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心理学研究

民族心理学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2005-04
版次: 1
ISBN: 9787105068517
定价: 23.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3页
字数: 27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13人买过
  •   本书就是民族学学科细化的结果,又是民族学与心理学交叉的成果,而这种交叉对研究民族学和心理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民族学的研究,这种交叉更显得十分泌要和重要。
      民族这种共同体,是十分复杂的社会有机体,她的系统十分复杂,从大的方面来说,民族共同体的系统包括共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系统,共同的文化系统和生物系统。每种系统都有多层次的结构。就以民族的文化结构来说,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而从这些文化的形态上说,又可分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从当前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来说,民族共同体的显性文化,即外在的文化特征,如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一些生活方式,越来越不明显,日常生活的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民族共同体的隐性文化,即内在特征,如民族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历史情感、宗教信仰等民族特性不仅没有消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加自觉,更为强烈,而这种隐性文化的更深层次的因素或基础,就是民族群体的心理因素。   李静,女,1971年7月生,贵州六盘水人。1993年贵州师大中文系毕业,2002年7月在中山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 第一章民族心理学引论………………………………………(1)
    第一节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1)
    第二节民族心理学研究之特质…………………………(7)
    第二章民族心理学的多元历史源流………………………(17)
    第一节民族心理学的产生及发展……………………(17)
    第二节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思想………………………(35)
    第三节弗洛伊德的民族心理学思想…………………(50)
    第四节西方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启示…………………(69)
    第三章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72)
    第一节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72)
    第二节民族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78)
    第三节民族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92)
    第四章民族意识论…………………………………………(1lO)
    第一节有关民族意识概念的相关观点………………(110)
    第二节民族意识的理论与实践探讨…………………(114)
    第三节民族自尊、凝聚力在民族意识中的核心地位…(127)
    第四节宗教对民族意识的提升作用--以中国西北伊斯兰教西道堂的"乌玛"精神为例…………………………………(141)
    第五节当代民族意识发展特点………………………(149)
    第五章民族认知结构………………………………………(157)
    第一节认知活动的心理学研究………………………(157)
    第二节民族认知与民族文化…………………………(165)
    第三节影响民族认知特点形成的主要因素…………(175)
    第四节民族认知特点研究的心理维度………………(184)
    第六章民族性别角色社会化………………………………(194)
    第一节社会化及其研究………………………………(195)
    第二节性别角色与女性发展…………………………(217)
    第三节宗教对妇女社会化的影响--以对西道堂回族妇女的生活调查为例…(224)
    第四节民族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思考…………………(232)
    第七章民族群体人格………………………………………(235)
    第一节民族群体人格的基本内涵……………………(236)
    第二节群体人格的心理人类学研究…………………(249)
    第三节群体人格形成的制约因素与体现……………(270)
    第八章巫术与心理治疗的意义场域………………………(289)
    第一节巫术与多元文化的心理治疗…………………(290)
    第二节巫术与心理治疗的意义场域…………………(302)
    第三节巫术与心理治疗场域同构及其民族学实例……(308)
    参考文献………………………………………………(320)
  • 内容简介:
      本书就是民族学学科细化的结果,又是民族学与心理学交叉的成果,而这种交叉对研究民族学和心理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民族学的研究,这种交叉更显得十分泌要和重要。
      民族这种共同体,是十分复杂的社会有机体,她的系统十分复杂,从大的方面来说,民族共同体的系统包括共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系统,共同的文化系统和生物系统。每种系统都有多层次的结构。就以民族的文化结构来说,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而从这些文化的形态上说,又可分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从当前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来说,民族共同体的显性文化,即外在的文化特征,如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一些生活方式,越来越不明显,日常生活的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民族共同体的隐性文化,即内在特征,如民族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历史情感、宗教信仰等民族特性不仅没有消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加自觉,更为强烈,而这种隐性文化的更深层次的因素或基础,就是民族群体的心理因素。
  • 作者简介:
      李静,女,1971年7月生,贵州六盘水人。1993年贵州师大中文系毕业,2002年7月在中山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
  • 目录:
    第一章民族心理学引论………………………………………(1)
    第一节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1)
    第二节民族心理学研究之特质…………………………(7)
    第二章民族心理学的多元历史源流………………………(17)
    第一节民族心理学的产生及发展……………………(17)
    第二节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思想………………………(35)
    第三节弗洛伊德的民族心理学思想…………………(50)
    第四节西方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启示…………………(69)
    第三章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72)
    第一节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72)
    第二节民族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78)
    第三节民族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92)
    第四章民族意识论…………………………………………(1lO)
    第一节有关民族意识概念的相关观点………………(110)
    第二节民族意识的理论与实践探讨…………………(114)
    第三节民族自尊、凝聚力在民族意识中的核心地位…(127)
    第四节宗教对民族意识的提升作用--以中国西北伊斯兰教西道堂的"乌玛"精神为例…………………………………(141)
    第五节当代民族意识发展特点………………………(149)
    第五章民族认知结构………………………………………(157)
    第一节认知活动的心理学研究………………………(157)
    第二节民族认知与民族文化…………………………(165)
    第三节影响民族认知特点形成的主要因素…………(175)
    第四节民族认知特点研究的心理维度………………(184)
    第六章民族性别角色社会化………………………………(194)
    第一节社会化及其研究………………………………(195)
    第二节性别角色与女性发展…………………………(217)
    第三节宗教对妇女社会化的影响--以对西道堂回族妇女的生活调查为例…(224)
    第四节民族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思考…………………(232)
    第七章民族群体人格………………………………………(235)
    第一节民族群体人格的基本内涵……………………(236)
    第二节群体人格的心理人类学研究…………………(249)
    第三节群体人格形成的制约因素与体现……………(270)
    第八章巫术与心理治疗的意义场域………………………(289)
    第一节巫术与多元文化的心理治疗…………………(290)
    第二节巫术与心理治疗的意义场域…………………(302)
    第三节巫术与心理治疗场域同构及其民族学实例……(308)
    参考文献………………………………………………(320)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民族心理学研究
青海藏族阿柔部落社会历史文化研究
王云 著
民族心理学研究
西北少数民族学术研究文库:明清时期河湟地区民族人口研究
贾伟 著
民族心理学研究
东乡社会研究
陈其斌 著
民族心理学研究
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
廖君湘 著
民族心理学研究
民族经济法研究
李占荣 著
民族心理学研究
中国民族关系研究
杨建新、崔明德 编
民族心理学研究
身体的复活:女性主义、宗教与精神分析
奈奥米.R.高登博格 著;李静、高翔 译
民族心理学研究
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
谭必友 著
民族心理学研究
旅游民族学
刘晖 著
民族心理学研究
西夏法律制度研究
陈永胜 著
民族心理学研究
走西口:汉族移民西北边疆及文化变迁研究
徐黎丽 著
民族心理学研究
阿拉善蒙古研究
梁丽霞 著