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之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纪实

国防之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纪实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09-05
版次: 1
ISBN: 9787010078496
定价: 5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8页
字数: 34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军事
40人买过
  • 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是著名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是我军最高工程技术学府。国防科技大学的50多年发展史,是与国家昌盛和民族振兴紧密联系、休戚与共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共和国百废待兴,毛泽东、党中央毅然决策成立“哈军工”,以培养“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并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1977年,“文化大革命”10年浩劫刚刚结束,邓小平即亲切接见长沙工学院(原“哈军工”主体)领导人,并批示将学院改建为国防科技大学。20世纪末期,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新军事变革初露端倪。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于l999年做出组建新的国防科技大学的重大决策,赋予学校“为全军培养高级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和指挥人才、培训高级领导干部、从事先进武器装备和国防关键技术研究”的光荣任务。2003年10月,胡锦涛主席亲切接见学校主要领导,谆谆嘱托他们一定要办好国防科技大学,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国防科技大学不负众望,不辱使命,为国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科学技术支撑:先后为国家和军队输送了约l3万名各类人才,其中有36人当选为‘两院’院士,17人成为党的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及中纪委委员,300余人担任省、部、军级以上高级领导职务;取得了以“银河”巨型计算机为代表的4000多项科研成果,为我国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为代表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防科技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985工程”建设和军队“2110工程”建设、军队重点建设院校。现在,她正阔步迈向中央军委要求的“我军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
    国不可一日无防,国防不可一日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可一日无大学。 龚盛辉,1959年生于湖南江永,1978年入伍,历任班长、排长、指导员、教导员、机关干事,现任国防科技大学校报副编审,1994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绝境无泪》、长篇纪实文学《战神耳目》,在《解放军文艺》、《昆仑》等文学刊物上发表中篇小说《通天桥》、《导师》、《与我同行》、《野火》、《章鱼》及长篇报告文学《路在脚下》等十余部,共计l00余万字,曾两次获得昆仑文学奖、三次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新作品奖中篇小说奖。 序言
    第一章与日同辉
    第一节毛泽东决策创建“哈军工”
    第二节邓小平批示成立国防科技大学
    第三节江泽民命令组建新的国防科技大学
    第四节胡锦涛对国防科技大学寄予厚望

    第二章“军工”传统
    第一节陈赓治学
    第二节“两老”办院
    第三节“端盘子”、“搭梯子”
    第四节学园奇葩

    第三章重振雄风
    第一节70年代:南迁之冬
    第二节80年代:科研之春
    第三节90年代:振兴之路
    第四节21世纪:腾飞之旅

    第四章名苑巨匠
    第一节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曹鹤荪
    第二节著名力学家、教育家:周明鸂
    第三节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慈云桂
    第四节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孙本旺
    第五节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陈启智
    第六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郭桂蓉
    第七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兴铭
    第八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火旺
    第九节中国工程院院士:赵伊君
    第十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伯龙
    第十一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卢锡城
    第十二节群星璀璨

    第五章桃园沃土
    第一节打造“学科平台
    第二节浇铸“底座工程
    第三节建筑“象牙塔
    第四节锻造“淬火熔炉
    第五节培育“教坛名师
    第六节雕刻“精品课程

