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消费 关于消费者行为决策的心理分析与应用

非理性消费 关于消费者行为决策的心理分析与应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7-03
版次: 01
ISBN: 9787115449870
定价: 5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页数: 202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105人买过
  • 现代商业社会繁荣复杂、丰富多彩,企业应该利用何种经济手段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而抓住商机,获得盈利?另一方面,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为何常常做出完全违背自己起初考虑的符合经济学逻辑的行为?
    当谈及驱动客户消费的动机时,所有的公司都会陷入一个普遍的陷阱,即认为驱动顾客消费的动机是完全理性的。通过本书,读者将了解到消费者对于不同的折扣以及商家的承诺是如何反应的,为什么他们有时总是纠结于商家提供的增值选择,怎样才能让他们看到产品和服务的核心价值。本书运用行为经济学的实例,向读者展示了如何了解驱动客户购买的真实动机。
    本书创造性地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深入观察商业行为,为企业家做出正确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对消费者了解和优化自己的消费行为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适合所有企业的营销人员和企业经营者,以及广大消费者阅读。 恩里科·特雷维桑是价格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知名专家,世界知名的价格咨询公司西蒙-库彻合伙公司的合伙人。作为《价值定价,承诺:战略研究中一个被忽视的现象》一书和一系列关于行为经济学、战略和市场营销书的作者,他是一位颇受欢迎的世界量级研讨会讲演者。恩里科·特雷维桑曾在图灵大学学习政治学,拥有慕尼黑大学的商务研究硕士学位,还获得了慕尼黑大学战略管理和组织理论的博士学位,专注于行为经济学的研究 目录
    1理性的失落
    1.1 启发法:买车时有哪些因素在影响你的决策
    1.2 锚定效应:为什么有时你会倾向于接受利息率是2%而不是3%的储蓄账户
    1.3 交易效应:面对单品和组合套餐,你的选择有时不被你的需求控制
    1.4 分离效应:你更倾向于“先尝后买”,还是“先买后尝”
    1.5 选择效应:在挑选商品时,可选项多能否促成你的购买呢
    1.6 禀赋效应:卖掉已拥有的东西和买入想要的东西,你如何平衡心中的“价格称”
    1.7 会计效应:如果发现丢失一张10美元的电影票,你还会以同样价格再买一张吗
    1.8 自我控制效应:是什么妨碍了你的“节食计划”
    1.9 商业策略:如何在“理性”中盈利
    2 交易的热情
    2.1 “免费”的影响:“免费”策略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2.2 交易效用:在交易过程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如何被引导的
    2.3 参照点:面对多种购买选择,消费者的参照点如何产生
    2.4 价格与质量:质量好所以价格高,还是价格高所以质量好
    3 拥有的感觉
    3.1 现金支付成本与机会成本:你愿意以购价卖出你的公寓吗
    3.2 得失之间:试用产品能为这笔交易带来什么
    3.3 拥有何物与如何获得:你是否拥有给钱也不卖的物品
    3.4 赠与和带走:买车时,面对同一车型的不同配置版本,你会如何选择
    4 富豪的窘迫
    4.1 选择的问题:面对某一产品带来的多样性选择,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4.2 少比多好:在两件产品中做选择与在三件产品中做选择有什么区别
    4.3 选少得多:通过电商平台购物时,你是否会浏览已收藏的物品或心愿单
    5 沉没成本与重现成本
    5.1 过去的成本:在自助餐厅,你会吃到什么程度为止
    5.2 未来的损失:饱餐后的免费甜点,你还会吃吗
    5.3 失者不再:你购买了演出季票后,真的会每场演出都去看吗
    6 分而治之
    6.1 付款,购买与使用:你在给信用卡还款时,能记起每一笔钱的去向吗
    6.2 付款与保险:如果你的手机通话时间长,会选择包月吗
    6.3 付款与送货错误:买车是否会让你的出行变得“便宜”
    6.4 付款与自我约束:去健身房健身,你倾向于办次卡还是办年卡
    7 金钱博弈
    7.1 形式变为内容:不同的投资和资产类型是否会影响你的购买决策
    7.2 金钱之来源: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强制储蓄
    7.3 金钱之目的:小额开支如何派上大用场
    8 尤利西斯,塞壬,以及自我控制的挑战
    8.1 时间不一致性:是什么促使购买决策发生改变
    8.2 自我控制的控制:为了避免不希望的事情发生,我们能做什么
    8.3 自我控制的市场:你的钱是怎样在“自我控制”中悄悄溜走的
    9 心智博弈
    9.1 统计的直觉:你会依据什么对不确定的事情做出判断
    9.2 心理表征: 一个举止失当的销售员会影响你对产品的感受吗
    9.3 易得性与锚定:为什么我们常常认为营销的准备工作做得好,产品就一定卖得好
    结论:抓住时机
  • 内容简介:
    现代商业社会繁荣复杂、丰富多彩,企业应该利用何种经济手段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而抓住商机,获得盈利?另一方面,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为何常常做出完全违背自己起初考虑的符合经济学逻辑的行为?
