六、关于共识

    第三章犯罪学理论需要解释的事实
    一、十三个发现
    二、主流犯罪学理论无法解释这些发现

    第四章犯罪处理过程的家庭模式:重整性羞耻
    一、导言
    二、家庭模式
    三、什么是羞耻
    四、羞耻与惩罚的分离
    五、日本的重整性羞耻
    六、羞耻与亚文化

    第五章羞耻为何及如何发挥作用
    一、有关威慑的文献
    二、超越威慑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良知与羞耻
    三、流言蜚语的过程
    四、犯罪之“课程表”
    五、社会化过程中断所带来的问题
    六、结论

    第六章有利于重整性羞耻之社会条件
    一、相关比较研究
    二、定义“社群主义”
    三、社群主义与羞耻
    四、社群主义与重新整合
    五、相互依赖的影响因素
    六、文化同质性
    七、结论

    第七章重整羞耻理论之总结
    一、图示
    二、关键词
    三、重整羞耻理论的简要总结
    四、生态学的错误
    五、重整羞耻理论解释犯罪问题的能力
    六、犯罪学理论的转轨

    第八章重整羞耻理论之检验
    一、民族志学的研究
    二、历史学的研究
    三、调查研究
    四、基于官方统计数据的宏观社会学研究
    五、实验性研究方案
    六、结论

    第九章重整性羞耻与白领犯罪
    一、导言
    二、公众宣传对于公司犯罪人的影响
    三、烙印化与亚文化的形成
    四、自律与惩罚的家庭模式
    五、社群主义
    六、迄今为止的结论
    七、控制单位犯罪的一些启示

    第十章羞耻与好的社会
    一、导言
    二、重新认识人的能动性
    三、斯坦利·科恩的困境
    四、羞耻与不公正
    五、悔改的作用
    六、超越宽容与理解
    七、超越个人主义
    八、对家庭与其他机构间社会化过程中断的连接
    九、对刑事司法政策的启示
    十、对警察的启示
    十一、结论:重整性羞耻与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索引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视角之变:一种犯罪与司法的新焦点
[美]泽尔 著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恢复性司法译丛(5)·欧洲青少年犯罪被害人、加害人调解:15国概览及比较
[意]安娜·迈什蒂茨(Anna Mestitz)、[意]西蒙娜·盖蒂(Simona Ghetti)、王平 编;林乐鸣 译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法与恢复性司法
[比利时]洛德·沃尔格雷夫 编;郝方昉、王洁 译;李志刚 校
相关图书 / 更多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恢复生态学视角下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李飞 著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恢复孔子六经
丁緜孙 著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恢复力
丹尼尔·戈尔曼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恢复全面发展教育权威
王策三 著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恢复地球和谐水知道
妙音 著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恢复力
[德]克里斯蒂娜·贝尔特 著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恢复生态学(第二版)
董世魁 刘世梁 尚占环 邵新庆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恢复生态学
彭少麟 著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恢复时期的国民经济 1949-1952
柳随年;吴群敢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恢复生态学导论(第三版)
任海 著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恢复高考30年
《中国考试》杂志社 组编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恢复生态学——跨学科的融合
管卫兵;王为东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南方理论:社会科学知识的全球动态
[澳]瑞文·康奈尔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海外中国研究·性别、政治与民主:近代中国的妇女参政
[澳]李木兰 著;方小平 译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英语合作学习活动
[澳]杨宏智 (澳)沈惠忠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想当主人的金斯利》(2024年百班千人寒假书单 一年级推荐阅读)
[澳]加布里埃尔·埃文斯 图/文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公共管理导论(第五版)(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
[澳]欧文·E.休斯(Owen E. Hughes) 著;张成福 杨崇祺 赵弘毅 郭梓焱 译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超越英雄之旅 影视人物弧线创作指南
[澳]安东尼·木林斯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乳品加工新兴技术(现代食品科学技术著作丛书)
[澳]大卫迪塔·达努塔(Nivedita Datta);[美]皮吉 .M.汤姆索亚(Peggy M. Tomasula)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凤凰文库设计理论研究系列-数字物质性:设计和人类学
[澳]莎拉·平克;[西]埃丽森达·阿尔德沃尔;[西]黛博拉· 兰泽尼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疯狂树屋39层(上) 很久很久以前机
[澳]安迪·格里菲斯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阿格妮丝·赫勒(历史旋涡中的道德主义者)/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丛书/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
[澳]约翰·格里姆雷 著;马建青 译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非传统营销Ⅱ 系统、实战、深度,风靡全球品牌届的颠覆性营销书籍
[澳]珍妮·罗曼纽克(Jenni Romaniuk),[澳]拜伦·夏普(Byron Sharp) 著,麦青(Mandy) 译
恢复性司法译丛:犯罪羞耻与重整
失物招领蒲蒲兰绘本3-6岁
[澳]陈志勇 著;马爱农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