    第六章创新之花
    第一节“百优”博士
    第二节“数模之星
    第三节发明能手

    第七章“银河”精神
    第八章前沿攻坚
    第九章有人铸魂
    第十章坚强保障
    第十一章学子精英(上)
    第十二章学子精英(下)
    结束语:世界一流不是梦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大事记(1952-2008)
  • 内容简介:
    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是著名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是我军最高工程技术学府。国防科技大学的50多年发展史,是与国家昌盛和民族振兴紧密联系、休戚与共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共和国百废待兴,毛泽东、党中央毅然决策成立“哈军工”,以培养“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并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1977年,“文化大革命”10年浩劫刚刚结束,邓小平即亲切接见长沙工学院(原“哈军工”主体)领导人,并批示将学院改建为国防科技大学。20世纪末期,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新军事变革初露端倪。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于l999年做出组建新的国防科技大学的重大决策,赋予学校“为全军培养高级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和指挥人才、培训高级领导干部、从事先进武器装备和国防关键技术研究”的光荣任务。2003年10月,胡锦涛主席亲切接见学校主要领导,谆谆嘱托他们一定要办好国防科技大学,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国防科技大学不负众望,不辱使命,为国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科学技术支撑:先后为国家和军队输送了约l3万名各类人才,其中有36人当选为‘两院’院士,17人成为党的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及中纪委委员,300余人担任省、部、军级以上高级领导职务;取得了以“银河”巨型计算机为代表的4000多项科研成果,为我国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为代表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防科技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985工程”建设和军队“2110工程”建设、军队重点建设院校。现在,她正阔步迈向中央军委要求的“我军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
    国不可一日无防,国防不可一日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可一日无大学。
  • 作者简介:
    龚盛辉,1959年生于湖南江永,1978年入伍,历任班长、排长、指导员、教导员、机关干事,现任国防科技大学校报副编审,1994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绝境无泪》、长篇纪实文学《战神耳目》,在《解放军文艺》、《昆仑》等文学刊物上发表中篇小说《通天桥》、《导师》、《与我同行》、《野火》、《章鱼》及长篇报告文学《路在脚下》等十余部,共计l00余万字,曾两次获得昆仑文学奖、三次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新作品奖中篇小说奖。
  • 目录:
    序言
    第一章与日同辉
    第一节毛泽东决策创建“哈军工”
    第二节邓小平批示成立国防科技大学
    第三节江泽民命令组建新的国防科技大学
    第四节胡锦涛对国防科技大学寄予厚望

    第二章“军工”传统
    第一节陈赓治学
    第二节“两老”办院
    第三节“端盘子”、“搭梯子”
    第四节学园奇葩

    第三章重振雄风
    第一节70年代:南迁之冬
    第二节80年代:科研之春
    第三节90年代:振兴之路
    第四节21世纪:腾飞之旅

    第四章名苑巨匠
    第一节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曹鹤荪
    第二节著名力学家、教育家:周明鸂
    第三节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慈云桂
    第四节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孙本旺
    第五节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陈启智
    第六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郭桂蓉
    第七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兴铭
    第八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火旺
    第九节中国工程院院士:赵伊君
    第十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伯龙
    第十一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卢锡城
    第十二节群星璀璨

    第五章桃园沃土
    第一节打造“学科平台
    第二节浇铸“底座工程
    第三节建筑“象牙塔
    第四节锻造“淬火熔炉
    第五节培育“教坛名师
    第六节雕刻“精品课程

    第六章创新之花
    第一节“百优”博士
    第二节“数模之星
    第三节发明能手

    第七章“银河”精神
    第八章前沿攻坚
    第九章有人铸魂
    第十章坚强保障
    第十一章学子精英(上)
    第十二章学子精英(下)
    结束语:世界一流不是梦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大事记(1952-2008)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国防之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纪实
国防需求波动、投入滚动规划与预算跨期平衡机制研究
毛飞
国防之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纪实
国防系统工程与武器装备体系化发展
马倩 著
国防之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纪实
国防知识产权基础与专利申请
毕明光、何嘉武、纪伯公、刘宏祥 著
国防之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纪实
国防军队外交思想研究/治国理政思想专题研究文库
邓纯东 编
国防之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纪实
国防管理:美国、欧盟、拉美国家的体系与实践
[美]杰弗里·A.韦伯(Jeffrey A. Weber);[美]约翰· 埃利亚松(Johan Eliasson)
国防之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纪实
国防经济学研究进展
郝朝艳 陈波
国防之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纪实
国防教育法中学生 学习读本
赵亚许 编著
国防之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纪实
国防工业中纳米技术的发展、创新和实际应用
[印度]玛杜丽·沙伦 编
国防之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纪实
国防科普概论
田小川 著
国防之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纪实
国防科研生产及国防采购法规制度研究
陈国玖、杨广华 编
国防之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纪实
国防论(兵学泰斗蒋百里军事代表作!钱学森、黄仁宇、张召忠、余世存高度推崇!中国现代国防理论的奠基之作!)
蒋百里 著;新华先锋 出品
国防之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纪实
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深化研究
张文宇;贾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