    当谈及驱动客户消费的动机时,所有的公司都会陷入一个普遍的陷阱,即认为驱动顾客消费的动机是完全理性的。通过本书,读者将了解到消费者对于不同的折扣以及商家的承诺是如何反应的,为什么他们有时总是纠结于商家提供的增值选择,怎样才能让他们看到产品和服务的核心价值。本书运用行为经济学的实例,向读者展示了如何了解驱动客户购买的真实动机。
    本书创造性地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深入观察商业行为,为企业家做出正确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对消费者了解和优化自己的消费行为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适合所有企业的营销人员和企业经营者,以及广大消费者阅读。
  • 作者简介:
    恩里科·特雷维桑是价格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知名专家,世界知名的价格咨询公司西蒙-库彻合伙公司的合伙人。作为《价值定价,承诺:战略研究中一个被忽视的现象》一书和一系列关于行为经济学、战略和市场营销书的作者,他是一位颇受欢迎的世界量级研讨会讲演者。恩里科·特雷维桑曾在图灵大学学习政治学,拥有慕尼黑大学的商务研究硕士学位,还获得了慕尼黑大学战略管理和组织理论的博士学位,专注于行为经济学的研究
  • 目录:
    目录
    1理性的失落
    1.1 启发法:买车时有哪些因素在影响你的决策
    1.2 锚定效应:为什么有时你会倾向于接受利息率是2%而不是3%的储蓄账户
    1.3 交易效应:面对单品和组合套餐,你的选择有时不被你的需求控制
    1.4 分离效应:你更倾向于“先尝后买”,还是“先买后尝”
    1.5 选择效应:在挑选商品时,可选项多能否促成你的购买呢
    1.6 禀赋效应:卖掉已拥有的东西和买入想要的东西,你如何平衡心中的“价格称”
    1.7 会计效应:如果发现丢失一张10美元的电影票,你还会以同样价格再买一张吗
    1.8 自我控制效应:是什么妨碍了你的“节食计划”
    1.9 商业策略:如何在“理性”中盈利
    2 交易的热情
    2.1 “免费”的影响:“免费”策略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2.2 交易效用:在交易过程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如何被引导的
    2.3 参照点:面对多种购买选择,消费者的参照点如何产生
    2.4 价格与质量:质量好所以价格高,还是价格高所以质量好
    3 拥有的感觉
    3.1 现金支付成本与机会成本:你愿意以购价卖出你的公寓吗
    3.2 得失之间:试用产品能为这笔交易带来什么
    3.3 拥有何物与如何获得:你是否拥有给钱也不卖的物品
    3.4 赠与和带走:买车时,面对同一车型的不同配置版本,你会如何选择
    4 富豪的窘迫
    4.1 选择的问题:面对某一产品带来的多样性选择,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4.2 少比多好:在两件产品中做选择与在三件产品中做选择有什么区别
    4.3 选少得多:通过电商平台购物时,你是否会浏览已收藏的物品或心愿单
    5 沉没成本与重现成本
    5.1 过去的成本:在自助餐厅,你会吃到什么程度为止
    5.2 未来的损失:饱餐后的免费甜点,你还会吃吗
    5.3 失者不再:你购买了演出季票后,真的会每场演出都去看吗
    6 分而治之
    6.1 付款,购买与使用:你在给信用卡还款时,能记起每一笔钱的去向吗
    6.2 付款与保险:如果你的手机通话时间长,会选择包月吗
    6.3 付款与送货错误:买车是否会让你的出行变得“便宜”
    6.4 付款与自我约束:去健身房健身,你倾向于办次卡还是办年卡
    7 金钱博弈
    7.1 形式变为内容:不同的投资和资产类型是否会影响你的购买决策
    7.2 金钱之来源: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强制储蓄
    7.3 金钱之目的:小额开支如何派上大用场
    8 尤利西斯,塞壬,以及自我控制的挑战
    8.1 时间不一致性:是什么促使购买决策发生改变
    8.2 自我控制的控制:为了避免不希望的事情发生,我们能做什么
    8.3 自我控制的市场:你的钱是怎样在“自我控制”中悄悄溜走的
    9 心智博弈
    9.1 统计的直觉:你会依据什么对不确定的事情做出判断
    9.2 心理表征: 一个举止失当的销售员会影响你对产品的感受吗
    9.3 易得性与锚定:为什么我们常常认为营销的准备工作做得好,产品就一定卖得好
    结论:抓住时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